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也有方言!山那邊的白頭翁到底說了啥?

2021-01-09 網易

  

  讀大學的時候,我稱自己的專業是錄鳥叫。

  每年大約四、五月,許多鳥類進入了繁殖期,公鳥互鬥,雌鳥圍觀,新鮮的大四學生也在為畢業忙碌。這是一年最好的季節。

  
白頭鵯[bēi],可見其腦袋上的「白頭」。這部分的羽毛在激動時會炸開,形成頭冠一樣的形狀。這種現象在繁殖期的雄性身上很常見,這張圖炸得還不夠明顯。圖片:Hal and Kirsten Snyder / hbw.com

  鳴禽把妹、競爭時都比較文明,歌聲是它們的武器。今日的主角白頭鵯Pycnonotus sinensis就是這樣一種以鳴管為利劍的鳥類。當它們叫得正歡的季節,我們這些錄鳥叫的人就會在學校裡到處跑錄下它們的歌聲。

  一年中最好的季節

  為啥要在學校裡錄呢?白頭鵯是一種心大的鳥類,它們喜歡生活在人類聚居的地方,這裡天敵少,只要綠色夠多,食物和棲息地也不是問題。環境普遍更好、人對鳥也更加友善的校園,自然是它們理想的棲息地。

  
在我家窗戶外面理翅膀理得不亦樂乎無視人類的白頭鵯。圖片:花蝕

  況且,大四的學生那麼懶,能就近收集到足夠的數據,當然不願意跑遠了。

  所以,每天早晨和下午——這是白頭鵯繁殖季最愛叫的時間段——我,一個錄了幾年鳥叫的大四學生,就會拿著一尺來長的定向話筒,跟狗仔一樣滿學校跑,尋找白頭鵯的蹤跡,找到後就端起傢伙開始錄音。

  
有時候,你會在樹頂找到它……圖片:Earthshine / wikipedia

  拿著那麼大的定向話筒在學校裡錄音,常常會收穫姑娘們異樣的白眼,因為指不定哪只白頭鵯就站在女生宿舍的窗前。有時候,從不害羞的非洲留學生們會好奇地衝過來問:「膩們在甘森末?」剎那間鳥兒驚飛,一整條錄音也就毀於一旦。

  白頭鵯到底說了啥?

  繁殖期的雄性白頭鵯喜歡站在孤樹、電線桿等顯眼的地方叫,它們唱歌的目的就是為了和別的雄性競爭,吸引異性的目光。雄鳥們會劃分領域,然後對著周圍的同類狂喊:「這地盤是我的!男的都不許侵犯!我特別性感,妹子快來!」

  翻譯成白頭鵯的語言,聽起來是這樣的:

  白頭鵯唱出來的聲音分成三種。上面這個音頻第一截的那種鳥叫,叫鳴唱(songs),許多個鳴唱連起來的歌聲十分婉轉悅耳。鳴唱可以理解為一段長語句,它由若干個音節組成,同一地區同種鳥類的鳴唱較為固定。通常情況下,繁殖期的雄性才會特別頻繁地發出鳴唱

  第二種叫叫聲(calls)。相對鳴唱,叫聲短粗、單調,但無論什麼時候,雌雄白頭鵯都會這麼叫。如果對這種鳥不熟悉,很容易會把這種叫聲當成麻雀叫。但當你認識了這種聲音,就可以循著它去找到白頭鵯——找鳥時耳朵常常比眼睛更好用。

  
紳士の對決!兩隻鬥起來的白頭鵯。圖片:Dr. Raju Kasambe / wikipedia

  最後一種叫警戒叫聲(alarm/warning call)。白頭鵯的警戒叫聲是噪雜、沙啞、快速彈動的「da·da·da」聲。這種聲音,是在親鳥發現有掠食者或其它雄性時表達緊張情緒的聲音,也有報警和驅逐的作用

