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究竟有沒有秘訣?馬未都的解釋略顯世俗,不及袁隆平說得實在

2021-01-21 文史夢古今

成功究竟有沒有秘訣?馬未都的解釋略顯世俗,不及袁隆平說得實在

一直以來,人們的終極目標就是取得成功。成功的定義很多,最根本的就是有效付出並且達到了預期值。人們為此苦苦追尋成功的秘訣,並且樂此不彼的篤信成功學。對於成功究竟有沒有秘訣這個偽命題,馬未都的解釋在筆者看來略顯世俗,不及袁隆平說的實在。這個怎麼說呢?筆者就為大家說一說這裡邊的一些講究,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有所收穫,正確地看待如何取得成功這一問題。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與之相反的是,人的文化需求逐漸呈功利化。現在社會上,大肆探討成功學,說的是一曲高歌接著一曲,尤以於丹的心靈雞湯為最。於丹的心靈雞湯,聽起來讓你覺得離成功真不遠了,可是睜開眼夢醒後,還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可是人們依舊像尋找寶藏似的,苦苦尋找所謂的成功秘籍。

馬未都來談成功,不能說人家沒有資格。在文物收藏還是一片荒漠的時候,他近乎白手起家,在八十年代抓住機會,最終成為一個大收藏家。從人生的角度來看,馬未都無疑是成功的。馬未都在談成功的時候,認為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就看他有沒有具備這4個標準。馬未都所說的4個標準,便是做人、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學習。這4個標準具備的話,通常情況下都能夠取得成功。

然而,在筆者看來馬未都所說的這4個標準,略顯世俗。筆者並無譏諷馬先生之意,僅僅是覺得馬未都所說的這幾點,是站在世俗的角度上來分析如何去獲得成功。成王敗寇,任何一個不管多狼狽的人,只要最後取得成功了,他說的每一句話甚至是錯的,也可能會成為不二真理。這就是現實啊!不得不說,馬未都所說的成功秘訣,四個標準中有3個標準是在強調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世俗確實是世俗,你不能說這個標準沒有用,最起碼按照這個標準來不會怎麼吃虧。

反觀袁隆平的解釋,馬未都的解釋不及袁隆平說的實在。對於成功究竟有沒有秘訣這個問題,有年輕人就急切的這麼問袁老。袁老耄耋之年,不忘關懷年輕人,語重心長的成功沒有什麼秘訣,並且十分慎重地說出了自己的人生經驗。袁老是搞技術出身,說話沒那麼多挑挑道道,他的人生經驗也不是什麼長篇大論,僅僅有8個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袁老的解釋,說得實在啊!

袁老用淺顯直白的語言,來為大家說明成功沒有什麼秘訣。袁老講究嚴謹的科學精神,他首先否定投機的成功秘訣,進而為大家指出康莊大道。知識是根本,汗水是強調付出,靈感要求你要善於發現問題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機遇自然就會垂青你。袁老說得很實在,在這方面馬未都著實不及袁老,略顯世俗。成功究竟有沒有秘訣在筆者看來,應該像袁老那樣,務實不務虛,實幹興邦啊!

