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神作,756字文言文,閱卷老師不敢判,直接交給古文專家

2021-01-11 騰訊網

唐高宗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途中路過南昌,恰逢滕王閣盛會,他便也去湊湊熱鬧,誰料一不小心就寫下了《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從此流傳千古。

此次文化事件有三大特徵:年少,即興,精彩。王勃初至弱冠之年,便臨場發揮,飛揚曠世文採。而天才是不分時代的,古有少年王勃一紙菸霞驚豔四座,今有年輕小夥高考作文技壓群雄。

一年,江蘇省高考出了命題作文《綠色生活》,題幹寫道:「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綠色,與生命、生態緊密相連。今天,綠色成為嶄新的理念,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以綠色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考試我們都經歷過,作文我們都寫過,「不少於800字」是令很多考生頭疼的難點,尤其是命題作文,很難寫出新意。在現實生活之中,綠不僅是一種顏色,它被賦予了太多含義,若想寫出真知覺、真性情,不落窠臼,那是極為不易的。

然而,在閱卷老師批閱文章時,卻發現一篇驚世之作:通篇756個字,皆以文言古體駢文寫成,全文的生僻字比比皆是,以至閱卷老師都讀不懂,甚至讀不成句子,因為幾乎每讀一兩句就要查一下字典,最後這篇文章被作為「懷疑卷」送去了古文專家的桌上。

古文專家將作文拿到手上,一邊連聲稱讚,又一邊滿臉疑惑,也是讀不通順。略微統計了一下,不認識的字竟有三四十之多,對文章的注釋竟多達4頁紙!

這就是傳說中的駢文神作,且只是上半部分,且只讀第一段就感覺到了壓力,倘若沒有標註讀音,那真是一句話都讀不下去!

本文作者王雲飛,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而且還是個理科生,就因為平時有習讀古文的愛好,曾先後翻閱《史記》、《尚書》、《資治通鑑》等典籍,因此才積累下如此學識。

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不僅僅在於那星羅棋布的生僻字,如果只是簡單的堆砌,難免有聯篇累牘之嫌。恰恰相反,王雲飛此文才華橫溢,邏輯縝密,用典得當,古為今用,十分切題。他小小年紀,可深厚的古文字功底與高超的駢賦句能力簡直驚為天人!

更何況,高考只給作文預留短短幾十分鐘,王雲飛竟能高頻率地靈活運用古文字,這說明,這些常人見都沒見過的字,早被他了熟於心。

而且,他的引題非常有特色、有水平,即第一段的拋磚引玉,他不落俗套地以身邊之事點題:「呱呱小兒,但飲牛湩 ,至於弱冠,不明犍 狀。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識豜豭。每嚙毚臑,然竟不知其夋兔。」

初生孩童,只知喝牛奶,但到二十歲都不知牛的形狀;肥壯的豬,每天吃它的肉,到了成年卻不能分辨其公母;常吃兔肘,然而最終也不知兔子的樣貌。

王雲飛暢想到了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未來,那時候很可能就會發生他說的這三種情形。這種拋磚引玉的手法並不少見,如王勃於《滕王閣序》開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目的是相似的。

以上是《綠色生活》的餘下部分,字裡行間同樣散發出了滿滿的古樸氣息與厚重的歷史感,在令人不解的同時,又令人暗自嘆服。在內容上,王雲飛的邏輯駕馭能力很強,一步一畫,逐步引導,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訴說環境遭到破壞,幻想能夠回到遠古農耕那個青山綠水的時代。

贊綠色之榮茂兮,賦當世之生活。既切合了主題,又聯繫了實際,實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正因為如此,此文一出,不少高校向王雲飛拋出了橄欖枝,後來他更憑藉過硬的實力成為在職公司的中流砥柱,事業蒸蒸日上。做個小測試,這篇文章共有11段,不知大家能讀懂其中的一段嗎?

