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三國「毒士」賈詡,並非禍亂天下,更多的是心繫百姓蒼生

2020-11-15 騰訊網

賈詡,字文和,是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的重要謀士。因其深諳為人處世之道,能在亂世之中尋得一棲之所,被人謂之算無遺策。因其所獻計策或置人於死地、或陷亂於天下,因而也被後人冠之以「毒士」之名。

然而從魏晉直至唐宋時期,賈詡的道德都是為人所稱道的,《唐會要》更將其尊為魏晉八君子之首。那麼道德水準如此之高的賈詡,為何到了後世會變成了策動「文和亂武」,始終隱匿於帷幕之後的「毒士」形象呢?

公元192年,董卓身死,部下的西涼兵馬惶惶不可終日,只想趕緊回到老家,為了跑得快一點,甚至想要解散部隊,大家分散逃跑。當時賈詡在西涼部隊裡任職,眼看形勢不對,立馬對領頭的李傕、郭汜、張濟等人說,現在董卓死了,聽說朝廷裡面討論要殺盡涼州人,大家要是各走各的,即便是一個派出所長也能把咱們逮起來,不如聚攏部隊反攻長安,給董卓報仇,打贏了咱們就是下一個董卓,打不贏再逃跑也不遲。於是長安淪陷,王允被殺,關中重又陷入戰亂。大漢天下剛剛有一點安定的苗頭,從此徹底不可收拾。

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咬牙切齒地說,當時禍亂天下的元兇董卓已然伏誅,正是朝廷撥亂反正、重回盛世的機會,而賈詡片言,導致國家破敗,民不聊生,這人良心大大的壞了,從古到今,沒有像他這麼過分的。以上這段歷史,也許就是賈詡被稱為「毒士」的原因,並流傳一千餘年不絕。

但事實真正如此嗎?我們看一下長安被攻破之後,賈詡的所作所為:

1、郭汜、樊稠、李傕互相看不順眼,好幾次差點打了起來,賈詡就給他們講道理,幾人隨即乖乖聽話。

2、賈詡擔任朝廷的組織部長,負責官員任命,重用老臣,輿論反響不錯。

3、李傕找賈詡商量,想要把天子軟禁在自家軍營裡,賈詡強烈反對。張繡勸賈詡遠離是非之地,賈詡說,吾受國恩,決不能背棄皇上,你要走就自己走,我不走。

4、李傕拉攏了一支少數民族部隊,承諾會給他們宮裡的美女,這群人就時不時地去皇宮門口大喊大叫,索要美女。天子找賈詡商量,賈詡略施小計,一頓忽悠,眾人頓時散去,李傕軍勢由此轉弱。

5、天子東狩,李傕率部隊殺了過來,想要殺司徒趙溫等人洩憤,賈詡制止說,這些都是天子的大臣,你殺他們幹什麼?李傕於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以上事件,都是發生在李傕等人作亂關中時期。簡單總結下,賈詡的突出表現有以下幾條:

不好殺戮;

團結士族;

忠於天子;

維護皇室。

是不是有什麼不對?這明明是個磊落君子,哪一條能沾得上「毒」字?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所有理性行為,一定是基於一條或者幾條原則的,在筆者看來,賈詡一生,只有一條原則,那就是自保。

李傕攻破長安後,想要給賈詡封侯,賈詡堅決拒絕,說:「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我想這是賈詡唯一一次吐露心聲。

賈詡勸李傕等人聚集部隊攻破長安,是因為如果沒有部隊保護,身為西北軍一員的賈詡未必能活著回家,而進了長安,賈詡作為首席參謀,就有了進入大漢上流社會的資格;賈詡在攻破長安後立即投靠皇室,是因為李傕等人只不過是一群土鱉軍閥,早晚要敗亡,天下還是姓劉的;賈詡制止混戰、結交大臣、保護皇室,只有這樣才能讓皇室尊嚴維持,自己的地位也就更加鞏固。所以,從賈詡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作所為不過是自保,手段也是堂堂正正,沒什麼陰險毒辣,甚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了一大批官員和百姓。

那麼從朝廷和百姓的角度來看呢?如果沒有賈詡,大漢會復興嗎?

