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漢代名將霍去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將才之一,說其為"武曲星下凡"也不為過!那麼他究竟是如何做到一戰就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說一下這位漢代風雲人物的事跡!
將星降世
眾所周知霍去病是漢朝大將軍衛青的外甥,衛青有三個姐姐,其中最出名的非衛子夫莫屬。衛子夫是衛青的三姐,大姐衛君孺,二姐衛少兒。而霍去病就是衛青的二姐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
霍去病是一個私生子,但卻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更因三姨衛子夫深得漢武帝的寵愛而在十八歲那年被選去做漢武帝的侍中。其皇親國戚的身份以及從小優越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他烈焰般的性格。霍去病其人敢作敢為,寡言少語但極具氣魄。因常伴隨漢武帝左右,有一次漢武帝對其說:"朕欲親授爾《孫子兵法》,何如?"不料霍去病卻說:"領兵作戰只要有自己的作戰方略就行了,何必去浪費時間學習古人的方略。"由此可見霍去病之直爽性格,竟然連皇帝都敢頂撞!對於別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他竟然不屑一顧。然而漢武帝卻並沒有怪罪於他,反而認為霍去病是一個極具想法的人,覺得自己好像得到了一位將才,從此對其更加看重!
初露鋒芒
漢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在霍去病剛進宮不久之後,漢武帝就命大將軍衛青任命霍去病為驃騎校尉,率領800輕騎深入匈奴腹地伺機進攻,結果其率部以少敵多,殺敵兩千餘人,還活捉了匈奴單于的叔父。班師回朝後,漢武帝龍顏大悅,封其為冠軍侯,劃一千六百餘戶,至此霍去病一戰封侯,成為漢朝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侯爺!
霍去病也在此一役展示出了他作戰靈活多變,不拘古法的特點。其在作戰時選用精兵,輕騎簡從,長途奔襲,行動迅速,出其不意,快打快收,絕不戀戰。這種作戰方法可以完全掌握主動權,而這種打法被漢武帝封為霍去病專用,其他將領包括衛青都不能用!(這點可以理解,漢武帝不可能讓每位將領都輕裝簡從深入匈奴腹地,畢竟危險係數很大)
平步青雲
自從霍去病被漢武帝賞識到期第一次帶兵打仗,凱旋而歸被封侯之後,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其升遷之快是當年的衛青都無法比擬的。衛青帶兵徵戰十餘載才立功封侯,而霍去病僅一戰就立功封侯,由此屬於霍去病的時代就開始了。在此後的幾年裡,霍去病成為了匈奴人談之色變的一個名字。
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大軍出擊匈奴。霍去病不負眾望,初次獨立作戰就斬獲軍功,斬殺匈奴八千餘人凱旋而歸,其中還斬殺了一些匈奴高官。為此漢武帝又加封霍去病兩千戶,且從此之後更加重用霍去病,就連衛青都被擱置一旁了。
同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和公孫敖分兵而出,進攻匈奴。驃騎將軍霍去病帶兵直接殺至祁連山,殺敵三萬多人,俘虜了匈奴五位小王及其母親,以及匈奴單于的妻子和五十九個匈奴王子。然而如此巨大的勝利漢軍僅僅付出了不足一萬人傷亡的代價!漢武帝為此再次加封霍去病五千戶。
自此之後,霍去病在漢武帝眼裡越來越出色,為此漢武帝專設大司馬一職,任命霍去病和衛青同為大司馬,這也是漢朝歷史上少有的兩人同為大司馬的現象,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人還是舅舅與外甥的關係。至此,一代將星霍去病僅用兩年時間就與徵戰四方十餘年的衛青平起平坐了!
天妒英才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極其悲痛,追諡其為景桓侯。以此來彰顯其克敵制勝,作戰英勇的事跡以及為大漢開疆拓土的功勞。與此同時漢武帝更是調來了大漢朝著名的鐵甲軍,從長安一直列陣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不僅如此還下令命人將霍去病的墳墓修建成祁連山的模樣,以此來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後世探究其死因最終歸結為其深入匈奴時喝了被匈奴拋入了動物屍體的河水,因此身體中殘留了大量的細菌,再加上長久作戰的勞累,最終造成了無法治癒的傷病,不幸身亡!一代將星竟如此隕歿,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可悲可嘆!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