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東城有多富呢?清代胡同裡有鑄幣廠,還曾發生一樁懸案

2021-01-17 青瞳視角

都說北京城是「東富西貴」,老北京的東城有多富呢?舉個例子,清代戶部寶泉局四個鑄造「京錢」的作廠,全部都在東城。

郝飛 攝

從東四北大街拐進東四四條胡同,走不了多遠就看到一個氣派的廣亮大門,大門邊懸掛銘牌,上書「北京市東城區普查登記文物——寶泉局東作廠舊址」。泉是錢的雅稱,寶泉局正是明清兩朝重要的金融機構。

寶泉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設立寶源局,鑄造「大中通寶」,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在江西設置寶泉局。明洪武元年(1368年)頒布洪武通寶錢制,在各省設置寶泉局,鑄造「洪武通寶」。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在北京東城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設置寶源局,隸屬工部,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又在北京設立寶泉局,隸屬戶部。

清朝沿襲明制,在工部和戶部分別設立寶源局和寶泉局,寶源局所鑄錢幣供工部所管各項工程使用,寶泉局所鑄錢幣供全國使用。《大清一統志》記載:「寶泉局舊在東四牌樓北,仍明舊址,別設四廠,建爐鼓鑄。四作廠:一在東四牌樓四條胡同,為東作廠;一在錢糧胡同,為南作廠;一在鑼鼓巷千佛寺胡同,為西作廠;一在北新橋三條胡同,為北作廠,俱屬戶部。」據《乾隆京城全圖》所示,寶泉局應在今北新橋南大街路西位置。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寶源局被裁撤,宣統二年(1910年),寶泉局亦被裁撤。

時至今日,寶源局、寶泉局、北作廠、南作廠、西作廠皆不存,唯有東作廠舊址尚在。

進得東四四條83號,轉過一字素心影壁,就進了東作廠舊址大院。《乾隆京城全圖》所示,這裡為一方形大院,東南角為兩進院官廳,其他坊所零星布置四五座小房,但經過多次改建、擴建,原有格局早已改變。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司令部辦公地,後成為軍隊幹部職工宿舍。也許正是這個緣故,大院的自建房特別整齊,一排排一列列,高度基本一致,像極了部隊的營房。

越過自建房低矮的屋頂,古樸厚重的硬山合瓦式屋頂畫出了大院的天際線。

這是個三進院子,據介紹,一進院的大門西側是一排通脊連簷的13間倒座房,前有廊,為五檁後封簷戶硬山合瓦過壟脊頂,其北為一排七檁帶前廊硬山合瓦過壟脊頂建築,也是13間,中為過廳;二進院為前廊後廈硬山合瓦過壟脊頂北房13間;三進院北房9間,為七檁帶後廈的硬山合瓦過壟脊頂。

儘管院裡蓋了幾十間自建小房,但是大院乾淨整潔,不僅地面全部鋪裝,公共衛生間裡甚至還有暖氣。三年前,東四四條83號院開展精細化「微整治」,大院居民全員參與,僅大掃除就搞了二百多次,寸土寸金的院子裡甚至拆出了一個小廣場。

大院中央有一塊難得的公共活動空間,布置了城市小品,地面還鑲嵌有6個金燦燦的造幣模型,宛若銅錢,定睛看來,分別是天啟通寶、隆武通寶、裕民通寶、嘉慶通寶、祺祥通寶和宣統通寶。

看到「隆武」這個南明年號,不禁讓人想到寶泉局的一位名人和一樁懸案。《大清會典》記載:「寶泉局設滿漢侍郎各一員以總之,滿漢司員各一員為監督,其下有大使五員。」寶泉局的歷任監鑄,最有名的當屬《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更有意思的是,孔尚任完成《桃花扇》的時候,正是其在寶泉局擔任監鑄之時,而《桃花扇》寫的是南明時期的家國悲情與愛恨離仇。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孔尚任任國子監博士。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春,遷戶部主事,任寶泉局監鑄。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桃花扇》三易其稿而書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初,晉升戶部廣東清吏司員外郎。三月中旬,被罷官。

