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 將請古文字專家翻譯

2021-01-09 央視網

  網帖爆料該考生作文用「甲骨文+青銅銘文+大篆」寫成 到底是有才還是惡搞

  眾所周知,今年我省的語文高考題作文為《熟悉》,但有一位考生卻用大多數人都極不熟悉的古漢字寫了一篇作文。17日晚,某網站上出現「四川驚現甲骨文作文」一貼,令網友驚嘆不已。

  網上發帖爆猛料

  17日晚上8點36分,「國學數典」論壇網站上出現一篇名為《高考閱卷花絮:四川驚現甲骨文作文》的帖子,發帖者名為「dzjimagine」,好似一位在現場閱卷的老師,發帖稱當日在語文組發現了「閱卷以來的最勁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書寫的作文《熟悉》。

  「dzjimagine」說,發現該作文的是語文一組的作文閱卷老師,他隨後茫然地向閱卷組組長報告;由於高考沒有規定不準用古文字書寫,所以閱卷組組長仍然只有茫然地向語文監察組報告;而質檢組的第一反應仍是茫然。

  「由於高考閱卷禁止拍照、禁止將相關材料帶出閱卷場,所以我當時並沒能拍到作文的照片(估計有作文組的老師已經悄悄拍過)。經過粗略察看,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銅銘文、大篆等古文字字體,書寫十分工整,字體非常標準。」該網友還說,這件事立即在語文閱卷組引起不小的震動,當晚6點左右當天的閱卷工作結束後,有老師向語文質檢組打聽這篇作文的評分情況,質檢組的回答是,他們已經給四川大學的某古文字專家聯繫過了,請這個專家儘快將這篇作文的文字翻譯成簡體字,然後再評定作文的水平。

  一閱卷老師稱此事千真萬確

  記者注意到,發帖後短短一個小時就有不少網友跟帖。記者在這些跟帖中發現大家普遍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這考生「太牛了,人才」,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該考生應該在藝術考場發揮才能」。

  是否真有這樣的「天書」作文?記者連續詢問了三位閱卷老師,均表示「是聽大家在議論此事,但沒有見過那份試卷,不知道寫了些什麼。我們有規定,不能對外透露信息」。

  但一位語文組閱卷老師透露,此事千真萬確,因為他有一位朋友就在發現「古漢字作文」的那一組閱卷,該朋友親眼見到這篇作文。朋友告訴這位閱卷老師,這篇作文幾乎是寫滿了作文區域,大約有800字,寫得很公正,一個小框內裝了一個字。「我那朋友對這方面略懂,一看就曉得是甲骨文之類的古文字,但無法讀懂其中的確切意思。」至於該作文題能得多少分?他也並不清楚。

  然而,記者分别致電四川大學歷史系的多位研究古文字的專家教授,均表示「沒有聽說此事,我也沒有被邀請」。記者也同時聯繫了川大文學與新聞學院的一些專家教授,也被同樣告知不知此事。

  記者昨晚聯繫此次語文閱卷組的組長、川師大文學院院長李誠,他只說了一句「我不曉得這個事情」就掛掉電話。而四川省招生考試院的周主任此前在接受電視媒體記者採訪時說:「這個事情你們媒體沒有必要了解。假如有這個事情,如有必要,會向媒體通報」。

