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家人與新冠肺炎鬥爭7天紀實

2021-01-20 健康界

截止2020年2月3日16:46,確診17309例;疑似21558例;重症2296例;死亡361例;治癒480例。

(數據來源:丁香園·人民日報 統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實時動態)

微博@廢材傑克

「以前災禍只是新聞上的一段文字,現在災禍在我家人中間,觸目驚心。」

截止2020年2月3日13:40,傑克(化名)1歲的兒子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

傑克54歲的母親以及他老婆疑似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他們三人分別在三家醫院接受治療。

對31歲的傑克來說,原本平靜的生活正被病毒帶來的無聲喧囂敲碎。

時間拉回到2020年1月24日(除夕),武漢市蔡甸區沌口,31歲的傑克還許了個願。「無奈而真實的願望,就是都活下去。」

1月26日(正月初二)「小區坐電梯,鄰居們看到電梯裡有人,會選擇等下一趟;下樓到一口大廳時,一大爺剛回來,口罩半掛著,看著我,趕緊掛起另外一邊。就是這麼人人自危。」

這時候,他們一家子還不知道病毒已經在他們周圍作祟了。

第一天:1月28日

1月28日(正月初四)早上9點多,傑克在客廳做伏地挺身,他1歲的兒子趴到他背上,他笑著玩鬧著負重做起伏地挺身。

他不知道的是,真正需要他負重的災難正在來臨。

在這一天他得知他老婆的親戚疑似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腳步已經踏入了我家的大門。」

他記錄到「今天出趟門,去了超市,不僅僅是因為武漢出太陽了,更是因為繼老婆的親戚疑似之後,我老婆今晨也開始發熱了,準備觀察一天明早去醫院。做好了都被隔離的計劃,給家裡特別是給一歲的娃再去準備些物資。」

接著他出門去買藥。「今天出門又掃了圈藥店,關門了一半。剩下的藥店裡,沒有有效的口罩,沒有消毒液酒精這些,哪些推薦的抗病毒藥物更是一直缺貨。」

這天,傑克1歲的兒子第一次晚上沒跟媽媽睡,「哭得很,睡前給老婆視頻看娃,老婆也哭得很。」

第二天:1月29日

1月29日(正月初五)3點多,傑克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老婆熱沒退,我家娃發燒了。」

13:49傑克記錄:老婆早上沒有燒了,但是聯繫社區醫院後,還是建議去查血。推薦了某個社區醫院,駕車去了後那邊不是很願意做檢查,溝通後在答應做了抽血。病毒性感染,又建議去亞心做CT。確診不可怕,只要能收治!而且娃不可以病!

傑克帶著一家老小到武漢亞心總醫院做檢查,「看兒子帶口罩就想哭。」

16:08他無奈地寫下一句話:「明天疑似中就有我老婆了,要是有盒子確診,那就在確診裡了,我們加油不放棄。」

「醫院開了藥,沒床不能住院,也不能開針,也不送檢」

醫院暫時給出的建議是「沒床位,推薦老婆吃藥,兒子到門診打針吃藥,推薦我媽再去掛個號。」

傑克把兒子和老婆送回家,「家裡老婆終於能見到娃了,只有她能照顧了。」

22:35,傑克寫下一段話:「我家遇到了人生的轉折了,壞的轉折,今天一天的檢查,老婆,我媽,一歲兒子,全部肺炎,我媽和兒子都雙肺感染。」

傑克的媽媽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還沒住進去。「要是我媽住不了院,可怎麼辦?這個家我一定要撐到底!」

接著,傑克又陪媽媽到武漢協和西院西院區。媽媽單獨進了發熱門診,讓他在車上等。

23:29在等他媽媽的過程中,他寫下:「回想到剛封城的時候,醫院這種超危險的地方想都不敢想,第一次去超市都像打仗一樣,就擔心感染,今天兩個醫院跑了四次。如今老子什麼都不怕,哪都敢去!」