不可能。

就算西北軍滅亡,關東諸侯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早在聯軍討董之時,四世三公、濃眉大眼的袁紹就試圖擁立幽州劉虞牧為帝;孫堅名為討董救駕,撿到傳國玉璽卻不還給皇上,反而為了脫身送給了袁術;宗親劉寵兵強馬壯,聲稱討董,卻只是遠遠觀望,沒有參與戰鬥;坐擁一方的劉表、劉焉,甚至根本沒有出兵。

相對於這些各懷鬼胎的諸侯,至少賈詡還算是實實在在為皇室做了些事情。西北軍沒了,還有無數個勢力在打天子的主意。即便諸侯不動,朝中難道又能太平了嗎?王允固然忠誠,卻非定亂之才,他能製得住呂布嗎?朝中天子勢弱,註定要任人宰割。關中百姓,自然更不可能高枕無憂。這是歷史的悲劇,即使沒有賈詡,天子和百姓仍然躲不開戰亂。

賈詡之「毒」,不過是借勢而為,所謂兵者不祥,不得已而用之,對於賈詡,我們應該更加寬容一點。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毒士」賈詡做的最正義的一件事,一點兒也不「毒」
    講起《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就不得不提「毒士」賈詡這個人,作為曹魏的「五大謀士」之一,賈詡的能力自是不用多說,但因為他的計謀大多比較狠毒,所以得到了「毒士」這一名號,但是在演義中,賈詡也曾做過一件非常正義的事,計謀一點兒也不毒。
  • 賈詡:出自隴上的漢末三國謀士
    原標題:【溯源甘肅】賈詡:出自隴上的漢末三國謀士他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曹魏初年的著名謀士,智謀超群,「算無遺策」,名聞天下;他獻計涼州兵團反攻長安,東漢王朝從此走向衰亡,吹響了三國時代的前奏;他半世飄零,幾易其主,遊走於兵荒馬亂的時代,周旋於群雄之間,工於戰略,出謀則轉變戰局,精於謀身,遇險則逢兇化吉;他輔佐曹操平定北方,暗助曹丕,影響了整個三國時期的局勢走向
  • 豬年大吉:《三國殺》中的本命年武將你知道多少
    那麼,在《三國殺》這款卡牌遊戲中,又有多少武將的屬相是豬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三國殺》中豬年的本命年武將都有誰?第一位:賈詡賈詡生於公元147年,農曆丁亥年。賈詡是《三國殺》中人氣極高的一位武將,分為群陣營賈詡和魏陣營SP賈詡。原版賈詡的三個技能都十分強大,限定計亂武是賈詡的核心輸出技能,能在多人場中造成極大破壞。
  • 三國最強四大謀士,孔明是青龍,龐統乃朱雀,玄武和白虎又是誰?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出自司馬徽之口,想來大家都知道;「臥龍」是諸葛亮,「鳳雛」乃龐統,皆出自自羅貫的《三國演義》一書。「毒龜」賈詡,三國時期著名謀士,涼州姑臧人,是有名的三國「毒士」。賈詡作為一個謀士,一生謀劃的計策並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影響重大;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賈詡」勸張繡降曹操,從而影響官渡之戰結果、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賈詡」獻計曹操,離間馬超,韓遂,助曹操平定關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賈詡勸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助曹丕成為世子,後「曹氏」正式稱帝。
  • 三國殺:唯恐天下不亂!深居幕後,帷幕下的毒士賈詡
    今天小智給大家講講三國殺中的一位群雄武將,這個武將可牛了,能防能打。這個武將有三個技能,其中有一個是整場遊戲只能發動一次的限定技亂武。雖然只能使用一次,但配合他的另外一個技能完殺,可以說是所向披靡,他就是號稱「冷酷的毒士」的賈詡。之所以說賈詡能防能打,必須要從他的技能說起。具體防禦的技能是「帷幕」(具體技能看上面的圖片),這個技能的作用是讓黑色錦囊不能讓賈詡成為目標。
  • 三國殺:暴躁武將在線開噴,最後一句話聽了讓人氣得想跳腳!
    玩三國殺,什麼時候最氣?自然是遇到豬隊友的時候啊。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遇到那種忠反不分,一通亂打的玩家的時候真是簡直了!可罵人還面臨著被舉報的風險,那麼,不如讓這些武將來教教你文明罵人?1. 汝德行敗壞,人所不齒之!
  • 心繫社稷蒼生的吟誦
    在投身新聞界的三十載歲月裡,李學洲先生練就了媒體人獨特的脾性風格:心繫社稷民生,愛憎質樸分明,思維開闊遼遠,行為放達隨性。近年來,李學洲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開始了古典詩詞的創作。在收納六百多首詩詞的《吟嘯煙雨》結集出版之後,時隔僅兩年,收納了一千二百餘首詩詞的《玉壺冰心》又橫空出世,其文思泉湧、勤奮高產的創作狀態令不少文友引頸咋舌。
