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三屆南后街元宵燈會展示閩都民俗文化

2020-11-30 中國日報網
元宵燈會的入口是大牛角造形。第三屆福州南后街元宵燈會準備就緒,制燈布燈到位,五一廣場13個燈組1200多盞傳統花燈,5日晚正式亮燈。今年元宵燈會以「弘揚閩都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重點設置13組大型燈組,展示福州市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突出傳統美德故事,並與過年鬧元宵、伬唱、評話等傳統民俗文化融為一體。(福建日報記者 祝敏松 攝)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9年2月5日18點,福建省福州市五一廣場上大大小小的燈組亮起,打肉燕、魚丸等這些福州傳統小吃的製作工藝也被生動地搬上燈組,許多遊人都買來「牛角」戴在頭上,「牛氣十足」地走來走去,萬餘「牛人」還從四面八方徒步湧入南后街逛燈會。

這是福州第三屆南后街元宵燈會正式亮相場景,燈會以「弘揚閩都文化 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按照南后街——八一七路——古田路和五一廣場「一線一點」布局。五一廣場為燈組主展區,南后街沿線為觀燈展示區,每天每個展區展示相同的內容。

據記者了解到,元宵燈會於2月5日至9日(正月十一至正月十五)在南后街和五一廣場同時舉行,燈會展覽時間為每天晚上6:30亮燈,到21:30熄燈。重點突出福州文化底蘊、民俗風情、和諧的人居環境和海峽兩岸文明進步等元素。

福州市民蜂湧前來觀燈、賞燈,現場洋溢著和諧、喜慶的氣氛。靠近古田路入口處的草坪上兩條50米長的金色長龍格外顯眼,只見兩條長龍不但呈兩兩相望狀,而且龍頭還能神氣活現地搖晃著,更神奇的是,兩條長龍嘴還不時噴出白色煙霧,引得不少遊人駐足觀望。

「太美麗了,能在這裡看到各式各樣具有文化內涵的燈會展覽,可見福州文化歷史的悠久,這還是我們全家今年搬到福州來第一次看到。」福州市民陳先生攜家人前來觀賞燈會,他激動對記者說。

作為第二屆閩都民俗文化節的重要內容,元宵燈會展出了一系列反映「老福州」傳統民俗文化內容的燈組,包括過年鬧元宵、伬唱、評話、打肉燕、打魚丸、捏麵人、磨刀、童趣、嬉戲等,許多遊人徜徉其中,在元宵燈會這個大課堂裡學習福州傳統文化。

另記者了解,第二屆閩都民俗文化節推出了10多項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包括南后街元宵燈會、臺江區專場活動、倉山區福州語歌舞專場演出、晉安區民俗民間文藝專場演出、馬尾區「兩馬同春鬧元宵」、福清市「接春」民俗活動、長樂市滿族民俗文化節、閩侯縣民間民俗文藝活動、連江縣馬祖澳兩岸民俗文化節、羅源縣「畲族•風」民俗風情展示活動、閩清民俗文化系列活動、永泰民俗文化系列活動和平潭民俗文化節專場等。

近年來,福建省福州市大力弘揚閩都文化品牌,認真實施「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復等一批重大工程。地處三坊七巷中軸線的南后街作為福州花燈發源地和傳統文化商業街,從宋至今長盛不衰。今年春節,保護修復後的南后街開街迎客,再現「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的歷史風貌,續寫這條古老文化街市的繁華。

(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 實習記者 朱興鑫 編輯 鄧京荊)

