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馬晉一
【一】
《西遊記》三十七回,出現了頗為低調的龍套神仙,即夜遊神。
當時取經人途徑烏雞國,借宿一家寺廟。唐僧夜半起來尿尿,卻見一黑影叩地喊冤。唐僧一驚,尿了一手。原來這黑影乃烏雞國國王鬼魂,因三年前交友不慎,被化作道士的獅猁妖王推下井去。
且看他言,「卻才被夜遊神一陣神風,把我送將進來。他說我三年水災該滿,著我來拜謁師父。他說你手下有一個大徒弟,是齊天大聖,極能斬怪降魔。今來志心拜懇,千乞到我國中,拿住妖魔,辨明邪正。朕當結草銜環,報酬師恩也!」
替他伸冤的神仙,正是夜遊神了。
【二】
推國王下井的獅猁王又是何方妖精?
原來,此妖為文殊菩薩坐下青毛獅。前因是國王頗為好善齋僧,如來聞之欣喜,故差文殊度他歸西。奈何國王凡心為脫,頑固不化,竟將前來「說客」吊綁入水。後如來得情,大怒,故差青毛獅替領導出氣,將國王推入井中。
那麼,這個夜遊神究竟又何背景?竟膽敢和頗為跋扈的西方教主叫板,並三番五次暗示降妖除魔可使孫悟空。
且看《山海經》裡的一段記載,「有神人二八,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
可以看出,夜遊神並非一個人。其大概有十六個神人組成的小分隊(二八即十六的意思),白天無影無蹤,晚上出來巡夜。故喚作夜遊神。專司查夜間藏汙納垢之事,並適時向天帝匯報。另據資料載,其形態大約「小頰赤肩」。
由此看推,夜遊神的後臺,應該是天帝(在《西遊記》體系裡,天帝即為玉帝)。
【三】
《西遊記》裡,夜遊神的「人事關係」,確也沿用了《山海經》的說法。
且看原著載述,「夜遊神奉上敕旨,來取烏雞國王魂靈去拜見唐僧,請齊天大聖降妖」。
可見,這個小分隊是直接聽命於玉帝的,可看作其心腹。而他們此番出勤,無疑是玉帝意思。憑他們的資歷,斷然是不敢和佛派扳手腕的。
那麼,玉帝此舉又有何用意呢?
大概有兩點。
第一,送如來一個人情。暗示烏雞國國王向唐僧求要援手,其實就是借花獻佛。唐僧是什麼人?內定的儲備幹部,取經任務結束是要提拔的,這也是如來的意思。給唐僧戴紅花、刷業績,其實就是替佛祖站臺、給如來貼金。
第二,也不僅送人情,其實還有給顏色。夜遊神傳達的一個重要信息,即是指定人選,「請齊天大聖降妖」。孫悟空這個時候,還是一個愣頭青,思想還沒改造好,不太懂神仙圈子裡的潛規則,棍子沒輕沒重的。請他降妖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在敲山震虎,給如來釋放一個信號,西方派那些事,我都是知道的,你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弟,適可而止,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過了。否則,棍棒無眼。
這是恩威並施。
【四】
夜遊神在西遊裡雖是一群龍套人物,但作為玉帝的眼線,在民間筆記小說裡,卻也留下諸多傳說。
譬如下列一例,就頗有意思。出自馮夢龍編寫的《古今小說》。
東漢末年,蜀郡益州有一名喚作司馬重湘的秀才(後漢因避劉秀諱,改茂才),奈何官運一直不濟,知天命之年仍一事無成。夙夜憂嘆,借酒消愁。按現代畫面處理,大概就是對著電腦喊麥,「一人我飲酒醉,念及一生遭遇已白髮」。這一喊,竟文思如湧,遂取文房四寶,且唱且寫,遂成《怨詞》一篇。開頭兩句便是擲地有聲:「天生我才兮,豈無用之?」
該君寫完後,不覺天晚,加之酒精作用,愈發悲憤,竟把詞稿向燈焚了,並指天大罵。恰巧被被夜遊神看見,小報告打給了天帝(按西遊神話體系論,即為玉帝)。天帝責成其入陰府思過,豈料司馬秀才怨氣難消,竟效法孫悟空大鬧陰府,並指牛鬼蛇神大罵,「天生我才兮,豈無用之?」後冥王感其執念,又恐其胡鬧致陰府無寧日,破例開了一張「出門條」,託生化身成了司馬懿,在三國亂世終於闖出了一番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