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本質》美國如何靠世界大戰大發橫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2021-01-09 劉小播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前美聯儲主席,著名經濟學家伯南克的《金融的本質》,前面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美聯儲的兩個作用,一個是穩定經濟,一個是穩定金融市場,避免金融危機。

同時我們介紹了美聯儲的兩個使命,一個是促進就業,一個是控制物價。美國的美聯儲成立於1913年,相較於其他西方國家來說,是比較晚的了,但實際上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多次試圖籌建中央銀行,但是都以失敗而告終,那為什麼1913成功了呢?

這有兩個重要的原因:金融恐慌和金本位制度

當然這段金融歷史是非常漫長曲折的,簡單來說,在美國成立中央銀行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缺少一個「最終貸款人」的角色,金融市場非常不穩定,金融恐慌時有發生,金融恐慌是指由於某種外在的因素,短期資金的債權人突然大規模地從尚具有清償能力的債務人那裡撤回資金,我們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大規模擠兌,比如大量儲戶都到銀行提取現金,導致銀行現金流斷裂而崩潰破產,這是一種集體行為,金融恐慌會導致並惡化金融危機。

比如從1873年到1907年就發生了5次大規模的金融恐慌,每次金融恐慌都會導致金融市場極不穩定,數十家甚至數百家銀行倒閉,這讓當時的美國政府必須要考慮籌建一個類似中央銀行的機構,來穩定金融市場。

第二個是金本位制度,什麼是金本位制呢?它本質上是一種貨幣體系,也就是貨幣的價值以黃金的重量來衡量。比如在20世紀初,根據法律,黃金的價格是每盎司20.67美元。美元與黃金的重量之間存在一種固定關係,這樣反過來也設定了貨幣供應量,市場上有多少貨幣,就應該對應有多少黃金儲備。儘管央行的存在有助於加強對金本位制的管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真正的金本位制會創造出一個自我管理的貨幣體系,而這樣的貨幣體系至少能部分替代央行的職能。

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之後,美國就恢復了金本位制度,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廢除了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有其局限性,一方面黃金的開採本來就是一種資源浪費,另外,更重要的是,金本位制度,實際上很容易引起金融恐慌,因為金本位制度,會控制貨幣的供給,這樣導致央行通過貨幣政策來穩定經濟的發揮空間有限。

在金本位制下,當經濟表現強勁的時候,經濟比較活躍的時候,貨幣供給就會增加,貨幣供應增加會導致利率下跌,利率持續下跌會有什麼影響呢?利率低了當然大家貸款成本就低了,這樣會導致對貨幣需求越來越多,這是一個滾雪球的效應,最終導致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從而導致高通脹水平,甚至嚴重的通貨膨脹。

但今天央行的普遍做法正好是相反的,在經濟表現比較活躍的時候,央行會適度控制市場的流動性,防止通貨膨脹,比如常用的手段就是提高利率,因為利率高了,那大家貸款意願、消費意願就降低了,從而給火熱的經濟適當的「降溫」,這是在有「央行」情況下的通用做法,但是當時,因為金本位制限制了貨幣供給,央行就不能靈活地調控利率,比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下調利率,在通脹時期提高利率。

但這樣的經濟策略,其實是基於凱恩斯主義的國家調控市場經濟理論為基礎的,有人認為這是金本位制有利的一面,這樣中央銀行就無權自作主張了,把所有的控制權完全交給自由市場,這其實是經濟學家哈耶克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這裡我們就不展開講了。

這裡伯南克說,相較於現代經濟,在金本位制下,經濟產出和通脹水平的波動性都更大。當然金本位制度還有其他的問題,比如會導致實施金本位制度的國家貨幣之間形成一個固定的匯率體系,這不能真實反映各個國家的經濟現在,也不利於各個國家的經濟調控。

比如,如果我國在之前將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綁定。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與美元之間存在緊密聯繫。這意味著,如果美聯儲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通過降低利率來刺激美國經濟,那麼中國國內的貨幣政策最終也會放寬,因為不同國家的同一種貨幣,其利率必須是一樣的。然而低利率也許並不適用於當時我國的經濟情況,結果可能會導致我國發生通貨膨脹。所以,無論是有利還是不利的政策,都會通過固定匯率制,從一個國家傳導至另一個國家,剝奪一國獨立管理其本國貨幣政策的權力。