相關焦點

  • 歡樂春節 浙江文化旅遊元素閃耀紐西蘭元宵燈會
    2019-02-16 16: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劉慧 通訊員 黃芸歡樂春節 浙江文化旅遊元素閃耀紐西蘭元宵燈會,展示現場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佳節,全國許多地方在這個時候都會舉辦元宵燈會,成為人們休閒放鬆的一個好去處。而或許大家不知道,在南半球的紐西蘭第一大城市——"風帆之都"奧克蘭,近年來每年也會舉辦元宵燈會。
  • 福州南后街將大增餐飲旅館 欲引進米其林餐廳
    記者走訪發現,南后街上有不少店鋪均銷售福州壽山石,但是大部分都是幾元到幾十元一個的項鍊、印章等紀念品,很少有高端品種在街面上銷售展示。而在街道中段的一些店面中,成堆地放著木質紀念品,十元八元也能買到一件。一些賣小工藝品的店鋪內,大都是飲水杯、真絲圍巾、錢包等大眾化產品。
  • 2012元宵將至 古猗園納入遊戲元素豫園辦新春燈會
    2012上海古猗園元宵燈會將連開四天夜公園。古猗園供圖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豫園供圖  【新民網·獨家報導】在上海,哪裡能感受元宵節熱鬧的氛圍?新民網記者了解到,滬上元宵節遊玩勝地古猗園和豫園將推出主題活動。
  • 元宵燈會:農曆正月十五,是一年當中第一次月圓的時候
    2006年5月20日,江蘇省南京市申報的秦淮燈會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中國多地合併申報的燈會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提及燈會,中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小孩都知道,每逢元宵佳節,全國各地都會舉辦元宵燈會。
  • 泉州2018年元宵燈會將於正月十三至十六舉辦!
    早報訊 (記者 張素萍)2018年元宵泉州燈會定於2月28日至3月3日(農曆正月十三至十六)舉辦,燈會將設三大展區即傳統花燈、時尚花燈和海絲主題座燈。屆時,逾千盞花燈將在泉城盛放,再現「春光結勝百花芳,元夕分華盛泉唐」之盛景。
  • 「網絡祝年」讓傳統文化點亮千年「元宵之燈」
    在整個正月,元宵大概是國人的一場集體「轟趴」。不少人對傳統文化有一種執念:總以為傳統的就是少人氣的,就是老學究和故紙堆的。不過,日前的一則新聞大概打破了這個誤解——2月17日下午,故宮發布「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信息後,引發持續關注和搶票熱潮。2月19日(正月十五)活動預約票火速「秒光」;記者2月18日0點發現,故宮門票預售系統疑因「元宵燈會」搶票火爆而癱瘓。
  • 2019福州新春文化旅遊月 邀遊客來幸福之城過大年
    鼓樓區將推出「2018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鰲峰坊開街活動」「福山郊野公園開園儀式暨新春萬人健步尋福遊活動」「『紹越開閩 鎮海通津』屏山公園開園儀式暨新春迎新納福」等。臺江區將推出「萬壽尚書廟躲債戲民俗演出」「喜迎新年系列手工活動」「元宵節DIY花燈、猜燈謎」等活動。倉山區將舉辦「『看民俗品美食鬧新春過福年』2019福州(倉山)廟會季文化旅遊周」等。
  • 組圖:元宵夜百萬人流「復活」福州東街口老商圈
    人民網福州3月2日電(吳隆重)「一公裡燈光秀」、 時尚運動秀、多彩民俗秀等精彩節目元宵節當晚在福州市中心東街口上演,讓人驚呼:福州東街口老商圈「復活」了! 據福州鼓樓區商圈辦披露,截至當晚9時,福州八一七北路沿線人流量超過7萬人次,達明美食街約為2萬人次,三坊七巷約為1萬人次。
  • 講座預告| 水部一帶的閩都文化遺蹟…
    水部,指古時福州水部門周邊一帶,這裡瓊東河穿過,引閩江潮水入城,人煙秀錯,舟楫往來不絕;柳宅、荷宅、蓮宅一帶,更是柳樹依依,荷花飄香,蓮藕遍布,「柳倒大小橋」,就是這裡一派水鄉澤國真實寫照。我生於斯長於此,非常懷念童年的生長之地,常常行走其間,看看這一帶的閩都古蹟及文化遺存,仿佛回到了往日的時光。
  • 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福州的底氣和潛力是什麼?
    在6日開幕的福州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福州市市長尤猛軍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城市。而此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官方人士明確表示,「十四五」期間,福州將通過「強省會」和「強門戶」,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目前,中國已經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共有9個。在新一輪的國家中心城市競爭中,誰會成為「第十城」引人猜想。
  • 三山會館:重陽節民俗文化禮儀展示活動開始報名!
    三山會館:重陽節民俗文化禮儀展示活動開始報名!本次第19屆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重陽節民俗文化禮儀展示活動總共分為兩部分:漢服禮儀展示和漢服服飾展示及手工集市,在三山會館的百年建築內領略華夏千年的禮儀氣度,穿越古今,回顧流淌不息的文化風韻。
