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漠北的漢朝名將,卻在24歲英年早逝,霍去病的死因之謎

2021-01-11 騰訊網

霍去病是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

他用兵靈活,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漠北之戰,消滅匈奴主力部隊七萬多人,封狼居胥

作為一代戰神,他卻在24歲的時候英年早逝。這在讓後人嘆息的同時也對霍去病去世,疑惑不解。

霍去病為什麼就突然去世了呢?霍去病的去世會不會不是正常死亡的?

圍繞霍去病的去世,後世有很多不同的猜測,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殺人過多,因果報應

古人認為,霍去病殺人過多,最終招致報應。這是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不過當時的人對這種說法卻深信不疑。

比如,戰神白起在被殺之前就說自己之所以被殺,就是因為殺人過多了。

蒙恬在被殺之前也說出了自己被逼自殺的原因,也是殺人太多,同時挖斷了地脈。

霍去病少年出徵橫掃匈奴,殺了非常多的匈奴人,因此古代人迷信地認為他得到了不能承受的惡報。

漢武帝下的黑手

有人認為,霍去病的死,很有可能是漢武帝下的黑手。

這種猜測肯定是純粹的陰謀論,但也並非沒有道理。以當時的情況來說,漢武帝確實是有殺霍去病的動機的。

因為霍去病的舅舅就是當時的大將軍衛青,而霍去病的姨,是皇后衛子夫,也就是說霍去病是一個標準的外戚。

外戚過強,歷來都是帝王的一塊心病。又因為霍去病非常年輕,做事又很張揚,而漢武帝的年紀比霍去病要大的多,這樣的人如果留在朝廷中,將來一定會對朝廷構成威脅。

因此,漢武帝非常擔心。不過,就算是漢武帝下了黑手,肯定也是秘密進行的,不會讓任何人知道。

就算是作為皇后的衛子夫或者是大將軍衛青,他們肯定都會毫不知情。

至於說記載歷史的太史公司馬遷在沒有明確證據的情況之下,自然也就不敢去亂寫什麼了。

染病而亡

除了那些陰謀論以外,正統的史學家認為,霍去病是因病去世,正常死亡。

年僅24歲就英年早逝,這看起來似乎不太合理,但是如果拿到漢朝的話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當時的衛生條件和醫療技術都比較差,再加上霍去病少年時就開始出徵在外,遠徵漠北,雖然一路橫掃,但身上恐怕也受了很多傷。以漢朝的醫療條件來說,恐怕很難去醫治。

而且史學家們還有一種猜測,那就是霍去病實際上是死於瘟疫

霍去病橫掃漠北的時候,匈奴人根本阻擋不了這個恐怖的對手,所以匈奴人便打了世界戰爭史上的第一場生化戰爭。

當時的匈奴人將病死的羊牛畜生全部推到河裡,汙染水源,希望能夠毒殺漢朝軍隊。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霍去病染上了一些特殊的病毒,而自從那一戰之後,霍去病便再也沒有參與過大的戰事,兩年之後便直接去世了。

而且在漢武帝時期,國內也確實發生過很多次大的瘟疫,有專家推測,這極有可能是因為匈奴人將帶有特殊病毒的馬匹送給了漢朝,讓漢朝人染上了傳染病。

不管死因如何,霍去病終究英年早逝,他的去世對於當時的漢朝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漢武帝被迫暫緩了自己繼續徵討匈奴人的步伐,而當時的漢朝也徹底的失去了一位百年難遇的名將。

