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反攻!歐盟17國聯手狙擊美國壟斷 斥資1.1萬億加碼半導體...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庚寅

歐洲苦半導體禁令久矣。

為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爭奪更多話語權,同時也保證歐洲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性。歐盟內部半導體產業合縱抗美的舉措也開始逐步落地。

外媒報導,為了打破美國的技術桎梏,歐盟17國決定,在未來2-3年內投資1450億歐元研究半導體技術,以當前的匯率計算,這筆投入超過1萬1千億人民幣。

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市場分析認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隨著大規模的資本和人力投入,有望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歐盟半導體產業建立「攻守聯盟」

過去30多年來裡,歐洲一直致力於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截至目前,歐洲半導體企業在全球市場份額僅佔10%。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歐洲對此有理由感到失落。

當今半導體產業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半導體歷史上的兩次產業轉移。第一次轉移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由美國本土向日本轉移,成就了東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轉移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初,由美國、日本向韓國以及臺灣轉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臺積電、日月光等大型廠商。

半導體產業每一次轉移的過程都帶動了當地科技與經濟飛速的發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產業兩次轉移都指向了東亞地區,當地政府強力支持在半導體這種高資本長周期的產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歐洲由於沒有強力政策支持,一直沒有搶到歷史性的機遇。

而當前的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更讓歐洲感到焦慮。

據新浪財經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最新消息,歐洲地區的科技巨頭以及部分國家的代表人士近期公開指責美國採取的限制行動,指出美國利用技術安全的名義,禁止這些企業與中國合作,但是卻對美企提供額外豁免,讓美企伺機在中國「站穩腳跟」,而歐洲企業卻遭受巨額的經濟損失。

就在12月初,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愛沙尼亞、希臘、克羅埃西亞、馬爾他、荷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芬蘭、羅馬尼亞、奧地利、斯洛伐克和賽普勒斯在內的歐盟17個國家的電信部長籤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

事實上,這一聲明並不是第一次對外披露,早在12月8日,路透社就披露了相關內容,但是當時的報導,德國,法國,西班牙和其他十個歐盟國家已經聯手投資處理器和半導體技術,這是網際網路連接設備和數據處理的關鍵,以趕超美國和亞洲。

目前看來這一「攻守聯盟」範圍進一步擴大了。

路透社當時的報導指出,在全球4400億歐元(533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中,歐洲所佔份額約為10%,而歐盟目前依賴國外製造的晶片。而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對外國晶片和其他產品的這種依賴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些外國政府對安全的擔憂也增加了人們對依賴汽車,醫療設備,行動電話和網絡以及環境監測所使用的外國晶片的擔憂。

這13個國家表示,他們將共同努力,加強歐洲的電子和嵌入式系統價值鏈。他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這將需要公共和私人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以匯集投資並協調行動。」

歐盟數字業務主管Thierry Breton在一份聲明中說:「集體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利用現有優勢,把握新機遇,因為先進處理器晶片對歐洲的工業戰略和數字主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同時也指出,歐洲擁有多樣化和減少關鍵依存關係的一切能力,同時保持開放狀態。因此,我們需要制定雄心勃勃的計劃,從晶片設計到向2nm節點發展的先進位造,以區分和領先我們最重要的價值鏈。

投入1萬億

根據媒體披露的聯合聲明,籤署成員國同意共同努力,以增強歐洲的電子產品和嵌入式系統的價值鏈。這將包括加強處理器的特別工作和半導體生態系統,並在整個供應鏈中擴大工業影響力,以便應對關鍵的技術、安全和社會挑戰。同意鞏固和建立在歐洲久經考驗的專業領域中的地位,並致力於建立先進的歐洲晶片設計能力,通常也會為數據處理和連結打造擁有先進節點製造能力的工廠。

聲明指出,半導體行業是一個在各個階段都基於非常先進的技術的全球性行業價值鏈:從半導體製造設備、設計、生產、測試、封裝到最終產品中的嵌入和驗證。半導體行業的研發支出佔收入的百分比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通常在15%到20%之間。由於研發支出相對較高,因此在這一方面佔優勢工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透明的全球貿易和公平的競爭環境。

一個新的地緣政治,工業和技術現實正在重新定義競爭環境。長期以來這一直是全球化的產業,但現在,主要地區正在加強其本地半導體生態系統,避免過度依賴進口。

為了確保歐洲的技術主權和競爭力,以及我們解決關鍵的環境和社會挑戰以及新興的大眾市場問題的能力,我們需要加強歐洲開發下一代處理器和半導體的能力。

該宣言的籤署國同意共同努力,以增強歐洲的能力設計並最終製造出下一代可信賴的低功耗處理器。

這將需要歐盟預算、國家預算中的投資和私營部門的支持。EuropeanRecovery and Resilience的20%資金也被用於數位化過渡,在接下來的2到3年中,這個數字將高達1459億歐元。

中國半導體產業機會多多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隨著大規模的資本和人力投入,有望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國內半導體產業政策環境優渥。

國內半導體產業政策主要經歷三個階段,1980-2000 年,主要通過成立國務院「電子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導小組」、908 工程、909 工程等政策,這期間主要是開始建立國內的晶圓產線;

