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美國就像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儘管沒有人知道,他進去到底是圖個啥。
波多黎各就是一個,他們甚至站出來,大聲告訴全世界:「你以為我是疫情中才想明白要進去嗎?我已經公投入美五次啦!」
▲英國公投也就圖一樂,真要圖一樂還得看波多黎各
這消息一出來,不少人都蒙了,波多黎各是啥?
波多黎各地處加勒比海東北方向,緊鄰海地島和古巴島,周邊國家一個個都是狠角色。
19世紀的海地,風風火火地成為拉美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20世紀的古巴,差點就成為了人類滅絕的起點。
本世紀更有墨西哥毒販,一己之力接管政府對抗病毒……
波多黎各就沒他們彪悍了,它在這一片喧譁中沉默著,只是時不時嚎一嗓子,表示自己要加入美國。
正所謂「拉美的歷史就是被反覆抱大腿的歷史」,波多黎各也不例外。
不到100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陸陸續續來了印第安人、哥倫布和西班牙人。
1898年,美國打得西班牙滿地找牙,波多黎各作為《巴黎條約》中的一部分被割讓給美國。
後來,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變動,才獨立成為波多黎各共和國。
▲早期波多黎各最高法院的法官,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神父開會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波多黎各都非常神奇,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像它一樣,擁有總統、國旗、國歌的同時又完全喪失貨幣發行權、關稅權和外交自主權。
▲一國最高法院門口飄揚兩國國旗,舉世難得一見的風景
你說它是國家吧,美國賦予了它自由聯邦的地位;你說它不是吧,從領土、人民、文化和政府四個國家要素來看它又完全符合,並且波多黎各不向美國上稅。
最騷的是波多黎各人還擁有美國公民地位,不用綠卡馬上就能在美國其他州生根發芽。
如此待遇,想想墨西哥和美國邊境的牆,想想大洋彼岸一個沒有軍隊戰時指揮權和另一個無法擁軍的國家,它們饞得眼淚都流了下來。
就這樣了波多黎各還不滿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你美國已經有五十個州了,加我一個怎麼了,不就是國旗上多畫一顆星星嘛,你看我波多黎各濃眉大眼的,自家國旗上也正好有一顆星星幾道槓,加入以後我省好大一筆布料錢呢!
波多黎各最早舉行公投要求加入美國是在1967年,那時的它才剛剛獨立了17年,馬上就表示不行,這日子過不下去,放開我!我要回到美國的懷抱!
後來波多黎各又分別在1993年、1998年、2012年和2017年分別進行了五次公投。
1998年支持率僅有46%,到2012年就上升到61%,媒體推測,2020年的這次公投,支持率很有可能再創新高。
不過,當你要深究波多黎各加入美國的原因,就比較有意思了。
一般情況下,小國依附於大國對雙方都有好處,大國只需要提供較少的資金就能獲得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和國土面積,有些時候甚至能獲得海外軍事基地等重要設施。
小國在大國的經濟支持下一步登天不是夢想,軍事上也能獲得極大幫助,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就與這種情況非常相似。
▲1982年的日本,當時甚至有言論認為「賣掉東京就能買下美國」
但是波多黎各所想並非如此。
一方面,美國已經在向波多黎各提供相關援助,川普也曾在颶風期間親自前往波多黎各慰問視察。
另一方面,波多黎各並不需要向美國繳納稅款,幾乎屬於一種「放飛自我」的狀態,其他國家想要的,波多黎各已經擁有,因此波多黎各加入美國的動機另有所在。
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
想像一下,一個超級大國的東南外海有一個「法理上屬於它的島嶼」,這個島嶼高度自治,有自己的一套國旗國歌,超級大國時不時要對它進行補貼,它要是挨打了還要馬上調動部隊支援,島上的居民僅僅放棄了「投票權」這種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
如此美妙的地位,多少國家求都求不來,波多黎各往地上一躺就能擁有。
正是如此,波多黎各上世紀本有機會從法理上和實際上成為美國第51個州,最終卻連續三次否決該議案。
波多黎各想要的不是美國一個州的身份。
它想要的是美國無休止的援助,自己不用交稅,還可以保留完全獨立的文化傳統,打起仗來只要拍拍屁股表示「我和美國沒有半毛錢關係」就行。
美國政府日常操作窒息歸窒息,但我們不能真的當它蠢,畢竟組織一個國家日常工作生活的部門能傻到哪裡去?
波多黎各這是擺明了把美國當作提款機,卡都不用插那種。
換你是美國,你樂意嗎?
美國的態度較上幾次公投時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上世紀美國總統親自下場好言相勸,波多黎各還是一副愛搭不理的大爺相。
結果進入新世紀,波多黎各旅遊業被周邊廉價地區打得七零八落,金融風暴後政府又陸陸續續欠債700億,財政基本破產,整個一垂死的樣子。
一言不合威脅白宮自己明天政府就關門,美國給他輸血還是可以的,但絕不可能接手這種爛攤子。
只是這個場景怎麼有點似曾相識呢?
話說回美國本土,不少州整天哭著喊著死活要獨立,白宮日常頭疼他們就夠了,再來一個波多黎各。
人家心情好了白吃白住,心情不好撂挑子公投——我要獨立!
借用歐盟當時諷刺英國的一句話:「美國不是菜市場,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在經過5天辯論後,英國議會下院15日以432票反對、202票支持的投票結果否決了「脫歐」協議,但歐盟並不接受這樣的結果
此外,波多黎各如果真的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將近400萬人口勢必會要求美國為其提供六個眾議院席位。
這也就意味著波多黎各在美國將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些旗鼓相當的投票結果因為這六票很有可能完全改變。
▲議會席位對於美國各州而言至關重要,豈能輕易拱手相送
連華盛頓特區這種首府級別的地區在參議院都沒有任何代表,成天抱怨自己交稅了卻沒有投票權力,波多黎各加進來就有六個席位,華盛頓特區豈不是要「原地獨立」?
波多黎各誇張的人口密度也是阻止美國同意其加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懷俄明、蒙大拿、北達科他、阿拉斯加四個州加起來也沒有367萬人口,連聲名遠揚的夏威夷都只有121萬,這樣一個州驟然加入美國,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說到底,美國從最開始的熱情滿滿到現在拒不歡迎的態度轉變,正說明波多黎各沒有半分加入美國的可能性。
如今美國疫情日趨嚴重,白宮方面焦頭爛額,波多黎各這時候湊上去無異於「熱臉貼冷屁股」,白宮沒告訴它哪涼快哪待著就已經很仁慈了。
再看看各州都有持槍衝擊議會大廈的情況出現。
波多黎各是否準備好面對「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的美妙生活?
▲美利堅美好的早晨,從高速路上警車追逐坦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