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組十年與中文網際網路的娛樂代際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文 | 吳懟懟,作者 | 鹹魚魚,編輯 | 吳懟懟

創投簡史裡,豆瓣鮮有名姓,但論起當代娛樂圈的生鮮八卦,八組鵝必有一席之地。

從2010年5月建組,至今,豆瓣鵝組歷經十個年頭,已然成為中文網際網路流量最大的娛樂社區之一。而它這十年,前半段見證了初代論壇天涯、貓撲的流量落幕,後半段則記錄著娛樂工業飯圈化的起始。

這個生長在豆瓣之內的娛樂小組,在大眾口中所收穫的評價與討論和母體相去甚遠,或者說,極度割裂。人們會稱讚豆瓣是中文網際網路最後的淨土,也會不憚以最大的惡意咒罵豆瓣鵝組是「垃圾場」與「智力盆地」。在這種矛盾感裡,每當娛樂圈戰火燃起,用戶間就上演著自我割席與脫鉤。

十年一代際,娛樂社區裡的明星故事換了幾茬,但記錄法則依然是圍觀、討論與撕扯。

在鵝組,大部分時候,推倒明星人設的第一塊骨牌,可能只是寥寥數行字,區區幾張圖,更甚至,組內鵝們靈光一現的吐槽都能以一己之力扛起中文網際網路的娛樂話題大旗。但話題發酵能力的另一面,也總是伴隨著無數假面狂歡與輿論鼓譟。

在這裡,網際網路有沒有記憶不重要,瓜子皮落地,趕上偵探遊戲開局才是真理。

瓜田變遷,娛樂代際。在這一畝三分地裡,發生過無數猜謎遊戲。帖子翻飛,謊言與真相交織,情緒與資本博弈;話題輪轉,有人咬碎牙,有人笑開了花。

01 時間深處的八卦來了

十年湊整,儀式感還是要有。

5月26日前,豆瓣鵝組內升起話題:「鵝組十年:我們共同經歷的娛樂圈變遷史」。

話題徵集了鵝組內近十年來的娛樂大事記、黑話考以及那些「樓幹大」的時刻。四十多個帖子,從入組初回憶到組內名場面,第一吃瓜基地的慶生方式也是從時間深處拾粟。就連傳聞中存在感一向很弱的鵝組管理員,也在話題下打出了小作文,用以紀念雙子鵝的十歲生日。

從誕生時間來看,鵝組的時間點卡得很巧妙。大環境上,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元年的流量飆升,智慧型手機普及化,令中國網友的吃瓜網速來了一次躍進。而2010年的娛樂業,也正值春雨盈來,電視湘軍橫掃螢屏,流星雨系列火遍全網,同時,又正逢第一波偶像離韓潮,吃瓜網民們對生猛娛樂圈的關注度與表達欲空前高漲。

而另一方面,內娛粉絲的圈層化尚且不顯,娛樂圈話題討論甜鹹俱存,趣味橫生。豆瓣鵝組就這樣一邊蓋樓一邊挖墳,逐漸積累起大量用戶。

事實上,作為豆瓣娛樂新聞領域的第一大組,鵝組在發展的前幾年並沒有這麼高調。但隨著飯圈文化在社交媒體的全面萌芽,奔走在吃瓜第一線的這個娛樂小組半推半就地被裹挾上風口浪尖。

彼時,組內鵝娛樂討論葷素不忌,組外鵝圍觀吃瓜逸趣橫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微博、知乎等更大眾化的平臺上都不斷流傳著來自鵝組的八卦秘聞,圍觀之下,小組帳號成為搶手貨。

與大多數豆瓣用戶表現出來的「認真表達式」不同,六十多萬八組鵝總是能以別具一格的八卦氣質跳脫出豆瓣的文青世界,並由此成為中文網際網路最不栓繩的娛樂小組,也是繼微博營銷號後,被明星經紀公司律師函「狙擊」次數最多的野生群體。

