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龍吟》天時地利人和,你認為哪個最重要?

2021-01-08 vip電影專屬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的上半部分,基本上都是諸葛孔明和司馬懿之間的智勇對抗。 從失街亭到上方谷,一路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但是的確不同於《三國演義》和過去的相關影視作品,即使是從司馬懿的角度,《虎嘯龍吟》也還是演繹出了很多不同的精彩場景,並且足以讓觀眾們在純粹的善惡和喜惡之外,引出更多的思考.......比如:

- 神一般的諸葛亮,為什麼6出祁山,殫精竭慮,仍然無力撼動曹魏的天下?

- 看似龜縮懼戰的司馬懿,真的是沒有勇氣和膽識嗎?

- 到底天時地利人和,哪一個才是最終勝利的決定性要素?

很多人會列舉蜀漢和曹魏勢力對比的種種客觀情況,來說明蜀漢擊敗曹魏的困難之大。其實聰慧如諸葛孔明,會不知道這樣的差距和困難嗎?如孔明自己也說「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但是守,只有更加死路一條,出去也許還有機會,所以諸葛孔明拼命要往外突破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的確,好像孔明運氣是不太好,每一次都是功敗垂成,總有一些地方不如預料,最後只能「出師未捷身先死」,似乎冥冥之中,總有一些缺失的東西.......所以,天時、地利、人和,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而看到現在,各種版本的《三國演義》,也確實只有《虎嘯龍吟》能夠最清晰的讓我們領會到其中的一些核心問題.......

天時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的確,地利、人和也是很重要,但是,這2個要素常常能幫你解決1-2場戰役,卻贏不了整個戰爭........舉個例子,2000年,小編很早就看到有很多的創業公司已經在2維碼領域做了突破和耕耘,在各種應用場景上做了配適,但是卻沒有一家最後能存活下來......為什麼,其實完全不為什麼,原因特別簡單,因為那個年代,手機也不是智慧型手機,大屏幕手機更是鳳毛麟角,而行動網路更加停留在GRPS龜速階段.......因此,在沒有各種智能應用支持的情況下,單純靠圖片識別技術和那麼慢的網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移動2維碼所賴以生存的用戶環境的.......這就是天時不到,你再有資本,再有技術人員,再有夢想,也是無用........

回看諸葛孔明,其實史上記載可以算作「出祁山」的北伐共有5次(其中一次屬於防守可以不算):

- 建興6年(公元228年春),第一次出祁山,攻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但鬼使神差一般,因為馬謖失街亭,功虧一簣;

- 同年冬天,蜀軍出散關攻陳倉,偏偏碰上守城的是郝昭,久攻不下,糧盡而退;

- 建興7年(公元229年春),進攻武都、陰平,魏軍郭淮擔心面對蜀軍主力,沒有接戰,被蜀軍拿下2郡,算是取得小勝;

- 建興8年,曹魏主動對蜀漢發起攻擊,曹真、司馬懿、郭淮分三路進攻,碰上大雨,行軍艱難,又被蜀軍勝了幾場,抵擋住了魏軍攻擊,魏軍退卻。(防守)

- 建興9年,諸葛亮再次親率大軍出祁山,在上邽割了魏國的麥子,並小勝曹軍,被司馬懿拒守不出,而糧食接濟不上而退卻。(退的時候設伏射殺了名將張郃)

- 三年後(公元234年),諸葛亮出斜谷,約好東吳一同攻魏,但不幸東吳攻魏失利,司馬懿拒守渭水,任由諸葛亮侮辱挑唆,堅守不出,雖然在上方谷一戰差點將司馬懿燒死(這一段為歷史沒有的演義),但是最終功虧一簣,自己反而油盡燈枯,先死在五丈原.....

以諸葛孔明的智慧,每一次出兵肯定都做好了精密的規劃,但每一次都似乎在重要關頭,都會碰上一些問題,讓孔明無法如願以償...... 其實,這就是不合天時! 哪怕孔明再有地利,人和也是枉然.......

在《虎嘯龍吟》中,安排了很多孔明和仲達的神交對話,其中有一段特別的出彩:在明朗的月空下,孔明和仲達在各自的軍營中對著明月隔空對話:孔明:出來吧,決一死戰!仲達:呵呵呵,只怕要讓你失望了。孔明:你我各自手握一國軍政,難道最後只能讓天意來決定嗎?仲達:天意難違!否則,得天下的早就該是劉皇叔、武皇帝,這樣有大智慧、大理想的人;他們的理想都被天意吞噬了,天意也必將吞噬你我之中的一個!一切,交給上天!決斷吧!的確,強若曹操、劉備這樣的人物,都無法一統天下,這並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天命使然!

又比如:一代戰神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在整個指揮和法軍的行動也是犯了多次不可思議的失誤和錯誤,最終失去了整場戰役和整個戰爭。你也一樣很難相信,會有那麼多巧合出現在同一場這麼重要的大戰之中。除了天意,別無其它!在不合適的時間,即使是做好了準備的充分,一樣得不到你想要的結局.......

