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544份判決 「太和事件」背後的醫院騙保往事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十年544份判決!「太和事件」背後的醫院騙保往事  

記者:崔笑天

一篇騙保報導,引發了全國醫院的排查風暴。

12月14日,新京報報導了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似騙保,利用「管吃管住、免費體檢」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並點名了一家公立醫院——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與太和普濟中醫院、太和東方醫院、太和和美醫院三家民營醫院。

這迅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報導發出後的第二天,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國家醫保局已在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安徽省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性質惡劣,影響極壞」——這八個字是國家醫保局與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通知中,對該騙保事件的評價。

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三家民營醫院的主要負責人正在接受調查。縣醫保局已暫停4家涉事醫院醫保結算。

與此同時,一場影響全國的大排查正在展開。12月18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決定在全國範圍內立即開展定點醫療機構專項治理「回頭看」,集中打擊誘導住院、虛假住院等欺詐騙保問題。

安徽太和的個案為何引發全國震動?基層醫改多年的研究者、陝西省山陽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徐毓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時國家醫保局打擊騙保已經進行了兩年多,如今正是收官之際,這個時候發生騙保事件,性質惡劣,影響太大。」

徐毓才進一步指出,要想徹底解決騙保問題,路還很長,更需「治病求本」。一是別再讓醫療機構肆意擴張,按照羅默法則供給誘導需求;二是加快推進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消除醫療機構過度醫療的動機。

安徽、河北爆出騙保事件

在新京報的報導中,太和縣當地衍生出了專門「拉老人住院」的中介。中介專車接送老人去醫院,每送一名老人,可以從中收取幾百元的好處費。

而這些老人,大多身體健康,太和東方醫院一名護士表示老人在這裡「能住一個多星期,掛水保養,全身檢查,管吃管住。五保戶全免,普通新農合交200元就行。」

不過,出院結算單並不是這麼寫的。一位老人的結算單顯示,他在住院期間一共花費1817.32元,其中醫保報銷1318.83元,個人需支付498.49元。由於入院時一次性繳納500元押金,辦理出院手續時醫院返還了300元,住院6天實際花費200元。

結算單上多是一些「虛構項目」,比如一份出院記錄顯示,醫生將患者診斷為腰間盤突出,在診療經過一欄,記錄了醫生曾採用推拿治療、穴位貼敷治療,溫針灸治療和穴位放血治療等治療方法,實際住院的老人則表示,並未得到這樣的治療。

老人被誘導住院,進行低成本的常規檢查,醫院再來虛構高費用的醫療項目,醫保基金就這樣被一點一點套出來。這也是本次為期一個多月的定點醫療機構專項治理「回頭看」行動中,主要治理的內容之一。

除了誘導住院,「回頭看」行動還要治理「空手套白狼」的虛假住院行為,也就是老人實際並未住院治療,而醫院採取掛床、冒名頂替等手段,編造診療項目、偽造醫療文書,騙取醫保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還有兩位醫生實名舉報三甲醫院廊坊市中醫院存在騙保行為。一位醫生表示,一名尿毒症患者一人拿著7張醫保卡,多次以「腎功能衰竭」來開藥。

尿毒症患者每人每年封頂可以享受國家給予的15萬元醫藥費定額,「他每次來都會開33盒開同、36盒羅蓋全、50盒百令膠囊、45盒尿毒清。」該醫生說。

他提供的電腦開藥記錄顯示,開同一盒267元,羅蓋全一盒50元,百令膠囊一盒64元,尿毒清一盒65元,再加上其他的藥,價值1萬多元,「他們每人一萬多元,7個人就是十多萬元,都不是自費,花的都是國家的醫保基金。」

該醫生表示,自己曾向醫務科、院領導、當地相關部門實名舉報,但沒有結果。12月19日,廊坊市中醫院在官網發布聲明稱:「近日,網上出現了有關我院醫保方面的帖子,我院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成立了相關調查組,本著公開、公正、客觀、透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有進一步情況會及時向社會發布。」