所以,介於在1913之前幾十年時間,因為金本位和其他一些因素,導致美國多次發生金融恐慌,金融市場非常不穩定,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一個類似「中央銀行」的需求就迫在眉睫了,1913年,出於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性的考慮,美國國會和當時的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決定創建美聯儲。

為了避免之前兩次嘗試的失敗,當時伍德羅·威爾遜總統,不只在華盛頓建立一家中央銀行,還在全美各大主要城市創建了12家聯邦儲備銀行,將美國50多個州劃分為12個區,每一個區都有一家聯邦儲備銀行。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委員會監管著整個系統。這種機構安排的價值在於創建了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銀行,一個能代表這個國家每個地區人民利益的央行,國家經濟各方面的信息也都能匯集到華盛頓。這樣的好處就是,當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時,它會考慮整個國家所有聯邦儲備銀行的意見,再在國家層面上制定相關政策。

在成立了美聯儲之後20年,是美國經濟高速發展20年,當然,在此期間,歐洲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顯然吃到了戰爭紅利,因為當時歐洲戰爭大量的資金和物資都是從美國資本市場獲得的,美聯儲在這期間也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也成功奪走了當時歐洲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確立了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絕對統治地位。

但美國經濟的第一次大的考驗來了,在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崩盤,標誌著美國「大蕭條」的開始,在這期間美國股市下跌85%,失業率接近25%,美國GDP下滑1/3,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大蕭條一直持續到1941年,珍珠港被日本偷襲,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助推了美國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幫助美國擺脫經濟大衰退。這讓我們不禁想起這次疫情,為什麼美國不斷試圖挑起戰爭,因為美國歷史上,正是靠兩次世界大戰上位的,對於美國來說,戰爭對於經濟刺激,緩和國內矛盾是非常有用的手段。

那美聯儲在這一時期發揮了什麼作用呢?美國「大蕭條」實際上是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並非只發生在美國,甚至最嚴重的也並不是美國,而是波及到了全世界,其原因當然非常複雜,主要是20世紀20年代晚期著名的股市泡沫,以及在全世界範圍內的金融恐慌,是誘發那次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而剛剛成立不久的美聯儲在應對這次危機中,並沒有扮演好角色,在貨幣政策方面,為了不進一步助長股市投機行為,美聯儲並沒有放鬆貨幣政策,在金融危機的初期還是維持了金本位制度。

什麼是放鬆貨幣政策呢?通俗來講一般就是降低利率,讓更多的錢流入市場,因為到時物價已經下跌10%,伯南克認為,美聯儲本應該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以防止物價進一步下跌,物價下跌過多是通貨緊縮的一個標誌,通貨緊縮對於實體經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比如導致農民和其他一些通過出售產品償還固定債務的人來說,物價下跌過多很容易就會引發破產,因為物價下跌就意味著收入少了。

更糟糕的是,如果實行的是金本位制,那麼匯率就是固定的,美國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從而導致經濟的崩潰。而美聯儲保持貨幣緊縮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擔心會發生對美元的投機性攻擊。因為英國在1931年就曾經歷過類似的事情。美聯儲擔心美元也會受到此類衝擊,從而使美國脫離金本位制。

因此,為了維持金本位制度,美聯儲提高了利率(而不是降低),它認為保持高利率有利於吸引外商來美投資,同時防止資本外流。但對挽救美國實體經濟而言,這是錯誤的做法。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上臺執政,肩負起了應對「大蕭條」的責任,他剛開始上臺時,一些經濟政策並不成功,但有兩項至關重要的政策挽救了美國經濟,一項是廢除了金本位制度;一項是建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意味著,即便銀行倒閉,普通儲戶仍然可以拿回自己的錢,這樣他們就不再會去銀行瘋狂擠兌,降低了引發金融恐慌的機率。而廢除金本位制度後,擴大了貨幣供給,結束了通貨緊縮,美國經濟在1933~1934年間出現了一輪強勁復甦。

總的來說,美聯儲在成立後是多年,在應對第一次金融危機,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時候,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貨幣政策和「最後貸款人」角色上都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而羅斯福的兩項至關重要的新政,從一定程度上充當了美聯儲的角色,成功挽救了美國經濟,但這次金融危機還是持續了十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才又依靠戰爭,大發了一筆橫財,確立了世界金融市場的絕對地位。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相關焦點

