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一場李雪琴親歷的直播帶貨造假現場:311萬觀眾真實數不到11萬

2020-11-15 騰訊網

明星、主播、MCN機構直播刷量的動機不言自明。明星通過刷量來避免人氣冷清的尷尬,而主播和MCN機構則希望用更漂亮的數據,向商家收取更高的坑位費。

作者:馬圓圓 張睿

編輯:康曉

出品|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當紅脫口秀演員李雪琴等被邀嘉賓在某平臺參與了一場直播活動,這場針對科技產品的帶貨直播,最終在311萬人群的圍觀和粉絲對李雪琴依依不捨的道別中結束。

李雪琴或許不知道,剛剛和她互動的大部分都是虛假的機器人粉絲。一位全程參與此次直播的工作人員告訴《深網》,當天結束時311萬的觀眾中,只有不到11萬真實存在,其他觀眾人數都是花錢刷量,而評論區與李雪琴親切互動的「粉絲」的評論,絕大部分也是機器刷出來的。

「這次直播我們需要維護300萬人氣加互動點讚,結束是311萬,自然人氣也就不到11萬。」該工作人員對《深網》表示,此次直播由平臺發起,承接的主辦方把直播效果維護交給了某傳媒公司,傳媒公司再把直播人氣和互動等需求,外包給一家刷單機構。

上述工作人員向《深網》全程「直播」了昨晚該直播活動的工作記錄,以及刷量過程與直播間數據變化。

李雪琴的遭遇只是當下直播帶貨刷量亂象的一個縮影。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直播帶貨延續了過去一年的火爆景象。薇婭、李佳琦、辛巴等頭部主播動輒數十億的交易額,越來越多的知名主播也紛紛加入「億元俱樂部」。

然而「直播銷售不過億,不好意思發戰績」背後,卻潛藏著巨大的行業泡沫和層層虛假數據。

「很少有不買量的主播」

「從十月三十號開始,整個雙十一期間我們的機器都爆滿,想要找到空出來的非常難。」一位經營直播刷量軟體的商家對《深網》表示,他公司開發的「雲控」刷量軟體在雙十一期間需求非常大,每天有幾百萬的流水,相當於大半年的業務量,而購買者既有中小主播,也有知名帶貨網紅。

直播帶貨的刷量黑產一直存在,雙十一成了這些黑產「衝業績的最佳時候」。《深網》調查發現,直播帶貨刷量的現象覆蓋了抖音、快手、淘寶、京東和拼多多等平臺,直播觀看人數、評論互動、甚至直播銷量都可以刷。

在百度搜索「直播漲粉」「直播人氣」「直播運營」等關鍵詞,就會出現大量指向第三方直播刷量公司的廣告,《深網》向其中幾家刷量公司了解到,他們既可以提供機器刷量,也可以提供人工刷量。「機刷價格便宜,人工比較貴,但是效果好」。

「抖音快手智能雲控軟體引流獲客系統,批量養號產粉,直播互動場控,免費DOU+,精準採集引流等功能應有盡有!需要請加V……」在一個名為「快手抖音直播賣貨漲粉」的群內,不斷有人發布引流廣告,也時常有「老闆」諮詢業務。

群內自稱有一間工作室的「小C」對《深網》表示,他可以提供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和抖音四個直播平臺的人工或機器刷量服務。

以淘寶(天貓)為例,小C提供的業務類型包括「普通機刷人氣、高級機刷人氣、機刷達人粉、直播間進店關注主播、直播間進店點商品加購物車、真人進店UV、直播間進店加購+關注主播、真人進直播間互動、真人進直播間發言、圖文前端閱讀、圖文後臺PV、圖文後臺UV、圖文後臺進店、視頻前端」等等,幾乎涵蓋了淘寶直播產品的每一項數據維度。

從小C提供的「2020年雙十一期間直播業務報價」來看,機器刷量的價格比較低,客戶花10塊錢就可以買到一萬的機刷人氣。而人工刷量的價格比較高,客戶如果選用了真人進直播間互動服務,每小時需要支付每個人15元。

