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2021-01-09 蜀山筆俠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

「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且這些典故個個堪稱經典,韓信真可謂是「成語專業戶」。

接下來,筆俠就給大家獻上韓信的成語大餐。

1、胯下之辱

這個相信大家都知道,韓信落魄時,曾被一個惡霸欺負,惡霸讓他從自己的褲襠下鑽過去。如果換作夏侯惇,早就將他砍了,可是韓信不是武夫,只有認慫,不過這被後世看作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範。

2、一飯千金

韓信落魄時還曾窮得連飯都吃不起,一個好心的老婦人施捨給他一碗飯,韓信發達後沒有忘記這件事情,賞賜千金給這位老婦人,此舉也被比喻為不忘舊恩。

3、國士無雙

在漢中的時候,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問韓信有大能耐?蕭何不假思索地說:國士無雙。就是指一個國家難找出兩個這樣的人,可見蕭何對韓信評價之高。

4、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這是韓信的成名戰。當時劉邦被困漢中,棧道被燒毀,很難在短時間打回關中。

韓信此時出奇策假裝慢慢修棧道,實則從陳倉小道悄悄殺入關中,迅速平定三秦,為後來打回中原,和項羽爭天下打下了重要基礎。

5、背水一戰

這是韓信的經典戰,雖不是他首創,但運用得恰到好處。

當時韓信和劉邦兵分兩路,渡黃河北上攻打趙國,在不利條件下,他採取截斷自己歸路的方法激勵士氣,背水一戰將趙軍打垮。這一招被後世名將不斷使用。

6、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個成語也是說的背水一戰的故事,只是換了種說法。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讓自己沒有退路,奮勇向前,唯有勝利,才能活下來。這是一種險中求勝的方法。

7、獨當一面

楚漢爭霸的時候,韓信和劉邦兵分兩路夾擊項羽,劉邦對韓信這一路心存疑慮,就向張良尋求意見。張良的回答是:韓信能獨當一面。意思是說:韓信完全能勝任那一路的工作。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能獨立完成某個領域工作的能力。

8、十面埋伏

這是韓信的「封仙」之戰,在強悍的霸王項羽面前,他能算無遺策地將項羽包圍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比八面都還多兩面埋伏,迫使項羽最後逃亡烏江,並在那裡走投無路自殺。

9、功高震主

漢朝建立後,由於韓信的功勞太大,使得劉邦的地位都受到他的威脅,這樣反而對韓信不好,因為臣不能超過君。果然,不久後劉邦的夫人呂后就對韓信下手了。

10、金石之交

金石之交指的兩人關係非常好,像金石一樣堅不可破。

韓信曾有一個幕僚勸他自立為王,和劉邦平起平坐,卻被韓信拒絕了。幕僚感嘆到:你雖覺得和漢王的關係就像金石一樣,但終有一天會被他擒獲。後來果然應驗。

11、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能被劉邦登壇拜將靠的是蕭何的推薦,所以「成也蕭何」;韓信最後被騙受擒也是因為對蕭何的信任,所以「敗也蕭何」。比喻成事敗事都是同一人。

12、推陳出新

韓信還在為劉邦管糧倉的時候,把糧倉開了兩個門,新糧食進,舊糧食出,這樣就可以保證糧食不會變質浪費,即推陳出新。

13、解衣推食

劉邦重用韓信的時候,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韓信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給韓信吃,對韓信是關懷備至,可是最後呢?。

14、婦人之仁

這是韓信對項羽的評價,韓信認為:項羽做事意氣用事,不識大體,有時不夠狠,就像婦女的軟心腸一樣,最終會害了他。

15、人心難測

當時天下有一對著名的刎頸之交,叫張耳和陳餘。話說兩人誓同生死,但後來卻翻臉了。韓信從他們的身上感慨:人心難測。此一時、彼一時,誰也說不清未來會發生什麼。

16、拔旗易幟

古代打仗,旗幟很重要,旗幟就是勝負風向標。韓信抓住這一點,一有機會就拔掉敵人旗幟插上自己旗幟來迷惑敵人,這樣就可以讓敵人兵敗如山倒。

17、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這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反義詞:說的是韓信想利用趙國人李左車攻打齊國,但李左車卻提不出有用的計謀,所以就用這一句來向韓信表忠心。意思是:我雖沒有什麼良策,但我絕對支持你。

18、戰無不勝

這是劉邦韓信的評價,在劉邦看來,韓信從無敗績,事實也是如此。

19、略不世出

這也是對韓信的評價,指的是韓信謀略沒有幾個人能與他相比。

20、居常鞅鞅

韓信沒有反劉邦,劉邦卻奪去了韓信的兵權,韓信從此稱病不朝,悶悶不樂。居常鞅鞅就是指的韓信這種因不平或不滿而引起的鬱鬱不樂。

20個成語典故基本涵蓋了韓信的一生,此時此刻,你覺得韓信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到底是該反?還是不反劉邦呢?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風格,請順手給個贊!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關焦點