十年544份騙保判決

實際上,早在2018年,就已經有媒體揭開了醫院騙保的黑幕。在裁判文書網上,少則上萬,多則數千萬元的騙保判決屢見不鮮。

12月24日,《華夏時報》記者在裁判文書網輸入「騙取醫保基金」,找到544份文書,這些文書地域跨度極大,排名前三的地區為浙江省(148份),四川省(68份),河南省(30份),裁判年份為2010-2020年的十年間,其中2019年最多,為112份。

其中,有一起案件,3年多便騙取了2000餘萬元醫保基金,令人觸目驚心。

河北唐山老人醫院的原院長劉芳,在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通過發放獎品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參保人員辦理虛假住院,醫院再利用這些人的醫保信息編造假病歷。劉芳最後因詐騙罪、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罰金10萬元。

一位參保人員證言顯示,去唐山老人醫院住院可以拿中藥,還給禮品。「拿著醫保卡、身份證去該醫院看醫生,醫生給開了檢查單子、住院證,到收費處交18元錢把醫保卡壓在醫院7天,收費處給開一個綠色的單子,第二天下午就可以去藥房拿藥,過了7天就可以去取醫保卡,有一次還領了足浴盆。」

人多的時候,想要在唐山老人醫院辦理假住院甚至得從門診排號。參保人員留下名字和手機號,快排到誰醫院會打電話通知。

該醫院的一位臨床護士證言顯示,共有五位醫務人員負責編寫病歷,「聽說醫院還在外邊找了兩個兼職寫假病歷的人,把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歷發到醫院的電子郵箱,醫生負責修改並列印,再由有醫師證的醫生籤字寫病程記錄,再交護士辦寫護理記錄,患者出院了護士辦就把患者的病歷給檔案室。」

「用編造假病歷騙醫保的方法是我慢慢總結出來的,醫院給醫生規定每人每月不管真假病歷必須寫夠60本,不寫夠就扣錢。」劉芳在供述中坦言。

這種「光明正大」的騙保行為背後,是有關部門的默許。判決書顯示,劉芳曾先後多次行賄原唐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某醜、原唐山市醫療保險事業局局長田某共計71萬元。就是為了提高醫院的醫療費用預算、決算比例,以及為醫院醫保違法違規行為尋求庇護。

544份判決中,各地醫院騙保的手段可謂五花八門。據本報記者梳理,大致可分為四種,劉芳這種空刷醫保卡的行為屬於第一種,在患者並未就醫的情況下,通過免費贈藥贈物、給予回扣等方式,誘導大量參保人員前往醫院。

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則是屬於第二種,通過虛假增加住院天數、虛開藥品、虛增醫療項目騙保,這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操作的騙保方式。

三是過度醫療,小病當大病醫,例如安徽省阜陽市阜陽雙龍醫院在2016年至2018年11月間,採用超範圍開展手術套取醫保基金38.2萬元。

四是偽造病歷,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民康醫院於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通過偽造病歷、降低住院指徵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2.18萬元。

徐毓才認為,醫院騙保行為背後,實際上是醫療機構的過度擴張。「我們現在人均的床位數已經很多了。但是現在來看,尤其是疫情期間,各地政府都在擴張、興建公立醫院,而民營醫院也在發展,而病人只有這麼多。肚子餓了他就要吃飯,要吃飯就會想盡辦法,這是根本的問題。」

實際上,中國的住院率在近十幾年間呈現急速增長。根據有關部門發布的統計公報,2008年,中國住院率為8.7%,一年中100個人,有8個人住院。而到了2019年,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住院率為16.6%。「這背後的原因,難道是病人越來越多了嗎?」徐毓才說。

一位社會辦醫人士亦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民營醫院整體看有量缺質,很多都在盈虧線甚至生死線上掙扎,不排除有部分生存艱難的醫療機構,就盯上了醫保這塊「蛋糕」。

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是根本

醫保基金裡的每一分錢,都是群眾的救命錢。那麼,國家如何避免此類騙保行為?