相關焦點

  • 餘秀華究竟有沒有被高估?馬未都的解釋,不及老梁客觀
    餘秀華究竟有沒有被高估?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客觀餘秀華是一位爭議性極大的詩人,她身上有許多矛盾點:腦癱患者、農婦、詩人、家庭暴力受害者。如此多的矛盾點,造就了一個極具話題性的人物標籤「腦癱詩人」,火的也很不正常,是網絡時代畸形的走紅。
  • 「師父與師傅」有何區別?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
    「師父與師傅」有何區別?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一針見血師父與師傅,一字之差究竟有何區別?單一的從意思上來說,估計好多人會從字眼上來摳,說來說去也說不出所以然。說白了,也不能給大家說明白問題的本質。搞明白這一問題的本質,就是為了弄明白這一問題背後的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師徒文化。
  • 讀書對一個人影響,究竟有多大?流浪大師的說法,不及馬未都受用
    讀書對一個人影響,究竟有多大?流浪大師的說法,不及馬未都受用讀書是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的事情,這是不可或缺的路程。一個滿口書香的人,遇到粗俗不堪的人,讀書與不讀書那是高低立判。讀書對於一個人還是有影響的,全然看你如何看待這種事情。
  • 馬未都的解釋,不及老梁一針見血
    馬未都的解釋,不及老梁一針見血讀圖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知識碎片化,不願意靜下心來靜心讀一本書。讀圖雖然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帶來的問題是非常棘手的。在讀圖時代,我們更需要靜下心來去讀一本書。其實,這個問題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我們為何要讀書?對於這個問題,馬未都的解釋,不及老梁的解釋一針見血。讀圖時代,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詞彙。
  • 馬未都:我的成功離不開我的老婆,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
    馬未都:我的成功離不開我的老婆,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們回看馬未都的人生軌跡,會發現馬未都的人生路上,貴人可真是不少,父母是他的第一個貴人,給予他安定的生活,讓他不至於為錢財而整日奔波,賈宏偉是馬未都的第二個貴人,她嫁給馬未都後專心主內,讓馬未都少了很多後顧之憂,王世襄是他第三個貴人,沒有王世襄的傾囊相授,馬未都在古董路上勢必要走更多的彎路,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馬未都的第二個貴人---賈宏偉。
  • [新聞周刊]袁隆平:我有兩個心願
    很多人也許難以想像,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竟然有這樣一個童話般的夢,而很多人恐怕更難以想像,這個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在報告會上穿的這身正裝是六年前買的一件降價的西服。這件略顯寬大、並不合體的西服,袁隆平只穿過兩次,一次是在六年前同樣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授獎時,另一次就是這場報告會。除此以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袁隆平根本就是另外一幅形象。
  • 馬未都:為何把正月十三說成是「閻王忌」?這日子究竟有何特別?
    馬未都:為何把正月十三說成是「閻王忌」?這日子究竟有何特別?我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各種各樣的風俗也非常的多,有些是有根據的說法,有些卻是玄之又玄的傳說,比如今天這個日子「正月十三」,對於很多老人來說,就是一個非常不吉祥的日子,人們給這個日子起了個名字,叫做「閻王忌」,這個名字聽著有種陰氣森森的感覺,為何人們要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馬未都是怎麼說的吧。
  • 馬未都:我結婚時買的全是舊家具,親戚們都說我太摳了!
    馬未都:我結婚時買的全是舊家具,親戚們都說我太摳了! 1981年,馬未都的小說《今夜月兒圓》登上了《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個整版,他也因此「名利雙收」,那個時候的他,獲得了65塊的稿費,這筆錢在現在看起來很少,但是在80年代,這可是一筆巨款。
  • 長在稻田裡的袁隆平:八字真言告訴你,一夜暴發不等於成功
    9月29日,袁隆平參加了在京舉行的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獲得勳章的袁老一句話讓所有人肅然起敬,他說:「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9月17日,榮獲國家最高榮譽的當天,袁隆平還在田間查看水稻情況。袁隆平取得的成績和榮譽,讓人敬佩又羨慕,誰的童年裡沒有過各種各樣的夢想?可是,真正實現的又有幾個?對成功的渴望人人皆有,袁隆平卻只有一個。
  • 擁有十螺指紋最皮的科學家袁隆平想要說,師生戀加閃婚的善良愛人是...
