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獲滿分,閱卷老師有失公允

2021-01-09 文藝美刊

文/金澤香

看了一眾點評,本不想繼續提。想了想,還是說幾句。

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公布,輿論幾乎一邊倒,稱作者裝腔作勢,靠生僻字、引經據典贏得滿分。萬幸閱卷組未公布作者的姓名,不然TA極可能經受一場網絡暴力。

作者無辜。應試有應試的策略與技巧,作者不過是賭一把,並且賭贏了。

作者文採如何,一篇《生活在樹上》並不能給出定論。重點是,他猜中了閱卷老師的喜好。

倒是閱卷老師給出的這個滿分值得一說。

客觀來講,作者知識儲備優於絕大多數同齡人,但文章立意一般,外強中乾。綜合來看,給個高分鼓勵,大至合理。妙就妙在,閱卷老師給了滿分再加一句「不提倡效仿」。人人皆知,作文滿分等同立下標杆,是為範文,想獲高分者以此為模仿文本。請問拿高分誘人還是「不提倡效仿」更有意義。高考競技場,分數唯上。所以,閱卷老師此語既矛盾,又扭捏。

這場輿論戰,最值得省思的不是作者,反而是身負公平公正之評審重任的裁判們。標杆易立,重在是否值得,它會帶來哪些影響。

我來自小地方,念中學時,正值無網絡的九十年代,當地只有一家新華書店,學校周邊有幾家租書鋪,以港臺武俠言情類的盜版書為多。僅能讀到的名著要麼跟別人借,要麼去新華書店蹭讀。除了學校發的課本,我能接觸到的讀物少得可憐,更勿提什麼哲學。

像我這樣的學生,今天依然不少。他們可能身處偏遠鄉村,網絡不甚發達。除了課本再無其他。什麼場域、什麼範式,諸如《生活在樹上》作者甩出的各種大詞,他們可能聞所未聞,但是只要熟讀課本,他們依然是合格的高中生。

高考是一場公平的競爭,身為裁判,評判作文之高低,是眼睛一味向上看,還是環顧所有。是選出遠超眾人平均水準的拔尖者,還是以教學大綱為中心,儘可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評判。否則,一個鄉村考生如何與享盡優質教育資源的考生相比。

請不要將閱讀量多少歸於學生自身,我國幅原遼闊,最高與最低之間相距遙遙。今年疫情期間,各地學生上網課,有人電子設備新潮,網絡暢達,有人攥著一隻老式手機,步行好幾裡路去山上接收網絡信號。他們在未走出大山之前,不知道卡爾維諾、麥金太爾、切斯瓦夫·米沃什。過於優異的學生值得高分鼓勵,但不值得給予滿分樹為標杆。

所謂的滿分,應遵循教學大綱為基準,以普適性為評分準則,讓來自不同學校、家庭或階層的考生,儘可能以平等之姿在同個賽場競技。他們可能不解「嚆矢」「祓魅」「玉墀」之義,也未讀過海德格爾、維根斯坦,但他們同樣有獲得高分或滿分的可能。

簡言之,此次給《生活在樹上》一文滿分的閱卷老師有失公允。

不是考生能寫出連大學生都自嘆不如的高論便是好文,也不是說拔尖者、早慧者不值得打滿分,而是需看滿分是否給得公道。從行文講,已有專家學者分析滿分作文具辭不達意、病句等硬傷;從寫作態度講,作者以佶屈聱牙彰顯學識,高考作文風向堪憂。滿分實難服眾。

誠然,作文沒有標準答案,閱卷老師難以排除個人喜好,這些都不是問題。只是,在面對無數份考卷的時候,相較於顯然易見的文採之外,閱卷老師是否應「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本著普適化的寬闊視野,給所有考生一個相對公平的評審環境?