2000-2014 年,國發「18 號文」、01 專項、02 專項和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這期間主要是發展產業鏈配套環節、鼓勵研發創新、並給予稅收優惠;

2014-至今,包括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集成電路和軟體所得稅優惠政策,國家大基金一、二期等,主要是從市場+基金方式全面鼓勵和支持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

華安證券分析師尹沿技指出,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包括 IC 設計、製造、封測、設備、材料等國產替代陸續取得突破。尤其在 2019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4121 億美元,同比下降了 12.1%的不利情況下,中國 2019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 7562.3 億元,同比增長 15.8%。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 3063.5 億元,同比增長 21.6%;製造業銷售額為 2149.1 億元,同比增長 18.2%;封裝測試業銷售額 2349.7 億元,同比增長 7.1%;這說明中國內部市場需求仍舊旺盛,國產替代進程順利。

尹沿技認為,我國每年在集成電路產業的貿易逆差巨大且長期處於被禁運的危險困境,針對先進位程和其配套的設備和材料,更是急切需要解決國產化問題。十四五規劃針對半導體產業鏈各個關鍵「卡脖子」環節,可能將會在產線建設、稅收優惠、鼓勵研發創新、成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引導市場資源+成立基金方面形成組合拳,來鼓勵國產半導體發展進步,並實現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式發展。

中國對於半導體的投入力量巨大。SEMI日前發布了半導體設備市場年終預測報告,據SEMI統計,中國大陸在晶圓代工和存儲器業務投資持續押注下,今年將首次躍居全球半導體設備消費市場首位,韓國則在存儲器投資復甦和邏輯晶片投資增加的推動下,有望在2021年領先全球。

國內半導體產業在技術上的追趕也全面展開。第一上海近日的研報就指出,不同於之前市場的主要目光都集中在中芯國際的製程追趕上,由於美國禁令的不斷加劇,目前中國半導體行業已經開始從生產端向上遊加速進行技術追趕和替代,目前這一趨勢已經延續到半導體設備,並向半導體材料不斷擴張。

以從設備端為例,除了刻蝕環節和薄膜澱積環節,其餘流程包括離子注入整體仍然存在較明顯的製程差距。可以預期,在美國進行禁令限制的背景下,國產廠商基本可以完成40nm製程的產能建設,並可能可以實現28nm的製程建設。

