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 獲首都理論界新聞界讚譽

2021-01-09 SZNEWS

■ 深圳特區報駐京記者 莊宇輝 李萍/文 何凡/圖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上,由深圳特區報和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聯合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一書在京引起積極反響。首都理論界新聞界權威專家學者對本書出版給予高度評價,專家一致表示,《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這本書,形象地回答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個重大的時代課題。它為深圳特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勇當「四個全面」排頭兵、「四個自信」踐行者,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由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一書今天在京和讀者見面。

據介紹,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從今年5月9日起,由深圳特區報、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深圳寶安區委宣傳部聯合推出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大型採訪活動,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小甘出席啟動儀式並為記者授旗。深圳特區報記者奔赴全國十餘省區市,行程3萬多公裡,實地尋訪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鐵人精神以及改革開放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近20種中國共產黨精神的發源地、當事人、傳承者,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對每種精神都撰寫了解讀性的理論文章,每個主題分別以整版陸續推出報導,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在這些報導的基礎上,深圳特區報攜手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對中國共產黨精神進行了梳理和分析,編撰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一書。本書由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鄧純東擔任編委會主任,深圳報業集團社長陳寅、深圳報業集團總編輯宣柱錫、深圳特區報總編輯胡恆芳任編委會副主任,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智庫秘書長金民卿,時任深圳寶安區委宣傳部部長陳紹華,深圳特區報副總編輯呂延濤任主編。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就新形勢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這本書恰好在這個時候出版,它可以形象地幫助我們理解六中全會精神,更好地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委員、光明日報原總編輯何東平認為,這也是深圳這座城市永葆生機活力的重要條件。因為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弘揚黨的精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忘初心,不忘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才能為新時期走好新的長徵路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中國共產黨人的長徵永遠在路上。不斷凝練提升和永葆中國共產黨精神,是我們黨不斷取得勝利、實現發展進步的重要經驗。」 全國政協委員、《求是》雜誌原總編輯張曉林說,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面臨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一書的出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金民卿表示,本書聚焦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等近20種中國共產黨精神,對它們的形成過程、豐富內涵、傳承發展、現實意義及當代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歷史還原和時代解讀,有助於人們在閱讀中找尋中國共產黨精神的發展脈絡,感受中國共產黨精神的磅礴力量,在感動中見證、在學習中實踐、在重溫中傳承,在黨的偉大精神的指引下凝心聚力、奮發有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開拓前進。

「《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這本書形象地回答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個重大的時代課題。」何東平進一步表示,這本書,為深圳在新時期履行新使命,為深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勇當「四個全面」排頭兵、「四個自信」踐行者,打造實踐五大發展理念新樣本,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譜寫特區發展新篇章,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深圳特區報北京11月24日電)

相關焦點

  • 紅船初心——從「紅船精神」看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性特質
    蔣建華攝編者按: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並闡釋了「紅船精神」,提煉了中國革命的源頭精神、完善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的建構、呈現了完整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寶貴經驗
    站在這一重大時間節點,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發展成為有能力、有擔當的世界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在跌宕起伏的國際形勢面前愈加鮮明。我們不禁發問,在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何以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徵程?明晰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寶貴經驗,能為我們回答這一問題提供參照。  集中力量,統攬全局,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顯著優勢。
  • 六大特質決定中國共產黨取得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務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信息技術部聯合推出「黨史微課」系列微視頻,作為「國史講堂」第二季的內容,約請專家學者為廣大網民闡釋解讀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深刻內涵,敬請關注。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系統總結黨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經驗,對於新時代黨的立德樹人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要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特點,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 塑造新時代首都市民的精神品質——談談北京榜樣的內涵和時代價值
    北京榜樣,是首都北京特殊的風景。今天早上,一打開手機,就收到了一位北京榜樣呼喚我去張北種樹的微信,11月10日,入冬前的最後一次。這樣的邀請,已持續多年。在路上,打開車裡廣播,就能聽到「北京榜樣,平凡中的力量」這個熟悉的旋律和榜樣的故事。北京榜樣如夏日和風、冬日暖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
    第三條 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 曲青山談《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寫歷史述大道探規律
    >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   一部系統完整的黨史通史基本著作   理論周刊:最近,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的《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以下簡稱《九十年》),一經出版就受到了廣泛關注。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關聯
    具體到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的源流關係,則是指在中國共產黨最初創建過程中形成的精神風貌和理想信念,為中國革命精神提供了普遍原理和基本原則。建黨精神所體現的時代是從建黨之初到當今新的歷史時期乃至未來,而紅船精神所體現的時代是階段性的,紅船精神不能等同於建黨精神。依據時代的發展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特殊條件加以分析和理解,可以發現,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之間存在著普遍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 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遵循——中央統戰部負責人就《中國共產...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基本遵循——中央統戰部負責人就《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公開發布之際,中央統戰部負責人就《條例》修訂和貫徹落實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中國史上最傳奇的間諜,身兼5重身份,晚年精神錯亂,葬入八寶山
    中國史上最傳奇的間諜,身兼5重身份,晚年精神錯亂,葬入八寶山 比較火的電視劇《風箏》,在觀眾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該劇以潛伏於軍統內部的共產黨員「風箏」的人生與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故事。
  • 憶崢嶸歲月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抒寫和銘記抗美援朝精神,傳播志願軍英烈事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粒扣子,11月2日,清水街道竹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團支部以「愛國季」為契機,聯合蕪湖佳欣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宣講活動。
  • 《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的「中國精神」如何解讀?
    影片中展現的中國精神和國家安全理念,受到影視評論、國家安全學專家等不同角度的熱議和解讀。中國電影理論家,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原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研究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饒曙光表示,《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講述了國際化背景下的「諜戰故事、中國故事」,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一種新拓展。故事的張力和製作精良是本片吸引大眾的基本前提。
  • 【「四史」 記憶】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日與紀念日是同一天嗎?
    【「四史」 記憶】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日與紀念日是同一天嗎?「四史」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增強底氣骨氣正氣,提升黨性修養的內生動力。紮實學習「四史」,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方能知來路、明方向,不忘初心,與時俱進,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 日本沒有「首都」一說,確定東京為首都的法令已於1956年廢除
    由於首都是國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國家主權的象徵,是民族生存的精神象徵,所以在二戰中,日本人猛攻中國首都南京是為了滅亡中國,而德國人則是死也要拿下莫斯科。正是因為首都的重要性,在當今的國際新聞報導中,經常用首都這個名稱來指代一個國家,北京、莫斯科、華盛頓、東京往往是常見的名詞。
  • 團日活動|「習全會精神,繪時代藍圖」主題——工商管理學院2020級...
    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於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
  • 凝聚起偉大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
    本報評論員魯甸之殤,中國之痛!
  • 回顧中國共產黨80年歷史 黨史專家追憶20件大事
    新華通訊社最近約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專家,評出中國共產黨成立80年20件大事。這20件大事是:1.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黨的一大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
  • ...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全力推動新時代教育工作邁...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內容豐富、思想深邃,為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教育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努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7月1日為何成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
    會議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提出黨的奮鬥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在中國實現無產階級專政,達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從此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