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君爆雷之後,在線教育1對1徹底沒戲了?

2021-01-10 21世紀商業評論

文/ 何己派 編輯/ 譚璐

「不能投錢了。」

接完最後一個潛在投資人的電話,張凱磊知道,最後的外部資金救助沒了。掛了電話關了燈,他開始寫致歉公開信。

2020年末,由他一手創辦的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爆雷,欠薪、破產、退費無門,壞消息困住了這家曾經的明星公司。學霸君以拍照搜題起家,主打在線1對1課程,發展已有8年,爆雷毫無預兆。

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 來源:學霸君網站

去年以來,聚焦直播大班課的猿輔導、作業幫,頻頻宣布獲大額融資。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1對1賽道水花甚少,僅有掌門教育日前傳出赴美IPO,擬籌3億美元。

昔日紅火的在線1對1,難道真「退潮」了?

難做的模式

2016年,學霸君上線1對1產品,那幾年是這一模式最熱的時候。VIPKID、51talk、海風教育等多家1對1機構掀起融資熱潮,資本對這一模式傾注熱錢與關注。

前華平投資合伙人陳偉豪,曾在2018年主導了掌門1對1的D輪1.2億美元融資,在他看來,線上1對1絕對可以跑通,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服務體驗,二是效率。

線上通過技術,記錄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靠大數據做到千人千面,同時排課簡單直接,能實現單體老師的產出最優化,學生實現花費的最優化。

「頭部幾家線上1對1培訓公司,只要達到一定的規模都可以跑得起來,不存在規模不經濟的問題。」這是2018年陳偉豪給出的判斷。那年6月,VIPKID完成5億美元D+輪融資,拿走當時整個上半年國內K12融資額的三分之一。同年,好未來推出了在線外教1對1品牌VIPX。

資本用錢投票,家長用腳投票。2016年,VIPKID擁有4萬名學員,這個數字在一年後升至20萬。

1對1模式的優缺點相當明顯。對比班課,其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無需組班,運營簡單,容易規模化複製和擴張;相對於線下,在線教學的學習效果損失較小,有較高的提價空間。但「硬傷」在於,非標的個性內容提供難以複製,優質師資供給不足,下沉市場的需求擴大和開拓較難。

來源:中科院《中國 K12 在線教育市場調研及用戶消費行為報告》

規模擴張與盈利難以兼顧,成了1對1模式的「原罪」。隨著公司規模擴大,老師數量增多,管理難度變大。而師資又是剛性成本,降低空間有限,一不留神,公司就容易陷入虧損。

伴魚CMO翟磊告訴《21CBR》,「從商業價值上看,1對1的客單價更高,獲客難度更大,且1對1強調個性化教學,師資要求更高,從而增加了獲客成本和師資成本,對企業來說,若不能解決成本問題,就會面臨盈利模式難以跑通的困境。」

2016年,跟誰學的資金陷入困難,多位投資人鼓動創始人陳向東嘗試1對1業務。他研究了一圈1對1產品,最終刪掉了當時下載的所有1對1的APP,全力投入在線直播大班課。而同樣聚焦大班課的猿輔導,於2019年初全面關停1對1輔導業務。

新東方也曾研究推進1對1業務,成立了獨立的公司,但創始人俞敏洪很快叫停。他在測試模型時發現,怎麼也算不出來1對1能夠賺錢,「一對一獨立運作肯定能做大,但是做大的結果說不定變成了新東方的毒瘤,不僅賺不了錢,還把利潤虧進去。」

俞敏洪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限制1對1的發展,其收入不能超過新東方K12收入總量的35%,「只允許35%,一旦過了,校長獎金立刻扣掉。」

目前,在線1對1毛利率普遍在40%以下,即便是頭部選手VIPKID,這一指標接近50%的水平,對比之下,在線大班課的毛利最高能達到80%左右。

頭部拼效率

是否能斷言,在線1對1模式沒戲了?多位從業者接受《21CBR》採訪時給出否認答案。

「經過2018年的行業洗牌後,少兒英語賽道比較好的標的不是很多了,所以從競爭程度上看,沒有K12賽道競爭那麼激烈,一定程度上會產生1對1模式的營銷關注度退潮的錯覺。」翟磊認為,1對1直接和高效的學習效果很難替代,尤其是在線少兒英語領域。

