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有30字閱卷組長不認識,為何被評滿分作文

2021-01-09 騰訊網

高考作為莘莘學子魚躍龍門的一個重要平臺,每年都能湧現一批批深藏不露的黑馬,除了每年的高考狀元備受矚目外,最引人注目的還有滿分作文。滿分作文寥寥無幾,之所以成為滿分,就在於它的過於優秀,能夠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贏得作文滿分,作者必定不同凡響、作文必定與眾不同、獨具魅力。

提到滿分作文,很多人會想到2001年一個南京十三中高三學生蔣昕捷的《赤兔之死》,這是高考以來的第一篇滿分古白話文,一經曝光,就引發了社會的一片轟動。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將「三國關羽和赤兔之死」的前因後果表達的淋漓盡致,文學功底更是徵服了閱卷老師。本以為赤兔之死已經是作文中的頂峰,畢竟對於一個尚未成年的考生來說,能夠寫出如此高水平的文章實屬不易,但中華民族向來盛產奇人異士,九年之後,江蘇省再出滿分作文。

滿分作文出自誰手?有何獨特之處?

前有《赤兔之死》,後有《綠色生活》,後來者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姿態實行趕超,比如今天所說的這位滿分作文作者。這個高考考生的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時隔多年,每每提起他,依然有人拍手叫好。相對於《赤兔之死》在社會引發的浪潮,他所寫的這篇文章光是閱卷老師就自愧不如,專家對這篇文章的注釋長達四頁紙,但作者所寫的文字只有755個字。

那麼,這是一篇怎樣的文章能夠令閱卷老師心悅誠服?作者又是怎樣的一個考生能夠寫出如此獨具魅力的文章?

在說這位「古文奇才」前,先來說一下這篇文章的經典三大處,了解了文章的經典獨特處,才會對作者有更加深入的認知。

第一:短小精悍、暗藏玄機

可以說,他的這755個字可以說是一字千金,你是不是覺得這755個字只是以古文的表達方式描述?非也,它並非人們所認識的簡體字,整篇文章大多是極為罕見的古文字,不要認為這些罕見的古文字乃是胡編亂造或者詞不達意,古文專家通過查閱資料進行翻譯後,不由得大吃一驚:這篇文章雖然短小,卻包羅萬象、涉及眾多,通過注釋,你會發現這篇文章牽涉到眾多經典故事,能夠在短短755個字中將楊雄、魯迅、章太炎的典故運用到爐火純青實在是令人嘆服。

如果沒有過人的閱讀量,這些文章恐怕都是只會弄巧成拙、班門弄斧,作者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用古文篇字表達了出來,可見其過人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第二:立意深遠、格局極高

你以為人家只是文採好?錯,人家除了文採好,格局也是極高的,有種縱橫一切、俯視地球的宏偉感,那作者的宏偉感體現在何處?

閱卷組長看到這篇文章後,不敢直接判卷,經過請示後交給了古文專家,而閱字無數的古文專家對此也表示汗顏:這些古文字大概有三十個不認識。為了一探文章究竟,專家通過翻閱古文,將閱卷的注釋寫了整整四頁紙。

能夠令專家都如此費勁的考生,可見作者的古文造詣確實令人嘆服。這篇文章不管是極為罕見的古字,還是比較新穎傾訴的邏輯結構,都算得上高考作文中的翹楚。

高考結束後,這篇駢體古文一經發布就爆紅全國,相對於眾人不難理解的《赤兔之死》,這篇文章必須要藉助注釋才能了解一二,否則你就像在看一部天文字體一樣,古典文學專家吳新江老師作為教授古典文獻的老師,對於這篇文章也較為嘆服,他不僅佩服這位考生的文言古字,還比較佩服他的寫作能力。

這篇文章的寓意能夠將人與天地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巧妙融合,將綠色生活回歸到農耕時代,其思想較為創新大膽,不用「綠色」二字卻把「綠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見其格局極廣。

其實,很多考生為了突出綠色環保,文章中多次用綠色點綴,王雲飛一反常態,用反向思維、反問語氣突出綠色:「君不見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為屺(qǐ),睇眄(miàn)之下,萬山盡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為竹著。」

第三:文章深厚老成、特點明顯

這篇《綠色生活》不是唐宋散文式的文章,它是有駢體特徵篇的文章,屬於古老的文言,「拙、實、沉」三大表達特點讓這篇文章更加出類拔萃。

以上三大出眾之處,個個不同凡響,將它評為滿分作文不足為奇,當這位考生的作文贏得全國的關注後,這位考生也迅速走紅,那麼這位考生是誰?有著怎樣的「神仙思維」?名副其實的理科男也能寫出詩情畫意的文科文?