這種氣質跳脫到什麼程度?幾乎所有談及豆瓣的文章都將以鵝組為代表的娛樂小組們單拎出來作評,就連官方宣傳片也有意識地將豆瓣鵝組們按下不提。但官方的刻意含糊卻並不會影響娛樂八卦的生存空間,在很大程度上,以鵝組為代表的娛樂小組們在近些年為豆瓣貢獻著高PV,也養活了無數百萬級粉絲的營銷號,甚至對娛樂產業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在2020年,上至頂流下至糊咖,不公關幾個鵝組帳號在娛樂圈幾乎難以出頭。

鵝組的誕生,以BBS雙子星天涯、貓撲的沒落為起點,伴隨著微博等一眾社交媒體的崛起而隱秘壯大。隨之,在微博這樣的公共輿論空間全面飯圈化後,話語權登頂。

02 八組鵝野心膨脹

沒有絕對安全的房子。

從現實層面來看,鵝組帳號的嚴進政策在提高用戶準入門檻及討論帖質量的同時,也無意識中放開了組內鵝的韁繩,並將之推向被凝視的深淵。

接棒天涯最後一抹榮光的豆瓣鵝組,在吃瓜這件事上,承襲著來自前輩品格,考究、辛辣的同時又十分刻奇。

2015年左右,內娛正值四大流量的黃金年代,一身反骨的鵝組自然奮鬥在吃瓜第一線。在此期間,八卦討論的界限一擴再擴,而娛樂圈也給力非常,上瓜速度非常喜人。

四大頂流身先士卒,從戀愛到私生活,各種新鮮八卦層出不窮。期間,還夾雜著娛樂圈裡各路明星的家長裡短,以及令人瞳孔震驚的社會新聞,比如著名的王寶強離婚案、孤芳不自賞摳圖劇等。

這一期間,以微博為八卦源發地,有房子的組內鵝們產出了相當多的技術貼。而且繼承了來自天涯神貼的挖墳基因,鵝組熱帖十分有看頭。不同於以140字為限的微博圖文,鵝組吃瓜往往時間線與細節並舉,一貼到頭,毫無遺漏,還實時更新。與其他社區比起來,吃瓜體驗極度友好,也因此被大量搬運至微博、知乎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從而打響吃瓜第一陣地的名頭。

自2015年往後,豆瓣鵝組的地皮便一路飆升,而此時,也正值內娛綜藝熱的巔峰。韓綜抄襲狂歡下,真人秀出圈,組內鵝各顯身手,各類抄襲扒皮貼、嘉賓微表情分析帖、粉絲拉踩帖齊聚一堂,期間,八組鵝為吃瓜群眾們產出了不少「梗與學」。在各類營銷號的搬運下,這些「梗與學」相繼成為風靡全網的素材。

當然,組內鵝越壯大,帳號便越難申請,坊間叫價也越高,其所引起的輿論關注也就越洶湧。

兩年鼎沸,一朝入眼,鵝組在第八年迎來第一次地震。

2018年3月,在政策監管下,知乎、兔區、鵝組、新浪熱搜等多個娛樂屬性強烈的八卦版塊按下暫停鍵。彼時名為「八卦來了」的豆瓣鵝組被停用三天,也因此改名。

被停用三天之後,有過流離失所體驗的組內鵝們開始發展第二基地。2018年3月後,豆瓣湧現出一批娛樂小組,這些小組吸納了不少組外鵝,也間接令豆瓣娛樂小組的名氣更勝一籌。這其中,很多小組都在未來發展為體量與流量都頗為可觀的社群。比如,青青草原、自由吃瓜基地、鵝們棲息地、豆瓣吃瓜人才組等。

當然,衍生小組的出現並沒有削弱鵝組的話語權,反而在跟風者的襯託下,鵝組越加成為話題中心。

至此,母體豆瓣開始對這個野生野長的內部小組投入更多關注,從審核到發帖都更趨規範、嚴格。但到此時才有動作已經為時已晚,組內人數高漲,八卦討論更趨辛辣不設防已成定局,而飯圈戰火也燃至此處,風雨欲來。