  • 美國的真相:示威者攻陷國會山,這不是一場簡單的衝突
    這場發端於美國的衝突,本質上不是川普與拜登之間的衝突,不是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衝突,不是美國白人與黑人及少數裔之間的衝突,甚至不完全是美國人之間的衝突。 本文繼《美大選的真相》後分析這輪21世紀全新的全球性歷史性的鬥爭及其演變。
  • 兩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為何都選擇中立?透露出美國人的狡猾!
    中立是一個國家的態度,是一種對外的外交手段,最出名的中立國,大家腦海裡想到的肯定是瑞典,而美國為何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前期都選擇了中立呢?美國的中立其實算是一種孤立主義,而瑞典的中立只能說是因為弱小,而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偏見的本質》為你揭開背後真相
    根據美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戈登·奧爾波特的觀點,諸如狐狸尼克的遭遇,就是「偏見」的表現形式之一,其本身帶有貶低、侮辱等歧視性色彩,會使那些被劃歸這一群體者感受到被嘲弄、被排斥等消極情緒,有時還會引發群體隔離、暴力衝突,甚至是戰爭等惡性後果。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戈登·奧爾波特就對社會生活中的「偏見」現象十分關注。
  • 吳曉求:國家金融間的競爭歸結到底是金融人才的競爭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未來一段時期需要認真研究如何推動金融開放,需要思考的金融問題非常多,包括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排除P2P的爆雷現象,包括如何防範局部的風險衍變成全面的風險,也包括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我們現在金融風險規模應該是不少的,哪個指標都很大,實體經濟的感受嚴重缺乏資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民營經濟更是這樣。
  • 行為金融如何助力投資者教育?
    然後,再根據我的研究和實踐經驗,介紹大數據時代如何識別投資者的心理偏誤以及糾正投資者行為偏差的一些具體做法。一、真實世界中人的投資決策傳統經濟學通常假設人是理性的,但真實世界的人們並沒有假設的那麼「精明」。大量研究發現,即使是在金融投資這樣的專業活動中,人們也常常受到各種認知偏差和非理性情緒影響,很難完全像理性人一樣做出決策。
  • 解密近期「魔幻美國」的背後邏輯,川普將何去何從?
    川普早走了,爺青結~今天筆者就以一篇冷靜的文章,慢慢講美國已經崩壞的民主。異軍突起:做自己的川普川普這個人給大家的印象就是不靠譜,亂退群,什麼事都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對中國尤其強硬,在川普的任上,中美關係一度跌到了冰點。然後川普的防疫政策又害的美國成為了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 2018年會發生金融危機嗎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原油就從147美元跌到33美元,無數美國對衝基金灰飛煙滅,華爾街陷入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最後美國政府前後花了近7萬憶美元買下那些已經成為一張廢紙的CDS債券,對華爾街注入資金,實施救援。
  • 雷蒙德·梅裡曼金融佔星周運 | 開年的行情如何?
    說明:以下時間採用紐約證券交易所所在地美國東部標準時間。  展望與回顧  從一開始,每周專欄的目的就是試圖回答這些問題:發生了什麼?什麼是真的?你也看到了嗎?那麼我們並不孤單!關鍵是要試著清楚地說出你認為的真相,即使它會讓人生氣。
  • 國會山事件內幕如何解釋,守護真相的意義,我們現在需要做什麼
    隨著1月6號國會聯席會議的結束,這真的算是美國大選的告一段落了。對於川普總統如何評價,對挺川集會如何評價,不到最後還不可以定論。1月20號之前還會發生些什麼,我們肯定還要拭目以待。休息一下,收拾好心情,重整旗鼓。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一頓大餐,女士們可以大吃一頓甜品。
  • 美國強大的奧秘,就是不斷搞亂歐亞大陸,承接歐亞大陸財富的轉移