另外,閱卷老師若覺得「不提倡效仿」,切勿再打滿分,如此言行相詭又是何必。

相關焦點

  • 高考滿分作文晦澀難懂太多生僻詞,閱卷老師咋想的?
    可惜,不裝這個逼說不定就滿分了。 近日,2020年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出爐,是浙江某考生所寫的《生活在樹上》。 閱卷過程中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60分。 但作文閱卷大組組長直言,其中的晦澀不建議學生模仿。 有多晦澀?哥給你們截下作文的開頭三句和末尾幾句,品品六句話裡出現四個外國名字、N個不認識的字是種怎樣的體驗。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篇佶屈聱牙的平安經!
    昨日,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刷遍全網,其中作文內容使用大量生僻的詞語,讓人閱讀起來十分的晦澀難懂。第一個老師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個老師則是評了55分,最後有審查組判了滿分。一時間,網上塵囂甚起,許多網友都批評說這是故弄玄虛、堆砌辭藻,看似富於哲理,實則故作高深。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 由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說說古代科舉的人情往來
    《生活在樹上》最近很火,據報導,力排眾議給這篇作文滿分的就是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的組長陳建新,而陳建新每年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確定每年的滿分作文」。隨即,網友紛紛爆出陳建新以「考高作文名師」、「高考作文閱卷組長」等頭銜賣書、授課的事兒;更有網友說「《生活在樹上》與陳建新在《高考作文實戰實訓》裡收入的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在語氣、結構上相近,應予重新審定」。這些傳言咱也不知真假,所以就不加置喙了。說點好玩的事情,前些天翻閱《翁同龢日記》看到一件塵封往事倒是可以說一說,供諸君賞玩。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難懂不知所云考生只為炫技嗎?
    2020年高考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日,浙江省也是發布了一名考生的滿分作文,引得不少人前去拜讀觀摩,但奇葩的事發生了,看完的不少人都說自己壓根沒有看懂這篇文章。文章寫出來就是讓人看的,怎麼會看不懂呢?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親自寫下2000字注釋才看懂,誰寫的
    作為試卷上唯一一個可以抒發考生主觀思想的題目,歷年發生在作文上的故事還真不少。比如在2006年,就有一位叫蔣多多的河南考生,她曾在作文一欄裡寫下8000字抨擊高考制度的肺腑之言。除此之外,還有在作文一欄裡寫詩的,或是公然藐視考官的,甚至還有全程用甲骨文書寫的,每一年都會刷新閱卷老師的眼球。當然,這些奇葩作文通常都是零分,即便有分,因不符合規定,分值也不會太高。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有30字閱卷組長不認識,為何被評滿分作文
    高考作為莘莘學子魚躍龍門的一個重要平臺,每年都能湧現一批批深藏不露的黑馬,除了每年的高考狀元備受矚目外,最引人注目的還有滿分作文。滿分作文寥寥無幾,之所以成為滿分,就在於它的過於優秀,能夠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贏得作文滿分,作者必定不同凡響、作文必定與眾不同、獨具魅力。
  • 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閱卷接近尾聲 滿分作文已出現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7月16日,記者在2020年北京市高考評卷工作媒體開放日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北京高考語文閱卷工作接近尾聲,滿分作文已經出現。但還需由閱卷領導小組覆核,才能確定最終有多少篇。北京大學為今年北京高考語文科目評卷點。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寫了2000字注釋才看懂,此牛人是誰
    時至今日,筆者都還記得當年我們語文老師最愛說的一句話:「得語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語文。」相信不少朋友讀書的時候都聽過類似的話,作文,無疑是語文考試中的重中之重。10年前的高考中,一篇文言文作文橫空出世,全文共755個字,全部由駢體古文組成,當初閱卷老師在看到這份試卷時,大吃一驚,立刻把該卷交給了專家組,時任南京市語文基礎知識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拿到了這份試卷,快速看完了全篇文章,竟然發現裡面有30多個字他都不認識,當即決定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閱卷組長對照兩千字注釋才看懂,給了滿分
    今天我們講的就是這樣一位現代文言文奇才: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閱卷組長對照4頁注釋才看懂,直接給了滿分。這位考生就是2010年的王雲飛,他的那篇《綠色生活》幾乎使他在高考期間「一考封神」。全文都是文言文,而且很多連閱卷老師都無法理解的生僻字,即便是當作高中語文教材,估計也會是「超綱」的內容。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古今同義詞是否可以隨便換用?