相關焦點

  • 霍去病英年早逝,死因成謎,西漢名將為何不得善終?
    縱觀西漢時期的歷史,霍去病和衛青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有了他們的抵抗,匈奴才一直沒能攻入中原,邊疆才得以休養生息。衛青是霍去病的外甥,在霍去病的身上學習到了很多兵法,兩人經常合作抗敵,每次都能夠大獲全勝。但是,霍去病年僅二十四歲便去世了,這位流芳千古的年輕將軍為何會英年早逝呢?
  • 他被世人譽為戰神卻英年早逝,死因連司馬遷都無法解釋至今成空白
    他被世人譽為戰神卻英年早逝,死因連司馬遷都無法解釋至今成空白眾所周知,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朝代之一,尤其是西漢時期,更是盛產名將,像韓信、衛青、李廣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傑出將領,他們為西漢的建立和穩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 一代戰神霍去病,為何年僅二十三歲就英年早逝?只因權力鬥爭
    在名將輩出的西漢,湧現出了很多功勳卓著的將軍,在這當中有一位年紀輕輕便被稱為「戰神」的傳奇名將——霍去病。在霍去病十七歲第一次參軍打仗的時候,便率領八百騎兵突襲匈奴,立下大功被封為冠軍侯,兩年後,十九歲的霍去病擊敗匈奴五王,佔據了河西之地,最終使得匈奴渾邪王帶著四萬多人投降漢朝,也留下了那句「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悲歌。
  • 霍去病為何24歲早逝,史書講得很明白了,陰謀論還是早點散了吧
    霍去病是軍事天才,17歲參軍,24歲達到許多名將一生都望其項背的功績。他的英年早逝,讓漢武帝痛徹心扉,也影響到整個中國歷史的走向。 霍去病之死的記載 關於霍去病之死,司馬遷在《史記》中,只用了一個「卒」字;而班固在《漢書》中也僅用了一個「薨」字,一筆而過,給後世留下了諸多的猜疑。
  • 大漢名將霍去病突然去世,可能不是病死的,真實原因司馬遷不敢寫
    這種強大的民族歸屬感源於中國封建王朝的漢朝。因為在漢朝的時候,中國第一次實現了民族大融合。在詳細點,這個情況實在漢武帝時候形成的。因為在漢武帝時候,漢朝的文治武功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最為值得稱道的就是漢朝成功打敗了自古侵擾中原的匈奴。這就不得不要說一個天才軍事家——霍去病。在漢朝以前,匈奴一直是中原統治者非常頭疼的存在。
  • 漢朝歷史上的四位「冠軍侯」:除了霍去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呢?
    所以,對於漢朝歷史上的文臣武將,侯爵無疑是自己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了。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冠軍侯,就是漢朝歷史上含金量十足的一個爵位。冠軍侯,是西漢曾經出現的列侯爵號,取「功冠全軍」之意,於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將霍去病。這個侯爵是漢武帝專門設立的,其地來自於南陽郡下屬的穰縣盧陽鄉及宛縣臨菑聚。在漢朝歷史上,共有四位「冠軍侯」,那麼,問題來了,除了霍去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呢?
  • 一代名將霍去病竟僅一戰就被封侯!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縱觀歷史,漢代名將霍去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將才之一,說其為"武曲星下凡"也不為過!那麼他究竟是如何做到一戰就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說一下這位漢代風雲人物的事跡!將星降世眾所周知霍去病是漢朝大將軍衛青的外甥,衛青有三個姐姐,其中最出名的非衛子夫莫屬。衛子夫是衛青的三姐,大姐衛君孺,二姐衛少兒。而霍去病就是衛青的二姐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霍去病是一個私生子,但卻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更因三姨衛子夫深得漢武帝的寵愛而在十八歲那年被選去做漢武帝的侍中。
  • 漠北之戰後,漢朝和匈奴打算坐下談一談
    漠北之戰,衛青擊潰伊稚斜單于與趙信部主力,霍去病兩千裡奔襲,連敗左賢王,橫掃單于王庭。加上衛青先前殄滅匈奴右賢王部,匈奴當初全勝時「控弦之士三十萬」。簡單算一筆帳,則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後,所剩恐怕不足十萬。匈奴是打不動了。漢朝方面,也打不動了。
  • 十七歲就領兵痛擊匈奴一生徵戰未嘗一敗,卻英年早逝是天忌英才嗎