相關焦點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有30字閱卷組長不認識,為何被評滿分作文
    高考作為莘莘學子魚躍龍門的一個重要平臺,每年都能湧現一批批深藏不露的黑馬,除了每年的高考狀元備受矚目外,最引人注目的還有滿分作文。滿分作文寥寥無幾,之所以成為滿分,就在於它的過於優秀,能夠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贏得作文滿分,作者必定不同凡響、作文必定與眾不同、獨具魅力。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寫了2000字注釋才看懂,此牛人是誰
    10年前的高考中,一篇文言文作文橫空出世,全文共755個字,全部由駢體古文組成,當初閱卷老師在看到這份試卷時,大吃一驚,立刻把該卷交給了專家組,時任南京市語文基礎知識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拿到了這份試卷,快速看完了全篇文章,竟然發現裡面有30多個字他都不認識,當即決定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 高考生寫下755字古文,閱卷組長查了4頁注釋才看懂,直接給了滿分
    2001年高考,江蘇出現了一個滿分作文,作文題目很簡單,指的是現代人拋棄誠信的不良現象,要對此發表看法。 儘管如此,蔣昕捷的作文仍得了滿分,據閱卷老師說,他的想像力、文字把控能力,文章立意,對歷史的了解都要超過尋常考生太多,拿到滿分是理所應當的。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親自寫下2000字注釋才看懂,誰寫的
    比如在2006年,就有一位叫蔣多多的河南考生,她曾在作文一欄裡寫下8000字抨擊高考制度的肺腑之言。除此之外,還有在作文一欄裡寫詩的,或是公然藐視考官的,甚至還有全程用甲骨文書寫的,每一年都會刷新閱卷老師的眼球。當然,這些奇葩作文通常都是零分,即便有分,因不符合規定,分值也不會太高。不過,在2010年高考那會,江蘇曾出過一個考生,他的作文同樣奇葩,全程還是用文言文書寫。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閱卷組長對照兩千字注釋才看懂,給了滿分
    當然,這也不妨礙現代人用文言文寫東西。今天我們講的就是這樣一位現代文言文奇才: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閱卷組長對照4頁注釋才看懂,直接給了滿分。這位考生就是2010年的王雲飛,他的那篇《綠色生活》幾乎使他在高考期間「一考封神」。全文都是文言文,而且很多連閱卷老師都無法理解的生僻字,即便是當作高中語文教材,估計也會是「超綱」的內容。
  • 高考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太多生僻詞,閱卷老師咋想的?
    可惜,不裝這個逼說不定就滿分了。 近日,2020年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是浙江某考生所寫的《生活在樹上》。 閱卷過程中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60分。 但作文閱卷大組組長直言,其中的晦澀不建議學生模仿。 有多晦澀?哥給你們截下作文的開頭三句和末尾幾句,品品六句話裡出現四個外國名字、N個不認識的字是種怎樣的體驗。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獲滿分,閱卷老師有失公允
    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公布,輿論幾乎一邊倒,稱作者裝腔作勢,靠生僻字、引經據典贏得滿分。萬幸閱卷組未公布作者的姓名,不然TA極可能經受一場網絡暴力。作者無辜。應試有應試的策略與技巧,作者不過是賭一把,並且賭贏了。作者文採如何,一篇《生活在樹上》並不能給出定論。重點是,他猜中了閱卷老師的喜好。倒是閱卷老師給出的這個滿分值得一說。
  • 78個字的文言文讀一個音!
    這篇文言文僅78個字,卻全讀一個「音」,它就是《季姬擊雞記》,創作於1930年,也是漢語普通話的「同音文」。這麼多個字都是同一個音,只不過音調不一樣,不僅是老外,就連很多中國人看到應該也會覺得一臉懵,因為類似的文章在世界非常罕見,讀起來又都是「嘰嘰嘰」的發音,想必不少人已經在屏幕面前讀起來了。不得不說漢字的博大精深。
  • 教育部出臺新規 禁止高考答卷用繁體字火星文
    據了解,早在去年,上海就曾出臺政策,不允許考生把網絡語言寫入高考作文中。江蘇每年都有考生用古文寫作文在多年參加高考語文閱卷的顧桂南老師印象中,每年都會有用古漢字寫作文的考生,有的甚至用甲骨文。「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如皋中學王雲飛同學的文章。
  • 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閱卷接近尾聲 滿分作文已出現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7月16日,記者在2020年北京市高考評卷工作媒體開放日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北京高考語文閱卷工作接近尾聲,滿分作文已經出現。但還需由閱卷領導小組覆核,才能確定最終有多少篇。北京大學為今年北京高考語文科目評卷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篇佶屈聱牙的平安經!
