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節制,方能活到極致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王陽明曾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真正為自己著想的人,都懂得節制。懂得節制,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不懂節制,才是痛苦的根源

曾有個關於「現在的年輕人,正在榨乾自己」的採訪,在採訪的最後,有這麼一句話,令人深思:

「未來社會,有部分人會由於過度放縱慾望,

而沉醉在短暫的快感中,直至喪失自己。」

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誘惑眼花繚亂,一個不懂節制的人,只會迷失在欲望的森林中。

但很多人卻往往疏忽了,毫無節制就成了一件壞事,多少人每天口中所謂的「忙」,其實是瞎忙;所感到的「累」,其實是內心的空虛正在吞噬你。

很多人都覺得人一旦有所求,有想要的東西,滿足他,我們便能獲得滿足感與快樂,殊不知在滿足欲望的過程中,如果不懂得節制欲望,那他就會變成痛苦的根源。

正如康德所說:

「如果我們像動物一樣,聽從欲望,逃避痛苦,

我們就成了欲望和衝動的奴隸。」

所以你要知道,人生好在適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

節制,是一種智慧

王陽明家訓中有一條:「節飲食,戒遊戲」。

《論語》雲,「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黃帝內經》講, 「飲食有節」。節飲食,方得健康,方得自在。

戒遊戲,則是為了立志。如過分沉迷於遊戲,日子長了,志氣會消磨殆盡,如何成就事業。

真正的智者,更懂得節制脾氣。

王陽明因軍功卓著,遭小人記恨。他們散播各種謠言,對王陽明百般侮辱。

王陽明卻全當沒聽見,一點火氣沒有。他說:「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節制脾氣,是往寬處想,往好處想,不把芝麻小事放在心上。

節制脾氣,是有了情緒不積累,及時疏解。

節制脾氣,是一旦無法控制情緒,能夠想到先平復情緒再處理問題。

日子久了,人便擁有了紓解怒氣的修養和智慧,人也會慢慢有了平和安靜的氣質。

節制,是一種自由

有人說,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懂得節制。

的確,節制,作為一個主觀的行為,最能充分表現一個人的涵養和自控力。

很多人覺得,節制是對人慾的一種束縛,是對人性的一種壓抑,禁錮了我們的自由,其實不然。

「節制」和「自由」,看似是兩個相對立的詞語。但其實,只有學會節制,才懂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節制」不同於「限制」,限制來自於外界的約束。而節制,則是內心的自我約束,是對自由的成全。

很多時候,節制意味著對自身的一種合理控制,意味著我們對事情的發展有長遠且清晰的規劃。

欲望總是會迫使我們想要擁有一切,以致讓我們做出很多急功近利的事情,真正高級的人生,不在乎是否在合適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而是控制自己在不合適的時機不做不該做的事。

美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研究,他們把200隻猴子分為兩組,一組猴子不控制飲食,頓頓管飽,另一組控制飲食,每天都只吃七八分飽。

10年後,敞開吃的100隻猴子中,很多體胖多病的猴子,有得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的,100隻猴子死了50隻,而控制飲食的100個猴子中,只有12隻死亡。

15年後,頓頓吃飽的猴子都死光了,高壽的猴子都在七八分飽的猴群中。

一時的口腹自由導致了我們健康不自由,身材不自由,壽命不自由,這樣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嗎?

高級的人生,是懂得節制

想起陳道明之前說:「我覺得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

也正是因為長期的克制,偶爾的放縱才會顯得彌足珍貴。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故事:

一天,作家劉墉和梁實秋一起用餐。燻魚端上來,梁先生說他有糖尿病,不能吃有甜味的魚;

「冰糖肘子」端上來,他又說不能碰,因為裡面有冰糖;

