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拼音 自創《漢字密碼字典》 7旬翁18年勵志夢

2021-01-14 三秦網

核心提示: 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我們遇到生僻字,多是用手機、網絡等查詢,常常忘記了最基礎的查字工具——字典。西安78歲老人倪天新不改初心,花費畢生心血,18年磨一劍,自創國內首本《漢字密碼字典》。患有耳聾的他,只想幫聾人。

倪天新展示自己的漢字密碼字典本報記者代澤均攝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首席記者姬娜 實習生 戴雲舒高陽羅展劉璐 )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我們遇到生僻字,多是用手機、網絡等查詢,常常忘記了最基礎的查字工具——字典。西安78歲老人倪天新不改初心,花費畢生心血,18年磨一劍,自創國內首本《漢字密碼字典》。患有耳聾的他,只想幫聾人。 

18年夢不改 不識拼音編字典 

昨日上午,倪天新背著布包,顫悠悠地來到報社。沉甸甸的一本《漢字密碼字典》,738頁,120萬字,匯聚了老人18年的努力和心血。 

「我不懂拼音,但我看書看得多。」他患有先天性耳聾,因為家貧,小學沒畢業就輟學了。為了養家餬口,年輕時當了工人。 

直到60歲時,生活條件慢慢變好,一個宏偉的計劃在老人心中逐漸萌芽。2004年老伴去世,女兒出嫁。倪老先生不忘初心,開始他多年的夢想——編寫《漢字密碼字典》。

自創「密碼查字」 8105個漢字 

「我的《漢字密碼字典》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沒有難查的字,一個是每個字都沒有重複。」倪先生臉上滿滿地自豪。 

他發明的「密碼查字法」,是用0-9共10個阿拉伯數字為代號,每個數字控制3種筆形(筆畫),每個漢字根據前三筆和後三筆的筆畫,編排為一組6位數字的編碼來快速檢索每一個需要查找的漢字。比如:8代表筆畫「點」、「捺」,9代表「橫」「豎提」等,4代表「撇」「撇折」等。依據此,漢字「秦」的編碼就是「999148」。另外,不足六畫的字則用「0」補足6位數。比如:漢字「水」的編碼就是用「174800」組合。全書依據國務院正式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編寫共計8105個漢字,並附有詞條和部分成語。 

倪先生表示,他這本字典主要是為聾啞人、外國人以及農村的孩子們設計的,讓他們可以不需要學拼音就能方便地查詢不懂的字。 

賣掉房子自費出書 主編總鑑都是義工 

談到創作過程的艱辛時,倪老先生痛苦地閉上眼睛:「我都不敢回憶。」 

為了夢想,他賣掉了自己家在西安的房子,一方面為了省錢,一方面為了調研,搬到藍田農村住了三年。甚至靠做鈑金工藝品來養活自己。 

記者看到這本字典的編寫說明上寫道,「自費出版」、「主編、總鑑和部分編者全屬義工」。 

艱辛沒有打倒倪老先生,他聯繫到喬萬才、付文靜等來幫忙。由於自己不會使用電腦,所以他只能一個字一個字的創作編碼,再由付文靜打字打出來。有時候,他半夜突然睡醒想起來就編碼,編完碼再睡,一晚上能如此反覆三四次。 

2011年,他出版了《密碼查字法》一級表,發放的3000冊小書得到了許多民眾的歡迎,紛紛表示期待其字典的出版。在這樣的支持和鼓勵下,他攻克了數不清的難點,終於在2016年出版了《漢字密碼字典》。 

