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八卦」是什麼。有這麼一句話或許大家都聽說過,那就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中「太極」闡明了宇宙是從無極到太極,以此產生萬物化生的過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可以說太極是天地混沌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四象」指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如今我們把這四個稱為四大神獸,但是實際上並非表示神獸,而是指「神明」。
用三組陰爻陽爻所組成的符號即為「卦」,「-」表示陽,「--」表示陰,如此組合剛好有八種排列方式,所以把這些「卦象」稱為「八卦」。將八卦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得到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八卦圖。
先天八卦:先天八卦相傳源於「河圖」,河圖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秘圖案,源於天上的星宿,其中蘊含了深奧的宇宙知識。河圖中的「河」就是表示星河,也就是說河圖就是一副「星圖」。由此可知源於河圖的先天八卦描述的是宇宙的形成過程。
按照先天八卦的排列,數應為: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如下圖所示:

在中間則表示為五或者十,用數字「0」表示。
後天八卦:後天八卦相傳源於「洛書」,與「河圖」不同,洛書是一種關於天地空間變化的圖案,洛書中使用黑白點以一定的方式構成不同的組合,並排列成成矩陣的形式。
洛書表示的就是所謂的「脈絡圖」,在內容的表達上,洛書描述的是空間上的變化。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人按照星象排布出來的時間、方向以及季節的辨識系統。
後天八卦又稱為「文王八卦」,以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卦,離卦,坤卦,兌卦,乾卦,坎卦,艮卦,震卦。
對比兩種八卦,除了上面的不同之處外,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在應用上也是不同的。先天八卦取「數」,而後天八卦則取的是「向」,在實際應用當中,往往使用更多的是後天八卦。
舉個例子:在應用中起卦用的是先天八卦數,成像的規律應該要在先天八卦裡,所以我們讀象應該以先天八卦為準(八卦中的象就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而地理風水則應用後天八卦為主。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先天八卦對應的方位為準。人物的關係,需要動用到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時,則要使用後天八卦中的人物及其關係屬性。(講了這麼多,聽廢了?)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