一方面是嚴厲打擊。自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就把打擊欺詐騙保作為醫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2019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國家醫保局2019年實施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各級醫保部門共現場檢查定點醫藥機構81.5萬家,查處違法違規違約醫藥機構26.4萬家;各地共處理違法違規參保人員3.31萬人;全年共追回資金115.56億元。

此外,打擊騙保行為的系列文件也在加速落地。今年12月,《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管條例(草案)》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獲得通過。在該文件的徵求意見稿中,列舉了各種違反醫保基金管理條例的行為,並擬將這些行為按情節輕重分為「輕微」、「較重」、「嚴重」、「特別嚴重」等四個等級,分別給出了處罰方式。

「醫保監管將走向法治化常態化,而且一定會越來越嚴厲。」徐毓才說。

另一方面,是積極推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比如DRG與DIP。

DRG全稱是「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是根據住院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的複雜程度、診療的資源消耗(成本)程度以及合併症、併發症、年齡、住院轉歸等因素,將患者分為若干的「疾病診斷相關組」。以組為單位打包確定價格、收費、醫保收付費標準。

DRG借鑑自國外經驗,DIP則是在此基礎上的中國版變體,是「基於大數據的按病種分值付費」,相比於DRG,其限制區域內醫保總額,但不限制單體醫院額度,給了醫院更大的自由度,對於醫院與醫保部門均更方便推行。

如今,中國實行DRG與DIP「兩條腿走路」,既有30個城市成為DRG付費的國家試點,包括無錫、金華、合肥等,也有71個城市成為DIP付費的國家試點,包括上海、天津、廈門等。值得注意的是,天津是DRG/DIP的雙重試點,三級醫院試點DRG,二級醫院試點DIP。

這種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將為中國醫院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藥品、耗材、檢查會轉換內為醫院的成本要素,有利於調動醫院和醫務人員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務質量的積極性,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降低患者醫療費用負擔,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上述社會辦醫人士這樣向本報記者舉例:如果一個好醫生與一個普通醫生治療同一個患者,按照病種打包付費,總共支付的醫保費用是3萬元,好醫生花費1萬元將患者治好,普通醫生可能需要花費5萬元,前者為醫院創造2萬元收益,後者則使醫院損失了2萬元。這種「超支不補,結餘歸醫院」的原則,使得騙保醫院失去操作空間,從而大大減少騙保行為發生。

