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邊塞之詩知多少

2021-01-09 百度百科

唐代邊塞之詩知多少

邊塞風光何其美麗壯觀,邊塞歷來留下了不知道多少人民的淚水與血汗。詩人常常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唐代寫邊塞的詩都有哪些吧?

《使至塞上》

豁達的情懷

《使至塞上》是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於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薰陶、淨化、升華後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

《雁門太守行》

戰爭再殘酷也要保家衛國

《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李賀運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描寫戰爭場面的詩歌。此詩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奇異的畫面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爭風雲。

《月夜憶舍弟》

思念親人憂傷不已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首聯和頷聯寫景,烘託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

《逢入京使》

豪情與親情相交織

《逢入京使》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名篇之一。此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託帶平安口信,以安慰懸望的家人的典型場面,具有濃烈的人情味。詩文語言樸實,不加雕琢,卻包含著兩大情懷:思鄉之情與渴望功名之情,一親情一豪情,交織相融,真摯自然,感人至深。

《關山月》

戍邊將士思念家鄉親人

《關山月》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五古。此詩寫遠離家鄉的戍邊將士與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帶給廣大民眾的痛苦。此詩如同一幅由關山明月、沙場哀怨、戍客思歸三部分組成的邊塞圖長卷,以怨情貫穿全詩,色調統一,渾然一體,氣象雄渾,風格自然。

《從軍行》

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楊炯的代表作,借用古樂府曲調名為題目,實際為一首五律,反映從軍的辛苦。全詩寫士子從戎,徵戰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作品。此詩是詩人為送兩位被貶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勸慰鼓勵之意。一詩同贈兩人,內容銖兩悉稱。全詩情感不悲觀,也不消極。

《出塞二首》

激動人心的詩詞

《出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第一首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裡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夜上受降城聞笛》

不盡的鄉愁

《夜上受降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蘊藉含蓄,將所要抒發的感情蘊涵在對景物和情態的描寫之中。

《古從軍行》

反對戰爭愛好和平

《古從軍行》是唐代詩人李頎的作品。此詩以漢喻唐,借寫漢武帝的開邊,諷刺當時唐玄宗的開邊,充滿反戰思想。全詩句句蓄意,步步逼緊,最後才畫龍點睛,著落主題,顯出其諷刺筆力。