03 終於走到分水嶺

2019年5月30日,豆瓣鵝組迎來為期30天的技術維護。也是以此為分水嶺,鵝組步入新的發展階段,開始面臨更大眾化的凝視。

事實上,走到這一步後,組內生態的複雜化已經無需多言,而無孔不入的飯圈反黑組們已然將豆瓣鵝組標為鐵狼打,開始將控評、控贊控貼等各種反黑手段用上。

但八組鵝並不畏懼,反而越戰越勇,與組內的粉絲針鋒相對。

某種意義上,被罵的越狠,產品本身或者說社區本身也就越出圈。鵝組在一輪又一輪風暴中,逐漸封神,並站上了娛樂八卦鄙視鏈的頂端。而被譽為星粉互動陣地的其他平臺,則因為過度飯圈化以及一些商業化考量,不斷蠶食著吃瓜網友的表達欲和創造力。

對比之下,鵝組的娛樂話題討論顯得更有意義,沒有流量明星評論區千篇一律的peace&love,組內鵝發帖過招充滿戾氣,雖然負能量爆棚,但刀光劍影割開了遮羞布,極大地滿足了吃瓜群眾的窺私慾。

在混戰之中,豆瓣鵝組地皮緊俏,而這也意味著,第一娛樂小組離進一步失序不遠了。

四個月後,豆瓣鵝組迎來雪藏。

在豆瓣歷史上有爭議小組大多有兩種去向,一個是轉為私密,一個是層級更嚴重的雪藏。

這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無法被搜索,只有登錄後的小組成員可以看見組內帖子,而新成員的加入則必須要老成員邀請,後者不可以被搜索、看見,更不可以添加新成員。此前,豆瓣上曾引起社會公眾廣泛討論的「父母皆禍害」小組就曾被轉為私密,最終升級雪藏。

04 敞開的潘多拉盒子

主頁的時間停止在2019年10月5日。

長達一個月的雪藏時間裡,有人惋惜,也有人幸災樂禍。這個中文網際網路最大的娛樂新聞集散地彼時去留成謎。孤島狀態下,組內鵝末日狂歡,微博營銷號等搬運黨業務量陡增,更甚至,坊間有投機者將組內帖子整理成文檔在微信群售賣。

情緒交織,立場複雜,在大眾凝視下的鵝組仿佛一隻敞開的潘多拉盒子,組內鵝以吃瓜之名在公共議題上肆無忌憚地碾過,傷人且自傷著

作為母體的豆瓣也身陷囹圄,豆瓣廣播毫無徵兆地無限期停止動態更新,頁面時間定格,友鄰失散,透著死氣。

一時之間,鵝組陷入輿論的口誅筆伐中,被極度妖魔化,被極端對立化,成為社會觀察地,也被解讀為群體的失序。

社交媒體上,豆瓣用戶這一群體被切割開,書影音用戶與娛樂小組用戶,一個被捧入天堂,一個被打下地獄,而鵝組在外界看來,甚至不是犯錯的亞當,而是那隻惑人的蛇。

噩夢醒來是黃昏,遲鈍的豆瓣官方即使下了雷霆手段,也沒能把控住鵝組走向,雪藏結束沒多久,鵝組便又迎來了為期30天的停用。

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鵝組再度陷入失語狀態。

沉默著,第十年到來。

05 潮水無方向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在成人世界,想要的與需要的總是要缺一個。

在豆瓣鵝組的十年紀念帖裡,有人分享入組多年的感受:

