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生太極」與「道生一」

2021-01-17 太極和院






一、王宗嶽《太極拳論》開頭七個字是「太極者,無極而生。」倒過來說就是「無極生太極」。事實上,「無極生太極」之表述要比「太極者,無極而生」之表述早。「道生一」出自老子《道德經》。「無極生太極」和「道生一」,意思是相同的:一切事物的生滅,均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明白了。

有兩輛汽車在公路上不慎相撞,這是一場車禍。車禍的發生往往是在零點零零幾秒間,時間極短。雖然發生的時間極短,醞釀的時間卻很長且原因極為繁雜難以預料。如果車禍發生前,一些狀況有些許改變,兩車就會擦肩而過不會相撞。哪些狀況的改變會讓車禍擦肩而過呢?假如,這條公路的路況再好一點或再壞一點,車禍就極有可能不會發生。因為這會改變兩車的速度和行駛路線,會讓兩車「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假如,當天的氣溫再高一點或再低一點,車禍就極有可能不會發生。因為氣溫高低會影響駕駛員的情緒,從而改變車速和車行路線。假如,駕駛員走出家門前往車庫的路上有一隻瓶子,駕駛員上車前有意無意地多看了幾眼或者用腳踢了一下,車禍就極有可能不會發生。因為這個舉動推遲了開車上路的時間。假如,孩子所在的學校的校長跟愛人吵了架,心情不好,車禍就極有可能不會發生。因為校長會在無意間把情緒帶給老師們,老師們無意間又把它帶給了學生,孩子回家無意間把它帶給了父母,父母的行為軌跡因此發生改變,開車上路時間、車速、車行路線等等也隨之發生改變。假如……,有多少個假如會改變駕駛員的行為軌跡呢?無窮多個,難以窮盡。這意味著車禍的發生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車禍這件事,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止於此,我們會發現,任何一件事的生滅,不論其大小、程度如何,都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自然界中許多信息,如某些聲音、氣味、顏色等,人類憑感觀根本無法捕捉。某些精神、理念、情感等,不是每個人都能知道能領悟。每個人都有盲區有局限,人類莫不如此,因此,這無窮多個因素,誰都沒有辦法沒有能力把它羅列周全無一遺漏,電腦也做不到。無窮多個因其作用實實在在,卻講不清道不明,這混沌狀況是「道可道,非常道」之真實寫照。「一切事物的生滅,都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是一條自然規律。這條規律在二千多年前就被我們的祖先發現並用文字記錄下來。當然,「一切事物的生滅,都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字數太多,按二千多年前文字言簡意賅的習慣,用「無極生太極」或者用「道生一」來表述最為恰當。太極,即一。「無極生太極」中的「太極」, 和「道生一」中的「一」,意思相同,代指「一切事物的生滅」。「無極,即道。無極」和「道」意思相同,代指「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無極生太極,即道生一。





二、無極生太極、道生一是很高明的表述

這個自然規律的發現,讓我們在探討、認識世界的時候,不犯少犯錯誤。很多宗教都認為自己所信仰的神是宇宙的創造者,比如基督教就認為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但如果再追問一下,那上帝是誰創造的呢?沒有答案,這就走進了死胡同。中國的道教不會出現這類問題。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不會說玉皇大帝創造了宇宙,不會說太上老君等什麼人創造了宇宙,因為它清楚地知道,一切事物的生滅,都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由道而生或說由無極而生。宇宙也是一個事物,當然不是由單一的誰或單一的什麼因素創造。佛教從印度傳來,與中國道教相互借鑑,佛教也不會出現走進死胡同的情況。佛教不會說釋迦牟尼或哪個誰創造宇宙,佛教講因緣,講因緣和合,因緣是什麼?因緣就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結果必是世事無常難以預料。一切事物,當然包括宇宙,都是由道而生,或者說由無極而生,或者說由因緣而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宇宙的生成原因會更多地被揭示出來,永無止境。


三、蝴蝶效應

五十多年前的1963年,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也發現了類似無極生太極、道生一這個自然規律。他的研究成果簡單的形象化的說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只要是自然規律,在中國是如此,在外國也是如此。





