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皇:11億人的富有「君主」
絕對權力、驚人的財富滋生醜聞
只要有絕對的權力,又缺乏監督機制,就必然產生腐敗和醜聞。雖然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但羅馬教廷一些主教們,也抵擋不住權力和金錢的誘惑。
再見,本篤十六世
教廷的高層決策過程神秘 外界知之甚少
有著11億追隨者的羅馬教皇,不僅對梵蒂岡,對世界各國也有著非凡的影響力。如此有號召力的宗教領袖的選舉過程卻是極為神秘的。當梵蒂岡宮的喪鐘一響,120位紅衣主教就被關在西斯教堂內,直到選舉產生了繼承人,他們才能離開那兒。教皇的選舉需進行數輪,每次投完票都要把選票燒掉,選票燃燒後從教堂煙囪裡冒出的不同顏色的煙,成了給外界的唯一符號。羅馬教廷的決策過程就是這樣的神秘。【詳細】
教會財產狀況從不公布,銀行業務更極端保密
若論人均,梵蒂岡應該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了,每一個人都能被稱為「銀行家」。有媒體2003年時曾有報導,梵蒂岡僅捐款一項就達到了5500多萬美元。在這點上,足見梵蒂岡的財力的雄厚,也足見信徒們對梵蒂岡教廷極大的擁護。但是靠捐款等發家的梵蒂岡的財產狀況卻素不公布,其獲利豐厚的銀行業務也極端保密。這份替上帝管理的驚人財產,也像上帝一樣隱蔽、神秘。【詳細】
不透明的運作機制讓教會腐敗醜聞纏身
民眾要求教皇辭職
去年1月底,義大利媒體披露出大主教寫給教皇本篤十六世和梵蒂岡國務卿的信件。信件中,維加諾怒斥梵教廷內部「充斥著腐敗、專制和任人唯親的現象」。他表示,梵蒂岡官員已建立了一套貪瀆網,利用內部工程與外商勾結,將數百萬歐元中飽私囊。此外,部分教廷內部的機密文件也被一同公布,稱梵蒂岡宗教事務銀行經營不善、醜聞頻發。不透明的運作模式,讓梵蒂岡飽受質疑,十分難堪。【詳細】
教會內的權力鬥爭也成為公開的秘密
2012年羅馬宮廷暗鬥式的醜聞被認為是梵蒂岡國務卿和他的對手在相互詆毀。對此,有教會歷史學家表示,「羅馬基督教會從未讓人有如此強烈的迷失感……羅馬教廷內部的權力爭鬥讓人憤怒。」曾與現任教皇共同撰寫過著作的教廷歷史學家維託裡奧-梅索裡則表示:「羅馬教廷一直充斥著蛇蠍之人。」對於接二連三曝出的醜聞,一名梵蒂岡高層不由感慨道:「一切都糟糕透了!」 【詳細】
越來越難樹立的教皇權威,越來越難控制的宗教王國
本篤十六世古板的言行讓他在與麥當娜及哈利波特的戰鬥中一敗塗地;教廷中央權力的萎縮,導致孌童醜聞頻出;而信眾人口分布的劇烈變化,也讓「換一位拉美教皇」的呼聲愈發公開。如同他所說的:「當今世界既易於在大量的急速變革下屈服,也易於因那些深切相關生活與信仰的問題而動搖」。
孌童案驚人的破壞力:開放輿論環境讓教皇形象越來越脆弱
性侵受害者向國際刑庭控告教皇
一千年前,教皇本篤九世為了情人將寶座賣掉,沒讓教皇失去教眾心裡的崇高地位。而今的教會孌童案卻讓羅馬教皇聲譽大跌。天主教會神職人員性侵犯兒童案愈爆愈多,大大傷害了教會的聲譽和形象,教皇本篤十六世一度被質疑掩蓋孌童案,有媒體甚至稱他的辭職與孌童案有莫大關係。與一千年前相比,開放的輿論環境,讓教皇和梵蒂岡教廷的光輝形象越來越脆弱不堪。
教會對同性戀、墮胎等問題的傳統堅守讓教徒難接受
和政界一邊倒的讚揚不同,民間有人對教皇持批評態度,認為其在任期間,天主教會並未出現實質性轉變,例如反對同性戀、反對墜胎等,完全有違時代發展。去年12月19號本篤十六在聖誕演講中譴責同性婚姻。美國同性組織LGBT隨即聖彼得廣場舉行了示威活動,稱教皇的言論「死板又過時」。更諷刺的是,在聽完教皇的講話後,23日美國伊利諾州有超過250位神職人員公開對同性婚姻合法化表示歡迎。【詳細】
教皇首次為性虐兒童案道歉
本篤十六世的低效改革,讓梵蒂岡已經積重難返
作為教會裡的保守派,本篤十六世面對新的世界尷尬萬分,雖然成為了第一個登陸社交網絡世界的教皇,且人氣爆棚,但是舊的秩序和經驗已經無法幫助他進行信眾精神世界的管理。他的低效改革,代表了梵蒂岡已經積重難返。在他的辭職聲明中,告老稱病只是託詞,如何與信息革命一代、穆斯林世界、新的信仰身份與版圖發生對話,才是他與現代教廷無法解決的問題。【詳細】

2月12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女權組織半裸慶祝本篤十六世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