四、高考生:王雲飛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這位考生,他叫王雲飛,是2010屆的高三考生,王雲飛是江蘇省如皋中學高三(12)班的學生,很多人本以為能夠寫出好文章的人一般都是文科生,結果這個男生乃是名副其實的理科生,以至於很多網友調侃說:理科生認真起來,果然就沒文科生什麼事,《赤兔之死》、《綠色生活》的兩位滿分作者都是理科生。王雲飛擅長古文是刻意學習還是興趣使然?

興在趣方逸,歡餘情未終。提到文言文,很多人都頭痛不已,高中時期那些長篇大論、枯燥繁瑣的文言文背誦曾一度「逼瘋」眾多學子,很多高中學子都表示「文言文背誦是揮之不去的陰影,明明一句話可以說完的事,古人非要用之乎者也表達。」雖然這些背誦較為扭曲,但對於王雲飛來講,古文乃是優雅有趣、富有詩意的存在。

雖然王雲飛是理科生,但他自幼對古文就表現了極大興趣,這種興趣的培養得益於他目前的培養、後天的努力,一方面來自於她母親自幼對其進行的引導,另一方面來自於天生的喜愛。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自王雲飛記事起,他的母親就教其背誦經典詩文,在這種影響中,王雲飛對古人的表達語言藝術興趣濃厚,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王雲飛喜歡古詩文,在別人看金庸武俠的時候,王雲飛則翻閱《史記》《資治通鑑》《尚書》等,晦澀難懂的古文讓王雲飛興趣盎然,有人覺得這些古文百無一用,但對於王雲飛來講,它們就是有趣的音符,不僅可以修身養性,還可以了解歷史、增加涵養。

初中時,王雲飛逐漸學習系統的文言文,他勤學好問、努力勤奮,對於所不能理解的個別詩詞,經常會請教老師。除此之外,也非常有心地記錄背誦,長此以往,在上高中前,王雲飛就有了過人的古文積累。值得一提的是,王雲飛的堅持充滿荊棘,他能夠在眾多質疑聲中披荊斬棘實屬不易。

其實,他的同學在看到王雲飛的這種操作時,覺得他純屬在做無用功,大家認為在自由平等、活潑開放的現代社會中,懂得這些繁瑣晦澀的古文又有何用?他不顧別人的嘲諷,依然堅持自己的學習,苦心人天不負,他多年的努力終於厚積薄發、一鳴驚人。這個驚人直接震驚了全中國的高考考生。誰都不會想到:一個不滿18歲的孩子竟然能夠寫出如此優秀的文章。南師大文科教授吳新江都自愧不如:這孩子必定未來可期。

五、後來的王雲飛怎樣了?

其實,王雲飛不僅在作文上得分較高,其他成績也較為優秀,後來的他如何了?

有才的,一直在努力,努力的人永遠在進步。2014年6月,王雲飛畢業於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後,王雲飛入職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任見習工程師。

在工作期間,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始終保持一顆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心認真負責,為人踏實的王雲飛在2015年5月榮獲「2015年上海市工程建築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一等獎」。同年6月,獲得「2015年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三等獎」;很多名牌大學的考生在畢業之後大多會遇到工作瓶頸期,但王雲飛似乎一直都處於一種步步高升、如日中天的上升趨勢。

2015年11月,王雲飛擔任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營銷經理,從畢業到工作,一年的時間就上升到營銷經理的位置,可見王雲飛的工作能力也是極強的。

2016年3月,王雲飛擔任中建八局寧波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分管中建八局在甬市場;起初,很多人在看到他的古文時曾說:這個男生怕不會只是一個只愛讀書的書呆子吧,看到他的工作業績是不是也被震驚了?

和他學習古文一樣,王雲飛有著過人的意志,在工作中始終砥礪前行,深得領導同事的賞識,2017年2月至今,王雲飛擔任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助理總經理,分管江浙滬地區的市場營銷,事業有成、步步高升。

小結

其實,高考作文獲得滿分,只是王雲飛人生中一個小小的發光點,通過他自幼學習古文就能看出他的嚴於律己,始終如一。王雲飛自幼就有目標、有方向,能夠始終如一、腳踏實地,日後必定可以成就一番不俗業績。