炒飯端上來,還是不能吃,因為他說澱粉會轉化成糖。

最後端上來一份八寶飯,劉墉覺得梁實秋肯定也不會碰,因為又有飯又有糖,結果梁先生說:「這個我要,因為知道有喜歡吃的八寶飯,所以前面才會特別節制。

前面的節制,是為了把今日份的配額,留給後面最大的甜。

是啊,節制並不是對幸福的一種抹殺,很多時候,一時的克制是為了更多的甜。

我們都想要肆意放縱人生,殊不知放縱的前提是要學會收斂和節制。

從每一件小事,比如控制熬夜,控制體重,控制消費,節制飲食開始,到控制內心各種欲望和妄念。

只有學會自我節制,才能真正駕馭自我,不受內心欲望的控制和擺布,真正控制和主宰自己的人生。

節制,才是最高級的活法。

相關焦點

  • 哲思| 懂得節制,方能活到極致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 轉載請註明來源 王陽明曾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真正為自己著想的人,都懂得節制。
  • 王陽明:懂得節制,方能活到極致
    王陽明曾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真正為自己著想的人,都懂得節制。懂得節制,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節制情緒王陽明說:「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心胸狹隘的人,容易鑽牛角尖,進死胡同。
  • 王陽明:人活到極致,是節制
    他用一生告訴我們:人活到極致,是節制。王陽明家訓中有一條:「節飲食,戒遊戲」。 《論語》雲,「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黃帝內經》講, 「飲食有節」。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吃得越來越好,卻也有了很多富貴病。真正的智者,飲食也會自律,掌握「度」。
  • 人活到極致,就是懂得節制,人生難得做個明白人!
    他是娛樂圈中難得明白的一個人,他的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人活到極致,就是要懂得節制。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道為法,明為醒。做個明白人,亦是人生最高之境界。姓是天,名是地。天我們無法更改,但是地我們可以擇其優而改之。一個人的人生觀,得益於家族教養,成熟於生活的輾壓,完美於不斷學習、不斷認識社會、認清自我!
  • 人活到極致,必懂得節制!
    ——王陽明節制自己的脾氣,往好處想,放寬心,絕不在乎芝麻綠豆點大的事情;節制自己的脾氣,當有了壞情緒是,及時調節,絕不積攢到心中,使自己鬱鬱寡歡。節制自己的脾氣,一旦無法控制情緒時,得先平復內心,是自己冷靜下來,再去解決問題。時間長了,人便擁有了疏解了怒氣的修養和智慧,人也會慢慢有了平和安靜的氣質。
  • 人活到極致,是節制
    《易經》講:安於節制,亨通;心甘於節制,吉祥。
  • 越高級的人生,越懂得節制
    有時候,我們需要警惕,別打著活在當下的旗號,活成了欲望的奴隸。生活從來都是節制的藝術。他本可以在他喜歡的演唱事業大放異彩,可因為不懂得節制自己的欲望,誤入歧途,一步錯,職業生涯便毀於一旦。很多人都覺得人一旦有所求,有想要的東西,滿足了,我們便能獲得滿足感與快樂,殊不知在滿足欲望的過程中,如果不懂得節制欲望,那就會變成痛苦的根源。
  • 王陽明:懂得節制,是更高級的人生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他一生推崇知行合一,他用一生的實踐告訴我們: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節制。01 節制,是一種大智慧「節飲食,戒遊戲」是王陽明家訓中的重要一條。他的家訓理念和論語中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謀而合。
  • 人生需留白,節制才能讓人生持續飽滿有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3自律與節制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個連自己都管控不了的人,是很難肩負一星半點責任的,管好修繕自我,方能示範別人。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擁有了多少,而是你敢於拒絕了多少。04節制,才是做人的智慧,自我約束,自我節制,才能達到人生的至高境界。做人貴在有度,樂極生悲,物極必反。能把控情緒的人,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 這個世界正在狠狠懲罰不懂節制的人
    最近她發了一條朋友圈:「人啊,總要為自己毫無節制的欲望買單。如果時光能重來一次,該多好!」配圖是一張大紅的證書——房屋所有權證。看到這樣的文字,我是真為她感到痛心——以前的她,花錢毫不節制:看到某個美景,會立刻飛去打卡;看上某支口紅,會集齊所有色號;看中某款包包,會不惜一切代價買回來。