如果按照這個報價全用機器來刷,此次李雪琴所參與的直播被虛增的300萬觀眾,傳媒公司只需要向刷單機構支付3000元人民幣。

小C稱,他最多能同時安排1000人進入直播間互動,每人1小時大概可以發100句左右的評論,執行前提供名單供檢測,可按指定文案發布,也可以根據客戶方向自由發揮。

《深網》獲取的「2020年雙十一期間直播業務報價」

直播間刷量幾乎可以做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深網》在某直播平臺隨機選取一位正在直播的商家,花費10元向小C購買了五分鐘內到量的1萬普通機刷人氣,五分鐘內,該直播商家的觀看人數從不足三千增長至一萬多。

《深網》隨後又花費60元購買了100個直播間進店點商品加購物車的數據,原本不太活躍的直播間,迅速出現了很多「xxx正在去購買」的字樣。

黑產為短視頻直播平臺量身定做的刷量服務也「非常完善」。主要做抖音直播刷量的丁某向《深網》表示,他能提供真人掛榜、互動、送燈牌、真人實時跟播互動等服務,甚至購物小黃車的數據都能刷。

收費上,真人掛榜【贈送點讚,每號3000贊】1.0元每臺每小時;真人自定義隨機互動1.2元每臺每小時;真人掛榜+互動+小黃車 1.4元每臺每小時;真人加粉絲團純送燈牌【送完就退直播間】0.4元1個;真人實時跟播互動【彈幕根據直播要求】2.6元每臺每小時。並且可以定製自定義套餐。

「我和很多MCN機構、工會、主播都有長期合作,說實話,現在很少有不刷量的主播。」丁某宣稱,他能保證真人真機,可以視頻驗證,如果返現使用協議充數將全額退款,長期合作還可以優惠。

據《深網》了解,小C和丁某兩人相當於代理商的角色,處於直播刷量黑色產業鏈的中遊,而鏈條的更上遊,則是前文提到的「雲控」刷量軟體開發商以及眾多的「養號中介」。

從直播帶貨刷量的黑色產業鏈來看,數據造假幾乎遍布每一個環節。

刷量騙局遍布黑產鏈的每一個環節

自稱來自河南新鄉某智能營銷公司的林某對《深網》表示,該公司開發的「雲控」軟體,可以讓一個人控制數百臺手機在直播間刷數據。

此類軟體是目前直播刷量中最常用的工具。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購買安裝此類軟體並綁定淘寶直播店鋪後,可批量點讚、購物、關注、「來了」、觀看,可設置需要的總數及間隔時間,啟動服務後頁面會用紅色小字體顯示已增加的服務單項數量。

林某表示其公司目前主要做抖音平臺,因為抖音帶貨直播的流量最大,而且可以在直播上推廣淘寶等電商平臺的主頁。

對於刷量是否會被平臺封號的問題,林某解釋稱,「開直播對推薦權重影響非常大,雲控相當於模擬出一個人操作一臺手機和一個IP,而被封號的情況往往是虛擬的,不是真機,虛擬的很容易被平臺監控到,要麼就是降你的權重要麼就是封號。」

「我們通過機器模擬出來的和真人一樣,每個號都有自己的等級。平臺沒法識別出來,不可能被封號的。」

林某告訴《深網》,抖音上有很多直播商家自己不做號,而是會購買有現成粉絲的號來做直播。買到號以後,這些商家一般會先測試這個號能不能帶來流量,這就需要有等級的機器粉來刷,刷完之後會得到平臺的推薦權重。而這些商家也是他主要服務的客戶。

雙十一期間,很多主播會做十個小時左右的專場直播,因為需要一直保持直播間的人氣和活躍度,這種直播的刷量需求很大。林某介紹說,他們當天一般派了專人服務,主播團隊需要什麼,工作人員就按照要求去做。「比如說,主播會讓刷問題問這個商品怎麼賣,新來的朋友加入粉絲團,這邊就會選擇機器加入粉絲團,基本上主播要什麼我們就給他做什麼。」

除了和主播直接接單外,林某這樣的「智能營銷公司」也會發展下級代理,把軟體賣給小C和丁某這樣的代理商。林某稱,現在其公司加上代理,已經達到了30多萬臺機器的規模,為了減少運營難度和分散風險,有的機器放在公司,有的則放在代理那裡。