王雲飛用實力證明了知識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同時也再次印證了中國對古文化的尊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正是需要王雲飛這樣的人才才能將中國的古文持續不斷的推廣開來。《綠色生活》只是他生命的一個起點,相信王雲飛在未來的生活中必定可以創造更大的輝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閱卷組長對照兩千字注釋才看懂,給了滿分
    婆婆,此後遇著冬時年節,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漿水飯,瀽半碗兒與我吃;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這樣的句子其實跟現代的白話文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了,其中沒有了文言文當中常見的之乎者也,反而多了現代白話文的「地、的、得」。實際上這就是一個形式上的改變,沒有什麼「新」可言。不過,白話文簡單易懂,便於傳播,在近代社會和當代社會都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親自寫下2000字注釋才看懂,誰寫的
    作為試卷上唯一一個可以抒發考生主觀思想的題目,歷年發生在作文上的故事還真不少。比如在2006年,就有一位叫蔣多多的河南考生,她曾在作文一欄裡寫下8000字抨擊高考制度的肺腑之言。除此之外,還有在作文一欄裡寫詩的,或是公然藐視考官的,甚至還有全程用甲骨文書寫的,每一年都會刷新閱卷老師的眼球。當然,這些奇葩作文通常都是零分,即便有分,因不符合規定,分值也不會太高。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寫了2000字注釋才看懂,此牛人是誰
    10年前的高考中,一篇文言文作文橫空出世,全文共755個字,全部由駢體古文組成,當初閱卷老師在看到這份試卷時,大吃一驚,立刻把該卷交給了專家組,時任南京市語文基礎知識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拿到了這份試卷,快速看完了全篇文章,竟然發現裡面有30多個字他都不認識,當即決定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 高考生寫下755字古文,閱卷組長查了4頁注釋才看懂,直接給了滿分
    2001年高考,江蘇出現了一個滿分作文,作文題目很簡單,指的是現代人拋棄誠信的不良現象,要對此發表看法。 儘管如此,蔣昕捷的作文仍得了滿分,據閱卷老師說,他的想像力、文字把控能力,文章立意,對歷史的了解都要超過尋常考生太多,拿到滿分是理所應當的。
  • 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閱卷接近尾聲 滿分作文已出現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7月16日,記者在2020年北京市高考評卷工作媒體開放日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北京高考語文閱卷工作接近尾聲,滿分作文已經出現。但還需由閱卷領導小組覆核,才能確定最終有多少篇。北京大學為今年北京高考語文科目評卷點。
  • 高考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太多生僻詞,閱卷老師咋想的?
    可惜,不裝這個逼說不定就滿分了。 近日,2020年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是浙江某考生所寫的《生活在樹上》。 閱卷過程中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60分。 但作文閱卷大組組長直言,其中的晦澀不建議學生模仿。 有多晦澀?哥給你們截下作文的開頭三句和末尾幾句,品品六句話裡出現四個外國名字、N個不認識的字是種怎樣的體驗。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篇佶屈聱牙的平安經!
    昨日,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刷遍全網,其中作文內容使用大量生僻的詞語,讓人閱讀起來十分的晦澀難懂。第一個老師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個老師則是評了55分,最後有審查組判了滿分。一時間,網上塵囂甚起,許多網友都批評說這是故弄玄虛、堆砌辭藻,看似富於哲理,實則故作高深。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 由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說說古代科舉的人情往來
    《生活在樹上》最近很火,據報導,力排眾議給這篇作文滿分的就是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的組長陳建新,而陳建新每年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確定每年的滿分作文」。隨即,網友紛紛爆出陳建新以「考高作文名師」、「高考作文閱卷組長」等頭銜賣書、授課的事兒;更有網友說「《生活在樹上》與陳建新在《高考作文實戰實訓》裡收入的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在語氣、結構上相近,應予重新審定」。這些傳言咱也不知真假,所以就不加置喙了。說點好玩的事情,前些天翻閱《翁同龢日記》看到一件塵封往事倒是可以說一說,供諸君賞玩。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獲滿分,閱卷老師有失公允
    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公布,輿論幾乎一邊倒,稱作者裝腔作勢,靠生僻字、引經據典贏得滿分。萬幸閱卷組未公布作者的姓名,不然TA極可能經受一場網絡暴力。作者無辜。應試有應試的策略與技巧,作者不過是賭一把,並且賭贏了。作者文採如何,一篇《生活在樹上》並不能給出定論。重點是,他猜中了閱卷老師的喜好。倒是閱卷老師給出的這個滿分值得一說。