伴魚入場在線少兒英語1對1之時,賽道正火熱,但創始人兼CEO黃河告訴《21CBR》,並非追逐熱點而選擇1對1,「要是只從毛利率和盈利最大化來選行業,你可能不會考慮教育。我們既然選擇做教育,那就選有剛需性質的,利潤低一點也沒關係,只要能解決問題。」

黃河選擇從獲客和運營兩方面來降低成本。

運營成本高,主要是大量人力導致,可以通過大數據、AI等手段,對老師的面試及管理實現精細化運營,比如AI面試、AI備課等,提升老師運營效率,降低老師挖掘和管理成本。

獲客方面,打造低獲客能力而非依賴投放,公司的繪本業務擔當用戶「蓄水池」,吸引有語言培訓需求的目標人群,提供用戶轉化基礎。翟磊透露,伴魚的獲客成本一直維持在10元上下,1對1、AI課的獲客成本幾近為零。

不過,黃河坦言,現在老師成本佔收入的比重為50%左右,說明公司技術優化效率和成本的路,仍然很長。

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麗君曾向《21CBR》談起賽道發展的觀點。在線教育領域,在線1對1是最快跑出來的,也是最快到達增長拐點的。「對包括VIPKID在內的1對1選手來說,兩件事很重要,一是在既有的模型上走得更好,財務模型更健康;二是儘快尋找下一個增長曲線。」

當下,不論在K12領域還是各個垂直細分賽道,頭部玩家都在走多元化、矩陣式產品的路徑。核心在於滿足用戶分層需求。比如VIPKID重點發力主打大班課的「大米網校」,掌門教育旗下有大班課掌門優課、小班課掌門少兒等。

任何賽道都會經歷快速增長而後回落沉澱,之後健康發展的曲線。一位在線1對1機構從業人士向《21CBR》記者表示,目前的1對1賽道市場已經相對穩定,頭部機構佔據較大市場份額,聚集了更多的用戶與資源,進入財務模型優化階段。