林某向《深網》提供一份代理價格表顯示,100控是3萬塊錢,500控是5萬塊錢,所謂多少控,就是後臺給客戶開多少個埠,手機需要自己準備,但可以購買華強北地區廉價山寨廠組裝的產品。

這些代理購買軟體後,再通過為客戶刷量收回成本,賺取利潤。林某向《深網》算了一筆帳:代理100控系統預算3萬,100臺山寨手機預算2萬,手機支架和多口充電器3000,網絡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暫定每年1000。一個人去一臺電腦就可以操作100臺機器,第一年免費服務更新,總成本在6萬元以內。

林某在群裡發的「廣告」中宣稱,以現在的行情,100控每月能賺4-6萬,最快一個月能回本。不過當《深網》問及該「廣告」真實性時,林某笑答「哪有那麼好的事。」

與林某所在智能營銷公司一樣,開發「雲控」刷量系統的公司還有很多,比如「企飛科技」「寶仁信息技術」等等,這些公司的業務模式大同小異。

除了軟體刷量,質量更高的人工刷量需求量也非常大。這催生了一批職業養人工號的「中介」。這些「中介」一邊對接主播,一邊去發展自己的下線人工刷量。在多個「漲粉」群裡,有中介頻繁發出尋找刷量兼職的廣告,這些廣告稱報酬每天從幾十到幾百塊不等。

不過,有自稱參與過刷單的人告訴《深網》,這種兼職刷量非常不靠譜,「中介」一般支付最初刷單的報酬後,會給更多的單子讓兼職做,但做完之後給不給錢還得看「中介」。

有「中介」稱,現在直播刷量的需求非常大,他們很難找到兼職,現在大多按小時或者按天結算。

直播帶貨何時走向規範?

需求決定供給。直播刷量黑產的「繁榮」景象,以及黑產鏈上存在的種種騙局,本質還是由直播帶貨行業的造假需求造成的。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它的灰產地帶,特別是像今年這個直播帶貨這麼火,越賺錢的地方不是騙子就越多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MCN機構創始人對《深網》說。

明星、主播、MCN機構直播刷量的動機不言自明。明星通過刷量來避免人氣冷清的尷尬,而主播和MCN機構則希望用更漂亮的數據,向商家收取更高的坑位費。

而很長一段時間,部分平臺對刷量行為似乎也是一種默許態度。「很多人都說刷流量、刷播放量、刷粉絲平臺會限流甚至封號,其實只要你不是色情、暴力、侵權等等不特別嚴重的,平臺一般不會管。為什麼?平臺默認的話對他們也是好事,如果有刷粉的,平臺整體數據就會好看,對平臺來說也是有利的。」上述MCN機構創始人說。

當然,像所有新生行業一樣,直播帶貨也在加速走向規範。據媒體報導,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要求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虛構交易或評價、網絡直播者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等不正當競爭問題,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重點查處實施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仿冒混淆、商業詆毀和違法有獎銷售等違法行為。

直播平臺亦加大了對刷量行為的打擊力度。據澎湃新聞報導,抖音表示,2020年8月至10月,抖音直播業務查處封禁刷粉等作弊帳號28萬,封禁刷人氣作弊帳號92萬。廣大用戶、商家提高警惕,不要輕信此類作弊服務的相關宣傳,如發現此類現象及時向平臺舉報。

快手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刷人氣、刷單損害平臺生態和用戶利益,是平臺一直重點打擊的行為。快手通過技術手段全鏈路布防,對於刷人氣、刷單行為進行發現和監控,一經核實存在違規行為,相關刷量數據將全部刪除,並根據違規情況對帳號、購物車功能進行處罰。

某中小企業SAAS服務機構負責人裴照星對《深網》表示,直播帶貨成為了當下最熱門的風口,但是也滋生了很多黑色產業鏈,主播除了在自己「人氣」上「注水」外,同時也刷單成風,甚至有些「刷單」公司宣稱直播帶貨的GMV也可做修改,真成了「銷售不過億,不好意思發戰績」的虛假繁榮,專業人士對「注水」現象,在技術方面其實是很好分辨的,這種刷單行為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我們看到行業裡面一些頭部主播不惜冒著帳號被封禁、拉黑的風險給直播數據注水,背後是資本市場的角逐,頭部網紅與腰部、尾部網紅形成兩極分化,讓整個行業陷入癲瘋的病態。但是,我相信這種瘋狂期過後,直播帶貨終將會走健康成長的軌道之上。