選擇時要懂得跟從天時

看三國,很多人覺得為什麼曹操不廢漢自立,非要留給他的兒子來做? 其實司馬懿又何嘗不是把立晉之事留給了自己的兒子?而歷史上,更有很多事情,都是在關鍵時候,關鍵人物的一次立場改變,影響了整個格局.......這並不是宿命論,而是他們都在判斷,現在是不是到了天時已經註定的時刻。小編其實也相信,有好多事情屬於命裡註定。就像老外們曾經做過的一個實驗,人這一生,至少在8萬人中,才有可能碰上一個與你有交集的人。而如果要發生更加親密的關係或者感情,也許真的要上百萬人中才會有那麼一點機緣巧合......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在選擇中度過,有些人並沒有天資秉異,但是卻總是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選擇,得到了巨大的回報;而很多聰穎過人的人,則往往喜歡投機取巧,博取機會,似乎得到了一些先機,但最後卻失去了更大的收穫......

所以,尋找未來,要去尋找符合未來,符合趨勢,契合自己的那塊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要太過相信輕易出現的誘惑,而且越輕易越表面美好,往往就蘊含了更大的危險和代價。這也會是一種天道平衡吧!願大家都能知天時,順天時,成為最後上天的眷顧者!

相關焦點

  • 天時地利人和 你覺得哪個才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
    都說天時地利人和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那麼,這裡面的哪個因素才是最終決定你最終能獲得成功的因素呢?時代不同,我們對這一句話理解也應該不同,要是在三國時候,這一句話的三點應該是不分先後的,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就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天時。
  • 預測與天時地利人和神助
    關於天時地利人和神助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體上是相同的。天時,就是時間因素,地理就是地域因素,人和就是人與人的因素,那麼神助呢?很多時候,這個神助就是一個容易誤解的地方,什麼是神?我的理解民族影響就是神,當然神一般都說的是已經去世的人。
  • 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地利」有多重要?看看定都長安的唐朝你就知道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面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認為在作戰中,有利的時令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但是這句話不僅僅只對戰爭適用,它可以應用於方方面面,包括個人的成功與國家的強盛。
  • 天時,地利,人和,最要緊的是什麼?蕭紅回答得真好,讓人嚮往!
    我們很多人做事,創業,選日子,都喜歡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喜歡看日子。那麼天時,地利,人和最要緊的是什麼呢?我們無不想起了三國裡的魏蜀吳,很多人都認為魏國佔了天時,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人說吳國得地利,是佔了天險之地,赤壁。但吳國跟蜀國比起來,地利卻又不及蜀國的蜀道,劉備和孫權都有人和,國家都治理得很好,很愛國。
  •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聽說一句話:       天時地利人和,到底是什麼意思?且聽國家高級培訓師--武當玄緣子為您解答: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問題古往今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們用天時地利人和來總結企業成功因素,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 《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做到人和才能成功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 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天時地利人和與煙臺經濟發展
    「走近山東創造」系列評論八十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天時、地利、人和
    除非你原本就很有錢。除非你原本就打算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每一分錢都是錢啊,無論你的錢是怎麼來的,不管是用體力或是智力贏來的錢,還是父母留給你的,輸掉了,總是可惜。每個人的起點是不同的。可是無論怎樣,都儘量的不要跌到,不要摔的頭破血流。二我爺爺奶奶以前是開客棧的。
  • 成功的3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解釋:成功之路中,天時地利人和為三要素,它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
  • 《琅琊榜》:解析梅長蘇成功的「天時地利人和」
    導語:《琅琊榜》:解析梅長蘇成功的「天時地利人和」經常關注小妖的朋友都知道,小妖是很少看國產劇的,一方面是好看的太少,另一方面試國產劇的世界觀太狹隘了。就算是再宏偉的神話歷史武俠劇,都能拍成無腦愛情。那種愛來愛去的故事,小妖實在是愛不起來。
  • 從孟子到現代職場: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老師,您說錯了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眾人齊心協力。)孟子「天時」則指用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等。孟子認為戰爭的勝負首先在於人心,其次在地利,最後才是天時。
  • 一位過來人告訴你,天時地利人和的愛情,你值得擁有!
    所以,愛情真的不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真正的愛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還需要兩顆相互赤誠的愛著彼此的心。一位過來人告訴你,天時地利人和的愛情,你值得擁有!一、天時。所謂天時,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就是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如果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那麼,愛情將不會朝著你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 《不再讓你孤單》:相愛這件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2、 天時地利人和塑造出美好的愛情當然,這樣的自由可以被歸結為緣分,而緣分多半是上天註定的,也有一部分是靠自己爭取的。緣分,也可以被認為是愛情中的天時地利人和。當天時地利人和具備的時候,愛情就已經在向你招手了。
  • 成功的投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成功的融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同樣投資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鹹淡哥在撮合投資者投某獨角獸時,也經常發生項目方看不起資金方的時候,這時聽聽項目方的解釋就是;「之前我向他們提交過BP,被否決了」 什麼是天時地利人和 第一,「天時、地利」是投資初期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成功的投資者,都是擅長把握機遇和利用環境的具有強烈進取心的冒險家、實幹家。
  • 俗話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說明天時地利人和哪個重要?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古時候古人們認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出處節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天時地利人和"用英語怎麼說?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每日一詞】天時地利人和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什麼是職場中的天時地利人和?
    現實中,人們把成功的原因,習慣性地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那麼什麼是職場中的天時地利人和呢?天時,就是準確定位。那麼,定位到哪裡才算準確呢?定位到自己喜歡做又擅長的事情上。作為老闆,掙錢是必須的,因為沒有錢企業就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展壯大,但你掙錢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掙錢的目的,是為了給員工謀福利,給顧客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給社會做貢獻。那麼,你的定位就是做「企業家」,你的企業就會越做越大。
  • 一課譯詞:天時地利人和
    [Photo/pexels]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 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