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帶回了月球樣品 試問不能飛天的古人 眼中的月亮有什麼

2021-01-08 書生閒談

昨天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在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緻我國航天科技的重大突破,也標誌著在中國古人眼中神秘的月亮不再神秘,我們可以真正的研究月亮了!對於現代人來說星空好像不再是秘密,但對中國的古人來說,寄託著思念似乎近在眼前的月亮都充滿著神秘,古人沒有飛天的能力,但古代先賢充滿了想像力,來表達自己對宇宙星空的好奇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詩仙李白寫得,以同一片天空上的明月來寄託對遠方故鄉的思念。古人們望著月亮,就有了好奇心,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也叫姮娥,偷吃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長生不老藥,最後飛天去了月亮,成了月亮女神。

這個傳說最先是出自先秦時期的典籍,其實更早以前中國古代就有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在《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就有關於月亮的記載,書中天帝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日為陽,月為陰,也就是說月亮是天帝帝俊的女兒,到了先秦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至於嫦娥到了月亮是變成了神仙還是什麼就不好說了。

因此到了西漢的時候,古人們又開始想像這嫦娥偷吃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後,飛升到月亮上又發生了什麼事?《淮南子》記載說:「后羿向西王母請求到了長生不老藥,結果被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還奔月而去,最後變成了蟾蜍,成了月精。」此時的嫦娥還不是廣寒宮中的高冷女神是一隻蟾蜍,試問嫦娥怎麼就變成蟾蜍了?

嫦娥變成了蟾蜍,這就不太美好了,也沒人出來解釋,只是在《五經通義》有一個不像解釋的解釋,書中說:「月中有兔和蟾蜍嗎?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古人講究陰陽和合,也沒有解釋嫦娥變成了陽蟾蜍,反而給蟾蜍配了只兔子。慢慢的兔爺就成了主角,到了晉朝就有了關於兔爺在月亮中的故事。

在晉朝傅玄的《擬天問》中記載說:「月亮上有什麼,有白兔在搗藥。」因此詩仙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吟道:「白兔搗藥秋復春,妲娥孤棲與誰鄰?」就是說孤單月亮女神嫦娥與玉兔作伴在月亮上生活。晉朝給月亮上添加了搗藥的玉兔,到了唐代也得加點東西不是,於是就有了吳剛在月亮上砍伐桂樹的神話傳說。

在唐朝著名志怪小說家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天咫》中說:「月中有桂花樹,高五百丈,唐朝一丈3.07米,也就是說這棵桂花樹有一千五百多米,樹下有一人經常在那砍伐這棵樹,可是這樹一砍開口又馬上複合。這個砍樹人叫吳剛,是西河人,因為修仙犯了過錯,因此被責罰在月亮上砍伐這棵桂花樹。段成式給月亮添加了一棵巨大的桂樹,還有一個被伐砍樹的吳剛。

就這樣在古人眼中神秘的月亮中,有美麗的嫦娥,有蟾蜍,有搗藥的玉兔,有巨大的桂樹,有犯錯被罰砍樹的吳剛,似乎少了一點什麼,對了高冷女神沒房住呀,書生還忘了一座廣寒宮,女神沒有家還怎麼遮風擋雨,唐朝詩人們總是拿月亮寫詩,這不唐玄宗李隆基也有了一個與月亮有關的傳說,相傳有一天唐玄宗望著月亮,看到了一座大宮府,宮殿牌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

到了唐朝末期,被後人尊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有了一篇《明皇夢遊廣寒宮》,這文章有點長,簡單給大家說下,說唐明皇與申天師,道士鴻都客八月望曰夜,因天師作法,三人一起在月亮上遊玩,三人看到了一個漂浮不定的大門和宮殿,看見一榜文寫著「廣寒清虛之府」。三人想進宮殿卻進不去,於是申天師帶著唐明皇跳到空中。

他們身處煙霧中往下看宮殿,只見有仙人騰雲駕鶴往來遊戲,又見十多個素娥也就是宮女,穿著潔白的衣服乘著白鸞神鳥,在大桂花樹下飛舞,又聽到了嘈雜又清麗的樂聲,宮殿極寒不能進,過了一會兒申天師就帶著唐明皇回去了,過了一天,夜裡唐明皇又想去月亮上,天師笑而不允,於是唐明皇就把素娥風中飛舞編成音律,製作了霓裳羽衣舞曲。

