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為何都選擇中立?透露出美國人的狡猾!

2021-01-08 小虎有話說

中立是一個國家的態度,是一種對外的外交手段,最出名的中立國,大家腦海裡想到的肯定是瑞典,而美國為何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前期都選擇了中立呢?美國的中立其實算是一種孤立主義,而瑞典的中立只能說是因為弱小,而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美國的中立選擇其實深受孤立主義的影響,在美國建國的初期,因為國家並不強大,於是奉行孤立主義,也就是在國際社會中,美國不參與任何國家的結盟運動,不結盟是其基本的觀點,置身於世界戰亂以外,這是美國為了追求國家利益在上個世紀執行的外交政策。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美國的外交政策受到美國本身文化價值觀的影響,我們現在一般認為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之所以選擇中立,是因為美國的地理位置隔斷了與其他國家的聯繫。1914年,一戰爆發,美國總統威爾遜早期的想法是:戰爭與美國無關,我們的目的是把美國的產品賣給其他國家,安穩發展國內工業是國家的首選,這個時候的中立,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為了發展國內經濟。但因為你的產品不斷流向歐洲,使得德國日益難以支撐這場戰爭,德國不得不鋌而走險對美國的商船實施攔截,威爾遜計劃沒有達到,只能對德宣戰。

我們知道所謂的中立,並不是完全不參加雙發的戰爭,而是在對雙方的態度上,應該同等對待,這其中就包括政治和經濟上的同等對待。而中立的美國,完全可以利用一戰,大發戰爭財,因為戰爭的原因,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的工業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影響。美國作為中立國,就成了協約國與同盟國購買物資的首選國家,而且要賣就是雙份,二戰伊始,美國也是想這麼打算的。

軍事上,美國力不從心,當時美國只有25萬的陸軍,海軍也是剛成立不久,對於老牌的歐洲強國來說,美國還很嫩!光凡爾登戰役中,士兵的傷亡就有95萬,美國就算把全部陸軍帶到歐洲,起到的作用也不大,美國中立把自己的軍事發展起來,才是當時應該做的。

而二戰時期,美國中立的理由是及其充分的。首先,一戰對美國人民的傷害以及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美國人民普遍反對戰爭,人們相信二戰會同一戰一樣,戰火不會燒到美國。其次,1929-1933年爆發的經濟危機使得美國還沒有走出來,國內的就業以及恢復生產才是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有就是美國在一戰時期援助歐洲國家的貨款,歐洲方面一直在拖欠,美國不再相信戰爭會給自己帶來利益,既然援助你,你不給錢,我免費參戰,幫你們贏得勝利?不過,最終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置身度外的美夢被打破,參加了二戰。

結論:美國一戰,二戰前期保持中立深層次的原因有4點:1,美國的務實思想,保持中立能夠給美國帶來國家利益,美國的本性裡就透露著商人的氣息,至於戰爭是否正義與美國無關。2,孤立思想,美國的地理位置一直影響著美國人的思想,兩邊都是大洋的地理優勢,使得美國人的中立與其他國家的思想,根深蒂固。3,美國本身的種族優越感,這既是種族歧視的源泉,也是戰時中立的思想來源,對待其他國家,美國通常是以自己的價值觀來看待事情,標榜正義。4,美國民族的天賦使命思想,美國認為自己是上帝選出來的救世主,有責任幫助其他國家走出「苦難」,其實說白了這就是美國插手國家事務的理由。

整個一戰,二戰表面上看都是美國受到傷害後,被迫參加戰爭的,但是早期的中立都是美國為了謀取利益,而主動選擇的中立,最直白的說明就是在1939年的上半年,美國的軍火收入達到100000000多美元(為了顯示確實很多,打了8個0,就是1億多美元)。而實際上,不論一戰,還是二戰,都是在美國已經準備充分下才參加戰爭的