    自二戰之後到現在,美國為什麼一直對外發動戰爭?這些戰爭大多以失敗而告終,似乎美國並不在乎這些戰爭的輸贏。而且,我們通過研究發現,美國發動戰爭的地點都在歐亞大陸。這裡面有什麼奧秘?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01美國為什麼會崛起?得益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我們回到,美國曾經是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後來打敗了法國和英國而獨立。
  • 我靠什麼,一年穩賺30%?
    八寶是中信出版社籤約財經作家,騰訊理財、京東金融等媒體的長期特邀嘉賓。曾供職於國有銀行、頂級諮詢機構、金融投行總部,曾被千萬大號稱為「最接地氣的理財師」。 去年被胡潤中國評選為「中國TOP100金牌理財師」。
  • 25歲女團明星自殺身亡,背後竟牽扯出韓國財閥的密謀
    因為民眾的死亡與稅收本質上也在財閥的控制中。永生永世的輪迴。 吃的,喝的,用的網絡,打出去的電話,開的汽車,坐的飛機,唱的KTV,看的電視節目,喜歡的偶像,使用的銀行,打工的公司,背後都是財閥在掌控。 韓國十大財閥,控制了整個韓國的經濟命脈,這張圖可以很好的說明問題。
  • 和你讀《世界是部金融史》:讓歷史告訴現在
    的確,人們可以通過中國人對人性善惡的理解,去解讀貨幣的本質,認識貨幣的初心。【摘錄】盧梭幣制改革的核心是:鑄足值貨幣;雅典死於金融;貨幣只眷顧有生產能力的人;(註:這是說古代)有些時候,高尚根本就不是通行證;羅馬帝國搶劫的最高境界:高稅收、罰沒和超級貨幣貶值;搶劫的最高境界:自封為神!
  • 中國如何從金融大國進入到金融強國?
    南京、西安、天津、杭州、大連、武漢儘管進入榜單,排名卻較靠後。「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起,旨在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分類、評分和排名,自2007年3月開始,該指數開始對全球範圍內的金融中心進行評價,並於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顯示金融中心競爭力的變化。
  • 愛立信幫華為內幕曝光,果然是美國在背後搗鬼
    【撰文:十三州/編輯:小懶】隨著美國對中國的態度越來越激進,美國政府對於中國的打壓措施也更加嚴厲。從中國的留學生到中國的華為5G市場,通通都遭到美國政府的強烈抨擊,美國政府還和加拿大政府聯手謀劃了一個陰謀,拘留我國華為高層孟晚舟女士。
  • 北清復交之下無金融?學金融必須進名校嗎?真相其實是這樣
    關於金融,確實流傳著很多種說法,雖然有「北清復交之下無金融」的說法,但這是「高端」的說法,最好是學習金融專業,去跟北清復交的頂尖名校,能掌握真正的能力,才能進入高大上的金融機構工作,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北清復交之下無金融?學金融必須進名校嗎?真相其實是這樣。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周年:一戰中的動物們
    美國《大西洋月刊》5月18日刊登了一組關於「一戰中的動物們」的照片。文章描述到,在「一戰」開始的時候,歐洲軍隊對騎兵有著很高的期望。然而,隨著參戰雙方的火力大大提高,軍事家們發現,新式塹壕戰所造成的致命地形幾乎使騎兵在西線毫無作為。但是,在汽車、拖拉機和卡車相對少見的時代,補給、新型重武器的拖送、軍隊的運輸仍然需要依賴大規模馬力。
  • 哪種手相的人能夠大發橫財?
    哪種手相的人能夠大發橫財? 丁亦鑫/文 積累財富的方式有很多,有的靠努力,有的靠機會和才能。事業越大,積累的財富就越多。他們中的有些人靠橫財發家,比如獲得大獎或一夜暴富等等。
  • 美國打的是一場「根」的戰爭
    那什麼是「根」的較量,什麼才屬於「根」的力量,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和應對。01晶片製造:技術之根的典型性案例我們先從根技術談起,以最熱的晶片製造為例。2020年8月7日,華為透露:受美國制裁,麒麟高端晶片9月15日後將成絕版。
  • 名人軼事集:金融殺手,做空大鱷,喬治·索羅斯
    一方面,無論什麼時候我在市場中如果作出了錯誤決策,我得忍受非常巨大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我確實不願意為了成功而把賺錢作為必需的手段。為了找出支配我進行金融決策的規則,我否認我已經成功。在美國以募集大量資金試圖阻止喬治·布希的再次當選總統而聞名。其一生率領的投機資金在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許多國家的財富。 2015年1月22日,喬治·索羅斯宣布終極退休。以後他不再管理投資,將全力推動慈善事業 。2018年12月,喬治·索羅斯獲得2018年FT(英國《金融時報》)年度人物。2019年10月,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位列第5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