  這幾種聲音,就構成了白頭鵯的「語言」。

  十裡不同音,鳥也有方言

  鳥叫錄下來可不是為了玩,自然是有課題要做。我們研究的是白頭鵯的方言

  
研究動物的聲音,不光要靠聽,把聲音按頻率、時間轉化成圖形更容易統計、研究。這是白頭鵯一個鳴唱的語圖(sonogram),這種圖很容易看出鳴唱每個音節的差別。我們常用的還有時域波形圖(waveform)。

  是的,不光是人有方言,鳥兒也有像白頭鵯這種典型的留鳥,各個區域內有較為穩定的群體,各個群體之間獨自發展出了不一樣的唱法。它們的每一個鳴唱,可能長度不同,音節數量、組成不同,甚至音色也有差別。但在同一個「方言區」之內,唱法又有較高的一致性。

  
「來,聊個一塊錢的。」圖為白頭鵯的兩廣亞種,頭部幾乎是全黑的,跟前述「白頭」明顯的亞種,能聊到一塊兒麼?圖片:Charles Lam / Wikipedia

  正好似人類的「十裡不同音」,鳥類的方言不光有大尺度上的宏地理差異,在幾公裡甚至幾百米的不同群體內,也有明顯的微地理方言。科學家就曾經發現,北非橙簇花蜜鳥(Nectarinia osea)在20-30米的尺度上,就能劃分出明顯不同的鳴聲群體(Noam Leader, et al., 2000)。這樣的現象在白頭鵯身上也很明顯,我們學校內的白頭鵯和隔著幾座小山幾個小湖之外的森林公園內的,叫法就不一樣。

  
錄鳥叫時最恨的鳥類:伯勞。伯勞一叫,小鳥經常就安靜了。這是一隻棕背伯勞(Lanius schach)。圖片:Jerry Ting

  你聽,這是你的同類嗎?

  既然我們都能聽出白頭鵯方言的差異,白頭鵯能聽出來麼?或者說它們是否會對講不同方言的同類區別對待?

  我們不知道。所以,得設計個實驗來試一試。想要考驗一種鳥類對不同方言的反應,我們就需要做回放實驗:把處理好的鳴唱樣本,放給鳥兒聽,看看它們是啥反應。於是,我們得拿上一個接著手機的小喇叭,擱在白頭鵯領地的樹叢當中,一遍遍地播放鳴唱樣本。

  
作為對照組的黃臀鵯(P. xanthorrhous)。黃臀鵯和白頭鵯關係較近,鳴唱有些相似但也明顯不同,我們的實驗對象對黃臀鵯的鳴唱完全沒反應。

  雄性白頭鵯那小小的大腦意識不到發出鳴唱的不是同類,會以為那是個入侵者,於是激動起來。雄鳥往往會先飛近聲源,尋找查看這個潛在的競爭對象,然後想方設法把對方驅逐出去

  然而,喇叭不是那麼好趕走的。雄鳥沒有辦法,可能會發出「da·da·da」的警戒叫聲,還可能會跟著鳴唱起來,用這些方式和敵人決鬥。「來吧!來戰吧!你快給我滾!」

  
畢竟是曾經被一朵花打敗的紳士(霧)。梗出自介紹<白頭翁>那天,翼狼一開始錯畫成了白頭鵯。繪圖:翼狼Elang

  躲在一旁的我們,就會記錄下這隻蠢雄鳥和喇叭之間的距離,是否會發出警戒叫聲,疑惑了多久開始唱,對唱了多長時間,中途有沒有飛走又飛回來……這些指標,都能轉化成統計數字,讓我們知道雄鳥對不同地域的同類鳴唱反饋有沒有差異

  一種鳥不說兩家話

  白頭鵯有4個亞種,長江流域見到的都是指名亞種(P. s. sinensis),在華南地區分布著兩廣亞種(P. s. hainanus),在臺灣分布著臺灣亞種(P. s. formosae),在琉球群島上還有個琉球亞種(P. s. orii)。其中,兩廣亞種特別好玩:白頭鵯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後腦上有一大簇白色的羽毛,可是兩廣亞種的頭幾乎全黑,這在白頭鵯4個亞種中是僅有的。

  
白頭鵯兩廣亞種,可見枕部是黑的。圖片:Didier Buysse / dbuysse.free.fr

  外貌差異這麼大,為啥它們還會被視為同一種鳥?