相關焦點

  • 甲午戰爭時美國保持了什麼樣的「中立」?
    然而, 值得指出的是, 美國一方面以奉行所謂的「中立」政策和日本不會發動戰爭為理由,拒絕在中日間進行斡旋, 另一方面卻對日本提出的戰爭爆發後由美國代為保護在華日本人的請求慨然應允。這只能說明美國政府其實已知戰爭不可避免, 並樂於看到中日交戰。 另一方面, 美國又力圖出面單獨調停, 操縱和談。
  • 《金融的本質》美國如何靠世界大戰大發橫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因為缺少一個「最終貸款人」的角色,金融市場非常不穩定,金融恐慌時有發生,金融恐慌是指由於某種外在的因素,短期資金的債權人突然大規模地從尚具有清償能力的債務人那裡撤回資金,我們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大規模擠兌,比如大量儲戶都到銀行提取現金,導致銀行現金流斷裂而崩潰破產,這是一種集體行為,金融恐慌會導致並惡化金融危機。
  • 勢不兩立卻又心照不宣,為何韓戰未能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即便是19個國家在朝鮮半島慘烈廝殺,這場戰爭最終也沒有演化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為何第三次世界大戰未能在朝鮮引爆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各大國尤其是美蘇都非常「克制」:一、美國的「作繭自縛」在我們傳統的思想中,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佔領朝鮮,下一步必然是侵略我國。
  • 韓戰,美國為何會判斷失誤?美軍上將:他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
    與此同時,大規模介入韓戰的美國也時刻關注中國的動向,當得知中國已組建東北邊防軍,擺在中朝邊境時。杜魯門很擔心中國會介入韓戰,當杜魯門問麥克阿瑟中國是否會出兵時,麥克阿瑟滿不在乎地說:「中國人不會出兵,中國歷史上一場仗都沒打勝,出什麼兵啊?他們把兵力放在這兒嚇唬我們。」
  • 四年兩次遭彈劾 川普給美國留下了什麼
    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哪一位總統在一屆任期內兩次遭遇彈劾,而在任期進入倒計時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做到了。在那場震驚世界的「攻佔國會山」鬧劇之後,「煽動暴民襲擊國會大廈」的指控再次將川普推上了風口浪尖。過去四年,從國際貿易四處起火,到應對疫情防控不利,經濟的衝擊放大了美國的貧富差距,社會問題一再凸顯。而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要接下的,也註定不是容易的四年。在因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而被彈劾的一年多之後,川普不得不再次面臨同樣的境況。據美國《紐約時報》,美國眾議院民主黨人於當地時間11日提出了一項彈劾川普的條款,指控他上周「煽動暴民襲擊國會大廈」。
  • 有哪些國家把黃金放在美國?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美國存放黃金?
    那中國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把黃金存入美國的呢?至於我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把黃金存入美國,這裡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按理來說在二戰之後,隨著布林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很多國家都應該有部分黃金放在美國的。但大家都知道,二戰之後我經歷了一些特殊的歷史發展時期,即便是布林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後,存儲在美國的也應該是民間行為,而不是政府行為。
  • 金君達:受「政治正確」庇護的美國軍工對中國威脅有多大?
    在美國大多數的文化產品中,部分作品對美軍的吹捧達到肉麻的程度,如最近某遊戲中美軍的「維和部隊」形象與美軍拋棄庫德「盟友」交映成趣。對美軍持批判態度的創作人則往往格外謹慎,多將關注點集中在反思戰爭、個人作惡或者政客腐敗上。 我們知道美國軍隊(和警察)時常爆出醜聞,那麼為何美國人往往對軍隊(和警察)團體的觀感如此正面?是否僅僅是媒體選擇性報導的結果?
  • 「技術中立」消亡史-虎嗅網
    時至今日,當人們想起2018年4月10日那場時長6小時的史詩級國會聽證,玩笑似乎都成了讖語——兩年前的扎克伯格在美國國會面前極力捍衛的「技術中立」論調,竟有被Facebook賴以生存的廣告主親手葬送之勢。技術中立,或譯為「技術中性」,本文統一用「技術中立」描述。
  • 1958年美國人的夜生活如何?脫衣舞女生意興隆,個個都是人間尤物
    ,當時的中國面臨著三年自然災害的侵襲,很多地方都在鬧饑荒,甚至出現了啃樹皮吃草根的情況,誰能想像得到在中國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的時候,在地球的另一面美國人的生活是極度奢華的,歌舞昇平,年輕人深陷在夜店中不能自拔,脫衣舞女的生意更是火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1958年的美國是什麼樣的?
