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霍去病竟僅一戰就被封侯!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2021-01-08 陵渡說歷史

縱觀歷史,漢代名將霍去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將才之一,說其為"武曲星下凡"也不為過!那麼他究竟是如何做到一戰就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說一下這位漢代風雲人物的事跡!

將星降世

眾所周知霍去病是漢朝大將軍衛青的外甥,衛青有三個姐姐,其中最出名的非衛子夫莫屬。衛子夫是衛青的三姐,大姐衛君孺,二姐衛少兒。而霍去病就是衛青的二姐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

霍去病是一個私生子,但卻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更因三姨衛子夫深得漢武帝的寵愛而在十八歲那年被選去做漢武帝的侍中。其皇親國戚的身份以及從小優越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他烈焰般的性格。霍去病其人敢作敢為,寡言少語但極具氣魄。因常伴隨漢武帝左右,有一次漢武帝對其說:"朕欲親授爾《孫子兵法》,何如?"不料霍去病卻說:"領兵作戰只要有自己的作戰方略就行了,何必去浪費時間學習古人的方略。"由此可見霍去病之直爽性格,竟然連皇帝都敢頂撞!對於別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他竟然不屑一顧。然而漢武帝卻並沒有怪罪於他,反而認為霍去病是一個極具想法的人,覺得自己好像得到了一位將才,從此對其更加看重!

初露鋒芒

漢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在霍去病剛進宮不久之後,漢武帝就命大將軍衛青任命霍去病為驃騎校尉,率領800輕騎深入匈奴腹地伺機進攻,結果其率部以少敵多,殺敵兩千餘人,還活捉了匈奴單于的叔父。班師回朝後,漢武帝龍顏大悅,封其為冠軍侯,劃一千六百餘戶,至此霍去病一戰封侯,成為漢朝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侯爺!

霍去病也在此一役展示出了他作戰靈活多變,不拘古法的特點。其在作戰時選用精兵,輕騎簡從,長途奔襲,行動迅速,出其不意,快打快收,絕不戀戰。這種作戰方法可以完全掌握主動權,而這種打法被漢武帝封為霍去病專用,其他將領包括衛青都不能用!(這點可以理解,漢武帝不可能讓每位將領都輕裝簡從深入匈奴腹地,畢竟危險係數很大)

平步青雲

自從霍去病被漢武帝賞識到期第一次帶兵打仗,凱旋而歸被封侯之後,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其升遷之快是當年的衛青都無法比擬的。衛青帶兵徵戰十餘載才立功封侯,而霍去病僅一戰就立功封侯,由此屬於霍去病的時代就開始了。在此後的幾年裡,霍去病成為了匈奴人談之色變的一個名字。

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大軍出擊匈奴。霍去病不負眾望,初次獨立作戰就斬獲軍功,斬殺匈奴八千餘人凱旋而歸,其中還斬殺了一些匈奴高官。為此漢武帝又加封霍去病兩千戶,且從此之後更加重用霍去病,就連衛青都被擱置一旁了。

同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和公孫敖分兵而出,進攻匈奴。驃騎將軍霍去病帶兵直接殺至祁連山,殺敵三萬多人,俘虜了匈奴五位小王及其母親,以及匈奴單于的妻子和五十九個匈奴王子。然而如此巨大的勝利漢軍僅僅付出了不足一萬人傷亡的代價!漢武帝為此再次加封霍去病五千戶。

自此之後,霍去病在漢武帝眼裡越來越出色,為此漢武帝專設大司馬一職,任命霍去病和衛青同為大司馬,這也是漢朝歷史上少有的兩人同為大司馬的現象,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人還是舅舅與外甥的關係。至此,一代將星霍去病僅用兩年時間就與徵戰四方十餘年的衛青平起平坐了!