四、太極拳與太極沒有多少關聯

太極拳原名「長拳、十三勢、綿拳」等,太極兩字是後來安上去的,是先有拳後有名。太極於太極拳沒有針對性,沒有指導意義,太極拳與太極沒有多少關聯。儘管太極與太極拳沒有多少關聯,拳寇以太極之名,普通人看到太極兩字就會聯想到高深莫測,會讓人嚮往、探究,這對太極拳的發展是有幫助的。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王宗嶽這麼聰明的人怎麼可能把與太極拳沒有多少關聯的太極、無極硬生生地拉進太極拳論裡來呢?假如我是王宗嶽,我要寫太極拳論,我就會想,既然是寫太極拳,太極兩字總要出現吧,既然要出現,太極兩字總不能幹巴巴孤零零的出現吧。辦法是有的,寫上「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這段話就好交代了。「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它的意思之一是,一切事物都有兩面,這兩面既對立又統一。如茶杯,有裡面有外面,如果茶杯沒有外面,那它的裡面還能存在嗎!裡面和外面這兩面雖然對立,卻共同構成茶杯這一物體。沒有了任一面,另一面就無從談起,這個物體就不存在。「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在今天看來就是辯證法、矛盾論呀。這樣一來,前面七個字不大搭邊,後面幾個字搭邊了,太極就與太極拳運動搭上邊了,太極兩字就融進了太極拳論。

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絕對是平常的。其實「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是天地人物間的通理,放在任何一件事一件物一個拳種一項運動上,都搭邊都適合,放之四海皆準。太極拳者拿它說事,沒有多大意義。過度解讀「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把太極、太虛、太乙、無極、八卦之類生硬地往太極拳身上套,對太極拳沒有好處。





五、正確理解太極拳理論

    王宗嶽太極拳論開頭講的「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是物質世界的一般律,放之四海皆準,不是太極拳理論的精髓,更不是太極拳獨有,它對誰都適用,誰都可以套用,南拳者可以套用,拳擊者可以套用,任何一項體育運動、事物皆可套用,只是太極拳者率先套用了它而已。它就像現代人做報告的開場白「女士們,先生們,來賓們,上午好」一樣,做報告者皆可套用。太極拳術理論的精髓是什麼呢?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氣沉丹田。空松圓活。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似松非松,將展末展,勁斷意不斷。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愈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不丟不頂沾連粘隨。黏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不用意而神自明,不運氣而氣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等等。這些內容實實在在,針對性、指導性、操作性強,很多是太極拳獨有,容易看懂,中國人會正確理解,沒有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的外國人也會。

1966年,南懷瑾老師講演「漫談練氣與武功」,講到易經與太極拳的關係時指出:一般文人學土,因為體弱多病,而去練太極拳以強身,本來是很好很適當的事,奈何文人好事,又創立太極拳是來自易經的說法,牽扯到陰陽八卦上面去。太極拳到底與易經之配合如何?大家可任意去信從,但無多大實質的關係,如欲以手形分成陰陽,配合兩儀,即以手背為陽,手心為陰等等,似嫌理論空洞。「太極」的名稱,並未見載於易經本文,而這名稱的出現,至少也是宋朝以後的事,因為易經太極之說,是宋朝理學家所倡,唐以前沒有。而太極一名,最早為道家人士所提出,宋理學家便以太極假借作他們學說的根本依據,進而以陰陽、八卦闡揚他們的學說,故有「太極拳」的名稱,也應該是宋朝以後之事,這是不會有錯誤的。倘說張三丰創造了太極拳,並無不可,但將那些易經理論上之事,加之於太極拳則不免多餘。易經原為群經之首,放諸四海皆準而彌綸天地之道,博大精深,永無止境,但若牽強,將精力虛擲在研究其與拳術的關係上,似有偏離武功實際之嫌。

劉瑜先生的《告別印象主義》很是發人深省,對我們正確理解經典拳論也很有幫助,抄摘幾句:

胡適真是個老小孩。晚年時有人去看他,談話間引用古人名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他回應道:「為天地立心」是什麼意思?你能給說清楚嗎?以後這種說不清楚意思的東西就不要再說了。一輩子死不悔改的實證主義者,最看不慣的就是含糊其辭。

    儒學大師朱熹討論先有理還是先有氣:「此本無先後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從來,則需說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別為一物,即存乎是氣之中,無是氣,則是理亦無搭掛處。」讀到這樣的文字,我又會不識趣地想:朱博導啊,能否定義一下?什麼是「理」什麼是「氣」?