23:48他看到救護車上下來兩位老人,後下車的婆婆一頭銀髮,他感慨:「需要幫助的人,比我們更困難的人,太多都不會被看到。」

這一天折騰到凌晨,門診排隊一個多小時就讓去查血,查血又是兩小時取結果,他帶著媽媽回家了。

第三天:1月30日

1月30日(正月初六)1:07傑克寫下「一切來的都太突然了。災禍不再是新聞上的一段文字,現在災禍就站在我家人中間,觸目驚心。」

凌晨3點他起來給寶寶衝奶。

早上8點多,傑克看到還在熟睡的兒子拍了張照。「他個小東西睡得就像那些幸福的日子一樣。」

今天傑克的計劃是帶兒子去兒童醫院碰碰運氣「至少能在那邊打門診也行。」

武漢兒童醫院把內科、呼吸科騰出兩個樓層做疑似隔離病房,專門收治疑似的病人。他們一早還有一層比較空。

一歲的寶寶順利住進了武漢兒童醫院,作為疑似隔離治療,

傑克的媽媽早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做了流感的檢查。

他老婆需要排隊做核酸檢測。

第四天:1月31日

1月31日(正月初七)9:51,傑克說,武漢同城買不到蓮花清瘟、今葉敗毒等藥的,可以到武漢兒童醫院門診藥店買,藥充足,兒童醫院還可以做核酸檢測。

去看了媽媽後,發現還沒有做核酸檢測,她誤以為流感的檢測是核酸檢測。

16:28他記錄到:醫院門診打兩天針,又做一次CT,然後繼續打針。她也問不清楚,就知道醫生說滿足一定條件才能做核酸檢測。醫生說她是中期肺部感染。

門診排隊,任何一項檢測、打針,每個都是以小時為單位等候排隊。

武漢亞心總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武漢市第七醫院、武漢市兒童醫院他們都去過。「除了體力的耗費還有交叉感染的風險。」

第五天:2月1日

2月1日(正月初八)3:55傑克說:「今天是我媽的54歲生日」。

傑克的媽媽在與傑克、傑克爸爸寫組成的三人群裡發了一大段話:

「唉,偏偏叫我遇到這樣的病,還不是想快點好起來,讓大家跟著一起遭這樣罪,心裡也不好受,也擔心會把大家拖垮,那真是我的罪過,這輩子不知道前輩子做裡什麼壞事,要我一次次與死神擦肩,不是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嗎?也許福分有多又少,只是我有些不知足。

不過沒關係的,希望孩子們都早點好起來,把所有的罪都加在我一人身上也值裡,不過我不會輕易放棄,之前與死很也打過交道,我贏了,相信這回也會被我戰勝。

因為我還有認為沒有完成,我孫子剛剛懂事了,還沒有叫我醫生奶奶,等他長大了上幼兒園了,我要接送他,上學了送他去學校,慢慢看著他一點一點長大,盼望他長大了能像爸爸媽媽一樣有出息,看著他找工作,結婚生子。

唉,我是不是很貪呀。

總之,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絕不像病毒君低頭,終有一天我會跟它說永不再見,這樣才不負你們的希望和付出,讓我們團結起來,共同面對,困難終會過去的希望也一樣會來的。」

傑克的爸爸叮囑傑克要好好吃飯營養跟得上。

的確,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傑克知道自己一定要撐住。

22:34忙亂了一天的傑克說:「今天兒子確診,從疑似病房搬到確診病房。」

第六天:2月2日

2月2日(正月初九)22:02傑克的記錄:兒子入院後我一直24小時陪護,累的不行。最新狀態是兒子感染低,病情穩定,已經停針觀察;

還記錄了:我媽千方百計住進來了一個武鋼醫院,但是還是沒做核酸;老婆的核酸檢測應該在路上了。

兒子的病情好轉給家裡人很大的鼓勵,讓曾想放棄治療的我們也在積極配合。

第七天:2月3日

2月3日(正月初十)13:04 傑克的記錄:娃剛睡下了,難得一次和隔壁兩歲的小哥哥在一個時間睡著,這次兩個相互影響少些,應該都會睡得好些吧。我娃竟然做霧化的感覺,喜歡玩霧化的設備,出生15個月,4次肺炎,算是和霧化有了親密關係。

在他的字裡行間能感受到他已經輕鬆不少。

傑克一家人與新冠肺炎鬥爭的情形是中國乃至全球與新型冠狀病毒這場無聲戰爭在做較量的一個縮影。

截止2月3日16:46,根據丁香園·人民日報統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實時動態顯示:目前確診17309例;疑似21558例;重症2296例;死亡361例;治癒480例。