相關焦點

  • 甲骨文寫的6分高考作文,意外被名校錄取,錄取後波折不斷!
    甲骨文寫的6分高考作文,意外被名校錄取,錄取後波折不斷!!!文/晴姐說人文常說十年寒窗苦讀,只為考取功與名,對於現在來說也同樣的是存在的,就如同現在的高考,我們讀書十多年最後只為了高考,一舉進入大學的生活。
  • 教育部出臺新規 禁止高考答卷用繁體字火星文
    記者昨日獲悉,教育部近日出臺了《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與舊版考務規定相比,首次將「高考時,除外語科外,筆試一律用漢文字答卷」改為「一律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答卷」。這一變化提醒高考考生,今年答卷中,特別是寫作文時,不能再使用非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
  • 甲骨文排譜系聯成果明年出爐 四川古文字研究成果或迎井噴
    早在2019年11月,在四川省委宣傳部指導推動下,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協調返聘學科帶頭人彭裕商教授,面向全國引進人才、招收博士後,形成6名教師、24名在讀博碩士的基本研究團隊,確保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薪火相傳、代代不絕。
  • 755字高考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親自寫下2000字注釋才看懂,誰寫的
    筆者印象裡,每年高考似乎總會有一些奇葩事情發生。例如忘帶準考證、記錯高考日期,又或是搞錯開考時間等等。甚至在2003年,四川還有一位考生曾偷過高考試卷。究其原因,在於考生們對這場決定人生的考試還是太緊張。而在眾多奇葩類型裡,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高考作文。
  • 大學生用古文字寫情書 類型包括甲骨文金文等
    古文字寫情書。  「我在燈下寫你,用這古樸純厚的比劃。寫你明亮的眼眸,寫你渾圓的小鼻,寫你溫軟的嘴唇,寫你英俊的側臉。若我是商時女子,我要偷偷塞給你一塊刻滿我心思的獸骨,偷偷用青銅鑄成你的姓名,作為我的圖騰……」  這段優美動人的情話,是否打動了你?如果還是用甲骨文、金文、小篆寫的呢,你定會感嘆「高大上」吧!  昨日,武漢大學文學院《文字學》任課教師肖聖中,就收到學生交上來的這樣的70多篇別樣的「情書作業」,他連呼「學生們真有文氣、才氣、靈氣」。
  • 「勞動」入高考,這是真的!北京英語卷大作文讓考生寫摘西瓜
    鄧偉攝剛剛,隨著英語科目的結束,2019年北京高考終於落幕。「勞動」入高考,在英語作文中提現得相當直接,大作文邀請考生圍繞勞動最光榮的主題,記錄摘西瓜的學農體驗;小作文則讓考生為來京津滬旅遊的朋友給出出行和衣著建議。
  • 大一學生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寫賀卡(圖)
    大一學生劉真廷用金文寫的賀卡內容:新年已近,舊歲將終。值此辭舊迎新之際,特祝吾友新年快樂,身康體泰,平安喜樂,諸事順利!憶往昔初見,尚為頑童,而今匆匆六載已逝。現雖南北相隔,然友情不減,實為幸事。  《古代漢語》作業不簡單  大一學生用古文字寫賀卡  本報訊(通訊員廖婧)武漢大學文學院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123名大一學生,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給父母、親朋或教師撰寫賀卡。昨日,教《古代漢語》的王統尚老師看了學生交來的賀卡後,連呼「有文氣、才氣、靈氣」。  王統尚介紹,識寫古文字是《古代漢語》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難懂不知所云考生只為炫技嗎?
    2020年高考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日,浙江省也是發布了一名考生的滿分作文,引得不少人前去拜讀觀摩,但奇葩的事發生了,看完的不少人都說自己壓根沒有看懂這篇文章。文章寫出來就是讓人看的,怎麼會看不懂呢?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有30字閱卷組長不認識,為何被評滿分作文
    提到滿分作文,很多人會想到2001年一個南京十三中高三學生蔣昕捷的《赤兔之死》,這是高考以來的第一篇滿分古白話文,一經曝光,就引發了社會的一片轟動。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將「三國關羽和赤兔之死」的前因後果表達的淋漓盡致,文學功底更是徵服了閱卷老師。
  • 高考作文滿分的不少,他被稱「最有出息」的一位,水平到底如何?