    霍去病第一次帶兵時才17歲,當時被漢武帝封為驃姚校尉隨衛青一起出徵漠南與匈奴作戰,他一人率領八百輕騎離開大軍深入地區幾百裡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 李廣對士兵好,終生沒有封侯,霍去病對士兵不好,卻一戰封侯
    和李廣形成鮮明對比的人,是另一個漢代名將霍去病,他17歲那年就領軍深入漠北,擊殺匈奴,獲封為「冠軍侯」,一戰成名。 漢代的名將大多各有各的特點,李廣和霍去病的不同,首先就在於出身不同。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膽識與才能,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後世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
  • 17歲受封冠軍侯,斬殺匈奴數萬人少年將軍霍去病,最後結局如何?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只用短短6年時間,就長驅直入到匈奴腹地,把匈奴王氏一併殲滅。並且深受漢武帝劉徹的喜愛。可惜就是這樣一個驚才絕豔的人,年僅23歲就過世了。有人這樣評價他,如果他沒有英年早逝的話,那麼漢朝也不可能那麼快就消亡。
  • 中國古代史上十大名將,三國竟無一人上榜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名將層出不窮,上至先秦,下至明清,將星閃耀,如果要選出十大名將,都能有誰?第十名:徐達徐達,明朝開國大將,被稱為開國第一功臣,自小與朱元璋熟識。至正十五年,徐達與朱元璋取和州,攻打采石磯和太平府,隨後攻克江南諸地,留守應天府。
  • 一代戰神私生子霍去病23歲英年早逝,有沒有妻子與後代?
    實際上霍去病生來就是打仗的料。霍去病是中國西漢名將,是河東平陽人。霍去病年少有為,英勇善戰,百戰百勝,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從來沒有輸過,被皇帝封為冠軍候,意思是勇冠三軍。
  • 他是一代英雄,39歲英年早逝,為何臨死前要處死自己妻子和兒子?
    他是一代英雄,39歲英年早逝,為何臨死前要處死自己妻子和兒子?明末清初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在滿清鐵騎的橫掃下大遍的中原領土早已改朝易主,南明政權奄奄一息。所謂亂世出英雄,此時的鄭成功卻憑藉著一己之力,在幾個小島上扛著反清復明的大局十幾年。
  • 霍去病為何深受漢武帝寵信,17歲被封冠軍侯,21歲官拜大司馬
    霍去病年少成名,17歲踏上戰場便屢建戰功,被封為冠軍侯,21歲時官拜大司馬,與衛青平起平坐,共掌兵權,可謂年輕有為。他能晉升的如此之快,都要得益於漢武帝的寵信。
  • 中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十大名將都有誰?
    徐達深通謀略,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僅沈兒峪之戰就斬獲元軍首級10餘萬,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北元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逃竄至黃河時得流木以渡。徐達的北伐勝利不僅推翻了元朝黑暗殘暴的統治,使燕雲十六州時隔430年再次回歸漢人的手中,更是歷史上唯一成功的北伐戰爭,可謂千古奇功。
  • 1661年2月5日,24歲的順治帝突然駕崩,死因成謎,專家給出答案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六(1661年2月5日)深夜子時,紫禁城一個轟動性的消息迅速傳開了:順治皇帝駕崩於養心殿內,24歲就英年早逝了。順治歸天后,8歲的皇子康熙繼承皇位。這裡還有一個證據,是1900年庚子之變慈禧太后西逃時,在山西休整時,山西地方官吏從五臺山徵用了部分餐具,奇怪的是,這些餐具跟紫禁城皇家使用的幾乎一模一樣。上述兩種說法廣為流傳,可這並不是歷史的真相。那麼,順治皇帝死因到底是什麼呢?順治歸天時共有8個皇子,長子夭折,二子9歲,三子(康熙)8歲,其他皇子太年幼。
  • 九大英年早逝的戰神,最小的僅21歲只有兩人善終,7個竟死於非命
    ,最多的還是短命鬼,最短命的有八位,第一位,西楚霸王項羽,兵形勢代表人物,一生經常以少勝多,巨鹿一戰4萬破秦主力40萬,彭城大戰,3萬破劉邦56萬,可惜最終不聽亞父之言,最終兵敗九裡山,落得烏江自刎的悲劇,死時年僅30歲!
  • 同治帝為何19歲英年早逝?專家:「如此荒淫」,19歲都算高壽了
    一輩子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裡,最後19歲英年駕崩。很多人不明白為何好好的19歲就英年早逝了?對於這樣的問題專家表示:如此「荒淫無度」,能活到19歲都算是高壽。02慈禧掌朝專家的話並不無道理,同治英年早逝不能全怪慈禧。作為慈禧唯一的兒子,同治當然不用擔心繼承皇位的事情,這早就成了命中注定的事,所以鹹豐駕崩後,當時年僅6歲的同治帝順利登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