治癒人數在不斷上升,為很多人帶來了盼頭。

相關焦點

  • 後解封時代的武漢:家人逝去之後,生活還得繼續
    心悸的毛病是他感染新冠病毒後落下的, 1 月 22 日,武漢「封城」前的最後一天,他從上海回到武漢,和媽媽一起過年。「封城」當天,母子倆都出現了感染症狀。媽媽趕不上婚禮了,2 月 7 日,媽媽因新冠肺炎去世,年僅 56 歲。不要忘記這個漫長的冬天,在「封城」的 76 天裡,2572 名逝者讓他們的家人經歷了悲歡離合。
  • 在武漢抗疫一線奮戰48天,南醫大博士生當選2020年「最美大學生」
    來不及和家人告別,第一時間馳援武漢博士生倪傑的另一個身份是南京鼓樓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江蘇援助湖北醫療隊,與南醫大各附屬醫院派出的600餘名醫務人員和專家一起,於2020年2月13日至3月31日的48天裡,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危急的時刻,攜手奮戰在武漢抗疫第一線。去年2月13日凌晨,倪傑在接到醫院領導的電話後,連夜開始整理行李,剪短長發。因為走得匆忙,她甚至沒來得及和家人告別。
  • 外媒直擊武漢「封城」76天[組圖]
    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導(文/亞君)還有幾個小時,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武漢,將重新調整呼吸,融入到和其他城市一樣的脈動中。抵達這一刻,武漢用時兩個多月,總計76天,其間牽動著無數國人和諸多外國媒體的目光。「武漢『解封』意味著中國在與病毒的鬥爭中找到了『突破口』。」日本《朝日新聞》評價道。
  • 大考面前凝聚磅礴之力——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浙大一院供圖  與疫情賽跑  築起堅實屏障  農曆庚子年春節前夕,人們即將結束一整年的辛勞,期盼著團圓時光。  溫州、舟山、台州、杭州陸續發現5例武漢來浙並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患者……突襲而至的疫情,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臨嚴重威脅。
  • 武漢新添一「巨作」,預計7月1日開館,有望成為江城「新地標」
    一座地標的建成,對於當地的城市來說,是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一個地標的建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如今,武漢即將帶給我們一個驚喜,這裡將新添一「巨作」,日後,這個地方有望成為江城的「新地標」。這個「巨作」是什麼呢?
  • 照顧患病雙親27天,武漢女子未被感染:不能染病,每晚都做噩夢
    2020年1月底開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區(以下簡稱「協和西院」)發熱門診裡,陪護家人的武漢人顧米米(化名)注意到一位滿頭銀髮卻「很少躺著」的婆婆,並拍下了她在守護兒子的照片。疫情之下,堅守與親情每天都在上演。記錄90歲婆婆的顧米米,最終也化身「戰士」,守護著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雙親。
  • 燕趙抗疫慷慨歌——河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奮力奪取「雙勝利」紀實
    今日,河北日報推出長篇通訊《燕趙抗疫慷慨歌——河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奮力奪取「雙勝利」紀實》。2020年的春天,註定被歷史銘記。使用ECMO57.5天、氣管插管呼吸機通氣72天,李女士是我省成功救治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時間最長的一例。「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努力。」回想起駐守唐山救治李女士的60多個日夜,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急診科主任田英平說,調集各方力量全力挽救每一個生命,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幕宛在眼前。
  • 武漢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90天,我們一直在奮戰
    90天,整整3個月: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武漢「解封」,再到4月22日,「解封」14天之後見到的,已是最美的人間四月天艱難而拼搏的90天,從頑強戰「疫」到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武漢正在全面復甦。「最美」白衣人90天曆程,身披白衣的醫護人員留下了「最美」的逆行印記。1995年出生的朱庭萱,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第一批支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三人之一。1月7日,朱庭萱進入金銀潭醫院重症病房照顧新冠肺炎患者。
  • 新冠痊癒後,武漢1998年抗洪「老兵」再上長江大堤
    郭剛勇是武昌區中南路街道的基層幹部,今年1月底,郭剛勇在社區一線感染了新冠肺炎,住進武昌方艙醫院後,熱心爽快他主動做起志願者,鼓勵大家跳廣場舞、唱歌,保持積極情緒。愈後,他又積極協調轄區內新冠疫情親歷者的心理疏導工作。 7月16日,武漢解封已達百日。回首過去的大半年,郭剛勇感嘆:「今年武漢人都不容易,但手牽手總能熬過來。」
  • 口碑紀實電影《生門》今日呈現
