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慣性思維很容易讓我們導致認知上的偏差,比如自古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說法,是因為天一與地六它們都位於河圖的正北面,至於為何天一與地六為一組大多靠後人的猜測或者一些邏輯不清晰的規則來解釋,實際上天一與第六有沒有關係和意義,他們是不是代表一組圖像或者數,我們都不知道,所以任何前人對河圖洛書的研究成果都只能作為參考。
要搞清楚河圖與洛書所表達的意思,必須深刻理解其背後隱藏的圖像(象)與數之間的關係才行。既然上古時期就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的說法,那麼我們把他們分開來研究其實是不合適的,他們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聯繫,不然河圖與洛書不會總是一起出現在典籍裡。
首先來分析河圖與洛書的共同點,他們都是由實心和空心的圓圈組成的,利用古人的陰陽理論,將空心圓圈表示為陽數,實心圓圈表示為陰數,那麼,我們很容易看出河圖與洛書都是由陽1,陽3,陽5,陽7,陽9,陰2,陰4,陰6,陰8組合而成,除去河圖中心的陽5陰10和洛書中間的陽5,那麼無論河圖還是洛書都有四組陽數與四組陰數。河圖陽數從正北面的陽1開始,順時針依次為,陽1,陽3,陽7,陽9,陰數從正南面的陰2開始,順時針依次為,陰2,陰4,陰6,陰8。洛書陽數從正北面的陽1開始,順時針為陽1,陽3,逆時針為陽7,陽9,陰數從西南面陰2開始,逆時針為陰2,陰4,順時針為陰6,陰8。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河圖還是洛書,都揭示了陰陽兩數等量變化的過程。
如果我們將河圖的四組數兩兩組合,按順時針依次為,陽7陰2,陽9陰4,陽1陰6,陽3陰8,陰2到陰8是陰量增量的過程,而陽量的陽9到陽1,在數理上來講是沒有意義的,因為9為極數,是最大值。同樣的洛書按順時針轉逆時針依次排列為,陽9陰4,陽7陰2,陽3陰8,陽1陰6,陰量中陰2到陰8同樣沒有意義。所以把河圖與洛書相近的兩組陰陽之數組合起來是沒有意義的,肯定是錯誤的。河圖與洛書揭示的是所有陰數或者所有陽數之間,所有陰數與所有陽數之間的規律。
河圖與洛書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陰數與陽數所處的位置和形狀不一樣,本質上它們都是屬於同樣的圖形。河圖從正北面內圈的陽1到陽3,對應的正南面的陰2到陰4,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個增量的過程,而由陽3到陽7,陽數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由內圈轉為外圈,對應的陰4到陰6同樣如此,這是因為以陽5為中心點,在增量的過程中,陰陽兩數的能量超過了陽5而發生的變化。然後從陽7到陽9,陽6到陽8,這又是一個增量的過程。所以河圖揭示的是陰陽兩數等量增加或減少的過程,並且在能量大於或小於陽5時,陰陽兩數的位置會發生改變,所有陰陽兩數在同方向上按大小順序依次對應。
洛書陽數從正南方的陽9到陽7,這是一個減量的過程,陰數從陰2到陰4,這是一個增量的過程,由陽7到陽3,陽數變化的方向發生了改變,由順時針轉為逆時針,與河圖同樣,這是陰陽兩數的能量越過了陽5而發生的變化,再由陽3到陽1,這又是一個減量的過程,相對應的,陰4到陰6,陰數的方向發生了改變,由逆時針轉為順時針,再由陰6到陰8,這又是一個增量的過程。洛書揭示的是陽數順時針轉逆時針從大到小減量,陰數逆時針轉順時針從小到大增量的過程,陰陽兩數在方向與能量增減上是相反的,並且陰數與陰數,陽數與陽數以互補的方式一一對應。
我們說過用慣性思維來判斷事物容易導致認知偏差,比如對河圖與洛書規律的觀察,事實上河圖洛書方向上的變化就是我們主觀思維和慣性思維的產物,就河圖洛書來說,我們是通過對陰陽兩數之間的變化(兩數之間的增量與減量)來判斷規律的方向的,而數與數之間的變化則取決於陰陽兩數位置的變化,也就是說是由於圖像(象)位置的變化導致數與數之間量的變化,由數與數之間量的變化導致所謂方向的變化,所以河圖與洛書的規律取決於陰陽兩數的大小和個數,與陰陽兩數位置之間的關係,這才是根本。(實際上是由物質能量的大小決定物質的位置從而決定規律變化的方向)
所以除去陽5與陰10,河圖與洛書的相同之處在於,在數理上,他們的陰陽兩數大小相同,個數相等,在圖像(象)上,他們都是陰陽相隔。不同之處在於,在圖像(象)上,河圖的陽數和陰數按大小一一對應(大對大,小對小),洛書的陽數或陰數是互補且對應的關係(最大對最小,次大對次小)。
古人所謂的天地未合之態應該是指陰陽兩數沒有按規律相互組合的狀態,也就是河圖與洛書現在的狀態,而伏羲八卦則是天地已合狀態之後誕生的,那麼從天地未合是如何轉變到天地已合狀態的呢?根據古人的陰陽理論,一陰一陽謂之道,萬物負陰而抱陽,聖人觀天地星辰與萬物變化,發現陰與陽是相互對應的,至陰對至陽,且能相互轉變,陰能變化為陽,陽能變化為陰,比如白天與黑夜的變化,日月星辰的變化,一年四季萬物生長的變化。伏羲在得到河圖與洛書之後發現其中隱藏的規律與天地變化之道相同。
所以聖人結合河圖中陰數與陽數大小對應關係與洛書中陰陽兩數互補對應的關係,將洛書陰陽兩數之間位置關係的規律代入河圖,再將陰陽兩數合併,這樣天地已合狀態的河圖洛書誕生了。組合的四組物質分別為,正南方向的陽9陰2,正北方向的陽1陰8,正東方向的陽3陰6,正西方向的陽7陰4。反之將河圖的規律代入洛書,其結果是一樣的。組合後的河圖洛書陽9對應陽1與陰8,陽1對應陽9與陰2,陽7對應陽3陰6,陽3對應陽7陰4,這是結合了河圖與洛書陰陽兩數對應規律之後的結果。
河圖與洛書合併之後,兩個相近的陰數和陽數的組合就有了意義,從陽9陰2到陽7陰4,這是一個陽量減少,同時陰量增加的過程,換言之這是一個量變的過程,從陽7陰4到陽3陰6,這同樣是一個陽量減少,陰量增加的過程,但是陰陽兩數的大小與位置發生變化,陰量開始大於陽量,所以這是一個質變的過程,然後從陽3陰6到陽1陰8,這又是一個量變的過程。所以從陽9陰2到陽1陰8,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陽9陰2對應的陽1陰8,陽9與陽1,陰2與陰8,都是互補的關係,陽9與陰8在外圈,陰2與陽1在內圈,所以陽9陰2與陽1陰8,陽7陰4與陽3陰6都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河圖與洛書的結合體揭示的是物質量變到質變,對立統一的規律,這是唯物辯證法的雛形,在這之後,伏羲結合這兩大規律用兩短橫和一長橫來表示陰陽,將四組物質變為八組,創造了伏羲八卦,所以伏羲八卦是河圖與洛書兩者規律的結合。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是一個偉大時代開啟的過程。
早在上萬年之前,當多數人類文明還處在愚昧無知階段的時候,我們炎黃子孫的祖先就用唯物辯證法來觀察和了解這個世界,用辯證法思想來管理國家,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