  • 修煉兵法51《鬥三國》出兵奪天下
    在51《鬥三國》中,如何巧用兵法逆襲戰場,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51《鬥三國》官網:http://dsg.51.com/?xw    在51《鬥三國》中,不管是鬼谷子還是六韜三略兵法,只要想得到,沒有不存在的,要想將兵敗如山倒的局勢扭轉,玩家只有依靠這些兵法哦!
  • 三國中龍,鳳,虎,馬,狗,鬼,麟,狐都是何人?
    三國時代人才輩出,為魏蜀吳三分天下做出貢獻。下面盤點三國中的頂尖人才:龍,鳳,虎,馬,狗,鬼,麟,狐都為何人?龍,即是臥龍先生諸葛亮。諸葛亮在三國中可謂是家喻戶曉,被稱為中國古代智慧化身。劉備三顧茅廬而出,為劉備謀劃天下,功不可沒。火燒博望坡,聯吳抗曹,霸佔荊州,甚至在龐統死後進軍益州,都可見諸葛身影。
  • 三國演義:張繡、劉表聯盟,善用賈詡之謀大勝一代梟雄曹操
    賈詡對張繡道:「我已知道曹操的用意,我們不妨來一個將計就計!」張繡面露喜色,聽賈詡往下說道:「我在城牆上見曹操繞城觀察了三天。他見城東南角那些磚土的成色新舊不一,而且牆角大多都已毀壞,他的意圖便要從這裡進攻。」賈詡說著笑了笑,接著道:「他故意在西北角屯積柴草,虛張聲勢,想騙我們撤東南之兵去把守西北,他們好乘著夜色從東南角上爬進來。」張繡道:「我們如何應敵?」賈詡道:「將軍放心。
  • 戲說三國人物版三十六天罡星(下)
    孫策時代,其領地上幾乎所有的重要事務都由張昭經手,使吳地免受黃巾戰亂之苦因此不光吳地士族和百姓尊敬他為張公,在北方也有不小的聲望,孫策不但不疑他,還稱他為自己的管仲,可見張昭雖然性格剛強但並非不通人情事故。後孫策遇刺,臨終前託孤於張昭周瑜,甚至有「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之言!眼不眼熟?這不就是劉備託孤諸葛亮之言?所以,可以說三國幕府第一人,魏是荀令君,蜀是諸葛亮,吳就是張昭。
  • 詩歌縱論天下事心繫社稷為蒼生
    他的詩詞既有凡人瑣事,也有國際大事,更有對社會焦點、輿論難點的評論,新聞性、時效性極強,充分體現了詩人心繫社稷民生、愛憎質樸分明、思維開闊遼遠、行為放達隨性的風骨。在李學洲筆下,「詩是時事詩,是新聞詩,是民生詩,是生計詩,是雜文詩,是晴雨表詩,是風雲錄詩,是與時代同步詩」,用詩歌的形式為處於變革中的中國社會留下了珍貴的印記。
  • 三國殺:當技能有負面效果還有人願意要嗎?你是說完殺神技?
    大家好,這裡是「三國殺是一個平衡性遊戲」的玖見三國。#三國殺移動版#眾所周知,三國殺移動版是一個平衡性遊戲。所以有的鎖定技雖然功能強大,但負面效果同樣不弱。賈詡:帷幕「帷幕」:鎖定技。當你成為黑色錦囊牌的目標時,則取消之。一直覺得,「帷幕」的防禦在三國殺移動版中絕對能夠排得上前列。
  • 千軍齊聚,辰龍《熱血三國3》劍指天下
    千軍齊聚,辰龍《熱血三國3》劍指天下都說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尤其是打天下,統率三軍的將才可是稀罕的很。而對於士兵,大家總覺得有人的地方就能招募到,可要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將領沒有得心應手的軍團,何談徵戰天下。
  •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錯位——我們究竟該如何研究《三國》
    一句是修髯子說的:「欲知三國蒼生苦,請聽三國演義篇。」蒼生無疑就是「民」。這就明顯而尖銳地提出了三國時期,「君」與「民」的關係,當然也還包括他們與「社稷」的關係,以及三者孰輕孰重等正確審視三國歷史和三國歷史文化的重大原則問題。因為毋庸置疑,歷史既是「君」的歷史、「社稷」的歷史,也是「民」的歷史。
  • 三國殺:技能強大的負面效果!這些負面效果對武將影響也不小!
    三國殺手遊一直都是大家喜歡玩的遊戲,在三國殺遊戲中很多武將的技能相當強悍,很多技能帶來的效果也是讓人震驚。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遊戲中很多技能過於強大,為了不影響遊戲平衡性,遊戲設計師會為其技能帶來一個特殊效果,那就是負面效果。
  • 俗語:兔子吃掉窩邊草,天下蒼生命難保!這種說法究竟是咋來的?
    不過,按照民間的說法來講,一旦兔子吃掉了窩邊草,那麼,必然有大災大難發生,天下蒼生的性命就岌岌可危了。那麼,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據傳說,在明天啟六年五月末的時候,山西靈丘一帶的人們驚奇地發現:許多山坡上的兔子都將自己窩邊上的野草吃掉了,從而使自己的兔子窩「大白於天下」。因此,許多農民便紛紛上山去捉拿野兔,並且,野兔也不躲避,任由人們自由捉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