  • 韓信:堪稱歷史上成語最多的人,你知道的有幾個?
    韓信是歷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堪稱成語專業戶,他國士無雙、戰必勝、攻必取,被譽為略不世出的人才。能受胯下之辱,也知恩圖報,一飯千金的做法令人欽佩。他推陳出新開創出新的理念,劉邦曾為他解衣推食,他明修棧、暗渡陳倉、平定三秦,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更是讓人耳熟能詳。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韓信的成語有哪些?
  • 韓信是個「成語製造機」,與他相關的成語就有三十多個
    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秦朝末年跟隨劉邦參加反秦鬥爭,平定魏國、北伐代國、擊敗趙國、降服燕國、東打齊國、南滅楚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被後世奉為「兵仙神帥」。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著有《韓信兵法》。與韓信相關的典故和成語非常多,高達三十多個,你知道哪幾個呢?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下吧。
  • 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原標題: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原標題: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韓信是漢初名將,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 與韓信有關的10大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功績很大:「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下面我們一起盤點與韓信有關的十大成語典故!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通許名勝:古蹟與成語典故
    來源'網絡  古蹟與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支奇葩。  那麼,我縣哪些名勝古蹟與成語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呢?  戰國時代,七雄紛爭,秦國對函谷關以東的六個國家懷有吞併之心,不斷攻伐。關東六國(燕、趙、齊、楚、魏、韓)為抗拒強秦、結成軍事同盟,稱為「合縱」。  由蘇秦擔任六國宰相,籌劃聯盟事宜。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2020-07-21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韓信打仗到底有多厲害?從這9個成語就能看出,太精彩了!
    大小七十餘戰從無敗績的西楚霸王,也正是遇到了韓信,才一戰敗北,自刎烏江。韓信的戰爭藝術,讓人驚嘆,每次打勝仗,都創造出成語供後人仰視,今天我們就來從成語中看看,韓信到底有多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起初,劉邦到巴蜀就國的時候,聽從張良的建議,為打消項羽的防範,燒毀了入蜀的棧道。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邯鄲,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各具特色
    書面語、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習語,但是你知道這些習語的典故來源嗎?這座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其成語典故遍布大街小巷,這座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從邊塞到中原的邯鄲成語典故,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各具特色。位於河北省南端的河北省下轄市邯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 語文老教師直言:掌握這100個成語典故,學完半個中國歷史!
    成語作為我國語言文字的瑰寶,是精髓所在,簡簡單單的一個四字成語,背後包含了一個典故,是中華幾千年遺傳下來的結晶。在現在的語文學習中,成語也是必考知識點,甚至可以說,語文要想考取一個好成績,成語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不管是成語考點,還是閱讀、作文都離不開成語的點綴。
  • 大名成語典故——短見薄識
    《大名成語典故》由李文軍同志主編,2017年12月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有關大名縣的歷史文化研究專著,通過解析與大名縣有關的成語及成語背後的故事與人物,採取敘事寫人的表現形式,濃縮提煉了大名兩千年來的燦爛輝煌。李文軍,男,1969年9月出生,大名縣大名鎮人,大學文化,教育學學士。
  • 湖北成語知多少?省內這個地方就孕育出155個成語
    地處華中腹地,通衢九洲的湖北,自古人傑地靈、文化昌盛,孕育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時至今日,有多少人知道「班門弄斧」「亡羊補牢」「美人遲暮」等191個成語皆與楚文化有關?又有多少人知道湖北僅襄陽一地,就孕育了「價值連城」「安邦定國」「初生牛犢不畏虎」等155個成語?  「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傳播。」近日,《成語湖北》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2021國考行測備考: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一)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行測備考: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往年的公務員考試中,言語理解有時候會考到成語典故。
  • 40個含有「無」字的成語,你能夠根據意義說出幾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成語典故,堪稱中華文化中的浪花朵朵。幾千年來,古人先賢創造了眾多的成語典故,用最精煉的語言承載了最豐富的內容,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有些漢字構詞能力特別強,在它構成的詞語中,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成語。
  • 【蛋定人生】關於雞蛋的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之雞鳴狗盜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養了食客三千多人,個各都有特殊的才能。一旦孟嘗君遭遇困難,食客們一定全力相助,幫他解決困難。秦昭襄王一向很仰慕孟嘗君的才能,因此就派人請他到秦國作客。
  • 《武帝紀》中的7個成語典故,你了解幾個呢?
    其實今人常用的成語,有的來源於神話傳說,有的來源於歷史典故,要麼約定俗成,要麼有教育意義。來看《三國志》中的典故吧,這次是《武帝紀》,主角是曹操,字孟德。贓汙狼藉「長吏多阿附貴戚,髒汙狼藉。」曹操面對這種現象也沒有手軟,他管轄的濟南郡一共就十幾個縣,他足足罷免了8個縣令,下級官員涉及的就更多了。《魏書》也記載,這些長吏本來和當地豪族合作很愉快,直到曹操到來,任免命令一下達,他們就收拾鋪蓋卷跑到別的郡去了,曹操也還了一郡清平。貨賂並行「三公傾邪,皆希世見用,貨賂並行,強者為怨,不見舉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毀。」
  • 背成語還在死記硬背?100個成語100個故事,學習更有趣!
    祠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成語「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個窟。比喻藏身的地方多。22、雞鳴狗盜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
  • 6個成語背後的典故來由:四川代表的成語是天府之國
    第一個成語,與珍惜自己家的物品有關係。再爛的掃帚,因為是自己家的,就把它當作珍寶一般。第二個成語,簡單的兩個字,四川。四川,古代稱作蜀,有三國文化。以前的時候,想要去四川不容易,道路比較難走,李白也慨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可是,只要走到了,就是另一番天地。畢竟,成都平原一馬平川。
  • 杭錦旗英語:英語成語的12個特點
    英語成語和漢語成語有共同之處,但是,對比漢語成語,英語成語又有很多不同之處。本文歸納的是英語成語的12個特點。英語單詞idiom是16世紀時通過法語進入英語的單詞,漢語譯作「成語」或「習語」。英語中的「成語」和「習語」含義相同,意思沒有區別,就像「演講」和「講演」一樣。英語成語是英語詞彙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成語和漢語成語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這5個成語典故,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幾千年來,中國古人不僅創造了許多曠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長城及故宮等,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少成語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與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紹的這5個成語典故,都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