    上映一年之後,講述中國人生育故事的紀實電影《生門》正式登陸愛奇藝,渴望一睹這部高分電影廬山真面目的觀眾終於有了圓夢的機會。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好的消息,13集劇集版《生門》也將於12月21日22點在東方衛視迎來首播。
  • 武漢非新冠肺炎患者求醫路:癌症晚期、尿毒症、心梗等重症病人與...
    不是新冠肺炎,但也是不能等的重疾「凌晨救護車,半個月累計第四次。」2月9日凌晨5點,社區內又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上了救護車,武漢人小妍發了條朋友圈。她發朋友圈習慣配圖,但這次沒有。比起傳染病,小妍更擔憂的是無法化療的母親。2019年夏天,小妍的母親確診為卵巢癌三期。
  • 誰屬這4大生肖,7天內一朝得財,全年富貴,一家人都幫他數錢!
    一人得道,尚且可以雞犬升天,一人富貴,自然能讓全家人都跟著享福,誰不希望自己家有位家庭成員能率先富起來呢,這樣自己也就跟著享福了,像下面這4大生肖的朋友,7天之內就一朝得財,富貴有餘,全年都不愁沒錢花,可見一家人跟著自己數錢,與自己同樂!
  • 最新:意學者論文顯示新冠病毒起源時間早於武漢發現首例
    最新:意學者論文顯示新冠病毒起源時間早於武漢發現首例 2020-03-08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市科技局大力支持洪湖水產特色經濟發展紀實
    武漢市科技局大力支持洪湖水產特色經濟發展紀實2014-03-27 08: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一、搶抓機遇,助推洪湖水產產業取得新成效  2013年,在武漢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共創建10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其中水產行業就佔了4個,包括河蟹、泥鰍、鱔魚、水生蔬菜,其中河蟹高效生態養殖示範成效尤為突出,全市先後建立2000畝河蟹優質苗種繁育示範基地,在科技示範戶中推廣本地苗種,低密度投放和生態養殖模式,河蟹產量和效益同比增30%以上,最重要的是,科學養殖理念和養殖技術在全市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 新冠輕症患者家屬自述:等待爸爸出院的22天
    而擁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喻小安,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中用自己的專業敏感度保護了家人和朋友。「爸爸沒有傳染給任何人,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喻小安說。1返鄉路1月19日,喻小安從上海乘火車回老家,途中需要在位於武漢市的漢口火車站停留兩個半小時,等待換乘。漢口火車站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僅1公裡左右。
  • 頂級期刊復盤武漢疫情92天:2月前醫護感染風險高
    頂級期刊復盤武漢疫情92天:5階段,2月前醫護感染風險高  新冠疫情暴發期間,大量正式發表或未經同行評議發表的研究描述了COVID-19患者的臨床特徵,也有研究報告了武漢早期的病毒傳播動力學。  值得注意的是,從相關控制措施對於疫情影響方面的研究來說,此前的當地時間3月31日,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美國和英國的22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他們通過建模分析認為,在武漢暴發疫情的最初50天內,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隔離事件「封城」 疊加各地的緊急響應措施,讓中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總病例數減少96%,對疫情的遏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2020武漢封城了多少天?武漢解封時間幾月幾日
    1月23日「封城」,4月8日「重啟」武漢,歡迎「歸隊」。相關新聞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在經歷76天的「戰疫」後,武漢正式重啟。當天百度根據平臺上的數據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顯示,疫情沒有難倒武漢人,但如何不俗套地感謝醫生卻成為許多武漢人的難題。
  • 2020年武漢白領工作滿意度為2.28 晉升滿意度最低
    2020年武漢白領工作滿意度指數 通訊員供圖武漢白領漲薪比例與幅度下降,薪酬「負增長」佔比擴張2020年,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白領整體漲薪情況略顯慘澹。數據顯示,2020年武漢白領的薪酬負增長的佔比最高,達到38.9%,這一比例同比大幅擴張26.5個百分點。
  • 曾上ECMO25天,武漢危重康復患者回憶109天救治過程
    「央視新聞」微信公號6月22日消息,章瑋,曾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病情最重的患者之一,使用ECMO人工膜肺整整25天。在遼寧、河南、福建及湖北本地醫護人員竭盡全力的接力救治下最終轉危為安。
  • 「武漢人是您堅強的後盾!」他曾為武漢拼過命,現在武漢人幫他救兒子
    長江網1月9日訊(記者李杏)王彬彬陪兒子來武漢25天了。這25天,用王彬彬的話說,是身處懸崖邊的他被許多武漢人拉了回來。這個30歲的大男人第一次有「天塌下來」的感覺。  王彬彬的孩子昊昊。王彬彬提供  但看著年邁的父母,面對以淚洗面的妻子,無力的他也只能堅強。他記得,那時是2020年8月中旬,兒子高燒不退,一家人前往安徽省立醫院,帶兒子查了血常規。看完血象化驗單,醫生定了定對他說:「孩子貧血比較嚴重,做個骨髓穿刺看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