「八組一直都沒變的特點就是辛辣,也可以說刻薄。」

「如果說以前是粉絲不太舒服,現在就是誰也別想舒服。」

評論裡迎合聲很多,高贊中,有一則這樣評論這樣寫道:以前可以講誰誰長得醜,誰誰演技差,現在這麼講就會被粉絲追著罵,私信罵,長篇大論按頭安利,按頭成對家粉。

如果將這句吐槽與鵝組十年堆在一起看,會奇異地發現,這句話,喪氣的直白裡透著天真。

當整個中文網際網路走入為增長、破圈、變現而焦慮不已的時刻,鵝組從上到下想的都是自由吃瓜,創投界對它沒啥興趣,反而更看好直男社區的娛樂價值。

這種絕緣體質甚至在其他小組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明明組內湧動著內容金礦,官方卻執著放羊。

十年時間,疊在現實世界中,變化是驚濤拍岸,巨浪起伏。但放在網際網路上,十年光陰剛夠畫出一個曲線。

錯過移動網際網路最好時間的豆瓣,眼瞧著,在新節點,依然沒有掌握潮水的方向。也或許,潮水本身,並無方向。

(文章配圖不少都來自鵝組,不得不說,鵝組有些人才充滿創意,同時也擅長自嘲。)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暴風科技賣資產扭虧 網際網路+娛樂前景難料
    「網際網路+娛樂」存不確定性暴風科技CEO馮鑫表示,未來公司將在暴風影音、暴風魔鏡、暴風TV、暴風秀場等四大平臺基礎上,繼續向上遊內容業務擴展,並利用大數據打通平臺與內容,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娛樂服務,進而提高公司商業變現能力。當然,BAT無論在業務的多樣性,還是收入、規模在整個中國網際網路都處於領先地位。
  • 中文網際網路的信息汙染太嚴重了
    純粹是因為現在中文世界的信息汙染,實在太厲害了。其實全世界都存在信息汙染,但中文世界信息汙染嚴重的一大原因,是我們和世界不是連通的,事實上我們得到的信息是二手的,是經過一遍篩查再讓我們看到的。我們的網際網路如此,我們的電影如此,我們的書籍也是如此。
  • 網際網路十年大事記
    【獵雲網(微信號:)】1月2日報導(編譯:葛蘭東)科技、創投、商務領域近十年出現了許多巨大的變革,在21世紀的20年代到來之際,外媒整理了2010年到2019年的9個重大事件(排序不分先後)。1.當回顧過去十年的時候,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十年裡,大量的資本流入創業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浪費在了追逐「資本護城河」這一模式身上。3. 機器學習日漸成熟機器學習終於在21世紀10年代成熟,現在已經成為大大小小所有科技公司的賭注。在你的產品和服務上積累數據資產,並使用複雜的機器學習模型來個性化和改進你的產品,不是這麼做會更好。而是必須這麼做。
  • 打通代際傳承,「我們的歌」破圈有共鳴
    譚詠麟以「新聲歌手」身份亮相音樂綜藝《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他說「每一個十年,都是新的開始網際網路、移動世界的高速發展,加劇了音樂市場受眾的分層與多元裂變,我們已很難再見一支金曲包打天下的盛景。手機、劇場、電視、電影、遊戲、網絡直播等,擷取介質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區隔了大眾的音樂喜好,導致不同代際間互不相聞,不同圈層間亦存在某種「信息繭房」。
  • 影視明星莫小棋創業,聚焦以星座為切入點的網際網路娛樂內容
    ilieyun)北京】9月30日報導(文/張夢華)2014年上半年,愛奇藝和時尚集團聯合推出了一檔名為《星座棋談》的娛樂節目在這不久後,莫小棋與好友餘中鼎一起成立了北京星座女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試圖以其擅長的星座為切入點,打造垂直領域的網際網路娛樂內容。星座這一概念作為佔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來源於西方,但近年來進入中國之後,圍繞其展開的娛樂話題就幾乎沒有降溫過,尤其在年輕女性群體中,無論涉及戀愛抑或交友,星盤、星座都是其重要的判斷依據和日常談資。
  • 2009-2018:中國網際網路十年百大事件
    原標題:2009-2018:中國網際網路十年百大事件 現羅列了過去十年的年度十大事件,即「十年百大事件」,100個事件放在一起看,挺有意思。或許,你能從中琢磨出點什麼…… 2018年 ▎1.中國網際網路第4次上市潮 今年以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上市浪潮。