相關焦點

  • 7旬翁18年勵志夢 不識拼音自創《漢字密碼字典》
    倪天新展示自己的漢字密碼字典本報記者代澤均攝西安78歲老人倪天新不改初心,花費畢生心血,18年磨一劍,自創國內首本《漢字密碼字典》。患有耳聾的他,只想幫聾人。   18年夢不改 不識拼音編字典   昨日上午,倪天新背著布包,顫悠悠地來到報社。沉甸甸的一本《漢字密碼字典》,738頁,120萬字,匯聚了老人18年的努力和心血。   「我不懂拼音,但我看書看得多。」
  • 越南漢字兩千年興衰史,曾以漢人自居,最終在幾十年前廢除漢字
    而且越南人婚禮上必掛雙喜字,逢年過節或者升學考生,人們大多喜歡前往寺廟前求助圖翁(寫漢字的越南人)寫上幾幅漢字書法。但是現在的越南人對這些傳統的漢字很陌生,許多人並不懂這些漢字的真實含義,而且越來越多的羅馬拼音對聯書法正在取得漢字。而這一些都是源於60多年前的越南的那場廢除漢字推廣國語字運動。
  • 老人編纂《直檢字典》 無需查拼音部首5秒找字
    為了突破這兩種查字方法,溫州八旬老人梅雪儔花費了20年時間,新創了「直檢法」,無需通過查找部首和拼音,以漢字構造和筆畫筆順為基礎,只要把所檢單字按一定規則編成四個數字筆畫碼,就可以直接快速查字。這本字典究竟如何使用,昨天,梅雪儔向記者演示查字,5秒鐘內就迅速查到字。
  • 蘇州67歲奶奶大字不識卻發狠學拼音認漢字 背後原因太心酸
    家住蘇州的王奶奶,年少時家境困難,沒有接受過教育,大字不識一個。然而如今67歲的她,卻在拼命通過電腦學習認字,這是為什麼呢?不識字的奶奶學電腦教孫子認字眼前的老人就是67歲的王奶奶,她正用小黑板帶著孫子小輝,認一些簡單的漢字,但黑板上的字錯誤的不少。
  • 《筆順碼字典》問世 通過筆畫順序就能查到漢字
    巴掌大小的《筆順碼字典》,6700多個常用漢字收錄其中,看起來和常規字典並無差別。然而,這部字典並沒有常規的漢字偏旁部首表格,取而代之的是《筆畫編碼表》,通過筆順碼檢字,不十秒鐘,即可找到所需的漢字。
  • 市民翻字典後被拼音驚呆了
    先是不認識漢字,查了字典更暈了,西安市民姚女士覺得,「hm」這樣的拼音應該是標錯了吧?事實上,這是拼音中極少的特例。  西安市民姚女士前幾天和孫子一起觀看央視播放的「漢字拼寫大會」,看到「噷」這個字她不認識,於是拿來手邊孫子學校剛發的《新華字典》第11版,翻到189頁,右下角倒數第二個字就是「噷」,但是拼音卻為「hm」,這可難倒了姚女士:「這拼音是印錯了吧?應該怎麼拼呢?」姚女士說,拼音一般都是有聲母有韻母,從沒見過這種兩個聲母在一起的拼音。 「教了20多年的語文,沒見過這種拼法。」
  • 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學者奉康熙聖旨編撰的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該書的編撰工作始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歷時六年,因此書名叫《康熙字典》。由總纂官張玉書、陳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紹雯、史夔、周起渭、陳世儒、賈國維等合力完成。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26個英文字母至於為什麼中國人要用拉丁字母,而不用其他字母或自創一種符號做拼音?這還要從漢字的拼注歷史開始說起。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的我們小時候學習漢字,最開始學的就是「a、o、e」的漢語拼音,在學習拼音後才開始學認漢字。當我們學會拼音後,即便遇上不認識的字,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也可以通過查字典自己學習。古時候的中國人,並沒有現在漢語拼音,人們學認漢字,只能跟著老師後面認讀學習。可漢字千千萬,老師能教的也很有限,當你看到不認識的字又沒有人教的時候,立馬抓瞎。
  • 一年級漢字筆畫、部首大全,帶有拼音名稱,趕緊收藏給孩子吧!
    我們在學習漢字時,要了解漢字的組成結構。那我們首先要從簡單的筆畫開始認識,一個漢字,大部分都是由多種筆畫構成。那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就需要掌握這些筆畫的讀法和寫法,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寫漢字時能準確書寫。此外,還要掌握漢字的部首,這個很重要,在以後查字典時會用到。
  • 部分漢字要改拼音:說(shuì)服改為說(shuō)服
    據IT之家報導,近日,部分漢字要改拼音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比如說(shuì)服變成了說(shuō)服,一騎(jì)紅塵變成了一騎(qí)紅塵,粳(jīng)米變成了粳(gěng)米,蕁(qián)麻疹變成了蕁(xún)麻疹等等。
  • 「我家孩子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怎麼了?」這幾個微差父母別不重視
