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上古洪荒歷史時期中,不僅神魔鬼仙充滿了神秘,就連一些奇珍異獸也被傳得神乎其神,今天就為大家盤點洪荒五大靈獸之王:
第五位是旋龜。在《山海經》有記載,這種龜說他是有鳥頭、龜身、蛇尾構成的。更令人神奇的是它叫的聲音特別像砍木頭的聲音。相傳將其佩戴在身上,耳不聾,還可以治癒足底的老繭。
它本來是天帝身邊的一種龜,被大禹的父親偷來用來背負沉重的息壤。是傳說在大禹治水之時,應龍在前面用尾巴劃地,指引大禹沿著它所劃的地方開鑿水道,將洪水引入大海。
旋龜則在後面背上馱著息壤,跟在大禹的身後,以便大禹能隨時把一小塊一小塊的息壤取來投入大地。息壤落到地面之後迅速生長,很快就把恣意的洪水填平了,然後大禹就慢慢的治理好了洪水,從此這旋龜也就算成了人類的守護神獸。
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玉麒麟。麒麟是古代的神獸之一,被認為吉祥之物,是我國古人相信存在的神靈。人們認為有麒麟出沒的地方就有祥瑞之氣。
麒麟的出生自然也是不凡,麒麟在百獸中的地位僅次於龍。中國古代傳說中麒麟與龍、鳳、龜,合為四靈獸,乃毛類動物之王。從古至今,麒麟都是公堂上的裝飾,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權貴的象徵。能夠消災解難,驅除邪魔,鎮宅避煞,催財升官。
但麒麟又是應龍的孫輩,《淮南子地形訓》中記載:「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這麒麟每次出現都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據傳孔子出生前就有麒麟在他家院子中口吐玉書,這就是瑞獸玉麒麟了。
排在中間第三位的就是螭吻。螭吻又叫魚龍,是魚和龍的結合體,是古代傳說龍生九子之一。它龍頭魚尾龍眼,雙目怒睜,龍頭張口吞脊,形象威猛異常。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
據說此物喜歡吞火,能吞萬物,能噴浪降雨,可避火災,祛除魑魅。它喜歡登高俯瞰,就叫它負責看護房屋建築橫梁,因此在民間被視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
另外,傳說螭吻背上插著的劍是許遜的劍。傳說這許遜乃是道教淨明派祖師,尊稱為許天師。在道教中與張道陵、葛選、薩守堅作為四大天師。
關於此劍還有兩個傳說,一呢是說防止螭吻逃跑,取其永遠噴火鎮火的意思。另一傳說是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這裡取自闢邪的用意。
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白矖了。白矖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女媧娘娘的左護法。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女媧非常的孤獨,於是用泥造人。同時也造了和自己同為蛇神的神物,一為白矖,為雌,為女媧左護法;一為騰蛇,為雄,為女媧的右護法。
白矖為龍種,騰蛇為蛇種。白矖的形象是一條白色的蛟龍化作人形,是美麗的白龍女。女媧補天時因所採五色石不夠用,於是以身補天,白矖和騰蛇亦追隨以身補天。
傳說三界大亂之時,妖孽趁機橫行無忌,危害人間。白矖和騰蛇追隨女媧下凡斬妖除魔,解救蒼生。之後女媧功德圓滿,由白矖和騰蛇兩大護法接引上天,被尊為上古第一大神。後白矖和騰蛇結為夫婦,根據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就是白矖的孩子。
高居第一位的就是太陽燭照了。太陽燭照是古代神話中混沌一炁所化,兩儀中的至陽之炁與太陽之精共同所化的聖獸,更是為宇宙諸天中最強大尊貴的聖獸,曾被稱作聖神。
燭照的外貌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黑色球體,有人認為燭照造化萬物。傳說燭照與幽熒化生四象,而四象誕生世間所有神獸、兇獸,乃至異獸和凡獸,他是公認的最為厲害的靈獸。
他之後也就是成為了兩儀之一的大道,他最原始的出生是和盤古一般的創世神之一,後世也將它當作一種信仰。太陽燭照代表的是天空中最耀眼的星辰,人類光明的來源:太陽。
關於太陽燭照起源的說法,太陽燭照不僅僅代表了太陽,更象徵著包括了天在內一切屬於陽光一面的事物。而且黑色外形則是對「否極泰來」、「物極必反」等觀念的實現。
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是否對上古五大靈獸之王有了一些全新的認識。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後面會持續給大家帶來更精彩的洪荒上古歷史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