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縣電視臺】芙蓉國裡慶豐年 城頭山上米食香——2018「中國首屆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常德(第二屆)米食節宣傳片

2021-01-13 城頭山視窗



 

   

9月19日,2018「中國首屆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常德(第二屆)米食節在「中華城祖、世界稻源」的城頭山開幕。


常德(第二屆)米食節由湖南省農業委員會指導,常德市人民政府主辦,常德市農業委員會、澧縣人民政府承辦,旨在展示米食文化、展演米食工藝、展銷品牌農產品。


全民參與、共享農民豐收果實的米食節,具有濃鬱地域特色,高度契合豐收節主題,被納入全國102個慶豐收活動之一。








——2018「中國首屆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常德(第二屆)米食節宣傳片解說詞

撰稿/易宗明  攝製/澧縣電視臺

絢爛澧縣,是一部厚重的歷史。彭頭山、八十壋出土的距今近萬年的炭化稻米,城頭山出土的距今6500年的稻田及灌溉設施,證明中國的農業文明最早,也證明魚米之鄉的澧縣具有悠久的稻作文化歷史、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

 錦繡澧縣,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澧縣古謂澧州,歷為州、郡、路、府治所,是澧水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在「新澧州新跨越」徵程中,津澧融城蹄疾步穩,正譜寫打造「洞庭第五極、澧水中心城」的時代華章。


澧縣地處北緯回歸線,地理氣候得天獨厚,山丘平湖均有分布,自然饋贈巨足豐富。湖南省最大的平原——澧陽平原絕大部分在縣境內。澧縣是全國糧棉油商品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標兵縣、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袁隆平院士「千畝超級稻示範基地」落戶城頭山,10萬畝優質稻連片打造,葡萄、茶葉、橘柚、花木、蔬菜、蝦蟹六大特色產業昂起龍頭,無不勾畫著澧縣實施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和富民戰略。

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漫長歲月,烈日下播種、插秧、收割、打場、舂米、入倉的場景穿越雲煙日久彌新,汗水中水車灌溉、板桶脫粒、羊叉摞草的場面歷經風雨更臻醇厚。這種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構築了澧縣往日的輝煌。


近年來,澧縣重點推廣示範水稻全程機械化和集中育秧,組織實施全省南方糧油生產協同創新項目以及開展「種三產四」等各類高產創建,讓碾子、石磨、犁耙、籮筐、簸箕等一件件頗具年代感的農具逐漸淡出視野,成了漸行漸遠的記憶。如今,放眼希望的田野,一臺臺耕整機、插秧機、收割機在田間忙碌,到處是機聲隆隆。與先進技術裝備相聯繫的社會化大生產讓田園成為賞心悅目的景致,為農業產業興旺奠定創造了堅實基礎。


稻油豐稔甲湖廣,棉桑夙著震九州。近些年,澧縣注重農產品品質提升、品牌創建,現有「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197個,國家綠色食品原料基地2個,商品認證率達82%。香川味業、張公食品成為著名商標企業,「金洞庭春」大米、「重啤國人」啤酒、「雙上綠芽」茶葉、「盈成」雙低菜油獲馳名商標,「絲念」粉絲獲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澧縣葡萄、復興蘋果柚、城頭山大米、太青雙上綠芽茶、澧縣雙低菜籽獲中國地理認證標誌。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663家,56家規模企業中有37家國家級、省級、市級龍頭企業,成為優質生活引領者、健康方式倡導者、綠色食品供應者。


米食節在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主會場開幕,慶豐收、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城頭山稻田彩繪更洋溢著鄉村豐收喜慶圖景。

在米食產品展示區,展銷甜酒、米粑、年糕、米糖、米糕、米粉、豆皮、薑糖等特色產品;現場製作豆皮、糖畫、麻球、湯圓、米泡糖、紫米糊、糖油粑粑等傳統產品,展示製作工藝,體驗特色美食。炸、蒸、煮、磨,工藝展演真奇妙,傳統米食樂陶陶。米食產品養育了一代代澧州兒女,米食文化亟待挖掘傳承,米食節舉辦適逢其時!


在優質農產品展示區,常德各縣、市、區的企業展臺讓人目不暇接,大米、紫米、茶葉、粉絲、對蝦、醬菜、豆製品、葡萄酒、木榨油、土雞蛋等土特產品琳琅滿目。豐收節裡,即可品賞美食,還能帶走產品。

望山見水憶鄉愁。米食節分會場——千裡馬幸福農莊,懷山抱水,亭榭相連,曲徑通幽。遊客接待及餐飲中心可讓人領略「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農史八卦節氣廣場讓人踏入寧靜質樸的農耕禪意,農耕文化主題圈、農業休閒養生圈讓您親眼目睹生態種養效益高,稻蝦、稻蛙、稻蟹、稻鴨模式好,不用打藥不除草。這裡的米食品鑑會既可享受米食饕餮大餐,還可現場觀看水牛犁田和人工割稻等秋收勞作場景。