  鳥類的方言變化和群體的分化有關,因此,對方言的研究可以為這個問題提供線索。我們的回放實驗發現,白頭鵯指名亞種(武漢地區)並不會把兩廣亞種(桂林地區)的鳴唱當成是異類,說明它們的方言雖然有明顯分化,但還是一門通用的「語言」。針對它們的線粒體DNA、核DNA研究也發現,這兩個亞種的關係極近,方言研究的結論與之相符。

  
按照不同證據,得出的白頭鵯四個亞種和臺灣鵯(P. taivanus)的分類關係。分子生物學證據顯示,如果認為臺灣鵯是獨立物種,那白頭鵯就是個並系群。圖片:Bailey D. Mckay / Molecular Ecology(2013)

  好幾年過去了,我依舊會懷念當初拿著話筒、喇叭滿世界找鳥的日子。好在大概是因為全球變暖,白頭鵯這種典型的東洋界鳥類正在快速北擴,如今,在北京的我也常能聽到它們的鳴唱。

  花老師的人間觀察

  微信號:NewMediaBusiness

  

  

  果殼網新媒體主編花蝕的個人號,不定期分享自然博物、新媒體運營、塑像建築方面的訊息。希望你覺得有趣或有用。

  感謝我的導師楊曉菁老師對本文的審閱,文中錄音由我們課題組錄製。

  <萬有市集又上新了,戳這看「兇萌」>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有萌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鵯科 慄耳短腳鵯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野花"白頭翁"南京就一棵 李白首發現杜甫起的名
    尋訪野花發現白頭翁  「白頭翁不是鳥嗎?」對於疑問,辛夷告訴記者,這的確是一種野草的名字。它最早見於秦漢時期的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由唐朝政府頒行的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藥典《唐本草》中也有。  這棵白頭翁花是在仙林發現的,根據記載,它曾經在紫金山廣泛分布。
  • 白頭翁和白頭鵯是一種鳥類嗎?你聽一下它的鳥叫聲就明白了
    白頭鵯白頭翁這種鳥類的學名就叫做白頭鵯,屬於雀形目鵯科中的小型鳥類。你看它頭頂的白色羽毛,就像人的白頭髮似的,因此又叫它白頭翁。你要是在野外觀察它時,需要初步掌握一些關於它的知識才行。白頭鵯亞成鳥野外觀鳥:當你在野外觀鳥時,發現有的鳥外形和鳥叫聲都像是白頭鵯這種鳥類。
  • 民間良藥:「白頭翁」的妙用!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在農村野外常見的中草藥---白頭翁。白頭翁其實也是一種動物的名字,在諸多的鳥類之中有一種鳥因其頭頂有一簇白色的羽毛,故而人們稱之為白頭翁鳥。中藥材白頭翁的名字也與此相關,因為這種植物接近根莖處也有類似白絨般的鬚毛,形似一個白髮的老翁一樣,所以古人也稱這種植物為白頭翁草。
  • 白頭翁(白頭鵯)的家庭生活,你知道多少
    一窩小鳥,看起來有四隻白頭翁,學名叫白頭鵯(bēi),在長江南部是非常常見的 一種鳥,平常食用大量農林業害蟲,是個值得被保護的益鳥呢。樓下櫻桃樹白頭翁築的巢最初,聽見窗外一陣一陣的「啾啾」聲,跑過去看,原來是白頭翁一家呀,鳥媽媽正在給小鳥餵食。
  • 人生如同翻山越嶺,山的那邊,不一定就是一馬平川
    說好的景色迷人,說好的一馬平川,又在何方,我們得到的也都是連綿不斷的高山,也都是一路的毫無休止的坎坷,我們在感慨這是自己的無能,還是蒼天太過於無情,所以才給我們安排了這樣的人生,可是仔細的想想,那些一馬平川,那些風景,誰都沒有給我們保證過,從來都是我們自己說的。
  • 牡丹與吉祥鳥的組合通用寓意
    豐富的牡丹顏色、品種,配以各種吉祥鳥,如鴛鴦、喜鵲、仙鶴、壽帶鳥等,使牡丹畫題材更喜慶、更吉祥。摘錄自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大畫吉祥牡丹十招》,王宣明編著。 一、《安居樂業圖》(牡丹、鵪鶉) 這是一幅鵪鶉與牡丹為伍的傳統寓意題材畫,鵪鶉是以勇敢為標誌的吉祥鳥,因鵪與安同音,故民間以鵪鶉配以牡丹,寓安居富貴之意,也有祝賀喬遷新居之意。
