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紅豆杉,淺根植物,扦插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紅豆杉是一種淺根植物,其主根往往並不明顯,側根多且較為發達。紅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是目前世界公認的瀕臨滅菌的天然珍稀植物。因在自然環境下,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以及耐寒抗旱的植物類型,但它的生長非常緩慢,並且再生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加強對紅豆杉的栽培種植,對避免紅豆杉滅絕至關重要。紅豆杉的應用價值體現在藥用價值層面,紅豆杉當中的紫杉醇對於食道癌以及肺癌等有著明顯的預防效果,也是治療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的重要藥物,紫杉醇的藥用價值高,其莖葉和根也成為治療尿不暢和糖尿病等重要藥用材料。
紅豆杉的扦插多在3月、8月進行,可進行兩次扦插繁殖。在進行扦插繁殖期間,若扦插量相對較小,可通過花盆(或薄塑料營養缽)來進行扦插,若量多可做扦插床,扦插床的寬度以1.5米為宜,兩床之間需保留30釐米左右的走道,四周需採用磚砌成20釐米左右寬度,而邊側各保留10釐米,另放置1層粗沙,厚度控制在20~30釐米以內,向其中加入少量消毒處理後的營養土。在扦插床上方搭建一個拱架,取塑料薄膜覆蓋在拱架上,主要發揮保暖保溼的作用。
準備通常情況下,採用當年生長或者同年生長出來的紅豆杉枝條來作為插條,取12釐米即可。採用鋒利的小刀將插條底部剪成斜面狀,去除底部1/3部位的葉子,以50~100根的標準對其進行捆綁,並將其浸泡在100×10濃度的ABT生根粉液中,連續浸泡6 小時後取出以流水衝洗。
每平方米苗床用75%五氯硝基苯50克、代森鋅100克混合後,再與15 千克細土拌勻,翻入土壤,澆水1周後播種或扦插,可預防幼苗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
扦插時,注意保持3~5釐米的行距,株距則需要保持在1釐米。3月份在進行扦插育苗後,需要噴灑一次透水,並覆蓋遮陽網,起到降溫遮陽的效果。密切觀察扦插床的問題,若溫度超過25℃,那麼就必須及時對其進行通風降溫。晴天中午需進行一次扦插床噴水;8月份進行扦插育苗,同樣需要噴灑一次透水,無須加蓋塑料薄膜,但需要覆蓋遮陽網。晴天每日需要進行一次噴水,在扦插半月之後晴天中午需進行一次噴水。通常在10月前後需對插條的生根情況進行檢查,若插條已經生根就可對其進行移苗,完成移苗後需立即進行一次透水噴灑,並覆蓋遮陽網。1個月之後即可選擇露地安全越冬。
適量適時澆水,在進行澆水期間注意水流不宜過急,以免將插穗衝出,保證扦插基質始終保持溼潤狀態即可。在扦插後,每日進行2次噴水,此後2周時間內每日只需要進行一次噴水,若噴水採用的是自來水,需將其存放4 天以上才能使用。在穗條生根長葉後,可向葉面噴施低濃度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以除早、除小、除淨為原則開展除草處理。總之,紅豆杉扦插育苗期間,小心謹慎,結合其特性給予充分照顧,才能夠保證其成活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