米食節又一分會場——黃家套生態莊園是農業和旅遊相結合的「田園綜合體」。米食節食用菌品鑑會別開生面,食用菌科普讓人耳目一新,菌農故事令人感慨不已,茶樹菇、香菇、竹蓀等產品使人愛不釋手。黃家套食用菌產業園是多品種食用菌標準化產業示範園區。園區根據季節更換作物品種,平菇、香菇從菌棒上冒出了頭角,紅紅的草莓藏在綠葉下,西紅柿秧爬上了支架……大棚蔬菜蔚為壯觀,生態健康消費理念早已根植人心。


弘揚鄉土文化,展示三農風採。如今,澧縣休閒農莊擴至58家,湧現了華誠、黃家套、千裡馬、大美、滿園春等5家休閒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的五星級農莊。


綠水青山,悠悠鄉愁,寄情農耕,情懷所至。慶賀豐收,澧縣具有舉辦稻作論壇、品牌農業推介會、西瓜節、葡萄節、稻田彩繪節、年豬節、樹莓節等節會經驗。米食節是農民的期盼,是最富有民俗特色的節日,是常德農民慶豐收的大舞臺,是澧縣鄉村振興的好平臺。


豐收節除了精彩紛呈的文藝匯演,還以古色古香的湖湘農居建築群為載體,以傳統農耕用具、農家節氣、舞龍舞獅、澧州大鼓、澧州荊河戲、農耕文化產業長廊等為內涵,讓人們體驗農事與工藝活動,了解農耕文化發展,推介品牌農產品。傳統農事場景重現,農作物立體化無土栽培演示,讓人們感受稼穡不易、科技無窮,從而分享豐收的喜悅,並潛移默化推廣節儉、勤勞、善良、忠孝的禮儀,弘揚湖湘文化的魅力。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鮮明的文化符號,是農業文明的縮影。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魚米之鄉的特色美食、豐富多彩的遊玩項目、寧靜怡人的田園風光……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我們邀請您和家人共同參與這場共慶金秋的豐收盛典!


澧縣人民歡迎您!