實證精神大約是中國文化裡最缺乏根基的傳統之一。據說中國人崇尚的是「意境美」,不屑於西方人把鼻子畫成鼻子、眼睛畫成眼睛的透視觀,又據說中國人精於「整體主義」觀,看不上那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認識論,於是在意境美和整體主義的感召下,在中國一切學問往往都被搞成了文學。倫理學、政治學、哲學就不說了,連醫學也是如此,「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修辭真工整,意境真優美。而這種語義含糊、邏輯不詳、論據朦朧的「印象主義」在今天中國的知識界界仍然大行其道。

而實證是什麼呢?實證無非就是「推敲」二字,就是多問個「此話怎講」以及「何以見得」。用科學的語言來講,就是一講邏輯,二講論據。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邏輯和論據當然不可能說清所有的社會現象,但是有邏輯和論據總比沒有更好一些。中國近當代知識分子裡我最愛的還是胡適和顧準,因為在一個幾千年陶醉於「意境美」的文化裡,他倆一個講實證精神,一個講經驗主義。不狐假虎威,不故弄玄虛,傾心於「此話怎講」和「何以見得」這樣樸素的思維方式。當然他們因此也分外孤獨,在其所處年代裡,簡直可以說是孤鴻哀鳴。今天的知識界是否好些了呢?我放眼望去,一堆人在玩前現代,另一堆人在玩後現代,獨獨中間那一望無際的空地上,仍然人跡罕至悽涼無比。