相關焦點

  • 自殘騙保的中年人:為騙保,我割斷了三根手指|百家故事
    保險公司理賠員這行像是私家偵探,客戶發生的每個意外事件,都要經過核實後,才能依據保單的條款給付相應的理賠金。工作過程與發生交通事故,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的車險理賠員類似:給車輛各角度拍照、了解事故經過、劃分清楚責任方後再理賠。我就是那個確認客戶真實發生意外,並符合理賠報銷條件的最後關卡。
  • 呼和浩特:16歲少年騎車撞傷老人致其死亡,歷時6年終有判決!
    當時,該事件成為市民們關注和熱議的話題,誰是誰非、事故責任如何認定、法院如何判決也成了法律界人士討論的焦點。這6年裡,歷經交管部門3次事故責任認定,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人民法院兩次退偵、判決,新城區人民檢察院抗訴、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申請撤銷抗訴、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等漫長而曲折的法律程序,該事件終於有了結果。
  • 為騙保900萬,男子自斷兩根手指還要獲刑3年!
    伊春銀保監會分局經查後發現,邵某的「斷指事件」有很多地方都非常的不合常理,隨後警方也介入了此事,並對此感到有些蹊蹺,成立了專案組負責此事。原來,負責診治邵某的醫生告訴警方,當時邵某和家人來就診時,雖神色有些慌張,但卻似乎並不想接好手指,在自己詢問斷指的去處後,對方竟表示「斷下來的兩根手指已經被扔掉了」。
  • 嚴厲打擊欺詐騙保 守好百姓救命錢
    日前,市人力社保局印發了《關於加強醫療保險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津人社局發〔2017〕51號),針對本市醫療保險監督管理工作的特點和實踐中的問題,結合欺詐騙保趨勢變化,制定了一系列具體的工作措施,拓寬了醫保監管的路徑和手段,明確了醫保監管未來的發展方向,為嚴厲打擊欺詐騙保,有效堵塞運行漏洞,切實維護基金安全提供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
  • 孕婦泰國墜崖事件:在金錢面前,何來人性底線
    如果「食子又食妻」,很可能就是「喪心病狂」,近日,孕婦泰國墜崖事件:擊穿「人性底線」。有媒體報導,6月初,一對中國夫婦在泰國遊玩,懷孕3個月的妻子墜落34米高崖,奇蹟生還,當時妻子表示因頭暈墜崖。然而,警方經過調查發現,這並不是一起普通意外事件。孕婦曾在醫院質問丈夫:「為什麼這麼對我」。泰國警方假裝採信這名丈夫的供詞,實則暗訪「墜崖孕婦」。只是,這樣的「對話」背後,卻暗藏玄機。
  • 《巡迴檢察組》發現騙保秘密 韓雪現身開言英語講解劇中感受
    在最新的《巡迴檢察組》劇情裡,馮森和羅欣然對整個案件的調查有了「飛躍」式的進展,三個案子:沈廣軍「九三零謀殺案」、「黃四海過失致人死亡案」、以及十年前的「鄭瑋麗意外致死案」,現在基本可以連成一起了。羅欣然經過一番調查,發現了鄧耀先和黃雨虹之間的陰謀,但是也因此而遭到追殺。不過,當然羅欣然還算是幸運的,只是重傷並沒有死亡。
  • 北大醫院教授熊卓為之死(二)
    對於此事件的爭議焦點——「非法行醫」,一審判決並未給予認定,終審認為:在鑑定結論明確的情況下,醫院是否存在過失、以及過失與患者死亡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並不需要通過過錯推定給予認定。因此,原告上訴中提出的治療醫師資質等問題,對於法院確認醫院是否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並無直接關聯。此時,距離熊卓為離世,已經4年零3個月。
  • 遵義歐亞醫院涉惡案:庭審持續六天擇期宣判,涉刑案604起
    民警 劉瑞松:人民法院已依法對28名犯罪嫌疑人進行公開審理,庭審共進行了六天,擇期將進行判決。說是一家醫院,但是卻做起虛構病情、過度醫療、術中加價等違法行為,這已經完全不是一家醫院應該做的事了。新聞連結:類似案件多地公安機關已查處多起事實上,類似的案件,在寧夏、甘肅、深圳也時有發生,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已經查處多起類似事件。
  • 陝西涉嫌故意殺人疑犯墜亡,死者妻子:「說他殺子騙保,打死我都不...
    「說他殺死兒子騙保,打死我,我都不相信。他那麼愛兒子。」「我批評一下兒子,他都不讓,從小就特別寵兒子。」鄧某妻子說。鄧某的妻子說,她和鄧某有兩個兒子,死去的是大兒子,去世時22歲。去世前,兒子一直跟著鄧某跑貨車。2016年4月20日,兒子手機丟了,鄧某和兒子開小車找手機,回來時車輛不慎駛入西鄉縣七星湖內,兒子溺亡。
  • 《時代》:盤點過去十年美國重大事件