    高中畢業多年後,估計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拿到高考卷子能看得懂的也就只有語文,最有興趣的也就只有高考作文了。但偏就有些「不省心」的牛人,硬是寫出了些我們看不懂的作文。2009年四川考生黃蛉用甲骨文寫了篇作文,雖然因為跑題只得了6分,卻令大家驚為天人,最後本來只能上三本的他被名校四川大學錄取。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11年他的「一對一教學」導師認為其為人浮誇不願再教。同樣是2009年,湖北武漢也出了一位高考滿分作文,這次是一首1000多字的古詩《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作者是湖北才子周海洋。因為切合題目,他得了滿分,最後被三峽大學錄取。
  • 高考作文第一次有考生以相聲小劇本完成
    人們的臉上都戴著可怕的面具   半推半就地將誠信拋棄   兒時的天真不再拾起   沒有誰後悔這場交易   ……   在今天這樣的社會裡   可還再有誠心誠意   多想回到兒時的天地   不再見可怕的面具   就在今年北京地區的高考語文試卷中,西城區一名閱卷教師批改到這樣一篇解剖
  • 剛剛,2020年高考作文題出爐!福建作文題目是……
    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託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 民國高考太簡單?那時也用「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國文就考作文和翻譯兩種題型,英語只有英漢互譯兩道題微信熱帖「穿越回1936年,你還能考上南京大學嗎」被瘋狂轉發,引來不少驚嘆,「當年的數理化考卷太簡單,被現在的模擬卷『秒』成渣!」穿越回民國考中央大學,當徐志摩、聞一多、徐悲鴻、張大千的學生真有這麼簡單?對此,教育史專家、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王運來認為,其實沒這麼容易。
  • 高考語文作文高分技巧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怎麼用得高分
    高考語文能否拿高分,關鍵看作文——滿分150分,作文佔了60分。  那麼,作文如何寫才能拿高分呢?昨天,錢報記者採訪了杭州第二中學、杭州學軍中學和杭州高級中學的三位資深語文老師,給考生們特製了三份錦囊妙計。
  • 兒子今年參加高考 父親也來試寫作文
    昨日(7月7日)下午,南國早報2020年「大家來寫高考作文」活動順利舉行。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活動首次採取不集中作文的形式開展。數十名網友和來自南寧市第二中學、南寧市第三中學的高二學生分別在家中或學校,以當天上午的廣西高考作文題為題,按高考要求完成了作文。
  • 2018高考英語作文寫作素材:傳統文化名詞的英語翻譯
    2018高考英語作文寫作素材:傳統文化名詞的英語翻譯 高考微信   英語作文在高考英語試卷中所佔分值很高,
  • 2008年高考全國各省市語文作文題目匯總
    2008高考全國卷(一):與「抗震救災」有關的材料作文   提供了包括捐款、救援隊等六條與抗震救災有關的素材,要求考生完成作文,不限體裁。  北京:自擬題目  材料作文。老師在杯中放入石頭,再加入沙子,問學生杯子是否滿了。有學生答,還可加水。第二次,老師向空杯子中加入沙子和水,問學生如要放入石頭,該怎麼辦?一學生就將沙子和水倒出,先把石頭放進去。  學生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 高考滿分神作,756字文言文,閱卷老師不敢判,直接交給古文專家
    而天才是不分時代的,古有少年王勃一紙菸霞驚豔四座,今有年輕小夥高考作文技壓群雄。 一年,江蘇省高考出了命題作文《綠色生活》,題幹寫道:「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綠色,與生命、生態緊密相連。今天,綠色成為嶄新的理念,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以綠色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 【教育觀察】民國時期的高考 附:民國-2003年高考作文匯總
    至於怎樣考、是否考作文則是各自命題。只是抗戰期間的一九三八年-一九四一年的三年多裡,由於全國各大學紛紛遷移到西南大後方,才實行全國統一招生,但作文題還是各出各的。一九二九年北京大學國文考試僅一道作文題,作文題分甲部、乙部,甲部試題:「清季曾、李諸人(即曾國藩、李鴻章)提倡西學,設江南製造局、翻譯科學書籍甚夥,其中不乏精深之作,何以對於當時社會影響甚微?試言其故。」
  • 高考體文風疲弊達谷底 專家總結賭咒體等弊習
    現在高中生作文寫不好,與全社會母語重視程度不夠更有著直接關聯。  6月18日,北京市高考語文閱卷工作結束。與去年相比,今年50分以上的高分作文較少,甚至沒有1篇滿分作文;36分以下的三類作文數量增多。  「今年沒有出現滿分作文,在閱卷頭3天,我們就預感到了——千篇一律,大同小異,寫得好的作文實在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