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總統選舉結果,黃色表示自然死亡、紅色表示遇刺身亡、藍色表示辭職
美國歷史上,多位總統沒能完成任期。什麼情況下總統不能完成任期?無外乎以下三種情況:(1)任內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被刺殺,(2)被彈劾下臺,(3)主動辭職。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截至2020年,美國一共有過44位總統(45任,58屆),四人在任內自然死亡(威廉·亨利·哈裡森、扎卡裡·泰勒、沃倫·G·哈定和富蘭克林·D·羅斯福),四人遇刺身亡(亞伯拉罕·林肯、詹姆斯·A·加菲爾德、威廉·麥金萊和約翰·F·甘迺迪),一人辭職(理察·尼克森),共有九人未能完成總統任期。
一、第9任總統:威廉·亨利·哈裡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1773-1841)
哈裡森是美國第9任總統。他的父親班傑明·哈裡森五世(Benjamin Harrison V,1726-1791)是《獨立宣言》的籤署人之一,他的孫子班傑明·哈裡森(Benjamin Harrison,1833-1901)是美國第23任總統。哈裡森在1776年十三個殖民地籤署《獨立宣言》前降世,是最後一位當上美國總統的英國臣民。
哈裡森早年曾參軍;1798年就任印第安納州州長;1811年,身為印第安人領地的總督,在蒂珀卡努戰役中帶兵對抗印第安人肖尼族首領特庫姆塞(Tecumseh)及其盟友,英勇表現換來綽號「老蒂珀卡努」;1812年,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爆發,哈裡森作為西北地區聯合軍司令指揮軍隊使英軍遭受重創。
1836年,哈裡森獲輝格黨提名競選總統,在普選中不敵民主黨副總統馬丁·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1782-1862)。四年後,輝格黨再度提名哈裡森,約翰·泰勒(John Tyler,1790-1862)是他的競選搭檔,黨派競選口號「蒂珀卡努與泰勒都來了」。最終哈裡森在1840年大選中戰勝範布倫,成為首位輝格黨總統。哈裡森就職那天正遇上寒流,在凜冽寒風中,他用了一個半小時宣讀他的就職演說,32天後病逝,成為美國歷史上在任時間最短的總統,也是首位在任上去世的美國總統。
二、第12任總統:扎卡裡·泰勒(Zachary Taylor,1784-1850)
泰勒是美國第12任總統。泰勒25歲時,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泰勒曾經兩次參加徵服印第安人的戰役,屢立戰功,但也殘酷殺害印第安人。1846年5月,美國對墨西哥宣戰,他率領部隊參戰,取得輝煌勝利,成為美國的英雄。在美墨戰爭中,美國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墨西哥喪失的領土超過總面積的50%
1848年美國總統大選,泰勒當選為第12任總統,1849年3月5日正式就職。1850年7月4日,泰勒在參加完獨立紀念日的慶祝活動後,便開始腹痛,隨後高燒不退,醫生更是莫名其妙地出現了誤診。7月9日,泰勒在白宮的住所內去世,在任僅16個月。泰勒是繼威廉·亨利·哈裡森之後,第二位死於任內的美國總統。
泰勒軍事才能很高,被人稱為「最大的英雄」,「頂用的大老粗」。亞伯拉罕·林肯在1850年時評價說:「泰勒將軍並非總是(當然在他生活中曾經有過)在勢均力敵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下進行戰鬥,然而他從未被打敗過,也從未退卻過。泰勒將軍的戰役並非以光輝的軍事部署著稱,而是在所有經過冷靜而可靠的判斷表明他將要徵服對手的情況下進行的,他總不理會自己可能會失敗。」但泰勒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沒有任何政治經歷的總統,同時還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遲任一天的總統。
三、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
林肯遇刺
1860年11月,林肯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他的當選使得南方各州種植園主的利益受到威脅,隨後南方有11個州宣布脫離聯邦,從而引發「美國南北戰爭」。1863年,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奴隸制,為北方獲得南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864年11月8日,林肯再次當選為美國總統。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華盛頓的福特劇院中被約翰·威爾克斯·布斯(John Wilkes Booth,1838-1865,戲劇演員,南方奴隸制鐵桿支持者)開槍刺殺身亡。林肯是美國首位被暗殺的總統。