    可我更好奇的是,在這些榮譽之外,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十鬥十螺人呢?一般來說十鬥的男女,很多人都是很聰明,凡事一眼看到底,平時不走彎路不惹麻煩,輕輕鬆鬆化解問題,為人慷慨大氣,重情重義,對事業也很有遠見...對比下,作為最皮的科學家,肯定是相當聰明的,同時在日寇侵略、舉家逃亡時刻,十鬥小袁隆平親眼目睹5具挨餓的屍體,這個恐怖的印象深刻其心,並影響了他的一生。
  • 張君雅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
    說到方便麵,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可能就是康師傅、統一等品牌。但實際上,在市面上,還有一個方便麵品牌,它暢銷全國20多年,備受消費者的喜愛,它就是來自臺灣的張君雅。老一輩人可能不太熟悉這個品牌,但是年輕人卻一定聽過它。和康師傅以及統一等品牌不一樣的是,張君雅主打的產品,並非是大家常見的方便麵,而是點心面。
  • 袁隆平帳號粉絲破千萬,阿寶寫打油詩歌頌疑蹭熱度?衣著略顯寒酸
    1月11日,歌手阿寶在某社交平臺發布關於歌頌袁隆平的一首打油詩,視頻發出之後,引發網友輿論。袁隆平入住抖音之後,粉絲數量持續增長,在一條視頻沒發的情況下,粉絲已突破1500萬,甚至比大部分明星網紅的粉絲數量還要多。隨即歌手阿寶編寫打油詩歌頌袁隆平。
  • 馬未都:劉震雲一進我屋子,就先坐桌子上,我坐在椅子上聽人家說
    按照馬未都在某次節目中的說法,劉震雲一進我屋子,就先坐桌子上,我坐在椅子上聽人家說。關係到這份上,實在是沒得說的好,可以說那是不一般的好。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來看,馬未都一個收藏家,怎麼就跟作家劉震雲搭上線了。其實,這個問題不怎麼明白的人,估計不明白馬未都早年的一些經歷。馬未都早年憑藉小說《今夜月兒圓》鹹魚翻身,從一個車間工人成為《青年文學》編輯,如今人稱「小編」。
  • 這是你想不到的袁隆平!是國之脊梁,更是國人最該追的星
    7年前,袁隆平有次去領獎,主持人介紹時,說他83歲高齡,袁老立馬糾正說"83歲青春",看到這裡,不禁笑出了聲 今年90歲高齡的袁隆平,又多次上了熱搜。 因為西南大學學子給袁老寫信,而袁老以視頻方式回信,他說了這麼一段話。 "有人問我,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我沒有什麼秘訣,我有八個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 馬未都:青年時期就已名利雙收,不在乎財富榜上虛無縹緲的數字
    所以除了讀書,馬未都得空就泡在故宮裡,即使隔著玻璃櫥,他也能盯著文物看好久,恨不得把每一個細節都刻在心裡。  去的次數多了,連故宮的文物管理員都對他有了幾分印象。雖然外人都覺得馬未都這樣的日子遠不如過去來得風光,可他自己知道,沒有什麼能勝過眼前這種踏實的快樂。
  • 流浪大師的觀點,不如馬未都,專業而中肯
    流浪大師的觀點,不離馬未都,專業而又中肯宋徽宗是一位飽受爭議的皇帝,為政十數年家國淪喪。可是,宋徽宗的瘦金體在中國歷史上的知名度,那不是一般的高,在書壇上那也是有一定地位的,言其為一代宗師那是一點也不為過。眾所周知,宋徽宗時代,我們現在已知的書法基本上都已經成型了,也就說想要再創新出新穎的字體,基本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那麼後人對宋徽宗瘦金體評價如何?
  • 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0大壽:9層生日蛋糕上植水稻
    沒有誰,比他對雜交水稻更執著 90歲高齡的袁隆平,儘管身體大不如從前,卻依然「管不住」他那邁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顆向著水稻的心。「沒有誰,比他對雜交水稻更執著。」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院士辦主任辛業芸博士說。 為方便行動不太便利的老院士研究,湖南省農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塊試驗田。
  • 一個文化人和一群史上最有文化的貓,來聽馬未都說說「擼貓」趣事
    起初收養這些貓是想讓它們能吃飽穿暖,但慢慢發現貓所給予人的反而更多,有樂趣,有溫情,有陪伴。觀復貓現在成了我們的文化傳播大使,希望更多人包括更多的孩子,能因為愛貓而愛上中華文化。」馬未都說。 後來,馬未都又在自家小院收養了一隻流浪貓,古代貓譜中凡白貓黑尾稱之為雪裡拖槍,這隻白貓黃尾則更為名貴,所以起名黃槍槍。
  • 馬未都有一個乾隆公道杯,杯子一倒滿水就往外漏,古人真會玩兒
    馬未都有一個乾隆公道杯,杯子一倒滿水就往外漏,古人真會玩兒馬未都在收藏界的名氣不是一般的大,但凡是搞收藏的,基本上都知道他的鼎鼎大名。馬未都收藏門類極其廣泛,不僅有瓷器、家具等老本行,還有一些冷兵器、玉器等。至於馬未都收藏的乾隆公道杯,就值得說道說道。
  • 馬未都:豬年說豬,關於「豬年」的這些風俗,你一定不知道!
    馬未都:豬年說豬,關於「豬年」的這些風俗,你一定不知道!在說文解字之中,年代表著「谷熟也」,這也是古代一年中難得的休息時間,而到了如今,年則是一種時間單位,一年則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當然,在我們的習俗之中,年則代表著親情,團聚和幸福,如今歲月流轉,豬年已經到了,關於「豬年」的一些風俗,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我們就聽馬未都來說說關於「豬年」的一些風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