(文中小C、丁某、林某等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直播數據造假?網紅李雪琴被曝帶貨直播311萬觀看量僅11萬是真人
    雙十一剛過去不久,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也在此期間囤了不少貨吧,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網紅明星帶貨直播自然是個大熱門。在這其中,有一位當紅脫口秀演員李雪琴也曾參與其中。在她的直播間,當時的數字顯示是有311萬人在觀看這場直播,但其實據相關人員表示,本次直播的300萬觀眾都是由機器刷出來的,而這個機器如果客戶每花十塊錢,就可以買到1萬的觀看人數,換句話說,這300萬觀看量只需要支付3000塊錢就可以做到。
  • 直播帶貨「翻車」 李雪琴們怎麼說
    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其官網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直播帶貨涉嫌刷單造假;李雪琴直播銷售數據「注水」;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明星直播帶貨亂象
  • 直播帶貨風涼了?
    隨後,其背後直播機構進行否認,事件陷入「羅生門」,但影響還在發酵。而就在11月中旬,李雪琴親歷直播帶貨造假的事件才剛剛平息。《一場李雪琴親歷的雙十一直播帶貨造假現場》一文中提到,一場科技產品類帶貨直播,數據顯示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實際只有不到11萬真實存在,和她互動的大部分都是虛假的機器人粉絲。
  •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主播應該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
    近日,監管部門出臺系列規範直播帶貨的意見和規定。這對於電商主播們是否有影響呢?11月27日,@李佳琦Austin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認為帶貨主播應該對消費者負責,對團隊嚴格規範。過去,因為不當言論、違規帶貨等原因被平臺封禁,轉身就換個小號原地復活的現象十分常見。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一位粉絲數1165萬的美妝博主在其個人主頁上直截了當寫著,「唯一小號:某某某」。「怕萬一大號被平臺封了,靠小號也能繼續帶貨。」一位粉絲說。而在各大短視頻等內容平臺上,有小號「馬甲」的主播不在少數。
  • 被明星直播帶貨帶進溝,看清楚,流量不代表質量!
    雙十一落幕有一段時間了,這場從10月底預售就開始高漲的購物熱情,一直持續到11月11日當天。直播帶貨的火熱趨勢下,眾多品牌商家紛紛和人氣明星合作,在直播間向消費者們推薦實惠好物,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然而隨著狂歡的結束,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開始漸漸浮出水面。明星、大V帶貨不講武德?氣人!
  • 流量造假、退貨率畸高,直播行業需要來一場「擠水」行動
    來源:中國經營報流量造假、退貨率畸高,直播行業需要來一場「擠水」行動文/朱昌俊最近,繼李雪琴、楊天真等在直播中刷流量被曝光之後,「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也成為熱門話題。據悉,知名主持人汪涵11月6日的一場直播帶貨被曝退款率超七成,11月12日,汪涵籤約的直播機構上海銀河眾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該司從未有任何虛構數據或購買流量的行為,「合理懷疑是第三方以刷單為手段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目前,汪涵直播「翻車」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有待權威說法。但在直播風口到來的同時,直播帶貨領域的「么蛾子」可謂層出不窮。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是貫穿2020全年的關鍵詞,也是這一年網際網路商業場上被討論最多的賽道。據商務部監測,僅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在線消費新熱點不斷湧現,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
  • 網絡直播帶貨現被揭黑色產業鏈 花錢買人氣改銷量
