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創造了三個成語典故,為人做官,光明磊落,值得借鑑!

2021-01-10 中年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張敞是西漢年代很有影響的力的官員,其最有影響力的事就是畫眉。

張敞一生創造了三個成語。「張敞畫眉」是最出名的一個。張敞老是在家裡給老婆畫眉毛,於是就有人向漢宣帝舉報他,說他一個政府官員,天天給老婆畫眉毛,太不檢點。漢宣帝居然真拿著這件事問張敞,張敞說,兩口子之間的事情,比畫眉毛更親密的還多著呢!漢宣帝笑笑,不再問了。

張敞創造的第二個成語是「走馬章臺」。章臺在西漢的長安城,就相當於現在的紅燈區,張敞每天上下班,路過紅燈區,都要取下遮臉的器具,讓妓女們盡情欣賞他這位首都最高領導的尊容。估計偶爾的眉目傳情也是有的。可以看得出張敞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世俗禮儀對他沒構成太大的束縛。同時,張敞的這個件事被人舉報,也在中國專制史上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那就是將「作風問題」拿出來說事。一直到今天,還有人拿作風問題當棒子胡悠亂掄。「作風問題」純屬個人私德,或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構成人品的汙點,但絕對無損於其本人的工作能力。張敞「作風」很有問題,但他的從政能力,在同時代的官僚中,是出類拔萃的。

張敞創造的第三個成語「五日京兆」。 張敞具有極強的工作能力,京兆尹,就是首都最高領導,這是個相當有誘感力的職位。但在專制體制下,這個位置也同樣是最難幹的。因為在首都,雲集著全國最大的官僚集團,任何工作,都有可能觸及這些官員們無處不在的利益。在整個西漢時代,所有擔任過京兆尹的幹部,只有一個叫勢不疑的,做到了善始善終。張敞做了長達九年的京兆尹,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最終還是沒逃脫不能善終的宿命。公元前56年,張敞的好朋友楊惲被免職,亂發牢騷,被漢宜帝賞了個腰斬,隨後牽連到所有楊惲的朋友,張敞也不例外。大家都知道了張敞受牽連的事,但免職的命令遲遲未下,張敞不在乎,照常辦公。這天他把首都刑警隊隊長絮舜找到辦公室,安排他去查辦一件案子。絮舜當面答應了,一出門就回家了,睡覺,品酒,種花,根本不去辦案。有人勸他抓緊辦案,絮舜說了一句名言:張敞不過還有五日京兆,管得著我嗎?如果絮舜本來就是個混蛋刑警隊長,與張敞關係疏遠,也許還好一些。不幸的是,絮舜是由張敞一手提拔起來的,平時對張敞很恭敬,張敞交辦的事務幹得也快速妥帖。現在對其有大恩的領導,面臨下臺,他居然做這樣的事,說這樣的話。消息傳到張敞耳朵裡,張敞氣得全身發抖,立即羅列絮舜的罪名,將他投入監獄,並用短短數日時間,迅速審結,將絮舜判成死刑,立即執行之時,送了個紙條給絮舜,上面話的大意是:五日京兆怎麼了?足夠殺你這個負心賊。以現在的眼光看,張敞處理忘恩負義之徒的手段過狠過重了,但幾千年來,一個個忘恩負義的傢伙,以其卑鄙惡毒,居然活得滋潤風光。一個個被背叛的人,只能默默咽下被自己信任的人所傷害的苦果。從這一點來看,張敞的處理手段,足以大快人心,千載之下,仍可拍案叫絕。對張敞來說,絮舜是忘恩負義的人,該殺該死。但對於絮舜的家人來說,絮舜則是他們的另一半生命。他們隨後抬屍喊冤。張敞做事光明磊落,連寫給絮舜的紙條都未收回,罪證確鑿,漢宣帝馬上把張敞一竿子擼到底,免去一切職務,下放回農村老家。但就在絮舜家人以為皇帝聖明之時,張敞又被重新任命為冀州刺史,換了個地方當官而已。