作者:白羊一抹晨光

相關焦點

  • 唐代一首與眾不同的邊塞詩,短短20個字無一生僻,卻令人不寒而慄
    唐代的邊塞詩可謂群星璀璨,王昌齡、岑參、高適,不勝枚舉。當然唐代的邊塞詩,經典也極多,「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雄渾和自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曠遠和悲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瀟灑和豪邁,都驚豔世人。
  • 他以邊塞詩出名,也擅長寫苦情詩,更是詩人中有名的負心人
    提到唐代邊塞詩,就不得不說到一個詩人。他以邊塞詩出名,但是也擅長寫苦情詩,更沒想到的是,他就是詩人中有名的負心人——李益。李益,字君虞,唐代著名詩人,大概20歲這樣就中了進士,不過三十多歲仕途失意而到處漫遊,同時他也是最長壽的詩人之一。
  • 「讀書札記之5」岑參,縱馬輪臺的邊塞詩魂
    文 | 韓慶祥《古代邊塞詩詞三百首》一書,上起《詩經》,下至晚清,跨越3000年,僅唐詩就佔了全書一半。這其中,岑參入選13首,超過同時代的實力派大咖而位居第一。 唐代是充滿陽剛之氣的朝代。所謂「盛唐」,是用實力打出來的。隋唐之初,突厥族控制著北部疆土,輕易就能兵臨長安城下。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詩,開篇20字就氣勢橫絕,後人傳唱1000年
    李白的明月,李白的美酒,李白的劍氣,這些都攪混在一起,融入、貫穿到了李白的詩歌當中,無論他寫什麼,總是帶有一種傲然浪漫的氣息,所以李白的詩基本不會和其他人混淆,他的氣息,實在太好辨認。即使是邊塞詩,戰爭詩,在李白的筆下,也獨有一種出奇的色彩。他可以很雄壯豪邁,寫邊塞風景,戰爭全貌,也可以很細膩,寫徵夫思歸,怨婦思夫。
  • 唐代大詩人這首詩,真實得令人不忍讀
    其實,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盧綸給了我們一個鮮活的答案,句句真情實感,真實得令人不忍讀,最後一句是流傳千年的經典。《落第後歸終南別業》唐代:盧綸久為名所誤,春盡始歸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 交疏貧病裡,身老是非間。不及東溪月,漁翁夜往還。一般人的想法,落第之後是不是就該怨天尤人,甚至一蹶不振呢?確實這樣的人大有人在。
  • 漫遊、從政、科舉:一條唐代寒士們獨特而完整的詩歌人生路
    所以,唐人的寫景詩,無論是氣象崢嶸還是意境悠遠,多滲透著詩人濃烈的主觀情趣,較之六朝文人「照相式」的模山範水,風味各別。臺閣、山林而外,唐人還開闢了新的藝術天地,那就是邊塞與都市。邊塞詩寫作本不始於唐代,曹植、鮑照和一些北朝詩人已有篇什傳世,但數量甚少,內容也比較單一。
  • 長安十二時辰:那個時期唐代的大文豪,李白杜甫賀知章在做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最近大熱,以唐代為背景涉及到許多名人,盛唐裡少不了文人的點綴,唐代文人在那個時期,也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何執政的原型是賀知章,他這個文人一生德高望重,成為天下文人的表率,雖然小說是杜撰的,但裡面這個人物和歷史上的賀知章性格有八分相似,賀知章是著名的詩人,同時也在朝為官,有名的是
  • 2021教師招聘備考之古代文學經典選擇題(三)
    這樣的詩,往往寄託著作者難言的隱痛,莫名的情思,苦澀的情懷,執著的追求等。「無題」詩始於唐代李商隱,他的《無題》(共17首)是唐代有名的詩篇,後人作詩也常常沿用此題。   2.B   【解析】歐陽修,號「醉翁」,晚年自號「六一居士」。   3.B   【解析】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園隱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詩人,與王維並稱為「王孟」。
  • 唐代詩人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寥寥28個字,卻是兩個成語的來源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是詩的國度。尤其到了唐代,唐詩發展到了頂峰,是後來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唐代,也湧現出了很多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師級的詩人就不用說了,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詩。
  • 一首唐代的桂花詩,作者是誰?當時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首詩的
    導語:就像上一篇文章中引用《孟子》中關於讀書和作者的關係:了解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而不去了解作者其人和作者寫文章的成因以及時代,那是不行的。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寫作的時間、成因,以及時代背景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詩作或者文章的含義。作者家世淵源:今天要賞析的一首詩是唐代詩人盧僎寫的一首桂花詩,而盧僎是什麼人呢?
  • 岑參《逢入京使》詩賞,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逢入京使》是唐代詩人岑參作品,此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讓其託帶口信,向家人報平安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惦念。寫作背景據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岑參年譜》記載,此詩作於公元749年(天寶八載)詩人赴安西上任途中(詩人一生共兩次任職)。
  •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詩,作者是蘇軾先祖,前兩句包含一個成語
    作為元宵詩詞,這兩首詞非常經典,可是,在唐代,有一種元宵詩詞,不遜於歐陽修和辛棄疾,被稱為元宵詩中最好的五言律詩,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唐代最樸實無華的一首詩,全詩無一字寫思念,卻無處不在寫思念
    岑參小時候生活清貧,刻苦學習,遍讀經史,成為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也是邊塞詩代表人物,與高適並稱「高岑」。由於曾任嘉州(今四川省樂山市)刺史,後人也稱之為「岑嘉州」。岑參出生在官僚世家,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並在天寶三載進士及第,走進仕途。在後面的日子裡,岑參在仕途中跌跌浮浮幾十年,並在閒暇之餘,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經典作品,其中便包括了《逢入京使》。
  • 這首表達男人之間相思之情的詩據說是唐代梨園弟子最愛唱的歌詞之一
    表面上似乎在囑人相思,卻深寓自身相思之意。 前兩句以簡筆寫紅豆,既為後兩句託物抒情作鋪墊,又暗含對南國之物、南國之人的相思之情;後兩句託物言情,一語雙關,切中題意,表達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從軍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李白是一位很浪費的詩人,而且個性十足,儘管他沒有到過邊塞,也沒有參加過戰爭,但是他筆下的邊塞詩很霸氣。這也是由於在當時那個大環境下,李白感受到了戰爭所帶來的災難,還有骨子裡的家國情懷,當敵人進犯時,李白也是希望可以去到戰場,可以去建功立業,只不過在現實中,他沒有那樣的機會,一直是鬱郁不得志。
  • 唐代最樸實無華的一首詩,全詩無一字寫思念,卻無處不體現思念
    岑參小時候生活清貧,刻苦學習,遍讀經史,成為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也是邊塞詩代表人物,與高適並稱「高岑」。由於曾任嘉州(今四川省樂山市)刺史,後人也稱之為「岑嘉州」。 在後面的日子裡,岑參在仕途中跌跌浮浮幾十年,並在閒暇之餘,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經典作品,其中便包括了《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 中國古代詩酒文化 自古連理締結 相依相附
    詩與酒,酒與詩,可以說自古連理締結,相從相隨。不管是酒使詩生輝,還是詩使酒成名,酒與詩,正如一對孿生兄弟一樣,相依相附,比肩而行。  李白素有" 酒仙 " 的雅號,在他寫的一千五百首詩文中,提到酒的就多達一百七十餘首,不僅有 " 會須一飲三百杯 " 的豪情沖天,也有「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 的瀟灑曠達,更有"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的孤獨悽涼悲慘……。
  • 描寫關於立春的著名古詩詞句子 最能體現立春的詩話
    詩話:立春之日邂逅積雪,白雪覆梅竹,似玉似花,別有一番滋味。《春雪》  【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立春》  【唐代】韋莊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裡知。
  • 唐代才女被甩後,霸氣地寫下此詩,最後10字勸慰了世間多少痴情女
    如果說唐詩是5000年文化裡的一座寶塔,那唐代的幾千名詩人就是壘起這座寶塔的工匠。而若只有男性詩人,這座寶塔或許會雄渾有餘,卻少了些魅力指數。據不完全統計,唐代的女性詩人數量總數達到了207人,其中被稱為四大女詩人的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都是青史留名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