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媽咪是陶建輝的第二次創業,一個智能胎語儀;2008年時,他開發過一個叫和信的軟體(類似iMessage),於2010年被臺灣聯發科收購;到2013年1月,做了兩年的「傀儡」CEO後,陶建輝終於忍不住再次出來創業了,一個40多歲的老海龜,到底想給移動醫療帶來什麼呢?
08年離開摩託羅拉創業,10年和信被收購,13年1月再次創業,陶建輝就像個停不下來的「fighter」。這次創業也不是偶然,之前的和信軟體時期陶建輝在App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開發經驗,對於IM和社交網絡產品也頗有心得;軟硬結合潮爆發後,他拉來兩個做硬體的老同學,解決了產品的技術壁壘,剩下的就是瞄準哪個市場的問題。
「現在移動醫療這一塊做血壓計、血壓儀的很多,但那些病人是不快樂的,對行動裝置也不感冒。所以我們想到了 『快樂多金』 的孕婦群體」。
陶建輝調侃自己是個「厚臉皮」 的人,公司所在的朝陽區望京科技創業園,他只要一看見孕媽媽就要拉著她們去測試自家的產品,孕媽媽剛開始還不好意思,測完後就開始把自己的大肚照發到微信微博上去分享,這讓一邊的陶建輝打心底感到欣慰。
MDCC上小編也看到陶建輝在拼命地賣快樂媽咪胎語儀,拿到手裡會發現,它由軟硬體兩部分組成:一個簡單的都卜勒探頭,探頭通過音頻線連接到智慧型手機上,打開快樂媽咪App,移動探頭就可以檢測到胎兒的心跳。而且,還可以把心跳曲線顯示在手機上。同時孩子心跳的聲音還能錄製成音樂、催眠曲並分享出去。
智慧型手機和傳統胎心胎語儀結合的全球第一人市場上用來檢測孕婦胎心的胎心儀、胎音儀和胎語儀並不罕見,但陶建輝表示自己是「把智慧型手機和傳統胎心語儀與胎音儀結合的全球第一人,創造了一個新的品類胎語儀」,後來者要模仿胎語儀很容易,但這個胎語儀如果是跟穩定的社交系統綁定在一起,它的代替性就沒那麼強了,就像騰訊依託QQ建立的各種業務,別人能模仿業務,卻模仿不了那種強社交關係。
新版App上的「發現功能」,是各種孕媽媽準爸爸上傳的「我家寶寶*周的胎語」,在別人眼裡這些信息也許一文不值,但在孕媽媽圈子裡,這是她們每天必上的社交圈,一直到到孩子長到3歲都是該來的地方。
而硬體方面,陶建輝是個外觀強迫症,都卜勒探頭連接設備的那條細線他就改了不下十來次,包裝盒也改了七、八次,「我不怕被別人抄襲,就怕被別人超越,所以我們會把產品的軟體和硬體做到極致」。陶建輝表示「智能硬體創業要取得成功,用戶體驗和品牌是至關重要的」。
遇到的問題做移動醫療的有個共同的大問題,就是醫療機構覺得和新創公司合作帶不來太大的價值,會把後者拒之門外。所以胎語儀暫時還沒法代替醫用設備,「該去診所的時候還地去診所」 陶建輝坦言自己要做的是一個專注於家用的胎語儀,強調的是趣味性和社交性,並且要改善人們「胎語儀只是個冰冷儀器的看法」。
作為一個務實的產品人,他沒時間抱怨移動醫療的現狀,而是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在賣他的產品,只要用的人越多,同領域加入的創業者越來越多,移動醫療前面的攔路石遲早會被他們這些「愚公」 移開的。
相關:
土曼和富士康結姻的背後故事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