據愛分析發布的《中國在線教育行業趨勢報告》,在一對一模式下,K12輔導領域,掌門1對1、輕輕教育分列第一、第二,第三位是已爆雷的學霸君。

而在K12英語培訓領域,頭部品牌佔了七成的市場份額,51Talk、VIPKID分別以20%上下的份額位列市場前兩名。

「如果只是盲目追隨市場聲量,任何一種課程模式都難以長期發展。只有追隨用戶的產品,永遠會是『活』的產品。」翟磊說。

題圖來源:VCG

相關焦點

  • 學霸君爆雷倒下 CEO張凱磊回應:過去三年5次走到資金鍊崩斷邊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又一知名在線教育機構爆雷倒下!CEO回應:過去三年5次走到資金鍊崩斷邊緣,問題不解決不宣布破產2021年元旦晚間,張凱磊發布了一封公開信,這名曾經的「學霸」,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的創始人目前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 2020年疫情下在線教育高速發展 呈現冰火兩極現象
    有企業爆雷,家長退費無門;有企業單方面更改課程規則惹家長部門;有企業因虛假宣傳被3·15晚會點名……對此,南都教育聯盟對2020年在線教育領域部分重大事件以紅黑榜的形式進行梳理。紅捐課捐平臺 流量爆發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在線教育行業迎來高曝光。
  • 在線教育1對1難做,這些玩家為何偏偏高歌猛進
    不同尋常的2020年已經結束,但在備受矚目的在線教育賽道上,電光火石的交鋒仍在繼續。作業幫、猿輔導豪擲百億營銷獲客,資本「你追我趕」搶著「造血」,眼下,暑期「獲客大戰」餘溫未消,寒假「引流之戰」硝煙又起,這場在線教育的拉鋸戰註定慘烈。1對1賽道,學霸君黯然退場,掌門教育傳言即將赴美IPO,頗有幾分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
  • 又一大雷爆了!知名神童大佬,困死於資本迷局...
    在「學渣」們的追捧下,學霸君上線沒多久,註冊用戶就突破了百萬、千萬……  而人來了,錢也就來了。  從500萬到5000萬再到1億,注入學霸君的融資越來越多。  就這樣,2017年,33歲的張凱磊走到了人生高光時刻。
  • 學霸君突然停課,創始人喊話:願0元對價贈送!
    來源:國際金融報學霸君終究沒能挺過2020年的「歲末寒冬」。作為創始人兼CEO,張凱磊或許也沒有料到,這天會來得這麼快。學霸君的公司主體為「問吧科技」,成立於2012年10月,當前定位為中小學生在線1對1輔導、人工智慧、拍照搜題的綜合學習平臺。
  • 曾估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學霸君」,倒下了?
    疫情之下的在線教育行業餘震不斷。K12賽道上,網傳主打在線一對一教學的學霸君爆出疑似破產的消息,鋅財經向學霸君求證,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回覆。12月27日下午,一位備註為「學霸君1對1教務主管」的人士在其朋友圈發文表示,學霸君破產跑路,老師排隊上交工作手機和卡號,許多班主任、老師、規劃師被辭退。目前,不僅老師工資拖欠不發,而且數十萬名家長繳納的學費也無法退還。
  • 一對一退潮、雙師課上位 2021在線教育江湖格局生變
    昔日在線教育上半場的明星機構學霸君沒能如願迎來2021年的第一縷曙光。據學霸君CEO張凱磊在朋友圈發表的公開信顯示,學霸君一對一和優學小班將要歇業。隨著在線教育發展到現在,進入下半場還在堅持一對一業務為主營的教培機構已經不多,而雙師大班課正在逐漸成為業內新主流。
  • 融資結構分化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成主流
    2020年有人倒下,有人入局  在教育培訓市場,學霸君終究沒能挺過2020年的「歲末寒冬」。2021年元旦晚間,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發布了一封公開信表示,一位潛在投資人「估計爆雷後的道德風險,不能投錢了,」這意味著學霸君最後的外部救助不再,「這個冬天尤其的冷,奔跑了8年的學霸君還是在2020年冬天倒下了……」  天眼查官網顯示,成立於2013年的學霸君共獲得三輪超過1.5億美元融資,其最近的一筆融資是在2017年1月。
  • 一年總融資23.5億美元,作業幫會重蹈學霸君的覆轍嗎?
    本輪過後,猿輔導估值達170億美元,成為全球在線教育行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但誰也沒想到,正是在這線教育最火熱的時候,與作業幫、猿輔導在同一賽道,主打在線1對1的學霸君疑似破產倒閉的消息不脛而走,北京總部人去樓空,家長與老師自發組建各類維權群,求告無門。一邊是水漲船高的獲客成本導致的虧損,一邊是頻繁上演巨額融資大戲。現在來看,這場在線教育燒錢大戰還遠遠沒有達到盡頭。
  • 獅子座對一個人徹底沒戲的表現!
    -獅子座對一個人徹底沒戲的表座- 1、表面上開始變得很有禮貌,逐漸讓你感覺有距離感。
  • 學霸君創始人回應:正進行後續安置工作
