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11月9日,豐子愷出生在浙江省崇德縣。
在此之前,他的母親已生了六個女兒,他是家裡的第一個兒子。因為父親也只有一個妹妹,他便是豐家煙火得繼的希望,備受珍惜。父親因此為他取乳名為「慈玉」,他也確實是家人眼中的寶玉,祖母溺愛,父母疼愛,姐姐憐愛,連家裡染坊中的夥計們也喜歡他。
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
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豐子愷
一、從頂至踵,渾身都是個藝術家
豐子愷從小便對線條和色彩敏感,那本為他開蒙的《千家詩》裡的黑白人物全都被他用燃料塗成彩色,他描摹人物畫譜,給同學們畫,給鄉親們畫,甚至應私塾先生要求為學校畫孔子像供人瞻仰。線條和色彩的魅力被他發現,並一直深深吸引著他。
長大後,他結識了李叔同和夏丏尊兩位老師,前者不僅給予他音樂和美術上的啟蒙,也在為人處世上為他做了榜樣;而後者所提倡使用生動活潑的白話文、如實地表現自己真實的感受的主張,則始終被他奉為圭臬,成為他以後散文創作中的最可親可愛的特點。
這樣的際遇讓豐子愷在散文和漫畫的創作上,既有塵世的熱愛,也有出世的豁達,他總能抓取到身邊再平常不過的瞬間,將它定格變成雋永。
朱光潛說他,「從頂至踵,渾身都是個藝術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動笑貌,全是藝術的,全都是至愛深情的流露。」
豐子愷的一生中遭遇過家道中落,過了十幾年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而世事浮沉中,豐子愷先生始終作至純至善之畫,寫至真至美之文,應答滄桑變化的人間。他的藝術,就是他給時間的答案。
二、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因為「熱愛」,豐子愷發現了一個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兒童世界。
在這裡可以隨心所欲地提出一切願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頂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飛機;眠床裡可以要求生花草,飛蝴蝶,以便遊玩;凳子的腳可以穿鞋子;房間裡可以築鐵路和火車站;親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來……
他始終懷有一顆童心,用和孩子一樣的視角看世界。
他愛孩子,以為兒童是最天真完整的人。因此他能只用廖廖幾筆,就能畫出阿寶赤膊時的害羞窘迫;畫出滿腦子奇思妙想的瞻瞻要摘月亮的真誠懇切。「我深深地理解他們的心理,興奮而認真地作這些畫。」
因為孩子們愛貓,豐子愷也養貓、寫貓、畫貓。他低頭看書,貓就趴在他戴著氈帽的頭上;他架起腳吃酒,貓就會爬到他的腳上玩耍,一高一低,一動一靜。豐子愷對所有生靈似乎都是如此愛護的。
他為老師弘一法師所作的《護生畫集》裡,就有著貓放掉老鼠、獵人放過鳥的畫面。還有一幅作品中單單畫了一雙鞋和螞蟻,意喻著不下心踩到一隻螞蟻也會心生不忍。
豐子愷懷有一顆溫柔悲憫的心,看待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洞悉了人性卻不拆穿,理解了世人的不易而體貼。因此,即使經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他的散文和漫畫中卻不見絲毫戾氣,只有一如既往的豁達和平和。這樣的豐子愷,就像他評價夏目漱石那樣,一生就是為了做「一個最像人的人」。
三、文心之真,畫心之趣,愈讀愈品愈瞭然
不管是流傳廣泛的經典漫畫,還是動人質樸的小品散文,讀豐子愷,總是會讓人心生親切溫暖之感。
2018年11月9號是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為此,時代華語重磅推出一代文藝大師豐子愷最為經典的散文集「初心四書」,分別是《活著本來單純》《無用之美:豐子愷聊繪畫》《有趣生活:豐子愷談日常之美》《初心——豐子愷漫畫主題筆記本》。
「初心四書」就像是豐子愷的不同側面,將這位溫柔可愛的老先生以及他的初心完整地展露在讀者面前。
《活著本來單純》是豐子愷系列的年度暢銷好書。全面收錄了《漸》《大帳簿》《夢痕》《給我的孩子們》等41篇經典佳作,搭配的43幅漫畫原版復刻,典雅可愛,採用特種紙印刷,觸感溫潤,可堪賞玩。
《無用之美:豐子愷聊繪畫》將豐子愷「漫談繪畫」的文章集結一冊,以饗讀者。豐子愷以散文家的文筆、藝術家的眼光,不失偏頗又滿腹情懷地講述中西美術的發端、演變、技巧和風格,並佐以實例分析。行為洗鍊、深入淺出,既可作為繪畫普及之作,又可常讀常新。
《有趣生活:豐子愷談日常之美》是豐子愷首部集音樂、繪畫、藝術情味、生活雜讀、精神文化探討為一體的散文合集,是一部符合當下佛繫心理訴求的生活之書。並特別收錄了《談像》《一個銅板的畫家官司》《鐘錶的臉》等多篇罕見文章。
《初心》漫畫主題筆記本精選漫畫64幅,輔以唯美詩句,布面精裝工藝,全彩印刷,極致的閱讀享受。豐子愷筆畫七十載,終成一顆赤子之心。
豐子愷的散文和漫畫,每每都蘊含著有趣、有心、有情的人生哲學。在心情低谷時翻看給人以溫暖與悲憫,在人生順境時閒讀,又像一陣涼夜清風,不至昏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