孔尚任被罷官的原因,至今仍是懸案。一個說法是,他創作了揭露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順天鄉試黑暗的《通天榜傳奇》,並盛演京城,被康熙當面「斥逐」。還有一個說法是,其在寶泉局監鑄任上受牽連而被罷官。寶泉局監鑄在當時人眼中是一個肥缺,但也是「高危職業」。孔尚任曾作詩調侃:「銅山金埒勢崢嶸,暴富乞兒恬不驚。每日垂鞭歸府第,有人來看孔方兄。」

康熙三十八年,戶部左侍郎魯伯赫上疏,言寶泉局收貯廢錢,攙鑄四年有餘,且紅銅錢鉛多銅少,折耗甚多,收來的廢錢也是鉛多銅少。究其原因,一是寶泉局收購小錢時不認真驗看,或收取賄賂;二是爐頭工匠私鑄鉛多銅少小錢,轉賣寶泉局,從中牟利。不論哪種原因,孔尚任作為寶泉局監鑄都無法推卸責任。

當然,坊間還流傳另一個說法,就是《桃花扇》風行一時,洛陽紙貴,連康熙皇帝都命人找來一讀。雖然文中並無一字反清,但其中情節仍不免惹怒龍顏。

320年前的懸案今日已無法破解,轉而想來,時任寶泉局監鑄的孔尚任應是有機會常來東作廠的。熊熊爐火前,閃閃銅幣間,孔監鑄是否想到了香君滴血,素扇點紅?

(原標題:胡同裡的鑄幣廠)