  • 1971年基辛格兩次來華,為何避而不見毛澤東?天才下屬的智慧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式訪問中國,毛澤東主席破例在尼克森總統抵達北京後3個小時,在中南海接見了尼克森總統、基辛格博士一行人。基辛格在這次會面中首次見到了毛澤東本人,而在此之前,1971年基辛格曾兩次訪問中國,卻並沒有請求接見毛澤東,毛澤東更不可能主動接見基辛格。
  • 慘烈傷亡直逼世界大戰,誰還能幫美國逆天改命?
    目前距離美國的傳統大節——感恩節,還有大約一周時間。儘管這對於美國人而言是個闔家歡聚的重要日子,但福奇在採訪中仍然建議民眾「待在家裡,別搞聚會」,否則他們很有可能會在外出的過程中「中招」。 福奇還呼籲美國民眾積極配合專家提出的防疫措施,該戴口罩戴口罩,該保持社交距離保持社交距離,至少忍到疫苗大規模投入之後。
  • 美國人為何好戰?要從號稱要拯救世界的美國國教基督教說起
    美國人為何好戰?200多年歷史超90%是打仗,原因在於宗教信仰  文:一方一言  美國的發展史也不過短短幾百年的時間,可就是這幾百年的時間,讓美國確立了頭號強國的地位。
  • 狂想:如果美國不參加二戰日軍將會打到哪裡?
    如果美國不出手,沒人能擋住日本人的進攻,日軍將會攻佔中國大陸、攻佔東南亞、攻佔蘇聯遠東地區,甚至攻佔英屬印度,整個太平洋西岸地區都將落入日本的囊中。先來看看美國參戰前的世界局勢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在世界事務中能夠說得上話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英國、美國、蘇聯、德國、法國、日本。再弱一些的有中國、義大利、波蘭等國,其餘的國家基本就相當於打醬油的。
  • 美國不再隱藏野心,空軍秘密武器一出,全世界都感到一股寒意
    關於世界的第三次大戰一直都是外界非常關注的,畢竟有的地區十分的不太平,而世界再次發生戰爭必定是太空的戰爭,因為現在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都是高科技的發展,而美國卻有著非常驚人的舉動,野心勃勃地提出了星球大戰的計劃,美國不再隱藏野心,空軍秘密武器一出,全世界都感到一股寒意,因為美軍要將美麗的天空變成戰場,近日美國籤署了2020年的國防授權法案,美軍的軍費支出簡直是讓外界大開眼界。
  • 日本人:美國人為什麼打我?就因為我長得像中國人
    因為初期的不重視,所以歐美國家情況並不客觀,可即便如此,其工作重心並未放在防護工作上,反而是不斷地把責任推卸到我們身上。01日本人被打我們都知道,歐美國家最近的日子不好過,其實在歐美國家的華人,日子更不好過。
  • 把韓戰打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美蘇:不!我們不約!
    但,即便是19個國家在朝鮮半島慘烈廝殺,這場戰爭最終也沒有演化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那麼,為何第三次世界大戰未能在朝鮮引爆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各大國尤其是美蘇都非常「克制」:
  • 1983年那個晚上,如果不是他執勤,將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當然,那兩次世界大戰也給許多國家造成了重大的傷害,以至於花費了眾多的時間休養生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向世界展示了原子彈的威力,引起了世界震驚。各個國家不甘示弱,也紛紛進行了此項研究。二戰後一直有一種平衡感,各個國家都沒有打破。但是這種微妙的平衡感,當古巴飛彈危機消息傳來的時候,差點被打破,美國和蘇聯的關係再度緊張。
  • 美國可以任意發行貨幣嗎?談談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實事求是地說,世界上任何一種鈔票,如果以其本身來說,都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價值。在人類社會早期,交換物資的方式主要是以物易物,再後來出現了最原始的貨幣,比如貝殼、貴金屬等,稱之為一般等價物。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年7月,資本主義國家在布雷頓森林籤訂協議,制訂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國從中受益良多。其實美元能夠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貨幣並不是沒有原因,實事求是的說,在當時世界有且僅有美元適合做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貨幣。
  • 「今天是讓美國恥辱的日子!」 美國參議員舒默:全世界都看見了;在...
    「今天是讓美國恥辱的日子!」 美國參議員舒默:全世界都看見了;在川普支持者6日攻佔國會後,美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發表演講,將此次事件同珍珠港事件相較,稱今天是「讓美國覺得恥辱的日子」。舒默說:「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12月7日曾經說過,『我們必須永遠記住這個恥辱的日子』。
  • 美國歷任總統名單:為什麼美國歷史上九位總統沒能完成任期?|查爾斯...
    四年後,輝格黨再度提名哈裡森,約翰·泰勒(John Tyler,1790-1862)是他的競選搭檔,黨派競選口號「蒂珀卡努與泰勒都來了」。最終哈裡森在1840年大選中戰勝範布倫,成為首位輝格黨總統。哈裡森就職那天正遇上寒流,在凜冽寒風中,他用了一個半小時宣讀他的就職演說,32天後病逝,成為美國歷史上在任時間最短的總統,也是首位在任上去世的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