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就在「一瞬間」,我和小夥伴們的大部分學習生活都集體打包轉移到了網絡上,過上了「雲生活」。
我們學校用的客戶端,沒有攝像頭,我看不到老師和同學,他們也同樣看不到我。沒有人管我是不是在聽課、記筆記、有沒有與老師互動。一如既往,老師講各種知識,留課後作業。不同的是,由我自主安排的時間卻越來越多了:上課,按時完成作業,幹自己想幹的事……
剛剛開始時,我帶著手機上課。但幾天後當我回想自己學習的情形,卻發現根本不記得上課聽了什麼——當然也不記得手機上看了什麼。尤其是「急需動腦」的數學課,幾天來三心二意的聽課狀態,直接導致了我面對數學作業「眼前發黑」,什麼都不知道。
面對自己的狀態,我明白了手機在上課時就是「禍害」。一咬牙,我決定把它放到離自己很遠的地方,上課時堅決不碰。一開始,我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很不自在,目光總是不由自主地瞟過去。但是我不得不逼迫自己,轉而將精力投入筆記,集中意念逼著自己聽課。開始很痛苦。「但總要有個開始」,我暗暗勸自己。日復一日,手機不再是誘惑,我的聽課狀態也逐漸晴朗,找到了在學校時的狀態。
我開始有意識地精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選擇一個安靜明亮、溫度適宜的房間,保持學習桌面整齊清潔,把學習設備放在中間……逐漸地,我摸索到了一個「超重量級」的「知識」——自律。
什麼是自律呢?無非是上課時不去理會種種誘惑(零食、課外書、手機),專注聽老師講,「執著」地記筆記,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在沒有人幫忙安排的情況下既要完成學習任務,保證一定體育運動,還要保持精神愉快。以前沒有注意到,這其實是需要思考和規劃的。每一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能從容地洗漱、吃早飯、趕上網絡課,保持百分之百的精力。下課後既順利完成作業,又不總「宅」在家,還不讓媽媽囉囉嗦嗦挑毛病……它們看似生活瑣事,卻決定了我一天天的狀態。
雲生活不是「不知所云」。對於自律的學生,一切皆有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