  • 白頭翁在我家陽臺築巢 老公家庭地位下降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今年來了一對稀客──白頭翁。這是一公一母夫妻檔選擇了我家後陽臺,在一株麒麟花頂端築起牠們的愛巢。這株麒麟花枝葉繁茂,所以一開始我們並未發現它們的存在,直到有天老公去陽臺曬衣服,白頭翁立刻發出尖銳的叫聲並作勢攻擊,彷彿在說:喂喂喂!你是誰?離我家遠一點!老公也特別神經質,指著白頭翁說:喂喂喂!此屋是我買,此樹是我栽,我沒告你私闖民宅,你還兇我?真是「惡鳥」先告狀啊!
  • 他是「野生動植物衛士獎」遼寧省唯一獲獎者 發現珍稀白頭翁 山中...
    李忠宇說。因為白雲山並不是被開發的景點,所以沒有人工開採出來的道路,想要爬山只能靠自己摸索,於是李忠宇通過看地圖,尋訪去過的人,設計出了一條路線,組織好登山愛好者後便一起進山了。他發現白雲山白頭翁或成世界新物種除了無纓橐吾,李忠宇覺得自己這些年的野外考察中最有價值的發現就是在白雲山發現的白雲山白頭翁。
  • 北京朝陽澳洲康都小區內飛來白頭翁,但後來發生的事太讓人氣憤!
    小區內飛來了野生白頭翁,這讓朝陽區澳洲康都小區的居民十分開心,有的居民準備了鳥食,還有的居民為白頭翁搭了新窩。然而好景不長,幾天之後這個新窩被破壞了,裡面的白頭翁也不知所蹤。對此野保專家表示,野生白頭翁是城市常見鳥類,以害蟲為食,市民遇到後應注意保護。
  • 為給生二胎妻子進補 男子射殺12隻白頭翁被警方刑拘
    為給生二胎妻子進補 男子射殺12隻白頭翁被警方刑拘  閩南網11月21日訊,11月19日晚22時許,南安市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在南安市柳城八尺嶺附近打鳥。接報後,南安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及柳城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往現場調查。
  • 養白頭翁常見解答,養好白頭翁秘訣!
    白頭翁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貓爪子花,原產於歐洲。不少花友在養護白頭翁會經常遇到一些問題,今天花果小編就給大家解答常見的養護白頭翁中常見問題。養護白頭翁常見問題解答讓我們通過下面這些常見問題了解白頭翁,也是了解白頭翁的養殖方法。
  • 北方常見的一種野草,人稱「白頭翁」,是民間傳統中草藥
    導讀:北方常見的一種野草,人稱「白頭翁」,是民間傳統中草藥!我國國土遼闊地大物博,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種很有意思的野草,有「山中智者」之美稱,我們家鄉非常少見,不知道讀者朋友們見過沒,它就是「白頭翁」。白頭翁屬於毛茛科,銀蓮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整株包括花瓣邊緣都長著白色的絨毛,不僅耐旱而且還能抵抗嚴寒,因此在北方見到也就不感到稀奇了。其實它主要分布於我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黑龍江等省地,國外見於朝鮮和蘇聯遠東地區。
  • 西湖邊的小動物都有很好的乞討技巧,所有的鳥都能
    我們來談談西湖邊鳥,雖然西湖邊中的小動物都有很好的乞討技巧,但當涉及到鳥類時,就相當令人驚訝了,好久不見了,他是一隻野鳥。流浪貓流浪狗和人一起吃飯是很常見的,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愛的人在餵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學會了取悅人類,例如,在西溪溼地,東大門一出來,他們就可以看到一些貓在等遊客,他們甚至學會對不認識的遊客撒嬌,同時,峨眉山的猴子也有這個習慣,小動物事實上他們也有很多口吃的大腦,他們也明白愛的力量。這並不奇怪,到處都是。你有沒有見過大自然的鳥來向人類索取食物?
  • 鄭躍作品:一隻鳥是另一隻鳥的影子