    中國正義反腐網-《反腐廉政月刊》雜誌社綜合訊:中國雙十一購物節前夕,淘寶、抖音、快手網絡直播帶貨市場被揭存在黑色產業鏈,不僅流量、銷量造假,網絡主播還可花錢修改帶貨銷量、增加觀看人數、互動評論等。▲淘寶、抖音、快手網絡直播帶貨市場被揭存在黑色產業鏈條。圖為示意圖。
  • 直播帶貨頻「翻車」,帶貨主播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而就在前不久,擁有7100萬粉絲的快手頭部網紅辛巴,承認所售的燕窩產品存在誇大宣傳,並提出先行賠付方案,並表示深刻反省,嚴抓品控,成立質量監督委員會,誠邀粉絲用戶積極參與。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行業為何接連發生帶貨翻車事件?帶貨主播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 緊日子與直播帶貨,李佳琦和薇婭還能火多久?
    「口紅一哥」李佳琦直播5分鐘,賣出1.5萬支口紅;「帶貨女王」薇婭直播2小時,銷售額超2.67億;「最強帶貨王」散打哥1分鐘將19.9元的牙膏賣出3萬單。如果說李佳琦是掏空了女生的錢,那麼薇婭就是掏空了女人全家的錢。    那麼,網紅帶貨,視頻直播、明星代言,到底誰強誰弱呢?
  • 退款率超70%,汪涵直播帶貨也「翻車」?籤約方回應
    籤約方回應) 近日,有網友爆料商家花10萬請汪涵直播帶貨,退款率竟然高達76.4%,並表示參與直播的其他商家也出現了類似情況,但直播機構至今仍未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出現這麼高的退款率,汪涵直播帶貨也「翻車」?
  • 2020年明星直播翻車不斷,誰是最後的贏家?
    今年電商節「6·18」活動期間則大爆發,淘寶直播平臺邀請了200多位明星,京東則與嗶哩嗶哩、快手等直播平臺合作推出「明星直播課程表」,活動期間直播超過30萬場次。 演員陳赫宣布在抖音成立直播間,也成立了自己的帶貨團隊將在未來進行長期直播帶貨。
  • 雷軍開年直播帶貨1.73億,2021年企業家直播將走向何處?
    2021年1月1日,雷軍在抖音開啟了新年第一場直播,據新抖數據顯示,該場直播累計觀看數3220.39萬,銷售額達到1.73億元,單個商品最高銷售額(小米11/小米11雷軍籤名版)1.24億元。當晚,小米官博宣布雷軍成為小米11代言人,雷軍本人也在微博上回應,「先試用一個月」。
  • 任魯豫:為老家河南直播帶貨,還現場演唱了改編版的《牧羊曲》
    2020年9月19日晚20:00點,「買遍中國 助力美好生活」央視新聞聯合國美零售全國巡迴帶貨直播準時開始,本次央視新聞直播的主題設計口號是:「豫健」河南。在直播現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節目主持人任魯豫、中文國際頻道魯健、少兒頻道月亮姐姐,3位主持人在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明堂天堂共同聯袂主持,帶你品河南特色美食……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兒跳羊兒跑舉起鞭兒輕輕搖小曲滿山飄滿山飄
  • 今年直播帶貨真就這麼火熱?網紅直播帶貨為何會如此火爆
    直播帶貨是目前很流行的賺錢方式: 1、現在直播帶貨不光是直播,還得拍攝視頻,只有你的視頻播放量高了,才能帶來更多的流量進行直播帶貨;
  • 視頻號流星雨直播,抖音號村上隆帶貨,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出現新生態?
    但與流星雨直播不同的是,他的話題中除了「陽春白雪」還有直播帶貨,當天他銷售自己的三本套裝書和藝術品周邊,這天的直播帶貨超過77萬元。這場村上隆的國內獨家首播,有近80萬人次觀看。為了給觀眾更即時的體驗,抖音還用上了同聲傳譯「黑科技」,藉助AI語音識別和機器翻譯技術,實時將日語語音轉化為「中文+日語」雙語字幕。
  • 涉黃後又陷入造假醜聞 直播平臺到底怎麼了
    繁榮背後,直播平臺也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先是主播的行為不雅倒逼網信辦相關禁令的推出。然而防不勝防,數據造假、遊戲代打等醜聞,又開始相繼浮現了。 據《新聞晨報》報導,前一段時間直播APP刷數據被疑造假,「直播平臺黑屏3小時,21個粉絲仍不離不棄」。
  • 11月22日 | 新早讀!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直播被中消協點名!李佳琦...
    月20日,網傳四川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夢裡水鄉」景區,一公司組織員工在此進行拓展訓練時有人落水溺亡。 --- 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直播被中消協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