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難懂不知所云考生只為炫技嗎?

2021-01-13 峰子談教育

2020年高考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日,浙江省也是發布了一名考生的滿分作文,引得不少人前去拜讀觀摩,但奇葩的事發生了,看完的不少人都說自己壓根沒有看懂這篇文章。文章寫出來就是讓人看的,怎麼會看不懂呢?

筆者也是不相信,前去拜讀了一番,卻發現這結果還真如大家所說,其中一些字詞真的是晦澀難懂,並且文章一開頭就是搬出了海德格爾,還引用了不少如麥金太爾,卡爾維諾的言論,這些哲學家相信有許多人都沒聽說過,瞬間讓文章蒙上了一層神秘高端的面紗。

再看看其他同學的文章,言語簡單易懂,儘管詞藻深度可能並不如這位考生,但絕對是能讓平常人看懂的了。

這樣一來,有人認為這位考生明顯是在炫技,也有理可循了,文章本就是拿來看的,能看得懂是最基本的要求,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的文章,實在是沒有存在的必要。

但高考,卻是將這種可能性無限放大,考生考高考,還不如說是在考老師,至少在這篇作文的背後,就是如此,我們來想一想,能夠考倒閱卷老師,是不是這篇作文的目的已經達到!

其實這篇文章在經歷滿分的洗禮之前,是只被打到了39分這樣一個分數,後期也是有評卷組共同評分才打出了一個滿分的成績,這樣一來也是有不少同學及家長不理解,一篇晦澀難懂不知所云的文章怎麼能登上滿分的殿堂呢?

其實,筆者認為,高考本就是選拔人才的一場考試,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即可,有這種底子,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發揮出來,也不失為一種能力。況且評判滿分的標準更多的也是在判斷是否有著語病,中心思想是否與題意偏離。

一些生僻字詞的堆砌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文中不存在生搬濫用,那就是合理的,高考千篇一律的文章閱卷老師是絕對看夠了,能出現一篇眾口難調的文章倒也是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從側面說,這位考生的策略是成功了,在顯示了深厚的文學知識功底的同時,也是斬獲了滿分作文的名頭,可謂是一舉兩得。

看著這裡,可能也會有不少人想起當年的「甲骨文」考生黃蛉,一篇常人無法明白的高考作文將這位低分考生推上了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被特招以後,又從三本學院以特長生的身份進入985名校,毫無疑問,在高考中,他的文章也是標新立異,但卻大獲成功,不是嗎?

所以「讀不懂」和「沒道理」顯然是兩碼事,雖然寫文章本意就在於能夠讓所有人明白文章中記錄了什麼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但顯而易見,讓人眼前一亮的作文,不僅僅只包含常人能夠明白,言語豐富,立意明確,洋洋灑灑不留瑕疵的文章,一些看似晦澀難懂,不知所云的文章其實也包含著深意。

這樣看來,考生炫技也是事實了,但這種技也不是一般人能夠使出來的,可能在我們的觀念中,一篇簡單易懂卻又富含深意的文章是好文章,但也不代表晦澀難懂仍有深意的文章是一篇爛文章。

所有人都知道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那顯然這樣的文章儘管不適合被推廣,不適合大多數參加高考的考生,或者根本不值得被當作範文讓同學背誦記憶,但它仍然不是網友口中不值一提,難當滿分的爛文。

對於這篇文章有如此大的質疑之聲,無非也是因為許多人不同意這篇文章是尊重個性化表達的體現。個性化不能等同於滿分,用何種審核標準來看這篇文章,才是大多數網友所關心的。