    如果你哪裡都沒去  你不用去  最美好的世界  其實只存在於你的內心   音樂   音樂的門打開  走進去  裡面是另一個世界   這裡也有山  我找他  她沒反應過來  說哪個杜老師  不認識   走   人們走  一直不停地走  前面走了幾千年   後面的時間更遙遠  有多少人  消失在路的前面
  • 白頭翁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白頭翁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白頭翁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神農本草經》;別名很多,在東北叫毛姑朵花;在陝西叫羊鬍子花;在江蘇叫老冠花、將軍草、大碗花;在山東叫老公花、老姑子花;也叫記心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毛茛科白頭翁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 農村搞笑方言「冬瓜叫石瓜,牛鼓叫懷特,水深叫淋勒」是啥意思?
    農村搞笑方言「冬瓜叫石瓜,牛鼓叫懷特,水深叫淋勒」是啥意思?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壯、漢、瑤、苗、侗、仫佬和毛南族等,尤其以壯、漢居多,並且是混合聚居在各村莊裡。因此有說壯話的村莊,也有說白話和客家話的,甚至在一個村裡就有說多種方言的村民。
  • 《山海情》「大戰」《江山如此多嬌》,你猜誰技高一籌
    先說一個前提:有人說這部《江山如此多嬌》扮相要更優質一些,那麼還要注意一點的是,《山海情》是發生在1996年的戈壁扶貧故事,另一部則是發生在2015年的扶貧故事,時間點是問題,所以大家不要糾結扮相問題,換個角度看《江山如此多嬌》是發生在叢林邊,有山有水有樹林,另外一個可是在鳥不拉屎的荒原戈壁,時間地點都沒有可比性。
  • 焦作人常說的「日吧歘(chua)」到底是啥意思?
    焦作的很多同事經常說的一個口頭禪就是「日吧chua」。自從小張來了以後,便經常聽到「日吧chua」這三個字。提起小張,大家總用「日吧chua」來形容他,要麼是講一段當年的「英雄事跡」,然後用總結性的語言概括——這貨真日吧chua,要麼先下一個結論說他日吧chua,然後再講一講他當年的「光輝事跡」。小張原來是一家證券公司的保安。
  • 《紅樓夢》的山西晉源方言之二
    晉源方言詞。不迭說著就作揖下去,鳳姐兒還禮不迭。不迭: 來不及。晉源方言例句:「今天的煮圪瘩飯可迭吃哩。」風月寶鑑那道士嘆道:「你這病非藥可醫。我有個寶貝與你,你天天看時,此命可保矣。」晉源方言追是說斷。老了人原來這鐵檻寺原是寧榮二公當日修造,現今還是有香火地畝布施,以備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老了人:晉源方言說年紀大的人死了,是老下人。第十六回站幹岸兒,推倒油瓶不扶『站幹岸兒』,『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武藝。站幹岸兒:站在一邊看高興,或者是坐山觀虎鬥。晉源方言還說看孝衫。
  • 河南汝州陳向敏《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這,是我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後發出的由衷感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知名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2018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塔拉·韋斯特弗二十多年來的人生經歷。塔拉·韋斯特弗1986年出生於山野、生活在廢料場、17歲前從未上過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在是知名作家、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