文/劉揚

來源/北京日報

內容來自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的「東富西貴、南貧北賤」到底指什麼?
    老北京人談古說故的時候,常常聽到他們說北京老城是「東貴西富、南貧北賤」,但是,要知道北京老城是分為內城(北城)和外城(南城),因此,到底「貴」的是哪個東城?「富」的是哪個西城?眾說紛紜。另外,現存的北京老城,主要是明、清兩個朝代,「南貧北賤」到底是指哪個朝代?哪個時期?說法各異。同時,網上還有好多似是而非的類似文章,說不清為什麼會出現此說的緣由。
  • 胡同推「共生院」模式 留住北京鄉愁和文脈
    東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共生院不單留住了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形態、胡同肌理,更保留住了老北京人的鄉愁,包括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歷史文脈、社區網絡。  百姓故事  「老街坊」想通了 要搬去新樓房  雨兒胡同29號院和30號院是斜對門,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曾走進過4戶居民的家,關世嶽就是其中之一。
  • 明代有兩條孝順胡同,分別在內城和外城,哪條胡同是楊慎出生地
    從嘉靖三十九年(1560)張爵編纂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現存最早記錄北京胡同的專著)中得知,當時京城內有兩條孝順牌胡同,明代後期它們都改稱為孝順胡同。一者在當時的東城明時坊。其西起崇文門裡街(即今崇文門內大街),東至內城南城根,位於泡子河南岸,與船板胡同一河之隔。另一條在南城正東坊,西起正陽門大街(今前門大街),東至崇文門外大街。
  • 這座豪宅被譽為東城最牛的四合院,因為「上面有人」敢蓋幾萬平米
    全國文保單位——崇禮住宅老北京胡同裡的四合院很多,不說普通的,只是經典的受保護的四合院都數不過來。今天咱們就來聊一個很牛的四合院,曾號稱「東城之冠」,它之所以能建得很「壕」,就是因為主人跟皇室有姻親關係,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上面有人」。
  • 蒙語的「井」音譯成了 「胡同」,給北京語言留下了印記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元朝蒙古族人佔領北京是在1215年,而將北京設立為元大都是在1267年,中間歷經50多年。從他佔領北京,到元朝覆滅,有150年的時間,在這150年裡,蒙古人在北京,使蒙古語和北京的語言,再一次發生了大的碰撞,產生了融合,使得無論在文字上還是在語言上,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痕跡。比如,「胡同」就是蒙古語的音譯,這已被專家廣泛認可的。
  • 老北京「鐵獅子」今何在?首博收藏二隻,最有元代特徵是這隻
    鐵獅子胡同不見鐵獅子北京東城有條著名的老胡同叫「鐵獅子胡同」,當年胡同寬不過幾米,大概位置是平安大街東部張自忠路的一段,如今已不存在了。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其民國時期的門牌號為鐵獅子胡同1號。攝影:姜真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其民國時期的門牌號為鐵獅子胡同1號。攝影:姜真顧名思義,鐵獅子胡同當和鐵獅子有關。
  • 城南舊事:老北京大雜院生活記憶令人懷念
    由路口往西到崇元觀,也就是現在的趙登禹路北口,叫新街口西大街;往北到城根叫新街口北大街;往南到護國寺叫新街口南大街。  先從新街口北邊路西往南說說當年的商鋪。  有個店門口兩邊立有兩根4米高的圓柱,柱身柱頭均有花紋裝飾,門楣上方有雕花木板將兩柱相連,這叫牌樓式的門面,是家油鹽店,字號叫「震泰興」。
  • 明朝天啟大爆炸成了一樁懸案,到底是什麼引起了這麼一場大災難?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其中發生難以置信無法解釋的事也不計其數。在明朝天啟年間曾發生過一起相當規模的大爆炸,至今都無法解釋。這起爆炸和3600多年前發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還有1908年6月30日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通古斯大爆炸」並成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一樁懸案。天啟六年五月三十日九時,也就是公元1626年,在明朝首都北京城西南隅工部王恭廠附近發生了一起神秘的大爆炸。這次爆炸的直徑範圍大概是750米,面積是2.23平方公裡,共造成2萬多人死亡。
  • 「半夜挖墳」不能成為一樁懸案
    然而,這一次的事件,還是讓我們有了「驚人的想不到」。因為,清理祖墳,是深夜進行的。這天黑風高之夜,這寒風刺骨之夜,「半夜挖墳」的人也是「夠拼的」。到底是誰如此「忘我工作」「兢兢業業」?事情發生了幾天了,人們還沒有找到「不留名的英雄」。被媒體和公眾質疑的河南固始的礦企信誓旦旦:「我們公司沒有派人挖別人祖墳,挖祖墳的事情誰敢幹?不信你問政府。」