高考本就是無數考生的風向標,滿分作文也是不僅僅牽扯著考生個人成績,更多的是對於整個高考作文風向的影響,一篇晦澀的文章顯然不適合大部分同學模仿。

那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篇佶屈聱牙的平安經!
    昨日,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刷遍全網,其中作文內容使用大量生僻的詞語,讓人閱讀起來十分的晦澀難懂。第一個老師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個老師則是評了55分,最後有審查組判了滿分。一時間,網上塵囂甚起,許多網友都批評說這是故弄玄虛、堆砌辭藻,看似富於哲理,實則故作高深。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 高考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太多生僻詞,閱卷老師咋想的?
    可惜,不裝這個逼說不定就滿分了。 近日,2020年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是浙江某考生所寫的《生活在樹上》。 閱卷過程中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60分。 但作文閱卷大組組長直言,其中的晦澀不建議學生模仿。 有多晦澀?哥給你們截下作文的開頭三句和末尾幾句,品品六句話裡出現四個外國名字、N個不認識的字是種怎樣的體驗。
  • 任務驅動作文不會寫?看名師來為你支招! 任務驅動類作文寫法點撥及範文示例
    近來,浙江卷的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場輿論風暴。這篇文章運用了「嚆矢」「孜孜矻矻」等相對生僻的詞彙,提到伊塔洛·卡爾維諾、麥金太爾、切斯瓦夫·米沃什等文學家或哲學家,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該文章初評為39分,後來二評、三評皆為55分,最終審查組定為滿分60分。對此,有人認為該考生閱讀面廣,能積累這麼多知識並恰當地用在文章中,難能可貴。
  • 由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說說古代科舉的人情往來
    《生活在樹上》最近很火,據報導,力排眾議給這篇作文滿分的就是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的組長陳建新,而陳建新每年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確定每年的滿分作文」。隨即,網友紛紛爆出陳建新以「考高作文名師」、「高考作文閱卷組長」等頭銜賣書、授課的事兒;更有網友說「《生活在樹上》與陳建新在《高考作文實戰實訓》裡收入的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在語氣、結構上相近,應予重新審定」。這些傳言咱也不知真假,所以就不加置喙了。說點好玩的事情,前些天翻閱《翁同龢日記》看到一件塵封往事倒是可以說一說,供諸君賞玩。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獲滿分,閱卷老師有失公允
    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公布,輿論幾乎一邊倒,稱作者裝腔作勢,靠生僻字、引經據典贏得滿分。萬幸閱卷組未公布作者的姓名,不然TA極可能經受一場網絡暴力。作者無辜。應試有應試的策略與技巧,作者不過是賭一把,並且賭贏了。作者文採如何,一篇《生活在樹上》並不能給出定論。重點是,他猜中了閱卷老師的喜好。倒是閱卷老師給出的這個滿分值得一說。
  • 任務驅動類作文寫法點撥及範文示例
    近來,浙江卷的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場輿論風暴。這篇文章運用了「嚆矢」「孜孜矻矻」等相對生僻的詞彙,提到伊塔洛·卡爾維諾、麥金太爾、切斯瓦夫·米沃什等文學家或哲學家,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該文章初評為39分,後來二評、三評皆為55分,最終審查組定為滿分60分。對此,有人認為該考生閱讀面廣,能積累這麼多知識並恰當地用在文章中,難能可貴。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古今同義詞是否可以隨便換用?
    ——王鼎鈞綜述+摘編 | 何安安「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於古舊坐標的約束,鍾情於在別處的芬芳。
  • 北大陸揚教授評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聽起來很有哲理,其實是正確的廢話
    讓我們先來看評論組浙大陳組長的總結: 「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當然,這樣的文字,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說明我們的閱卷老師還是能識別作文的好壞的。作文審查組老師認真細讀這篇作文,一致給出高評。我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然而,要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而非背誦幾條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有30字閱卷組長不認識,為何被評滿分作文