  • 有節制的人生,活得更高級(深度好文)
    如果一個人提起另外一個人,用的評語是:他是一個很節制的人。那麼,這個被說很節制的人,往往很容易就會讓人肅然起敬,好感度油然而生。有句話說,順境能節制,逆境方能堅韌;智者不以境役心,而以心制境。懂得節制的人,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己,總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度,總能給人一種剛剛好的舒適感。
  • 懂得最多,但註定承受寂寞的三大星座,優秀到極致,是高處不勝寒
    因為沒有人能理解他們,因為他們早已優秀到極致,高處不勝寒,以至於不可能再與任何人為伍。而接下來,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那便在於,摩羯座往往懂得非常多,具備著相當強悍的實力,因此他們心甘情願,把自己隱藏起來,讓自己低調。當然了,其實更多的時候,就算摩羯座想要訴說,也終究沒人會懂,沒人能理解。
  • 44歲的陳坤亮相李佳琦直播間:懂得節制,你會活得更高級
    在我看來,陳坤之所以能在44歲的年紀保持如此好的狀態,和他的這份節制不無關聯。 憑藉《金粉世家》,陳坤一夜成名,之後憑藉《畫皮》勇奪影帝——就在《畫皮》之後,陳坤沒有接片,而是在家休息了一年,等到觀眾再次在熒幕上見到他,他是《讓子彈飛》裡的反派配角胡萬。
  • 懂節制的人生,活得更高級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習慣仗著自己年輕,生活方式上不懂得節制,肆意透支自己的身體,殊不知所有的揮霍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然後在某一天報復回來。人生有度,過則成災。懂得節制,善於控制、限制自己的各種欲望和需求,養成一種自製自律的良好習慣,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人活到極致,是節制。
  • 心理學家:越不懂得節制的人,層次越低,學會這幾點擺脫低層次!
    心理學家:越不懂得節制的人,層次越低,學會這幾點擺脫低層次!不管是食慾,還是身材,因為每日嚴格控制的卡路裡,即便你已經40多歲,身材仍然精瘦。因為對美食的量沒有控制,沒有節制的人很少會對某種食物產生噁心的感覺。
  • 節制,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世上的道理,原都是這麼簡單,無論是愛物,還是愛人,都要有節制。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時,太滿,於自己而言已不是幸福,而是甜蜜的負擔,巨大的傷害。今年春晚,閆妮在央視舞臺上的亮相,可以用驚豔來形容,妥妥的精明幹練的白富美形象,絲毫看不出來她今年已經48歲了。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保持健康的秘密就是適當的節制食物、飲料、睡眠和愛情。閆妮的蛻變,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闡釋了吧。
  • 「你醜你先睡」,長得美,也別再熬夜了,懂得節制,才能掌控人生
    可是現在,我覺得死亡離自己是那麼近,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活在當下。熬夜未必是裝逼,亦或表現自己有多努力,大部分時候只是自律性差的結果。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愛熬夜,以至於大多數高校不得不在夜裡強制斷電。十個習慣性熬夜的人裡,九個都有拖延症。熬夜的本質,是你沒有能力結束舊的一天,也沒有勇氣開始新的一天。
  • 克己,慎獨,節制
    節制:即節儉,控制在自己所擁有資源的範圍內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把握量。可用在錢財、生活資源、精力等各種有形與無形的多種方面,這是一個美好的詞,懂得節制的人活的一定不會太差。把握好自己的規律與能承受範圍,適當調整。
  • 當你無所作為時,要在這幾個方面懂得節制,才能重新得勢
    如果自己一事無成,還欠了一屁股債,肯定不能腳踏實地去賺錢,到最後還可能被債款人追著去要錢,自己都不敢拋頭露面。一個人,無所作為的時候,可以更清楚看清別人,也可以看清楚自己,真正是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充滿智慧的人,不會因為自己現在一無是處,就選擇認命,而是學會忍辱負重,慢慢去折騰自己,尋找勝利的突破口,學會在這幾個方面懂得節制,才能重新得勢。
  • 這部懂得節制的愛情劇,給了三個真心人最好的結局
    如果按照原著,不僅會有非常極致的三角戀情感,還會有套路的車禍、失明、血癌等情節迎面而來。筆者一度擔心影視改編如何處理這個故事,如何憂而不傷、節奏得當? 鍾漢良飾程天佑這兩個最典型的「男神」形象放大到極致,就是天佑和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