    昨日,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刷遍全網,其中作文內容使用大量生僻的詞語,讓人閱讀起來十分的晦澀難懂。第一個老師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個老師則是評了55分,最後有審查組判了滿分。一時間,網上塵囂甚起,許多網友都批評說這是故弄玄虛、堆砌辭藻,看似富於哲理,實則故作高深。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 中考高考電腦掃描閱卷,你的字跡對分數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中考高考電腦掃描閱卷,你的字跡對分數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考試這個形式也變的簡單了,老師不用翻閱一張張卷子,而是面對電腦已掃描好的試卷。判卷不僅速度加快了,而且判完電腦均分,總分立馬出來了。
  • 最容易寫出高考滿分作文的星座,985在跟你們招手哦!
    每年高考能夠引起最廣泛討論的,估計就只有高考作文題目了。畢竟數理化太難了,大家早就忘光光了,最後只能夠討論作文題目。那麼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看看的是,十二星座中,哪些人最容易考出高考滿分作文的?白羊座的語感也很好,一件普通的事,別人寫得波瀾不驚,而白羊座卻可以寫得妙趣橫生,這樣出眾的語感在高考作文中自然沒問題。巨蟹座:看過很多書,有文採巨蟹座非常喜歡看書,無論多忙他們都要抽空看幾本書,而且無論是小說、散文還是詩歌,巨蟹座都來者不拒。
  • 走進神秘的高考閱卷現場:試卷被掃描到電腦隨機發放
    央視網消息:高考分數到底是怎麼出爐的?如何確保公平公正?在昨天舉行的高考評卷工作媒體開放日中,記者走進了北京閱卷現場。北京市高考數學閱卷現場設在清華大學計算機開放實驗室,在閱卷期間,這裡實行封閉管理。進入閱卷現場,入眼是一排排整齊的電腦,考生試卷早已被整張掃描到電腦上,然後按題進行拆分切割,再隨機發放給負責各個題目的閱卷老師。據介紹,從今年北京高考的數學考題來看,更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以及對邏輯思維的考查。
  • 為什麼從小讀古文的孩子,長大更有出息?
    若是不儘早培養孩子這種能力,基本已經邁入「低分」的行列。但是一提起古文,老師和父母們的反應都是晦澀難懂難教,對於孩子來說,一個字還有多種翻譯,特別容易理解錯,加上「背誦全文」,簡直要被「逼瘋」,一到考試就全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通曉古文,選對教材,其實也不難。
  • 高考體文風疲弊達谷底 專家總結賭咒體等弊習
    高考體文風疲弊達谷底 專家總結賭咒體等弊習 現在高中生作文寫不好,與全社會母語重視程度不夠更有著直接關聯。  6月18日,北京市高考語文閱卷工作結束。與去年相比,今年50分以上的高分作文較少,甚至沒有1篇滿分作文;36分以下的三類作文數量增多。  「今年沒有出現滿分作文,在閱卷頭3天,我們就預感到了——千篇一律,大同小異,寫得好的作文實在太少。」
  • 高考作文滿分的不少,他被稱「最有出息」的一位,水平到底如何?
    高中畢業多年後,估計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拿到高考卷子能看得懂的也就只有語文,最有興趣的也就只有高考作文了。但偏就有些「不省心」的牛人,硬是寫出了些我們看不懂的作文。同樣是2009年,湖北武漢也出了一位高考滿分作文,這次是一首1000多字的古詩《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作者是湖北才子周海洋。因為切合題目,他得了滿分,最後被三峽大學錄取。其實除了以上兩位,高考寫文言文、古詩等「奇葩」作文的考生不少,但被網友稱為「最有出息的高考滿分獲得者」卻只有一位,他就是2001年的高考全國卷作文滿分獲得者蔣昕捷。
  • 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 將請古文字專家翻譯
    網上發帖爆猛料   17日晚上8點36分,「國學數典」論壇網站上出現一篇名為《高考閱卷花絮:四川驚現甲骨文作文》的帖子,發帖者名為「dzjimagine」,好似一位在現場閱卷的老師,發帖稱當日在語文組發現了「閱卷以來的最勁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書寫的作文《熟悉》。
  • 中高考電腦閱卷「潛規則」,同樣的答案,能讓你多得分的小技巧
    我國的中高考,如今都是實行的電子閱卷的方式,答題卡上的內容是直接機器閱卷,而主觀類試題需要把試卷內容掃描到電腦上,再進行閱卷。網上閱卷系統閱卷就會對書寫的內容有著嚴格的規定。在答題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按照高考規定使用的筆去答題,主觀題用黑色籤字筆,答題卡用2B鉛筆進行塗抹。另外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把試題的答案寫入規定的區域當中。如果把答案答到了線條之外,電腦就會掃描不出。
  • 蘇大自主招生怪題 張吳劉許繁體字筆畫如何排序
    記者隨後與部分命題專家取得聯繫,據一位參與命題的教授說,從學校命題思路看,蘇大今年依然堅持「不偏不怪,略高於高考水平」的標準。四個姓氏的繁體字的筆畫升序這道題,首先要考生會寫這幾個字的繁體字,然後根據筆畫多少進行排序,筆畫相同的再按筆畫順序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