眾位看官大家好,我是賈斯文,請忽略ID,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白話周易。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八卦的影子,農村很多人喜歡把八卦後面鑲一塊鏡子掛在門上,據說可以闢邪,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多半是不太了解八卦的含義。
八卦嚴格意義上來說分為四種,其一是連山易中的八卦,始於神農氏,由艮卦開始,另外一個是歸藏易中的八卦,由坤卦開始,始於黃帝,另外兩種則是伏羲的先天八卦和周文王根據先天八卦推演的後天八卦,現在最常用的就是後天八卦。
那麼,八卦裡到底藏著什麼樣的奧秘呢?我們以伏羲先天八卦為例:
八卦中的方向與我們平時所用的正好相反,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先天八卦從乾卦開始,其後依次是兌卦,離卦,震卦,坤卦,艮卦,坎卦,巽卦,按照逆時針的方向將八卦進行排序,就得到了伏羲先天八卦圖,八卦圖的中間則是零(後天八卦的中間是」五「)。
先天八卦是古人對世界根源的探索,在古人的認識中,乾卦為天,排在第一位,在上面,坤卦為地,與天的位置相對,排在最下面,這叫」天地定位「,離卦是太陽,在東,坎卦是月亮,在西,」水火不相射「,震卦代表雷,在東北,巽卦代表風,在西南,這叫」雷風相薄「,如果站在現代的角度去看,這個觀點在當時來說是十分了不起的,雷的產生是風吹動雲層碰撞而產生電流,強大的電流使大氣急劇膨脹,產生巨大的響聲。從另一個角度去說,風越大則雷越強,雷越強而風愈大。
兌卦代表澤,在東南,艮卦代表山,在西北,兩者位置相對,就是所謂的」山澤通氣「,澤在山下,水霧蒸騰成雨,雨落到山上,流下來又變成澤,這兩卦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把先天八卦立體起來去看,就能得到一個完整的世界運行圖。
後來,周文王在坐牢時又根據先天八卦推演出了後天八卦,後世稱文王八卦。
先天八卦要說明的是世界起源的問題,後天八卦則是要表現世界的運轉規律,每一卦有三爻,八卦就是二十四爻,代表二十四節氣,震卦代表春分,巽卦代表立夏,離卦為夏至,坤卦為立秋,兌卦則是秋分,乾卦為立冬,坎卦就代表冬至。
按照《說卦傳》中的說法「帝出乎震」,後天八卦圖是從震卦開始的,按照順時針順序排列至艮卦得到後天八卦圖。其實,在宋代之前,並沒有先天和後天的區別,這個主張是邵雍提出的,後來又取得了朱熹的認同,這才成了主流學說。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後天八卦的次序與卦圖中並不一致,而是坎卦第一、坤卦第二、震卦第三、巽卦第四、五為中宮,乾卦第六、兌卦第七、艮卦第八、離卦第九。
不管是先天八卦圖還是後天八卦中,兩者中間都有留白的部分,先天卦圖中稱為「0」,後天卦圖中則稱為「五」,這都是太極所在的位置,太極代表著陰陽,也就是兩儀,兩儀生四象,就是少陰,少陽,老陰和老陽,四象生八卦,就是咱們說的這八種卦,八卦再推演出六十四卦。
八卦是我們的祖先對世界本質和起源的探索,與外部的古代文明有明顯的區別,很多文明都將世界的起源和神結合在一起,而周易則認為世界的產生是客觀的,是陰陽轉化,五行相剋的結果,世界上不存在造物主,更加推崇「人」的作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下中國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