    文章內容:21世紀前十年即將匆匆走向終點,美國這十年間究竟發生了多大改變?誰成了權力博弈的贏家,誰是輸家?誰變得更富有,誰又變得更貧窮?誰是幻想家,誰是流氓?《時代》周刊日前對美國從2000年至2010年發生的大事進行了盤點,這些事件包括政治、經濟、外交和戰爭等多個方面。
  • 娛樂圈抄襲事件層出不窮的背後,極小的成本和極高的收益
    不知道讀者和網友們發現了沒有,近十年或者說近二十年來,娛樂圈的各種抄襲事件越來越多處於一個穩步增長的態勢,這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在娛樂圈還沒有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前,抄襲是一個挺難的活兒,時間成本比較大。另一方面,當時的社會道德觀比較強悍,一旦曝出實錘,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也比較大。
  • 1984年博帕爾爆炸事件:超過57.5萬人喪命,20萬人殘疾
    1984年的博帕爾爆炸事件,導致了57.5萬人喪命,20萬人殘疾。面對這樣的人間慘劇,可以說是震驚了全世界,狠狠地給全世界人民提了個醒,讓人們再一次對科技產生了敬畏之心。在這一爆炸事件發生之後,爆炸地印度中央邦博帕爾市面對這一事故,從上到下的印度政府機構和人員都束手無策,拿不出及時有效的災後處理辦法。而當地的醫院更是束手無策。
  • 太和古洞:160年修來的仙風道骨
    太和古洞。  清新縣城北郊,筆架山麓,蔥翠的山林間掩蓋著幾處道觀,雲蒸霞蔚。這裡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太和古洞。  筆者會同幾位好友一起攀山而上,尋找那古洞入口。一位朋友告知,太和古洞並非有洞,而是道教中洞天福地的意境。道家的「無中生有」可謂叫絕,再仔細看那山,看那雲,看那山頭的怪石嶙峋,用「洞」來形容的確恰如其分。  如今的太和古洞雖留道觀,但已無道家常駐。查閱清遠縣籍典志,古時的太和福地,地處清遠縣城北郊,碧綠的濱江河於山腳下逶迤而過,因時有山洪發生,到處衝擊壘起無數奇觀怪石,更是點綴了天地之景象。
  • 35份入黨申請書的背後
    新華社南寧9月23日電題:35份入黨申請書的背後新華社記者黃慶剛、楊馳在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鎮橋頭村村委會辦公室的檔案盒裡,存放著35份入黨申請書,村民們用質樸的語言寫下入黨緣由。
  • 背後一刀
    並且,好心將老人送往醫院治療。送醫之後,老人誣陷是吳偉青撞倒自己的,並要求他賠償20萬,吳偉青再三辯解,自己好心扶起老人並送醫院治療,絕對沒有撞到老人。老人不依不饒,一口咬定是吳偉青撞到自己,並且索要賠償。兩天後,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吳偉清選擇跳水自殺。
  • 鄧鉑鋆:惡性殺醫事件,不能止步於嚴懲兇手
    事發後,北京民航總醫院第一時間組織全院力量進行搶救,同時,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迅速調集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和北京同仁醫院相關專家進行會診,全力救治。楊文醫師終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於25日零時50分不幸去世。 殺醫是人類文明不能容忍的惡行。
  • 什麼原因讓尿毒症去世家屬起訴未讓座乘客 判決又是如何
    尿毒症去世家屬起訴未讓座乘客事件在網上引起熱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了解事實真相後都紛紛倒戈乘客,那麼這件事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什麼原因讓尿毒症去世家屬起訴未讓座乘客,法院的判決又是如何的呢?
  • 收攏五指成合力 重拳出擊打騙保
    收攏五指成合力 重拳出擊打騙保 2021-01-07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藝百家|《往事如歌》:大時代下的命運交響曲
    在剛剛閉幕的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禮上,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紀錄片《往事如歌》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三集共150分鐘,以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成立合唱團為背景,展現了一群理工科學霸老人的非凡人生與別樣風採,一舉摘得「最佳系列紀錄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