城頭山視窗 | 編輯黃靜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天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於9月23日在薊州開幕
    央廣網天津9月2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記者從天津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天津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式將於9月23日在天津薊州區舉行。據天津市市農委黨委書記、主任沈欣介紹,今年天津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將採取1+5+N的形式。
  • 「稻鄉津南 香聚小站」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稻米文化節...
    9月20日是小站鎮舉辦以「稻鄉津南、香聚小站」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稻米文化節預熱活動的第二天,小站稻作展覽館前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小站鎮黨政班子成員、機關幹部、企業家代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計千餘人齊聚廣場,共同慶祝這一豐收的節日。
  • 常德味道:離情別苦,偏偏牽腸掛肚
    直到2003年進入新聞行業,這十多年來,我才算是真正到了常德所有的縣市區。 這「到了」,在我這個吃貨看來,至少要在當地住上一晚,還得品嘗地方美食,才算不枉此行。 2006年,母校搬到了長沙。這些年,因為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倒是去常德、去津市和澧縣多了起來。
  • 9月23日系「中國農民豐收節」 官方:確保活動不變味
    中新網9月4日電 今年9月23日(秋分)將迎來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今日表示,各地要創新組織指導方式,重點支持一批有優秀農耕文化傳承、有多彩民俗風情、有廣泛群眾基礎的豐收節慶活動。
  • 樂東將於9月21日至22日舉辦第二屆農民豐收節
    原標題:多彩樂東 田園歡歌 今年是國務院批覆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第二年。9月4日,海南日報記者從樂東黎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獲悉,2019年海南(樂東)農民豐收節將於9月21日至22日在該縣民族文化體育廣場舉行。
  • 重慶涪陵:龍潭鎮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渝妹兒稻香節啟幕
    消費日報網訊 8月27日,2019「一壩良田,兩岸稻香」重慶市涪陵區龍潭鎮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屆渝妹兒稻香節活動在龍騰社區6組官壩隆重啟幕。豐收節開幕式由龍潭鎮鎮長張浩特主持。  上午9點,龍潭鎮黨委書記陸永華在致辭中說:「農民豐收節是農民群眾自己的節日,搞好慶祝活動進一步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以豐收節為契機,在喜慶豐收的同時再加把勁、舉把力、增強信心、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 9月23日秋分 廈門將在同安舉辦首屆農民豐收節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林雯)今年6月,國務院同意將每年的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記者昨日從市農業局獲悉,今年9月23日,我市將在同安區舉行系列現場活動慶豐收。
  • 2018豐收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時間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23日9時54分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進入秋季。此時節,我國多個地區秋色顯現,大地色彩斑斕。值得一提的是,「秋分日」這天,將迎來我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中秋祝福語簡短10字20字]2018豐收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2018豐收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 9月23日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官方:嚴防給農民增負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今天(9月4日)上午,記者在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9月23日秋分節氣將迎來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本屆豐收節將舉辦「我的豐收我的節」70地慶豐收聯動直播、農民豐收歌會、2019年度「全國十佳農民」揭曉活動、中國農民豐收文化展等系列活動。
  • 永城市於9月21日舉辦第二屆農民豐收節
    為搭建廣大農民群眾喜迎節日的舞臺,永城市將於9月21日在漢梁王陵景區舉行第二屆農民豐收。本次活動將分為開幕式慶典活動、特色展區和鄉村旅遊系列主題活動。慶典活動現場還將舉辦金獅送福、詩朗誦、歌曲、舞蹈、腰鼓等項目。
  • 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廣寧主會場將在9月23日盛大啟幕
    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廣寧主會場將在9月23日盛大啟幕 2020-09-21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盤錦首屆農民豐收節大型演藝9月23日開幕
    9月23日,中國·盤錦首屆農民豐收節大型演藝《豐收中國·幸福盤錦》將在中央堡田園文化旅遊文化綜合體花海傾情開幕。農民們將用自己的方式慶祝豐收,用嗩吶喚醒昔日的夢想,用五穀拜謁先祖和農桑,充分體現稻香、酒香和濃濃的豐收氣息。盡顯「溼地風貌」「歷史人文」。讓老百姓高興,讓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在祥和的氣氛中,對土地、自然、萬物心生感恩和敬畏之情。
  • 9月23日將迎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發布會現場 潘子璇拍攝【新民晚報·新民網】9月23日是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天上午,「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農業農村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豐收節的主題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戰這三大主題緊密結合,在辦節思路做了調整,原則上不舉辦全國性的主會場和分會場活動,國家層面將加強組織,重心進一步下沉到縣、鄉、村,目的就是提高農民的參與度和基層的覆蓋率,提升節日的影響力和內生動力。
  • 三晉歡歌唱豐年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年,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的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首次走出北京,在我省運城舉辦。全省農民豐收節活動重心進一步下沉到縣、鄉、村,農民參與更廣、節慶內容更豐富、表現方式更多、節慶文化韻味更濃,充分展示了我省「三農」發展的巨大成就、中華農耕文化的豐富燦爛、農民群眾的時代風採,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堅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
  • 農民豐收節楊凌開啟「狂歡模式」
    科技楊凌唱響豐收感恩祖國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楊凌會場活動「農」味十足、精彩紛呈、特色突出9月21日楊凌各分會場慶豐收活動已經拉開序幕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精彩活動↓↓↓楊陵區五泉鎮楊陵上川口:淘寶村70面鑼鼓慶豐收9月21日,以「弘揚鑼鼓文化、培育淘寶新村、打造上川口IP」為主題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楊凌慶祝活動上川口分會場活動舉行。數百人相聚在「百年鑼鼓村、千年上川口」歡慶豐收,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為第二屆農民豐收節的組成部分,精彩的演出備受參與觀眾的追捧。
  • 中國農民豐收節 | 9月21日兩大活動回顧
    9月21日農民豐收節楊凌分會場的部分活動已經開始舉辦跟著小布一起回顧一下活動盛況吧!活動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青年學子與職業農民對話」首場活動在楊凌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成功舉辦。首場活動以《鄉村振興:新農人是怎樣「煉」成的?》為主題,邀請陝西省十佳職業農民、楊凌優秀職業農民代表馬新世、陳盛林、李海平、劉雪蓮、張育珍及創業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徵兵與青年學子共聚一堂,分享創業歷程、傳授成功經驗、弘揚創業精神,就農業農村領域創業創新問題展開精彩對話。
  • 菏澤市將於9月20日舉辦「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菏澤訊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每年的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順應了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極大地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匯聚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菏澤市將於9月20日在東明縣武勝橋鎮玉皇廟村舉辦「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慶祝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舉辦文藝演出和新農人表彰。
  • 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23日開幕,今年河南主會場設在洛陽孟津
    希望的田野上,河南在奔跑。9月18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於9月23日啟幕,至10月7日。主會場設在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衛坡村古民居。活動總體安排為「1+4+N」,即1個主會場活動,4個分會場活動,N個系列活動。綜合考慮全省地域、民俗、農事特點等因素,分會場擬設在商丘市夏邑縣、漯河市臨潁縣、三門峽市盧氏縣和濮陽市華龍區。
  • 城頭山城牆剖面保護試驗探索出南方潮溼環境下土遺址保護新思路
    城頭山城牆剖面保護試驗探索出南方潮溼環境下土遺址保護新思路——史前城牆如何恢復「靚麗」原貌6月28日,已恢復考古發掘出土時面貌的城牆剖面。 張濤 攝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通訊員 陳沐6月28日至7月1日,「全國考古遺址保護與利用論壇·城頭山2018」在常德澧縣舉行。
  • 2017年常德旅遊節9月21日啟幕 桃花源景區正式開門納客
    首開全省先河,創新使用3D全息投影推介常德旅遊 2017常德旅遊節,以「親親常德 浪漫之旅」為主題,7月到8月,相繼召開了湖南省旅遊新媒體培訓會暨「親親常德」旅遊推介活動、首屆海峽兩岸旅行商交流大會暨鄉村旅遊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