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以為,擁有得越多越好,最好擁有全世界。
佛祖卻認為,這個世間上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教我們不必執著。
當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洗禮,就越活越明白,世間上的一切都無時不刻不在變化著。
人人都有生老病死,分分秒秒都在吐故納新,錢財如過手寶,過往的人、事、物早已成為塵影裡的回憶。
或總有一些人留戀過去,放不下過去的物,記掛著過去的情……
有時細細想來,幼時的我不是現在的我,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大家都一樣。
在你萬般不舍的時候,一切早已變了模樣,放不下是企圖活在過去裡,或者是想把過去拉到現實中來,註定枉然,徒增煩惱。
就像剛剛花出去了的錢,還在想著買了幾根蔥還是買了口紅;就像過去了的情,還在想著曾經的熱烈;就像過去了一切人和事,還在想著曾經的美好。
腦子裡想啊想啊的,明明知道許多東西已經過去,明明知道許多東西得不到,明明知道那是別人的人,就是放不下,還在想,還要想,因此就把你拴住了。
佛陀開示說:「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指出世間的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也是相對的。
村裡有個青年常為工作辛苦而哀怨,他爹就開導說:「辛苦是好事啊,沒經過辛苦,怎能體會得到幸福的滋味呢?」
只要你足夠留心,就不難發現,在每一個烏雲壓頂的時刻,用不了多久就會晴空萬裡,當雲開見日時看見的就是開闊的藍天。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聚散無定的,擁有與失去、幸福與悲哀、失望與希望,都是相對的現象,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要我們願意品嘗,就樣樣都很有滋味。
有次有人有意試探一下弘一大師的修為,特意將齋飯做得特別鹹,故意問大師覺得飯菜的口味如何,大師回答說:「鹹有鹹的味道。」飯後再給大師倒一杯白開水喝,又問味道如何,大師笑著回答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在我們品嘗生活中種種滋味的時候,並不是沒有這些滋味的感覺,而是要超越其中的分別,用心去品嘗,就能從平淡的生活中品嘗到當中的幸福滋味。
不瞞你說,我在每一次辛苦勞作之後,真的是一杯白開水下肚就能感受得到口舌生津,而在安逸的時候,即使在鮑參翅肚裡也品嘗不出那種幸福的味道。
北宋詩人蘇軾為官之時,被貶黃州,與好友劉倩叔共遊南山。好友以野菜待客,蘇軾卻讚嘆:「人間有味是清歡。」
作者: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