原文發表《中華武術》2017年第8期



太極和院

你身邊的太極養生專家

諮詢電話0571-63362345

相關焦點

  • 太極拳明理篇之無極生太極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到「無,名天地之始」,無極之外復有無極,太極之外復有太極。何以如此說呢?近觀其身,遠觀其物,物莫不容於器,器又莫不容於器,而物莫不可以成器,器又莫不可以成物,皆相對而論也。是以大器不割,大器晚成,而成無極。無極者,生一生二,生萬物之大器。由相對論可知,此太極可以成為下一個太極之無極,此無極可以是上一個無極的太極。太極、無極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有一句話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話到底說的是啥意思。總的來說就是說了一個宇宙萬物從無到有,從0到1,逐漸演變生發的一個過程。何為【無極生太極】呢,這講的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無極是指天地生於混沌,剛開始時無形無象,宇宙混沌一氣的狀態。隨後慢慢地有了物質,有了形有了像,這就是太極,太極也看作是宇宙萬物變化的本源。而【太極生兩儀】,生的就是陰陽兩儀,太極圖大家都見過,所以這個大家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 如何理解「無極生太極」
    太極拳的性質、功能和理念,都是圍繞太極這個理念來的。按照周敦頤、朱熹等的儒家學說,太極是由無極而來的,所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這是我們傳統哲學的一個命題。我們研究太極拳,不能忘記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太極拳是在中國這個文化土壤上產生的,研究太極拳,就要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要傳承太極拳,真正地認識太極拳,獲得太極拳的健身功效和防身功夫,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哲學就是必不可少的。
  •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
    「一陰一陽之謂道」,太極圖是道教的一種標誌。太極圖由黑白二色構成,代表著陰陽兩極,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也正是道教的根本思想: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在最初的時候太極圖是由一黑一白兩條魚構成,白魚表示為陽,黑魚表示為陰。 白魚中間一黑眼睛,黑魚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之理。
  • 【名家抒己見】——如何理解「無極生太極」
    這是王宗嶽《太極拳論》中的話。「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中國傳統哲學陰陽八卦學說的基本思想。太極拳就是本著這一思想而形成的拳學體系,「無極生太極」可以說是理解太極拳理,習練太極拳功夫的根本。
  • 無極生太極,太極境的下一步該如何走?
    而且現在張若塵處於武道重修的虛弱時間段,這段劇情必然要承上啟下,引出張若塵接來下的動向與劇情主場。是回崑崙界,還是回血絕家族,又或者找一處隱秘之地潛修...還有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張若塵的太極境界是靠荒天來感悟的,現在下一步該怎樣修煉還沒有明確表示。以《易經》的內容來看,張若塵已經完成了從無極生太極的這個過程,而後面則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步驟。
  • 怎樣理解道家學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對人類保健的啟示?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是道家最先提出的哲學學說。那麼怎樣理解並指導今天的人類保健呢?無極生太極;不是指本源宇宙是空虛無物的!而是本源宇宙巳經平靜的存在。而是產生了人類,產生了智慧思想,人類才知道了宇宙、逐漸認識宇宙。就象今天的人類社會一樣,把一切事物看淡、看輕。心中就不會產生煩惱。若有也會很快淡忘。這就是道家學說給我們的一點啟示。
  • 無極生太極 無極乃是道家養生修煉的歸屬
    現存的武當道家傳統的無極功法主要有:道教活骨氣功、五行氣功、道門八段錦、丹田調吸聚氣樁、混元樁、太極引勁樁、道教傳統養生氣功、靜坐等功法。一、道家的「無極」與「太極」思想1.「無極」即「道」「無極」一詞,最早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老子提出用無極稱道的終極性的概念。
  • 萬物皆有靈,無極生太極,什麼是無極?
    無極一詞,首見於《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這裡談到的「無極」,指的是恢復到宇宙最原始,無形無象的本體狀態。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裡的「道」、「無」指的也是無極。
  • 無極生太極 銘瑄GTX 1050 終結者圖賞
    易經中有云: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無中生有,在渾沌之中又誕生了陰陽兩極。對於顯卡來說,Geforce GTX 1050是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了最便宜的10系顯卡,可以說是「無中生有吧。」而現在很多玩家都在追求獨特的硬體外型設計,為的就是讓自己的電腦與眾不同,凸顯獨具一格的個性。
  • 無極生太極 銘瑄GTX 1050 終結者評測
    易經中有云: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無中生有,在渾沌之中又誕生了陰陽兩極。對於顯卡來說,Geforce GTX 1050是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了最便宜的10系顯卡,可以說是「無中生有吧。」而現在很多玩家都在追求獨特的硬體外型設計,為的就是讓自己的電腦與眾不同,凸顯獨具一格的個性。
  • 無極生太極:易學中的無極,是不是「0」
    無極生太極:易學中的無極,是不是"0"在回答《易經》中的「無極」是不是0前,」源易緣「和大家一起先了解"無極「的概念!《易傳·繫辭上傳》的第11章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 無極生太極 銘瑄GTX 1050京東售899元
    易經中有云: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無中生有,在渾沌之中又誕生了陰陽兩極。對於顯卡來說,Geforce GTX 1050是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了最便宜的10系顯卡,可以說是「無中生有吧。」而現在很多玩家都在追求獨特的硬體外型設計,為的就是讓自己的電腦與眾不同,凸顯獨具一格的個性。
  • 什麼叫無極生太極?
    謝邀,無極然後太極,太極運動的話就會衍生出陽,動到極致的話就會靜止;靜的話就會衍生出陰,陰靜到極致的話又會開始運動。
  • 萬古神帝: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張若塵修煉體系初成,皆在道之內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從無名之地玄胎的初次悸動,到神女坊中的再次悸動,至最後在荒天的幫助下,張若塵終於恢復了武道修為,走上了一條別人從未走過的道路—無極之道,在他心中延續。
  • 無極生太極,張若塵欲化身創世之主,自成一方宇宙,衍萬道獲新生
    #萬古神帝#導語:"無極生太極,以陰陽生死兩道為基,演化世間萬道,張若塵超脫於這方宇宙,化身創世主,一方宇宙雛形即成,張若塵正式強勢歸來。生死相融,萬物生,張若塵肉身的變化也源自於此。其實張若塵已經超越了普通生靈的層次了,他現在仿佛就是一方宇宙的天道,頗有一種壽與天齊的味道。張若塵終究還是走上這一條道路,我已經期待已久了。無極聖意也終於顯神威,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這本就是宇宙演化之道,張若塵現在真正開始他的創世之路,為自己重建宇宙秩序奠定基礎。
  •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最先出自《易經》。八卦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
  • 無極生太極,太極歸無極,精讀陳照丕宗師太極拳之見解!(七)
    一代宗師,太極之幸。太極推手的方法就是把太極拳內粘,遊,連,隨,騰,閃,折,空,掤,捋,擠,按,活,十三式的精華用於兩人對練的實戰中,潛移默化中尋找摸勁,摸索其中的奧妙,擊潰對手。推手按照姿勢的不同有五種類型:一、挽花,分為單手挽和雙手挽,兩人對立,彼此兩腳不動,兩腳套在一起,相互化空,對挽連綿不斷。二、推手,兩人對立,彼此兩腳不動,甲雙手按乙胳膊,乙用掤法將甲化空;反之亦然。一個按來,一個掤,滑如冰凌,粘如膠,軟如棉花,硬似鐵,這樣功夫才上身。
  • 太極八卦、道德經與宇宙大爆炸
    太極八卦、道德經和宇宙大爆炸理論有啥子關係?是不是有點扯。別急,想像力本來就是人類前進的動力。太極八卦圖我們先來看一下太極八卦的理論。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生生不息萬物生。
  • 馬雲的《功守道》,就是太極文化中的陰陽、剛柔、動靜之道
    (三)22分鐘多的功夫喜劇片中,馬雲展現的功夫,儘是太極文化。」無極生太極,太極生萬象「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就是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對太極文化的創造轉化和創新融合。看懂太極文化的陰陽剛柔之道,就不難看明白馬雲上演的《功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