相關焦點

  • 此人是性情中人,只因做了3件事,便創造出3個流傳至今的成語
    西漢有個有趣的人物,也是個性情中人,只因做了3件事,便創造出3個流傳至今的成語,實屬難得!這個人就是漢宣帝時期的一名政府官員——張敞。而這件事,也恰好和他在家中替妻子畫眉的事一併被彈劾,有人怒斥張敞沒有做官的威儀,綜合兩件事,即便漢宣帝欣賞他的才幹,但也要考慮輿論的影響,冥冥註定張敞與國家最高等級官員職位無緣。「走馬章臺」也讓小人指責張敞輕佻,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面對世俗禮儀更求心安自在,為人坦蕩率真。張敞創造的成語在今天則被理解為徘徊於尋花問柳中追歡買笑的意思。
  • 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原標題: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原標題: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韓信是漢初名將,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 為人比較直接,不喜歡明爭暗鬥,比較光明磊落的三個生肖
    為人比較直接,不喜歡明爭暗鬥,比較光明磊落的三個生肖>生肖龍生肖屬龍的朋友,他們是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人,平時在生活中會比較直接,有什麼就會直接表現出來,從來都不喜歡明知暗鬥,而且做什麼事情都比較光明磊落,總是會按照自己的目標努力前行,就算周圍人都不看好,他們也會繼續努力,因此很快就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領導的提法,必定能夠升職加薪。
  • 語文老教師直言:掌握這100個成語典故,學完半個中國歷史!
    成語作為我國語言文字的瑰寶,是精髓所在,簡簡單單的一個四字成語,背後包含了一個典故,是中華幾千年遺傳下來的結晶。在現在的語文學習中,成語也是必考知識點,甚至可以說,語文要想考取一個好成績,成語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不管是成語考點,還是閱讀、作文都離不開成語的點綴。
  • 【蛋定人生】關於雞蛋的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之山雞舞鏡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丹桂巖山雞舞鏡,碧梧嶺孔雀開屏。」
  • 他才華出眾是人中龍鳳,歷史上,有關此人的成語典故,不下10個!
    年輕時,據說只要他駕車走在大街上,別說小姑娘,就連年老的婦人,也會為他美好的容貌,以及優雅的風度所傾倒。為了表達愛慕和追捧,她們都會把水果,往男主的車裡丟,以致於他只要出一趟門,水果錢都省下了。這同時也是成語「擲果盈車」的由來。男主出身名門,少年時期,就以出眾的才華名重一時。在文學史上,他的才華,歷來的評價是,潘安的文筆,就像濤濤的江水一樣,不可遏制。
  • 三個成語反駁「讀書無用」!王立群教授的這篇文章引人深思
    蘇秦和孫敬這兩個不同時代的人,為了警醒自己發憤讀書,都採取了類似「自殘」的方式,這種做法當然不值得提倡;再者,一味地在疲勞狀態下讀書一定會影響效率。不過,古人重視的是這種精神。第二個成語:鑿壁偷光。這個典故的主人公叫匡衡,是西漢末期人。第三個成語:囊螢映雪。這是一個關於窮人讀書的故事。《三字經》中也有記載:「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 這5個成語典故,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幾千年來,中國古人不僅創造了許多曠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長城及故宮等,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少成語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與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紹的這5個成語典故,都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 成語運用的方法沒掌握,記再多成語也沒用!
    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都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成語,但是對「脫口而出」的成語,很多孩子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從歷年的考試情況來看,成語運用在小升初最容易失分的點有以下幾個,家長輔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坑」。   望文生義   成語使用不當的錯誤,望文生義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望文生義就是直接從字面意思推斷詞義。
  • 歷史上十大成語典故 值得收藏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釋義: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會衰弱,第三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竭盡了。後多喻趁銳氣旺盛之時一舉成事或鼓足幹勁,一往直前。意思是作戰是靠士兵的勇氣的。背景:長勺之戰,發生於周莊王十三年,齊桓公二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魯兩個諸侯國交戰於長勺,最後以齊國的失敗、魯國的勝利而告終。
  • 臨淄:圖解成語典故——覆水難收
    悠久的歷史不僅造就了大批名人,形成了眾多名篇巨著,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也流傳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2009年,臨淄成語典故被山東省政府列入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臨淄成語典故作為濃縮的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在發生和傳承的過程中滋養了一代又一代臨淄人。
  • 有寓意的成語典故起名,大氣風範十足!
    成語典故不僅富含文化和底蘊,而且還很有特色,其中的意境和內涵是很多現代的簡單詞彙所不能表述出來的,所以,用成語典故給男孩起名字,基本都有特別美好的寓意。同時。這樣起的名字,既帶有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又很有意義。那接下來獵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成語典故中的好名。
  • 成語故事中這三個典故,看過的人都哄堂大笑,但自己卻身處其中?
    成語故事,可以說是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對於它,我們都很熟悉。然而其中三個耳熟能詳的典故,我們知道它的意思,長大後卻怎麼也做不到。第一個就是刻舟求劍。這刻舟求劍講的是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裡掉到水中,然而他卻只記標記,並沒有立刻搜尋的故事。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且這些典故個個堪稱經典,韓信真可謂是「成語專業戶」。接下來,筆俠就給大家獻上韓信的成語大餐。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古典文化,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是當之無愧的「成語之都」。據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成語典故葉公好龍—源自漢·劉向《新序·雜事》春秋時期,楚國葉縣有一個叫葉子高的縣令,人們尊稱他為葉公。據說,這個葉公非常喜歡龍。
  • 他號稱最完美的男人,還留下了17個成語,其中一句成語最霸氣
    在「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下,古人對於出口成章,妙筆生花的書生都十分的尊敬,讀書人為了展示他們文化素養,創造了一種特殊語體——成語。東晉時期,有一個被稱為「完美」的男人,他給後世人留下了17個成語,其中有一個十分霸氣,究竟是什麼人如此優秀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牛郎織女1.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神話故事,它的流傳早於七夕節的形成。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事。開天闢地4.開天闢地:這個成語來源於徐整《三五歷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這說的就是古時候流傳著的一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
  • 一死一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一死一生,指有關生死的關鍵時刻。出自:《史記·汲鄭列傳》:「太史公曰: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死一生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兩極變化。
  • 景瑞成語典故之一:畫蛇添足
    有時候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一個典故成語恰當運用到位,可以化解尷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良好的語言溝通表達能力,可以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幽默感,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個典故成語: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畫蛇添足的故事:《戰國策·齊策二》記載,楚國有一個人請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約定:在地上畫蛇,誰先畫好,誰喝酒。
  • 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2個「笨辦法」,管用,值得年輕人借鑑
    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2個「笨辦法」,管用,值得年輕人借鑑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但一個男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要懂得戒除女色。不然,身體不強、運勢不達、事業不興。而在戒除女色這一方面,有一個歷史名人,稱得上榜樣。他便是被稱作「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