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寶貴經驗

2021-01-14 太陽鳥時評

  作者:宮長瑞 張迎 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蘭州大學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

  寒來暑往,春種秋收,辭舊迎新之際,回顧2020年,這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面對疫情大考,中國交出世所罕見、令人敬佩的滿意答卷;脫貧收官,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創造世界奇蹟;目標交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徵程拉開序幕。站在這一重大時間節點,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發展成為有能力、有擔當的世界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在跌宕起伏的國際形勢面前愈加鮮明。我們不禁發問,在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何以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徵程?明晰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寶貴經驗,能為我們回答這一問題提供參照。

  集中力量,統攬全局,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顯著優勢。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即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然而,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解決絕非一帆風順。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威脅人民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擾亂生產生活秩序。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力量、統攬全局,果斷決策,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領導並組織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大會戰,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周密部署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因時因勢制定重大戰略策略。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全國上下聞令而動,迅速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統攬全局導方向的制度特點,是疫情防控的突出優勢,亦是為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營造穩定社會環境的顯著優勢。

  以人為本,民生至上,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根本原則。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問題,每個時代的主要問題構成重大時代課題,每個時代的主要問題往往也構成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作為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這點是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關鍵。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始終是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重要方面,同樣也是黨以人為本關切國計民生的重要切入口。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把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作為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當前,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要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向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

  自我革命,自我完善,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不竭動力。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正因如此,我們黨才能在腥風血雨中一次次絕境重生,才能攻堅克難,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黨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號角已經吹響,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寶貴經驗仍將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順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不竭動力。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仍處於戰略機遇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之年,我們要總結並吸取中國共產黨解決重大時代課題的寶貴經驗,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助力重大時代問題與重大時代課題的解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力譜寫新的壯麗篇章!

相關焦點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之治的「德」與「法」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文化,自古以來便不是單純的文學載體,而是民族之精神所在、國家之力量所在。正所謂「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文化與治理目的息息相關。中國之治的關鍵密碼蘊含在中國悠久的「德」文化與「法」文化之中,體現在中國之治的「德」與「法」之中。
  • 解碼:顯著優勢對於創造"中國之治"的重大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探索實踐、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群眾路線在國家治理中的豐富實踐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作者:張雲飛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這樣,就形成了政治治理的中國之道。群眾路線在經濟治理中的創新實踐在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完成之後,毛澤東同志指出,在所有制問題基本解決之後,最重要的是管理問題。其中,「鞍鋼憲法」是將黨的群眾路線運用在社會主義企業管理中的可貴嘗試。
  • 《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 獲首都理論界新聞界讚譽
    ■ 深圳特區報駐京記者 莊宇輝 李萍/文 何凡/圖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上,由深圳特區報和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聯合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時代解讀》一書在京引起積極反響。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關聯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作者:高福進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內蘊的建黨精神是我國紅船精神的源頭活水以及樹之本根。紅船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始終存續並不斷得以弘揚。通過歷史地考證和邏輯地分析,釐清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之間的關聯,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新需求的時代意義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處於相對文化弱勢的群體很容易助長其極化的文化品位,甚至成為文化單食主義者,長此以往則會影響整個社會時代精神的振奮、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養的提升。第三,一些亞文化形態不可忽視。有些非主流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情感表達,又經過社交媒體廣為分享,形成了較大影響,與主流文化會產生交融和抵抗。同時,大量文化內容產品會被貼上意識形態領域的標籤,甚至有部分有害信息會危害意識形態安全。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塑造「家國合力」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作者:孔新峰 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深刻認識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意義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主講人:胡智鋒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深化,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行動指南,為我們深刻認識新時代文化建設新使命、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明確了前進方向。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將人類歷史劃分為史前、古代文明、軸心時代和科技時代等四大階段,其中只有中華文明完整地跨越了四個階段。作為人類軸心時代的幾大原生文明之一,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傑出貢獻。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問題日漸凸顯,成為當下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的問題。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系統總結黨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經驗,對於新時代黨的立德樹人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要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特點,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特質
    全面、科學、準確地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要釐清其歷史文化源流和思想理論脈絡,更要掌握其中蘊含的哲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深刻認識其呈現出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理論特質和理論品格。 把握時代大勢。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每個時代的思想理論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都是一定社會歷史實踐活動的結果。
  • 中國鄉村治理四十年變遷與經驗
    進一步研究發現,中國鄉村治理四十年變遷蘊含著鮮明的中國經驗:(1)中國政治體制優勢下的國家高位推動;(2)改革進程中始終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尊重農民群眾首創精神;(3)遵循試點到整體的漸進性改革路線,構建了改革、發展與穩定三角平衡格局。中國鄉村治理四十年實踐所蘊含的寶貴經驗對推進新時代鄉村治理改革創新具有重要啟示和意義。
  •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支持和引導宗教界人士對宗教教義教規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文化的闡釋,促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
  • 1956: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篇之年
    原標題:1956: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篇之年   9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經歷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和從社會主義革命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兩次歷史性的轉變。在這兩次歷史性轉變過程中,1956年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和意義。
  • 回顧中國共產黨80年歷史 黨史專家追憶20件大事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獨創性經驗的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所產生的理論成果。七大通過的黨章明確規定: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
  • 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
    也就是說,新時代是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時代,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新時代。從時代意義上看,新時代具有三重劃時代意義。第一,對於中華民族的劃時代意義在於,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從一窮二白走向偉大復興——對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的回顧與思考
    誠然,新中國建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是空前的:舊中國一窮二白、積貧積弱、民生凋敝,還有那滿目瘡痍的戰爭創傷,加之受到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外交、經濟、軍事上的嚴密封鎖,而且當時中國共產黨又缺乏領導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實踐經驗,如何建設新中國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全新課題。中國革命勝利前夕,當時的美國政府為推卸其在中國失敗的責任,曾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
  • ...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編者的話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順應世界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普遍願望,中國共產黨著眼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創造性回答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時代之問,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作為和擔當。
  • 紅船初心——從「紅船精神」看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性特質
    蔣建華攝編者按: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並闡釋了「紅船精神」,提煉了中國革命的源頭精神、完善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的建構、呈現了完整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 【中國穩健前行】勇於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
    作為一個新型政黨,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和生產方式,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引領社會歷史發展趨勢和潮流,積極主動克服黨自身存在的不足,堅持以批判性和革命性態度,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斷改造自己,在革命性探索和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不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要始終保持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