  • 12歲男孩考場文言作文走紅 已寫2部小說十多萬字
    昨日,安慶市迎江區教育局組織教師閱卷。當天下午,一篇題為《美說》的作文突然打破了閱卷現場的寧靜。「不相信這是小學生寫出來的,」一位閱卷老師給了滿分後,將作文拍照發在了教師QQ群和微信群裡,隨後,迎江區教研室主任江興玲用「震撼」描述閱卷老師的感受。
  • 北大陸揚教授評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聽起來很有哲理,其實是正確的廢話
    高考作文中有再做作或無病呻吟的例子都屬於考試甚至社會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是獲得的評分,令人難以置信,我覺得幾乎可以用 crime 來形容。 其實網上已經譴責聲很多,很多人都認識到了這文章的矯揉造作,但我看到的一些都是印象式的評論。
  • 高考滿分神作,756字文言文,閱卷老師不敢判,直接交給古文專家
    此次文化事件有三大特徵:年少,即興,精彩。王勃初至弱冠之年,便臨場發揮,飛揚曠世文採。而天才是不分時代的,古有少年王勃一紙菸霞驚豔四座,今有年輕小夥高考作文技壓群雄。 一年,江蘇省高考出了命題作文《綠色生活》,題幹寫道:「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綠色,與生命、生態緊密相連。今天,綠色成為嶄新的理念,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 高考總分725語文146分的狀元滿分作文為何引起這麼大爭議?
    傳承一族之血脈,折射家國之氣象,相信你已理解家族文化為何物,也定將在異國他鄉續寫家族輝煌。 唐楚玥書法級的工整書寫讓所有人嘆服,這個沒有異議,但是對其作文,卻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 高考語文作文高分技巧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怎麼用得高分
    而對頂尖學霸來講,數學和外語的成績也往往不相伯仲,唯獨語文例外。高考語文能否拿高分,關鍵看作文——滿分150分,作文佔了60分。  那麼,作文如何寫才能拿高分呢?昨天,錢報記者採訪了杭州第二中學、杭州學軍中學和杭州高級中學的三位資深語文老師,給考生們特製了三份錦囊妙計。
  • 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 將請古文字專家翻譯
    「dzjimagine」說,發現該作文的是語文一組的作文閱卷老師,他隨後茫然地向閱卷組組長報告;由於高考沒有規定不準用古文字書寫,所以閱卷組組長仍然只有茫然地向語文監察組報告;而質檢組的第一反應仍是茫然。  「由於高考閱卷禁止拍照、禁止將相關材料帶出閱卷場,所以我當時並沒能拍到作文的照片(估計有作文組的老師已經悄悄拍過)。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難懂不知所云考生只為炫技嗎?
    2020年高考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日,浙江省也是發布了一名考生的滿分作文,引得不少人前去拜讀觀摩,但奇葩的事發生了,看完的不少人都說自己壓根沒有看懂這篇文章。文章寫出來就是讓人看的,怎麼會看不懂呢?
  • 初高中語文,考場作文及主觀試題答案寫多少字比較好?
    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送考的時候,總聽到班主任叮囑學生,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多寫。有些聽話的考生,真就把試卷寫得滿滿當當,甚至格都寫不下,正面寫不下,還要寫到答題卡的背面,又用各種箭頭來標明。這其實是非常老的想法,多年以前實行人工判斷,多寫的答案確實有可能會被老師注意。
  • 高考語文乾貨:滿分作文的神仙標題怎麼寫?5個加分方案不要錯過
    考場作文與文學作品不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強限制性。限制的包括時間、行文方向以及字數。在數以萬計的考場作文中,如何突破層層限制,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願意重點品評接下來的內容呢?這時,一個適合高考考情,又讓老師為之驚豔的作文標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古今同義詞是否可以隨便換用?
    當寫作文的目的是為了升學考試之時,我們應該如何寫出一篇好作文?文學家、作家王鼎鈞曾寫下「作文四書」,而其中的《講理》從作文課開始,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層層推進,給出議論文寫作的關鍵步驟。他此外也談了詞彙量和生字的關係,以及含義相同的詞是否可以隨便換用。「今」是單詞,「當代」是複詞,一句之中若有好幾個詞,通常不能都用單詞,也不宜都用複詞,多半是奇偶相錯。
  • 小學生滿分作文《委屈》火了,母子之間的爭吵,都是為了「爸爸」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作文看上去是最能夠充滿自己的真實情感,有時候他們還會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全部寫在作文中,以至於讓評卷老師都捧腹大笑,但是每個人的寫作水平都不同,也會存在一些讓老師滿意的作文。小學生滿分作文第一篇:《委屈》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受過委屈,而這名小學生以《委屈》命題,當我們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可能就會聯想到,這名小學生應該是受到了什麼委屈。果不其然,文章中描述了自己、爸爸和媽媽三個人之間的事情,由於爸爸喝多被媽媽數落,但是因為自己看不下去,有聯想到外公也經常喝酒,為什麼媽媽不數落外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