    主打線上課程的教育機構學霸君,眼下線上課程已全部停止。記者探訪學霸君北京的辦公地點時看到,大量家長正在登記退費。學霸君創始人回應,針對老師和學生的後續安置工作仍在進行。去年10月,張女士在學霸君為正讀六年級的孩子購買了7000元的課程,如今她還有一半的餘額。
  • 又一千億「級別」平臺爆雷!欠債104億,僅兌付2.3億
    欠債104億,僅兌付2.3億,又一千億平臺爆雷!近日,深圳警方發布一則通告:小牛資本涉嫌非吸被立案,警方對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果然,文字越少事情越大,話說的直白也很清楚,就是小牛資本徹底涼涼,創始人及高管已被抓捕候審。儘管當時,小牛資本承諾不失聯、不跑路、不撤資,但最終令人失望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 「AI+教育」想做好有多難?網易有道CEO、學霸君CEO等4位大佬「掏...
    其中,大數據文摘創始人汪德誠主持了「AI教育新風向」的圓桌論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課程總監,學堂在線COO王帥國、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網易有道CEO周楓、網龍網絡公司CEO熊立參與了圓桌討論。
  • 迎浪新生2020|新增8.2萬家,融資530億,在線教育鼠年躺著數錢?
    2020年無疑成為在線教育的風口,突然擴大的用戶市場與快速培養出的消費習慣,讓資本也看中了在線教育市場的發展潛力,紛紛豪擲千金。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20年1月-12月末,在線教育行業共披露融資事件達159起,平均每月就有12起。而根據網經社「電數寶」檢測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共發生融資事件150起,融資總額達115億元。
  • 租房攻略|蛋殼公寓一夜「爆雷」,打工人該如何避坑?
    除了租房平臺「爆雷」,租房路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坑,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很容易「踩雷」。 那麼,作為租客,我們在租房時應該注意什麼,才能避免吃虧上當呢? 租房有幾種方式?
  • 從凱叔講故事《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讀懂教育的本質
    在線教育的本質:知識技能、性格、人格、價值觀幾年前,我和一位在線教育機構創始人交流,談到近期熱門的人工智慧,他告訴我,未來應該就兩種老師:一種是可被替代的,一種是不可被替代的。什麼是可被替代的老師?2019年底疫情襲來,學生們停課不停學。
  • 在線教育這盤賭局,埋著中國的資源詛咒|衣公子
    不僅朝著新東方一路疾追,成了第二家過百億的教育公司。更決絕的是,2020年,在線教育決出了四強:脫胎百度的作業幫,騰訊一路加持的猿輔導,前新東方二把手陳向東的跟誰學,以及張邦鑫的學而思(好未來)。前三是純在線起家,只有學而思是線下培訓成功轉戰線上。曾經教育行業絕對的老大哥、成立整整20年、和中國最早一批網際網路公司同時起步的新東方在線,已經差了一截。
  • 當這三個星座對你徹底沒戲的表現
    白羊座:白羊座是一個惡善很分明的星座,ta對你有意思就是有意思,沒想法就是沒想法,當ta對你的事情漠不關心起來,就算ta再無聊的獨處,也不會主動聯繫你了,當你聯繫ta的時候,可能是找了三回,才會搭理你一回,聊天時,也不會再跟你八卦開玩笑了,曾經的言無不盡變成了現在的閉口不言,當你們之間突然變得無比的正經起來,還有一種無法逾越的距離感,這就代表你和白羊徹底沒戲了
  • 在線教育冰火兩重天丨2020年度最受人才關注網際網路/IT公司TOP100
    在過去的一年裡,一些行業順勢崛起,風口正盛,如在線教育、直播電商、娛樂遊戲等;也有一些行業備受打擊,在夾縫中艱難求生,甚至頻頻暴雷,如旅遊、餐飲、長租公寓等。其實,細看各家網際網路企業的受關注度,大家相差無幾,第1名的阿里與第10名的小米,僅差1.08,可見巨頭們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也正是這種你爭我趕的良性競爭,推動了國內網際網路的發展。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用戶規模為9.32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2%。
  • 信託扎堆爆雷引發監管升級,川信、華信、安信等面臨存亡危機
    對於信託公司近兩年的頻頻爆雷現象,有投資人對《紅周刊》記者表示,除了監管升級因素外,不排除有部分信託公司為維持管理費收入,故意主動爆雷延長信託計劃的存續期。  投資人質疑信託公司主動爆雷  惡性循環形成爆雷「鏈式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出現整體爆雷的多家信託公司來看,其風險初期還僅有幾隻產品逾期,但最後卻擴散至大部分產品都無法正常兌付了,如四川信託、華信信託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