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河觀風情,每天更新,帶你看各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紹興,古稱越州,會稽、山陰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以」紹祚中興「之義,改紹興為年號,並把越州升為紹興府,紹興之名就一直沿用至今。這裡一向被譽為文物之邦,國人盡知的越王勾踐臣薪嘗膽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紹興北倚錢塘江,山秀水清,素以風景佳麗著稱,古人曾有「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遊」之嘆。
今天的紹興不僅有紹興酒,還有浪漫的水鄉景致,充滿人文氣息的名園勝景,各色美食等,來紹興玩,一定要體驗這些,不然真算是白來了。
要品嘗梅乾菜筍乾湯
來紹興,你一定要感受一下筍乾梅乾菜。紹興人幾百年就有醃梅乾菜的傳統,每當清明時節,老城到處都瀰漫著梅乾菜的香味。
做梅乾菜自有其獨特的工藝,先把梅乾菜醃三十天,然後拿出來曬兩天,再灌進袋裡,再把筍從市場買回來,切好下鍋煮,煮好後再連同曬好的梅乾菜再放到鍋裡煮,煮一段時間後再拿出來曬,天氣好的情況下再曬個三天就曬好了。曬好後封存起來,到了夏天用它做湯,生津止渴,非常的爽口。
一定要喝喝紹興老酒
紹興產的黃酒大大有名,來此不可不嘗。陸遊在文章就介紹過,南宋時期,紹興城中就有酒壚千百所了,」汲取門前鑑湖水,釀得紹興萬裡香「,自古紹興人就愛喝老酒,無處不酒家,真可以稱為酒鄉。
鹹亨酒店無疑是大大有名了,它是魯迅小說《孔乙已》的背景地,這酒館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早年是由魯迅親戚所經營的,具有百年歷史,這樣的老酒館無疑成了觀光者的首選了,這個店的門口還有孔乙已的塑像,也是在喝酒,他成了酒館的店招了。
來這裡都是要喝點黃酒,紹興黃酒好在哪裡?它是用純糯米製成,醇度很高,喝上去有黏糊糊的感覺,很濃。配酒的小菜有著名的茴香豆,梅菜扣肉,豆腐乾,醬鴨等。茴香豆特別受歡迎,在孔乙已的時代,好多的船工吃一粒茴香豆喝三口酒:扒掉豆皮喝一口,吃掉豆仁喝一口,舔舔手上的香味再喝一口,真是下酒的好菜。
紹興黃酒貯酒的酒罈都是陶製的,陶壇有助酒的醇化,還能久放不變質。酒口用荷葉和黃泥封制,外壁刷的石灰水,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紹興黃酒要存放若干年份,老酒當然越老越好了。紹興酒也有很多的不同的釀造工藝,產生了如花雕,加飯等不同的類型,讓好酒者有更多的選擇。
要坐坐烏篷船
紹興是水鄉澤國,是船都,過去人們都要靠舟船行走,陸遊有詞曰,「輕舟八尺,低篷三扇,佔斷萍州煙雨」,說的就是這些烏篷船在水鄉展示的風情。紹興的小舟習慣都漆成黑色,所以叫烏篷船。紹興船工划船很有特色,手腳並用,並不是完全用雙手來劃,據說這樣劃可以省不少力氣,估計這些老船工要學習開車應該很容易適應了。
要戴戴紹興的烏氈帽
魯迅作品被搬上舞臺後,人們看到阿Q戴的一頂烏氈帽,其實這種帽子是紹興人一年四季都常戴的帽子。這種帽子看似也無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其實它的功能還是蠻多的,它被稱為紹興的土帽子,它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可以防雨,雨水不會浸到裡面,一般是用兔毛或羊毛製成,當地有專門以這種帽子為特色的商店。
紹興這座城市,好玩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這座城市已然成了很多周邊城市人群度周末的好地方,從杭州到紹興,也不到一個小時車程,高鐵甚至半小時即可,這樣的便利,這麼多好吃的,這麼多好玩的,自然會特別吸引人了。江南遊玩,強烈推薦來此感受一番,絕對會讓你不虛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