  • 晚清大員和民國名人聚集的風水寶地,各個巷子裡都有名人遺蹟
    晚清大員和民國名人聚集的風水寶地,各個巷子裡都有名人遺蹟攝影撰文/二指禪掌門南鑼鼓巷像一顆大樹的樹幹,分出的樹杈就是那些藏滿名人故居的小巷子。選一個周末,帶上相機,穿梭在小巷裡,和晚清大員和民國名人親密接觸了一下下。觸摸歷史,總能找到久違的興奮點。僧王府是離南鑼鼓巷地鐵站最近的名人故事。
  • 《芝麻胡同》的京味幽默,猶如看了第一屆民國逗哏大賽…
    何冰精湛的演技其實來源於他在話劇舞臺上的多年磨礪:作為北京人藝的話劇演員,在話劇不景氣的年代裡他始終堅持不隨波逐流,許多著名話劇都有他的身影,他的演技也曾得到過不少老藝術家的稱讚和肯定。今天的何冰已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就拿過兩回。
  • 1952-2020,屬於北京人的回憶,總有一個會讓您淚奔!
    ▲1958年4月8日,學院胡同有不少學齡前兒童,辦託兒所又找不到空房子,第六居民委員會就辦了一個兒童收聽站,讓那些學齡前的孩子每天來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少年兒童廣播節目。▲1987年1月11日早晨,豐盛煤廠孟端胡同煤柴門市部農民季節工彭起(右一),冒雪挨家挨戶為居民送煤。
  • ...嫌犯曾患精神分裂】2020年6月11日晚,東莞市東城街道東源路發生...
    【警方通報紀委幹部辦案被刺身亡 嫌犯曾患精神分裂】2020年6月11日晚,東莞市東城街道東源路發生一起持刀故意傷人案件。接報後,東城公安分局立即出警,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並迅速將傷者送往醫院搶救。傷者經醫務人員全力搶救無效後不幸死亡。
  • 北京人必去的小眾文藝胡同,速來全景「淘寶」!
    「北京具有文藝範兒的胡同」它就是胡同界的跨界「新興之秀」——五道營胡同今天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祖衝亞將帶你720度無死角VR雲遊五道營胡同她還迎來三個任務挑戰她會完成任務嗎戳圖片——一起雲遊胡同!任務一:尋找京味明信片↑↑↑戳圖片,VR全景打卡胡同五道營胡同蘊藏著北京人的記憶和鄉愁老北京人於連成在這裡開了一家小店「北城根兒」衝亞在這裡有沒有找到京味十足的明信片呢?
  • 老北京迎財神掛錢兒貼對聯 為春節忙碌準備老照片 過年就在眼前
    老北京對於春節是極為重視的,餵完臘八粥,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三,便進入到了過年的節奏裡去。胡同裡老街坊,見面一句「過年好!」送去了吉祥也拉進了距離,大家心裡都美滋滋。胡同裡,小販挑著芝麻杆沿街吆喝,這對於老北京來說是過年的必需品。
  • 高考日說說北京文昌廟,帽兒胡同留有珍貴石碑
    頤和吳老 攝明清時期北京的文昌廟位於帽兒胡同(今東城區),始建不詳,景泰五年(1454)重修過,明成化十三年(1477)再次重建,重建之後明憲宗朱見深為此廟命名為:「敕建護國帝君廟」。當時,明憲宗朱見深寫了碑文並賦詩一首。明憲宗在碑文裡講述了重建的原因:「都城艮地有梓潼舊廟(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其官民士庶祈籖(qiān)者絡繹不絕,歷有靈驗,惟殿宇窄狹難於瞻禮。」
  • 小暑第二候「蟋蟀居壁」 咱們老北京為什麼愛玩蟈蟈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小暑有三候,二候「蟋蟀居壁」。中國有悠久的蟋蟀養殖歷史,據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當時宮人「以小金籠捉蟋蟀,置之枕函畔,夜聽其聲」。而咱們老北京人也愛養蟈蟈,夏夜聽來,也頗有情趣。中國有悠久的養蟋蟀歷史。
  • 與很多老北京人有相似之處,「歲朝清供」曾是風潮
    對於很多老北京人來說,年前會買點花花草草,擺放在家裡。其實,在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都會這樣做,而且他們對此有個非常文雅的名詞:歲朝清供。明清時期,文人雅士開始大量創作以歲朝清供為題材的畫。清代,由於乾隆皇帝的推崇,掀起了畫「歲朝清供圖」的熱潮,這股風潮一直延續至民國。徐文治瓶花藝術中心「歲朝清供」展中,展出的「清供」瓶花。
  • 聆聽那些塵封的世界十大懸案——歷史懸案
    民國的大師們,是如何談情說愛的——民國大師的愛情畫說漢字——你不得不知的漢字魅力1888-1965年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發生了十件令人費解的懸案,這十件案件在當時都具有一定影響,並以「十大疑案」之名聞名於世,其中有一些著名的案件曾被改編為電影、音樂劇等,這十大奇案分別是:一、開膛手傑克(1888)、二、紐奧良的斧頭殺人魔(1918—1919)、三、月光下的謀殺者
  • 清江丙午淮字大清銅幣二十文,存世僅兩枚,有就發了!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