  • 鳳凰衛視前身是衛視中文臺
    鳳凰衛視前身是星空傳媒旗下的衛視中文臺,於1991年開播。1996年3月31日,衛視中文臺停止傳送信號,張鐵林、許戈輝和魯豫等人宣布鳳凰衛視開臺成立。1998年6月鳳凰網以企業網站的形式誕生。鳳凰衛視是全球性華語衛星電視頻道;鳳凰網是全球領先的跨平臺網絡新媒體公司,為主流華人提供網際網路、無線通信、電視網的三網融合無縫銜接的新媒體優質內容與服務。鳳凰衛視是華語媒體中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是中國大陸地區最先獲得落地權的境外電視媒體之一。鳳凰無線打造中國領先的用戶付費增值服務平臺,提供優質的無線增值服務,堅持做專業化、人性化、時尚娛樂化的手機服務產品。
  •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研究資訊中心-199IT
    短視頻內容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興起,豐富多元的內容是短視頻能成為當下最具人氣的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內容傳播形式、匯聚流量的基礎。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僅增加2983萬人,增速為3.65%,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增速已經大幅度降低,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整體的流量紅利正在消失。而移動網際網路內部的流量分配格局正在重塑,大量用戶流量由移動網際網路其他領域流向網絡視頻應用中,尤其是短視頻應用中。
  • 【DoNews頒獎盛典】星座女神莫小棋:感恩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代
    」作為一個有十年演藝經驗的資深演藝工作者,擁有著金融會計碩士雙學位的莫小棋以不亞於網際網路專業人士的開闊眼界、宏觀思維和獨特視角,驚豔地完成了轉型和跨界,以網際網路創業者的身份與大家再次見面。在順應時代變革的潮流裡,莫小棋和她的團隊勢必在演藝界和網際網路圈同時掀起一波大浪潮。
  • 漢字注音也成娛樂 網絡開始「咬文嚼字」
    據了解,最近漢字注音也成為了娛樂熱點,網絡上打響了「咬文嚼字」的攻堅戰。  網友愛上漢字注音 輕鬆查字最受寵愛「北(běi) 京(jīng) 歡(huān) 迎(yíng) 您(nín) 」,當這些在小學課本以後就再也沒見過的初級語文內容出現在了網絡,已為人父的周先生這樣描述著他的親切感:「在網絡衝浪時,看到最原始的中文標誌完整展現,對於這個充斥著ABC的年代,仿佛一泉甘流滋潤全身,耳邊又響起了童年時那朗朗的讀書聲
  • 知乎2021新知青年大會1月13日開幕 遇見知乎的十年
    屆時,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知乎戰略副總裁張寧將分別發表演講,並向十年來陪伴知乎的答主表達真摯感謝。據了解,2014年,知乎舉辦首屆「鹽Club」,2018年,「鹽Club」升級為「新知青年大會」,成為在內容行業和創作者圈層頗具影響力的知識分享盛會。自2014年首屆大會舉辦以來,來自各個領域的答主都能成為大會最閃耀的主角。知乎往屆的「新知青年大會」給大眾留下了諸多精彩時刻。
  • 中國新經濟十年網際網路商戰格局:從流量亂戰到心智之爭
    作者: 胡喆001 左林右狸如果說2000年到2009年是PC網際網路的十年築基,那麼2010-2020年就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滲透,新經濟逐漸稱王的十年。「新經濟之王」不是具體的一家企業、一種模式、一個產品,如果我們非要定義,這十年中的新經濟之王,是具備數字經濟基因和模式、技術創新之後,經過叢林法則的艱苦競爭,湧現、生存並固化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一個品牌群。它們的背後,是中國數字GDP佔比超過30%的客觀數字,更是十年中新經濟變革的跌蕩起伏,和5億城市中產、10億網際網路人口新生活方式的轉折變遷。
  • 部分年輕人參與「網際網路算命」引發擔憂,專家提醒適度娛樂即可不必...