因此在中國古代民間的百姓眼中,月亮上有一個美麗的女神嫦娥,與搗藥的玉兔為伴,住在一座豪華冰冷的廣寒宮中,在滿月的時候,興許還能聽到吳剛砍伐桂樹的聲音,而嫦娥成了月精蟾蜍,應該與長生不死藥有關,在《抱樸子內篇》書中說世上有五種不死靈藥,其中一種肉芝就是萬歲蟾蜍頭上的角。當然這些都是古人由於對月亮的好奇心,而產生的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要論正宗,還得看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樣品,讓科學家給我們解開月亮的秘密。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新樣本能告訴我們什麼?
    」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  去月球「挖土」!  這將是44年之後,  人類再一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千辛萬苦挖土帶回來,有什麼用?  這要從當下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科研方向  兩方面說起:  一:存在的問題  1、在1969-1976年間,6次美國阿波羅探月任務和3次蘇聯月球號任務先後帶回了大量月球土壤與月球巖石樣本。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點擊(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  落在哪?
  • 科普丨嫦娥五號是怎麼去月亮上「挖土」的?
    時隔兩年,中國太空飛行器又重返月球。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嫦娥...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還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正前往火星的旅途中。二、嫦娥五號與以往的中國探月任務有什麼不同?中國探月工程是我國啟動的第一個探月工程,於2004年1月23日正式啟動,分為繞、落、回三部曲。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落」,實現在月球上軟著陸及月球車探測月球(嫦娥三號/玉兔號、四號/玉兔二號);第三步——「回」,發射能返回地球的落月探測器,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嫦娥三號由月面著陸器和巡視探測器(月球車「玉兔號」)組成,總重量3780千克。其中太陽能月球車——玉兔號重量136千克,配備有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測月雷達、粒子激發 X 射線譜儀等科學探測儀器,玉兔號於2016年7月31日晚超額完成任務並停止工作,其共在月球上生存工作了972天。嫦娥三號的月面著陸區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為「廣寒宮」。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還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正前往火星的旅途中。 二、嫦娥五號與以往的中國探月任務有什麼不同? 3、「回」就是從月球表面採樣返回地球,就是本次嫦娥五號執行的任務,計劃把2千克的月壤樣品帶回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我國又拓展了「月球科研站」任務。該任務是由後續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完成。計劃在月球南極地區著陸並開展更為複雜的科學研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嫦娥五號的哪部分最終回歸地球?月壤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讓我們一文看盡這驚心動魄的2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還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正前往火星的旅途中。二、嫦娥五號與以往的中國探月任務有什麼不同?中國探月工程是我國啟動的第一個探月工程,於2004年1月23日正式啟動,分為繞、落、回三部曲。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探測器起飛重量8.2噸,包括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將在月球軌道實施無人交會對接。 【知識點】 「嫦娥五號」的英文是Chang'e-5,而我國首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的英文是Shenzhou V。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圖說: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選址有講究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歷經一周的旅行,嫦娥「五妹」來到了「姐姐」們曾經或正在奮鬥的地方——月球。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嫦娥五號的哪部分最終回歸地球?月壤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讓我們一文看盡這驚心動魄的2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智東西12月17日凌晨報導,北京時間凌晨1時59分,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至此,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了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接下來,找到並運輸返回器,以及對月壤分析任務的接力棒就要交給嫦娥五號在地面的人類「同事」了。
  • 航天專家:嫦娥五號任務約23天 將帶回約2千克月壤
    航天專家:嫦娥五號任務約23天 將帶回約2千克月壤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美國和蘇聯分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但從1976年8月18日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而今天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美國和蘇聯分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但從1976年8月18日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而今天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
  • 「嫦娥」回家 從月亮上起飛
    嫦娥五號月面取土。  漫畫來自新華社古有嫦娥奔月傳說,今有「嫦娥」回家直播。順利完成月球上的科學任務之後,嫦娥五號要回家了。著陸處女地 採得月壤歸在此次整裝出發之前,嫦娥五號已在月球忙碌了近19個小時,實現了月面著陸和自動採樣封裝兩大「壯舉」。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登月經驗,為嫦娥五號的月面著陸奠定了基礎。與之相比,由於涉及月面採樣和起飛,嫦娥五號的對於著陸位置的精度和平整度有更嚴苛的要求。
  • 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挖土」之旅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高興貴攝  奔月之旅步步創新  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大部分共15個分系統組成,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後,嫦娥五號將經過11個飛行階段,共計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航天任務之一。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創造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這在我國都是首次。
  • 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 解讀
    儘管載人月球採樣返回技術更複雜、成本更高,但由於航天員可以到艙外活動,還能乘月球車漫步到比較遠的地方去採集月球樣品,所以用載人飛船從月球採樣返回,不僅採集量大、選擇性強,而且採集範圍廣。從阿波羅11號到17號,帶回的月壤和月巖樣品總計約381.7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