    在我國適齡兒童最常見的啟蒙教育是「漢字啟蒙」和「拼音啟蒙」。如果我們回到30年前,回到過去,當我們上學的時候,我們首先學習拼音,然後我們可以通讀拼音標註的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我們會拿著一本新華字典,按照上面的拼音進行閱讀。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語文教科書已經將書中的識字順序微調為「先學漢字,後學拼音」。
  • 1000個常用漢字詳解解釋、拼音、讀音、五筆、部首、筆畫、筆順
    1000個常用漢字上圖強教育網查找1000個常用漢字的詳細詳解解釋、拼音、讀音、五筆、部首、筆畫、筆順、註解。1000個常用漢字大全是根據1988年出版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字表中收集的3500個常用字的1000個常用字,《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可以視為是現行規範漢字的依據之一,中國漢字數量多達十幾萬個,但是常用的漢字不多只有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則已到99%,圖強教育網漢語字典中的每個漢字都有拼音註解、讀音、五筆、漢字部首
  • 漢字加拼音神器:實用漢字轉拼音
    04 21:31:30 來源: 微課進行時 舉報   前兩講內容我們搗鼓了一下Word中給漢字加拼音的技巧
  • 圖解查字典的幾種方法
    >是按照漢語拼音字母的順序來查字的方法。,要查找一個漢字或詞或詞條,就得熟悉字典、詞典條目的排列順序。 音序查字法是根據漢字的讀音,按漢語拼音方案所用的26個字母的順序,來查檢漢字的方法。因此,實際充當音節第一個字母的只有23個,按音序編排的字典就是根據這23個字母的順序排列漢字的。音序查字法的查字步驟如下。 (1)確定所查字讀音的第一個字母,並在字典或詞典《漢語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到這個字母。
  • 面向未來煥發新生機——《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推行60周年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題:面向未來煥發新生機——《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推行60周年新華社記者王思北從小學語文的入門課,到字典辭書中的注音排序;從資料庫中檢索與管理信息,到運用拼音輸入法在網絡上溝通交流……自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推行以來,漢語拼音已深深嵌入人們生活
  • 「丨」字筆順不同讀音不一樣 網友嘆漢字博大
    「丨」字筆順不同讀音不一樣 網友嘆漢字博大 2012年05月16日0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用拼音識字與漢字形成的理論體系相背
    漢字的形成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與西方的字母拼音文字有著本質的區別。漢字的造字遵循自己的理論體系,即「天人合一、多點透視、構形會意、借音補義、形聲相生、音義相轉」。利用西方的字母去拼音識字,丟失了漢字本身的造字理念,看起來是一種進步,實際是背棄道統,影響了中華文化的進步發展。如果這樣下去,「鴻鵠之志」讀錯的高級學者,也不僅是我國第一學府的執行長。
  • 漢字轉成拼音的方法
    將上訪文本框的內容填寫上自已想要的漢字,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句話甚至於一段話他都是可以幫你翻譯出來相應的漢字拼音的,填寫完畢後點擊中間的[轉換]按鈕,然後漢字轉拼音軟體會在下方的文本框顯示出來相應的結果,如圖:軟體提供了很多便捷、宜人的功能設置,比如你想要比較快速的去知道某個漢字是讀第幾聲的,那你可以勾選下方的:包括聲調[數字],其結果上拼音的旁邊就會出現1-
  • 王愛世在我國首次將拼音索引引入「草書字典」(圖)
    一位年近六旬的教育工作者,耗費10年光陰,將拼音索引引入「草書字典」。王愛世——靈動草書 有愛世界王愛世和他的《中華草書精編》。  5年精心編纂申報國家專利 煙大教師獨創草書字典  58歲的煙臺大學副研究員王愛世先生酷愛書法,但讓他蜚聲書法界的,是他在我國首次將拼音索引引入「草書字典」。  2006年年底,凝聚了王老先生10年心血的《中華草書精編》聞世。
  • 「字詞拼音被改」刷屏!怎麼改幾個讀音,就能牽動千萬國人的心了...
    ,分別是廣州話拼音方案、潮州話拼音方案、海南話拼音方案(80年代之前海南屬於廣東省)。潮汕地區中小學語文老師幾乎人手一本《潮州音字典》,這些字典裡面的注音就是用的潮州話拼音。&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