相關焦點

  • 歐盟17國正式宣布,聯手攻破技術封鎖!
    歐盟17國正式宣布,聯手攻破技術封鎖!隨著越來越多科技企業的不斷加入,讓華為在半導體晶片領域也終於不再孤軍奮戰;據悉,歐盟17國已經正式宣布:接下來將加大對半導體行業的投資,以便於聯手攻破半導體晶片技術的封鎖!目前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盟17個國家在內的電信部長已經籤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歐盟國家將投入1450億歐元的研究資金用於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 任正非還留有後手,歐盟17國「神助攻」
    美國以為,華為是第二個中興,在打壓中興之後嘗到了甜頭,所以,在華為蓄勢待發的時候,橫插一槓子,但美國沒有想到,華為比中興多了一股狼性。從一家小小的民營企業成長為現在走在國際前端的企業,華為這一路走來 經歷了不少,那麼多企業都成為了華為的手下敗將,華為怎麼會害怕美國無釐頭的打壓。但不得不說的是,打壓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給華為帶來了壓力。
  • 數字經濟發布|我國自由空間遠距離量子通信獲重要進展;歐盟17國...
    3、歐盟17國斥資萬億加碼半導體,直指美國技術壟斷近期,在歐盟委員會的框架下,歐洲17個國家已經籤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宣布未來兩三年內將投入1450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11527.645 億元,來自歐洲復甦和彈性基金)用於半導體產業。
  • 美國超20億劑疫苗訂單,俄羅斯12億劑!中國反攻:一連獲14國大單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近期全球多款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不斷傳來積極結果,其中,中美俄英等國的疫苗研發走在了最前面,同時也獲得了來自全球多國的大批疫苗訂單,是當前疫苗競賽的主要贏家。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這幾位贏家的疫苗訂單情況。首先,當前全球疫苗訂單領域最大的贏家是美國。
  • 一周外貿大事丨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歐盟對美徵稅;日本品牌仿冒新規
    Week2) 拜登拿下關鍵搖擺州,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歐盟對4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中國九大舉措推進外貿創新發展 日本擬加強對進口假冒名牌產品的管制 巴西工業產量連續第五個月上漲
  • 決定國運的一戰,日本斷供韓國半導體一年後,如今是誰勝誰負?
    ,就是美國不願意讓中國發展出半導體的產業鏈,從而塑造起龐大的經濟帝國,但也不僅僅中美在競爭,放眼全球,還有兩個國家也在死磕,那就是韓國和日本。 2019年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日本將限制對韓國出口3種半導體材料,分別是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這三種材料都是,用於製造智慧型手機與OLED顯示器部件中的關鍵材料
  • ...明年6月1日起施行;美國2020財年財政赤字達3.1萬億美元,創歷史...
    1丨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經表決通過,明年6月1日起施行據中新網,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7日經表決通過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該法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訂在強化家庭監護責任、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等方面亮點頗多。
  • 國產化需求迫切 催生上萬億潛在市場
    第三屆中歐第三代半導體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林祥表示,無論是從模塊安全還是從中國經濟發展形勢看,第三代半導體都擁有巨大發展空間和良好市場前景,催生了上萬億元的潛在市場。  2018年,美國、歐盟等持續加大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研發支持力度,商業化的碳化矽(SiC)、氮化鎵(GaN)電力電子器件新品不斷推出。
  • 學者建議拆分15萬億美元資管三巨頭!
    可另一個不知不覺形成壟斷的卻是資產管理行業。以美國為例,貝萊德、Vanguard(先鋒領航)和道富銀行三家機構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驚人的15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了中國2019年全年的GDP總額(99萬億元人民幣,當時約14.4萬億美元)。
  • 對十二港毒指手畫腳的歐盟,這是怎麼了
    該案依法依規審理,但英美等國卻一直指手畫腳,甚至美國駐華大使館親自下場幹涉中國司法主權,無理要求中國政府「立即釋放」因非法越境被批捕的12名港毒。在英美政客的慫恿下,歐盟一些人也跟著瞎起鬨。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首席發言人斯塔諾12月29日通過聲明表示,呼籲立即釋放12港毒,並將他們迅速送回香港。
  • 財經早餐FM-Radio|2020年6月17日
    美團股價再新高,市值突破萬億港元,高居港股第8位。騰訊計劃成為最大股東,愛奇藝盤前大漲40%,收漲25%。首家A+H+G保險公司再進一步,中國太保GDR發行價每份17.6美元,募資總額18.106億美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美國經濟復甦的時間和強度面臨嚴重不確定性,購買公司債不是要主宰市場,未考慮加息,未決定是否控制美債收益率曲線。媒體稱川普政府考慮推出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方案。
  • 1月1日行業要聞早餐
    承諾提供IMF的貸款包括18.6億美元的借款新安排,期限到2025年底;以及17.2億美元的雙邊借款協議,期限到2024年底。3、美國將對部分法德商品加徵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0日宣布,美方將對產自法國和德國的部分商品加徵關稅。
  • 【芯人物】賈紅:17歲考入清華,美國讀碩士只用1年,回國創業蟄伏近...
    【芯人物】賈紅:17歲考入清華,美國讀碩士只用1年,回國創業蟄伏近10年,無數挑戰的背後是自我的較勁
  • 美國2.3萬億財政刺激箭在弦上!銅與金價齊舞,比特幣會是商品牛嗎?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巴比特資訊作者:方沁雨今日上午,美國總統川普於籤署紓困法案,該方案總規模達2.3萬億美元,包括9000億美元新冠紓困法案和1.4萬億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預算。川普此前曾否決該法案,導致市場前景不明。
  • 最新丨海關總署:2020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37萬億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月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會上介紹了2020年我國全年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在發布會上,李魁文重點談到了2020年,我國前五大貿易夥伴依次為東協、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37萬億元,增長1%。
  • 歐盟27國達成一致,不再承認瓜伊多「臨時總統」身份
    據觀察者網報導,歐盟27國達成一致,不再承認瓜伊多臨時總統身份。那麼,歐盟對瓜伊多用完就棄的態度不會影響他們的部署嗎? 歐盟27國達成一致 上個月委內瑞拉議會舉行了新一屆的選舉,馬杜羅所領導的統一社會主義黨和聯盟政黨一共拿下了253個席位,實現了對議會的絕對控制。
  • 大反攻-1939年冬季攻勢
    1939年12月1日,第1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指揮下首先發動冬季攻勢,魯軍第3集團軍孫桐萱部以第81師及豫鄂邊區遊擊部隊共4萬餘人切斷開封,蘭封間的鐵路,並一度攻克龍王車站,遮斷了淮陽,鹿邑,通許間的3處公路。 第81師另以一部攻擊蘭封,主力於17日突入開封城,焚燒日軍倉庫,擊斃日軍300多人。
  • 不好意思,讓美國失望了!霸權遭受沉重打擊,出手者是法國德國
    過去四年中,川普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情,對世界多國揮舞制裁大棒,就連美國的盟友英國、日本等都未能倖免,在川普看來,只要美元霸權屹立不倒,美國製造先進武器的軍費會源源不斷,從其他國家薅羊毛,而在我們眼中是美國盟友的國家,在美國眼中不過是美國經濟實力的「跟屁蟲」。
  • 1.6億收購德國公司MueTec,天準科技布局半導體設備的野心
    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銷售將達到14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作為一個大而精的行業,半導體設備行業也已經呈現出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應用材料、阿斯麥、東京電子、泛林半導體、科磊半導體2019年牢牢佔據了全球前五的位置。儘管市場的頭部效應明顯,在晶片製造、封測所涉及到的上千道加工工序中,包括晶圓檢測在內的多個細分領域仍存在新玩家入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