    高考作為莘莘學子魚躍龍門的一個重要平臺,每年都能湧現一批批深藏不露的黑馬,除了每年的高考狀元備受矚目外,最引人注目的還有滿分作文。滿分作文寥寥無幾,之所以成為滿分,就在於它的過於優秀,能夠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贏得作文滿分,作者必定不同凡響、作文必定與眾不同、獨具魅力。
  • 高考總分725語文146分的狀元滿分作文為何引起這麼大爭議?
    同一份試卷,理科狀元的語文接近滿分,比文科狀元的語文高了23分。唐楚玥這麼高的語文成績,一時間引來了全國人的驚嘆和膜拜。因為語文卷有很多主觀題,而唐同學錯了一道選擇題,那就意味著包括60分的大作文在內的所有主觀題僅僅被扣了1分,這太逆天了。她的高考作文,如果不是滿分,那也至少是近似於滿分的59分。高考作文這樣的寫作水平,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 湖南高考滿分作文:「化身為豬」的《宿命》
    本報長沙訊隨著高考成績一步步浮出水面,網絡上最近幾天也出現了《2013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8篇》的帖子,裡面的8篇作文文字乾淨、語言流暢,讀起來確實有酣暢淋漓的感覺,但這8篇作文是否真的都是來自高考考場的滿分作文呢?
  • 高考生寫下755字古文,閱卷組長查了4頁注釋才看懂,直接給了滿分
    如此一來,江蘇考生的質量也是全國頂尖的,每逢高考,就會冒出幾個珍貴而又稀有的人才。 2001年高考,江蘇出現了一個滿分作文,作文題目很簡單,指的是現代人拋棄誠信的不良現象,要對此發表看法。
  • 高考作文滿分的不少,他被稱「最有出息」的一位,水平到底如何?
    2009年四川考生黃蛉用甲骨文寫了篇作文,雖然因為跑題只得了6分,卻令大家驚為天人,最後本來只能上三本的他被名校四川大學錄取。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11年他的「一對一教學」導師認為其為人浮誇不願再教。同樣是2009年,湖北武漢也出了一位高考滿分作文,這次是一首1000多字的古詩《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作者是湖北才子周海洋。因為切合題目,他得了滿分,最後被三峽大學錄取。
  • 高考滿分作文《天上之手》,作者構思、文字能力簡直不得了
    2021-01-02 17:26:49 來源: 一起浪居然被人取了 舉報   知道這篇湖南高考滿分作文的人並不多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親自寫下2000字注釋才看懂,誰寫的
    筆者印象裡,每年高考似乎總會有一些奇葩事情發生。例如忘帶準考證、記錯高考日期,又或是搞錯開考時間等等。甚至在2003年,四川還有一位考生曾偷過高考試卷。究其原因,在於考生們對這場決定人生的考試還是太緊張。而在眾多奇葩類型裡,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高考作文。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閱卷組長對照兩千字注釋才看懂,給了滿分
    比如《竇娥冤》:「那張驢兒把毒藥放在羊肚兒湯裡,實指望藥死了你,要霸佔我為妻。不想婆婆讓與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藥死了。我怕連累婆婆,屈招了藥死公公,今日赴法場典刑。婆婆,此後遇著冬時年節,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漿水飯,瀽半碗兒與我吃;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
  • 課程丨高考作文最後一課-考場高分作文速成課程
    北京高考資訊團隊爭取給你更好的
  •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不偏題?暗合明合兩兼顧
    從今天開始,本報《學堂》周刊邀請幾位省、市級資深語文名師,針對高考試卷中的作文和閱讀兩大部分,撰文進行專題分析,從材料作文的寫法以及高考語文的易錯點等方面入手,為考生最後衝刺複習指點迷津,幫助考生在考場中避開「陷阱」,穩操勝券。
  • 高考作文第一次有考生以相聲小劇本完成
    「誠信」話題的作文。  在語文考試剛剛結束之際,作文命題就已得到多方面高度評價。它要求考生在閱讀完一則簡短寓言(其大致內容是:一個擁有「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和「榮譽」等7個行囊的年輕人在進行「有棄有取,有失有得」的重要選擇時,把「誠信」放棄)之後,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既可以寫作者自身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
  • 高考語文作文高分技巧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怎麼用得高分
    距離今年高考還剩3天,浙江考生要面對的考試科目其實只剩3門:語文、數學和外語。自從浙江省實施新高考,就出現了一個新現象:低段位拼選考,高段位拼數學,語文決定巔峰。近兩年高考的頂尖高手,都是憑藉語文高分突圍而出。換句話說,得語文者得天下。  這主要是因為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學霸們之間很難拉開分數差距,真正的較量是在語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