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南崗區哈西辦事處工力所社區,活躍著一支由近百名社區居民組成的「社區舞蹈隊」,與其他舞蹈隊不同的是,他們手中的舞蹈道具竟是我們平日吃飯用的筷子。可別小看這些看似普通的筷子,隨著音樂舞動起來卻別有一番情趣。
今年60歲的華桂榮與從小就能歌善舞的妹妹是南崗區工力所社區的退休職工,退休之後,兩人不甘心呆在家中,便與左鄰右舍的幾個老姐妹一起成立了一支社區小型舞蹈隊,平日大家在一起跳跳交際舞,扭扭秧歌,開展一些老齡健身活動。後來,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華桂榮的妹妹在北京街頭看到那裡的居民很流行跳竹板舞,於是她買回了光碟,將這種舞蹈改編成了具有東北民族特色的竹板秧歌。在竹板舞的啟發下,華桂榮在與妹妹一家的一次聚餐中,發現了筷子與筷子之間發出的擊打聲音也很悅耳,便與妹妹在家中研究如何將筷子應用到舞蹈當中。老姐倆在無數次的試驗中幾乎用光了家中所有的筷子,終於自創出了新穎的筷子舞。她們將10雙筷子為一組,上下兩端各打一孔,上端用鬆緊帶穿在一起,下端配以紅綢,即每個居民每手各持10雙筷子,在舞蹈的同時兩手可隨意擊打身體各個部位作出動作,使筷子相互碰撞發出整齊的聲音,再根據不同的擊打方式配以十幾種舞步。
目前,兩姐妹獨創的「筷子舞」吸引了社區70多名居民的加入。元旦期間她們還排練了筷子舞《蒙古圓舞曲》、竹板秧歌《喜樂年華》等曲目。(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