美國南北戰爭局勢圖
林肯執政期間贏得了美國南北戰爭、拯救了國家,廢除了奴隸制度,實現了美國經濟的現代化、再造了美國。歷史學家稱華盛頓為國父,林肯為國家的拯救者。2006年,亞伯拉罕·林肯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名。英國《泰晤士報》2008年組織專家委員會對43位美國總統分別以不同的標準進行「最偉大總統」排名,亞伯拉罕·林肯排名第一,華盛頓和富蘭克林·羅斯福排名第二和第三。
四、第20任總統: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爾德(James Abram Garfield,1831-1881)
1880年11月,身為共和黨人的加菲爾德當選美國第20任總統,是美國首位具有神職人員身份的總統。1881年7月2日,在華盛頓的一處火車站,一名叫查爾斯·吉特奧(Charles Julius Guiteau,1841-1882)的落魄律師朝著加菲爾德的背後連開兩槍。加菲爾德被送往醫院後,救治了兩個多月最終還是不幸去世。據說,吉特奧是加菲爾德總統的支持者,還在刺殺時與總統一起做過禮拜;加菲爾德當選後推行的一些政策,使得吉特奧的做官夢想破滅,所以才選擇刺殺總統。
勾股定理之總統證法
加菲爾德是美國第二位被暗殺的總統。加菲爾德還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數學家出身的總統,他在數學方面的貢獻主要是給出了一種新的勾股定理證明方法。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一證法稱為「總統證法」。
五、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1843-1901)
麥金萊是美國第25任總統。他早年參加過南北戰爭,後來攻讀法律,並擔任過俄亥俄州州長。1897年,麥金萊當選為總統。執政後,他採取提高關稅和穩定貨幣的政策,加上其他措施,美國的經濟有了很大起色,麥金萊從而獲得「繁榮總統」的美名。
美西戰爭地圖
麥金萊是一名狂熱的擴張主義者,他發動美西戰爭,佔領菲律賓、關島、威克島、波多黎各等殖民地,實現了成為殖民強國的願望。後來,他又派兵參加八國聯軍對中國的掠奪。1901年9月6日,麥金萊在參加一場招待會時,被一名叫利昂·喬爾戈斯(Leon Frank Czolgosz,1873-1901)的波蘭移民槍擊。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醫生無法取出其中一枚射入腹部的子彈,從而引發體內的潰爛。9月14日,麥金萊在醫院中去世,他成為美國第三位被暗殺的總統。
六、第29任總統:沃倫·甘梅利爾·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1865-1923)
哈定是美國第29任總統。哈定年輕時是一位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美男子。25歲時哈定與一位比他年長5歲、極不漂亮且又飛揚跋扈的富商女兒結了婚。哈定想以婚姻為跳板,找到一個「靠山」,逐漸改變自身社會地位低下以及隨之而來的不穩定感。
借出色的口才,哈定開始步入政界。1899年,哈定競選俄亥俄州參議員成功。1914年,哈定當選為聯邦參議員。在1920年的大選中,哈定大勝民主黨對手詹姆斯·米德爾頓·考克斯(James Middleton Cox,1870-1957)。1921年3月4日,哈定宣誓就職,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坐著汽車去白宮就職的總統,他的就職典禮也是電臺上第一次廣播的總統就職典禮。一位英國記者驚訝地說,哈定的就職演說是「迄今為止,一個文明政府的首腦發表的文字最差的聲明」。哈定任職總統期間作風十分慵懶,甚至與幕僚們在白宮舉行撲克大賽,他領導的政府因此獲稱「撲克內閣」。
哈定本人私生活失檢,醜聞迭出。哈定是白宮辦公室偷情第一人,他與自己朋友的妻子卡麗-菲利普斯(Carrie Fulton Phillips,1873-1960)保持了長達15年的婚外情。《哈丁韻事》的作者稱卡麗-菲利普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一名德國間諜。哈定成為美國總統後,又勾搭上小他30歲的南·布裡頓(Nanna Popham Britton,1896-1991),布裡頓後來給哈定生了一名私生女。在1948年、1962年和1987年,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組織過三次民意調查,「最差總統」的「桂冠」都給了哈定。