    ——《生活在樹上》,浙江某考生8月2日,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教育類報刊《教學月刊》雜誌社,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文中表示,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且是一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閱卷老師給出55分高分,最終被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的作文。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題目截圖。
  • 高考語文乾貨:滿分作文的神仙標題怎麼寫?5個加分方案不要錯過
    考場作文與文學作品不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強限制性。限制的包括時間、行文方向以及字數。在數以萬計的考場作文中,如何突破層層限制,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願意重點品評接下來的內容呢?這時,一個適合高考考情,又讓老師為之驚豔的作文標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高考語文,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的作文題目,本文教你按套路來搞定
    大家都知道,寫作文呢,題目如果好,就算是成功了一半。是呀,一篇作文首先躍入閱卷者眼中的,就是標題。好的標題就如漂亮的頭和臉,明眸善睞顧盼生輝,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能讓閱卷老師當即眼前一亮,分數自然不會差。好的議論文標題是怎麼來的?是靈光乍現還是妙手偶得?是精雕細刻還是厚積薄發?哪種可能都有哈。
  • 高考滿分神作,756字文言文,閱卷老師不敢判,直接交給古文專家
    而天才是不分時代的,古有少年王勃一紙菸霞驚豔四座,今有年輕小夥高考作文技壓群雄。 一年,江蘇省高考出了命題作文《綠色生活》,題幹寫道:「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綠色,與生命、生態緊密相連。今天,綠色成為嶄新的理念,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以綠色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 高考生寫下755字古文,閱卷組長查了4頁注釋才看懂,直接給了滿分
    2001年高考,江蘇出現了一個滿分作文,作文題目很簡單,指的是現代人拋棄誠信的不良現象,要對此發表看法。 儘管如此,蔣昕捷的作文仍得了滿分,據閱卷老師說,他的想像力、文字把控能力,文章立意,對歷史的了解都要超過尋常考生太多,拿到滿分是理所應當的。
  • 這些絕美古詩句加在你的高考作文裡,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這些絕美古詩句加在你的高考作文裡,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眾所周知,作文在高考語文中佔分比重可謂是重中之重,高考作文評分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你能在作文裡,像開頭、結尾等醒目位置,加一些高大上的古詩詞,會給閱卷老師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為你的作文分數添磚加瓦。
  • 高考總分725語文146分的狀元滿分作文為何引起這麼大爭議?
    同一份試卷,理科狀元的語文接近滿分,比文科狀元的語文高了23分。唐楚玥這麼高的語文成績,一時間引來了全國人的驚嘆和膜拜。因為語文卷有很多主觀題,而唐同學錯了一道選擇題,那就意味著包括60分的大作文在內的所有主觀題僅僅被扣了1分,這太逆天了。她的高考作文,如果不是滿分,那也至少是近似於滿分的59分。高考作文這樣的寫作水平,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 高考語文作文高分技巧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怎麼用得高分
    高考語文能否拿高分,關鍵看作文——滿分150分,作文佔了60分。  那麼,作文如何寫才能拿高分呢?昨天,錢報記者採訪了杭州第二中學、杭州學軍中學和杭州高級中學的三位資深語文老師,給考生們特製了三份錦囊妙計。
  • 北大陸揚教授評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聽起來很有哲理,其實是正確的廢話
    我想高考作文也屬於人文訓練的一部分,不管中國高考形式多麼機械死板,高考的公平性的維持畢竟是這個社會目前的極少數共識之一,這種公平性最起碼應該體現在評分上。作文評分正因為有主觀性,我們才有責任來監督這種評分的質量。
  • 高考作文第一次有考生以相聲小劇本完成
    人們的臉上都戴著可怕的面具   半推半就地將誠信拋棄   兒時的天真不再拾起   沒有誰後悔這場交易   ……   在今天這樣的社會裡   可還再有誠心誠意   多想回到兒時的天地   不再見可怕的面具   就在今年北京地區的高考語文試卷中,西城區一名閱卷教師批改到這樣一篇解剖
  • 高考語文作文怎麼得高分? 積累素材借題發揮
    高考作文怎樣爭高分呢?  一、結構模式要「簡」。  高考作文先要整體構思。開頭結尾,過渡照應,主體展開,材料選取等,在動筆前要通盤考慮。只有自己想清楚了,才能寫清楚;自己寫清楚了,閱卷老師才能看清楚;閱卷老師看清楚了,給分才能給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