    近幾年來,網際網路玄學十分火爆,各類佔卜也發展成了成熟的產業鏈,佔卜師月入超過千萬。年輕人沉迷「網際網路算命」將帶來什麼危害,又透露出什麼樣的心理?一些年輕人沉迷「網際網路算命」,將對他們自身,及社會發展帶來什麼危害?
  • 十年網際網路天翻地覆,為何微博依然能夠「收割」全網紅人?
    同樣,如果要形容微博在媒體領域的地位,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多數網際網路用戶面對爆炸性新聞的第一反應,就是打開微博。 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2020微博超級紅人節正式拉開帷幕,自2016年以來,這個匯聚全網紅人的盛典已經連續舉辦五年,而微博更是已經存在十多年。十年網際網路天翻地覆,為何微博依然能夠「收割」全網紅人?
  • 新銳導演崔炎龍創辦網際網路影視娛樂公司,曾獲華映資本數百萬元天使...
    )北京】12月7日報導(文/沈小雪)獵雲網獨家獲悉,由新銳導演崔炎龍創辦的網際網路影視娛樂公司「大唐星禾」曾在去年7月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華映資本,金額達數百萬人民幣。在網大和網劇的激烈競爭之下,崔導如何做網際網路影視內容,又是如何保持千萬級的年營收呢?在全民娛樂的時代下,大眾對於網際網路娛樂內容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由此催肥了網大、網劇和網綜市場。然而,在網際網路娛樂內容激增的同時,平臺和用戶對於內容的要求也愈來越高,製作簡單、故事性差、缺乏網感的內容再也無法登上檯面,質量更高的內容才能滿足用戶的刁鑽口味。
  • 報告:老年人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後生活滿意程度顯著較高
    中國網科技2月13日訊(記者 陳秋)今日中國社科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騰訊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中心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報告顯示,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的老年人,其生活滿意程度顯著較高。在生活滿意度十分制量表中,使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的老年人更傾向於高滿意度(8分及以上),約佔74.1%,比僅使用網際網路的老年人呈現高滿意度的比例高出15個百分點,也高於不使用網際網路的老年人呈現高滿意度的比例。報告指出,社交網絡對於改善離婚和喪偶老年人主觀福利的作用明顯。
  • 最大中文字幕站射手網關閉的原因
    射手網是大陸最大的中文字幕站,是自願翻譯者存儲和交流外國影視中文字幕的平臺,站長稱其不以盈利為目的,也未與盈利性組織有任何關係。使用射手網也有十年了,雖然近幾年沒有再下載過字幕了,偶爾上射手網也是搜索自己當年翻譯過的字幕,看著一個個熟悉的id緬懷當初的青春。作為中文字幕最大的集散中心,射手上有很多稀少的字幕,這是此次事件最讓人痛心的。
  • 知乎十年,獨一無二
    然而鬥轉星移,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爆發出來如此強大的勢能,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企業與產品已然獨樹一幟,創新生長的故事在全球範圍內也難以找到可以劃等號的對標。知乎是一個典型在國外找不到類似形態的社區。
  • 文言文翻譯「神器」:是有效工具 還是娛樂遊戲?
    是有效工具 還是娛樂遊戲    文言文翻譯「神器」,你也來試試?北京大學中文系程蘇東老師認為,任何翻譯都會造成文本原意的增減。文言文是打開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的一扇窗,如果想要獲得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認識,就不能止於閱讀介紹性的著作,而應該真正翻開書本,進入其中,而這就需要基本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主任李無未教授認為,文言文與現代漢語聯繫很大,現代漢語的很多詞彙源於文言文。學習文言文可以更好地理解現代漢語的詞彙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