1923年8月,哈定在一次旅行的途中去世,醫生的推斷是死於中風。而哈定的夫人拒絕屍檢,因此她被人懷疑是無法忍受丈夫的外遇,而將其毒死。
七、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
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總統。羅斯福是在1933年成為美國總統,當時美國正遭遇經濟大蕭條,他推行的「羅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國經濟。隨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羅斯福領導的美國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但由於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正式對法西斯國家宣戰。美國的參戰使盟軍扭轉戰局,也使得羅斯福在1944年第四次當選美國總統。1945年4月12日,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前夕,羅斯福突發腦溢血去世,羅斯福在最後一個任期只擔任了73天職務。
開羅會議中蔣介石、羅斯福、邱吉爾平起平坐
羅斯福39歲時染上了脊髓灰質炎,他與法西斯鬥爭,與疫病鬥爭,他常年坐著輪椅生活和入主白宮。儘管羅斯福具有腿疾,但這似乎一點也不妨礙他在白宮中連找3個情人。據稱,他最後死在第一個情人露西的懷裡。在羅斯福生命最後的日子裡,露茜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當時羅斯福坐在皮扶手椅上,著名的女畫家肖馬託夫正在緊張地為他畫像。羅斯福瞧著自己的朋友露西的眼睛,說出了最後一句話:「我頭痛得要命。」沒等這幅像畫完,總統的頭已經垂到了胸前。露西把他抱在懷中,直到羅斯福安詳地在自己的懷中離開人世。
八、第35任總統:約翰·費茨傑拉德·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
甘迺迪夫妻是美國人心目中的神仙眷侶
甘迺迪是美國第35任總統。二戰時,甘迺迪參加美國海軍,參與對日作戰。戰後,他先後擔任眾議員和參議員。1960年,甘迺迪在大選中以微弱的優勢戰勝對手,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二年輕的總統。當時正值美蘇冷戰,在他任內發生了豬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並繼續推動越南戰爭。另外,他大力推動美國的太空計劃,與蘇聯競爭。甘迺迪極富個人魅力,他年輕英俊,言談舉止風趣有活力,即使在局勢動亂的年頭也給美國民眾帶來了極大的希望和勇氣,可惜的是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甘迺迪是美國第四位被暗殺的總統,死因至今沒有定論。他還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立茲獎的總統。
1956年甘迺迪發表了一篇有關自己脊背外科手術的文章《我的病中體會》,最後定名為《當仁不讓》,書中講述了美國歷史上8位著名參議員的職業生涯,該書出版後成為全美暢銷書,並在1957年獲頒普利茲傳記文學獎,但也有觀點認為該書為他人代寫。
2010年10月,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近50年美國歷屆總統中,約翰·甘迺迪評價高居榜首,85%受訪美國民眾對其持肯定態度,他成為近50年最受國民歡迎的總統。
九、第37任總統: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
尼克森大學畢業後,先當律師,後入海軍,復員後曾兩次選入參議院。1952年參加副總統競選成功,任副總統8年。1960年、1964年兩度競選總統失敗。1968年參加總統競選獲勝。1972年謀求連任成功。1974年8月,尼克森因「水門事件」在眾議院彈劾投票前夕辭職,成為美國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任內辭職的總統。
尼克森擔任總統期間,對內實行「新經濟政策」,抑制通貨膨脹,重振美國經濟。對外,尼克森果斷地結束了越南戰爭;他與前蘇聯籤訂限制武器發展的條約,緩和「冷戰」局勢;他又放棄對中國的一貫敵視態度,開啟「破冰之旅」。在他的任期內,美國太空人首次踏上了月球。
柯林頓與白宮女實習生莫尼卡·萊溫斯基
除了尼克森在國會眾議院就針對他的彈劾條款進行表決前宣布辭職之外,美國歷史上還有三氣總統彈劾案,分別是美國第17任總統安德魯·詹森、第42任總統比爾·柯林頓、第45任總統唐納·川普分別於1868年、1998年和2019年遭國會眾議院彈劾,但均未被參議院定罪和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