  • 福州大力投入文保工作 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
    》,涵蓋了全國、省級、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8處,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項,福州城區老地名保護名單,以及37棵福州市一級古樹名木名錄。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人氣為何如此之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所蘊含的豐厚人文內涵,豐富多彩的福州傳統民俗展示活動,永和魚丸、木金肉丸等老字號飽含的「福州味道」,讓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
  • 香港取消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和元宵彩燈會
    新華社香港1月15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15日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特區政府將取消2021年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和元宵彩燈會。這是香港連續第二年取消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和元宵彩燈會。基於市民安全考慮和為防止疫情擴散,特區政府此前取消了2020年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和元宵彩燈會。為防控疫情,特區政府收緊多項防疫措施。香港旅遊發展局此前也取消了原定於2020年12月31日舉行的煙花倒數活動,改以網絡直播倒數方式迎接2021年,並宣布取消春節期間的花車巡遊。過往為迎接農曆新年,香港特區政府常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慶祝佳節。
  • 民俗大戲即將上演!第二屆寶安民俗文化節19-21日舉辦
    )12月17日,記者從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獲悉,2020年第二屆寶安民俗文化節將於12月19日-21日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盛裝」亮相,活動以「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為主題,旨在挖掘和繁榮寶安區的優質民俗文化資源,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落實「民俗文化+旅遊休閒+藝術匯演」大融合發展的民俗文化資源開發理念,使之與現代文化相融相通,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讓民俗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 南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
    目前,南安市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8類79項,其中國家級保護名錄2項,省級保護名錄9項,泉州級保護名錄34項;共有代表性傳承人32人,其中省級傳承人2人、泉州市級傳承人26人;建有英都拔拔燈、蛇脫殼古陣法、南音、高甲戲、木偶雕刻等5個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  南安非遺民俗共有17項,國家級1個,省級2個,泉州市級6個,南安市級8個。
  • 福建三海關 — — 閩海關
    1757年停止閩海關徵稅事宜,海舶進出口均集中廣州,由粵海關徵稅。鴉片戰爭後,清庭被迫開放了五個通商口岸,其中包括福州。海關作為管理貿易的機構,得以重新設立。按清制,海關由海關道臺(正四品)管理。但在這五個海關中卻有兩個例外:粵海關沿襲十三行舊制仍由內務府管理,而閩海關則由福州將軍(正一品)管理。
  • 福州魚丸:最「丫霸」的榕城小吃
    N海都記者 圖洋 關注理由 說起福州,怎麼也繞不開福州魚丸。慕名來福州的遊客,總少不了品嘗品嘗「蝦油味」十足的福州魚丸。 現在,您就跟著我們的腳步,好好品嘗這種極富福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福州魚丸。 千秋飲難敵「福州魚丸」 福州有句熟語「無魚丸不成席」。
  • 福州老字號投洽會上受青睞 達成十幾項合作意向
    福州新聞網9月11日訊(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阮冠達 通訊員 張宇)沈紹安脫胎漆器、聚春園集團、尚幹小吃、賽園橄欖、耳聾伯元宵、土伯撈化、木金肉丸……多家福州老字號企業近日集體亮相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洽談會,傳播企業品牌文化,同世界各地的展商達成十幾項合作意向。  「馬來西亞也有很多福州人,很需要這樣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