天妒英才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極其悲痛,追諡其為景桓侯。以此來彰顯其克敵制勝,作戰英勇的事跡以及為大漢開疆拓土的功勞。與此同時漢武帝更是調來了大漢朝著名的鐵甲軍,從長安一直列陣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不僅如此還下令命人將霍去病的墳墓修建成祁連山的模樣,以此來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後世探究其死因最終歸結為其深入匈奴時喝了被匈奴拋入了動物屍體的河水,因此身體中殘留了大量的細菌,再加上長久作戰的勞累,最終造成了無法治癒的傷病,不幸身亡!一代將星竟如此隕歿,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可悲可嘆!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李廣對士兵好,終生沒有封侯,霍去病對士兵不好,卻一戰封侯
    和李廣形成鮮明對比的人,是另一個漢代名將霍去病,他17歲那年就領軍深入漠北,擊殺匈奴,獲封為「冠軍侯」,一戰成名。 漢代的名將大多各有各的特點,李廣和霍去病的不同,首先就在於出身不同。
  • 「戰神」霍去病,一生就是一場「閃電戰」。17歲時一戰封侯!
    他就是「戰神」——霍去病霍去病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外甥,因從小體弱多病,故取名「去病」。霍去病確實張狂,懟人就懟皇上。小時候,漢武帝讓他學習兵法,他言道「顧方略何如,不至學古兵法」。他認為打仗是隨機應變的事情,學古人的死板教條,有毛線用?狂的長安城都放不下他,簡直無邊無際。
  • 橫掃漠北的漢朝名將,卻在24歲英年早逝,霍去病的死因之謎
    霍去病是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 他用兵靈活,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漠北之戰,消滅匈奴主力部隊七萬多人,封狼居胥。 作為一代戰神,他卻在24歲的時候英年早逝。
  • 為何初次帶兵的霍去病能一戰封侯?是天賦?還是用國力堆出戰功?
    霍去病初次帶兵打仗就一戰封侯在其他人的眼中是非常的不可思議,但是漸漸的很多人對霍去病的能力產生了質疑,有人說霍去病的能力是傾盡一國之力堆砌出來的,還有人說霍去病本來就很厲害,天賦如此,根本用不著別人把他推上那個位置。關於霍去病能力的問題是炒的非常的火熱,雙方各執一詞誰都說服不了誰。
  • 一代戰神私生子霍去病23歲英年早逝,有沒有妻子與後代?
    可是今日我們要給各位說的這位英雄人物,就是私生子,更為令人拍案驚奇的是,霍去病不僅是出身是私生子,連同他的母親也是私生子,可是,霍去病如此的出身,並不妨礙霍去病以後的人生道路,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最終成為一代戰神。
  • 中國古代史上十大名將,三國竟無一人上榜
    第九名:霍去病霍去病,西漢名將,衛青之甥。在十七歲時,就被漢武帝封為嫖姚校尉,隨衛青一起遠徵漠南匈奴,更是俘虜單于叔父,被封為冠軍侯。元狩二年,十九歲的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與衛青各率軍五萬,深入漠北。霍去病輾轉追擊兩千餘裡,與匈奴左賢王遭遇,殲敵七萬餘人,俘獲匈奴高官幾十人,追到狼居胥山,進行祭天。
  • 霍去病英年早逝,死因成謎,西漢名將為何不得善終?
    縱觀西漢時期的歷史,霍去病和衛青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有了他們的抵抗,匈奴才一直沒能攻入中原,邊疆才得以休養生息。衛青是霍去病的外甥,在霍去病的身上學習到了很多兵法,兩人經常合作抗敵,每次都能夠大獲全勝。但是,霍去病年僅二十四歲便去世了,這位流芳千古的年輕將軍為何會英年早逝呢?
  • 一代戰神霍去病,為何年僅二十三歲就英年早逝?只因權力鬥爭
    在名將輩出的西漢,湧現出了很多功勳卓著的將軍,在這當中有一位年紀輕輕便被稱為「戰神」的傳奇名將——霍去病。一代「戰神」霍去病然而,天妒英才,就在霍去病二十三歲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卻離奇般地離開了人世,史書記載,霍去病在這一年本是要出徵匈奴,可是就在快要出發之前,突然得病身亡。
  • 大漢名將霍去病突然去世,可能不是病死的,真實原因司馬遷不敢寫
    這就不得不要說一個天才軍事家——霍去病。在漢朝以前,匈奴一直是中原統治者非常頭疼的存在。面對這些驍勇的遊牧民族,中原的戰士根本不是使他們對手。秦朝何其強大,但是也拿這些匈奴人沒有辦法。還勞民傷財地修建了萬裡長城來抵抗匈奴。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全國,後來帶著幾十萬大軍開過去打匈奴,結果被圍困,差點全軍覆沒。
  • 九大英年早逝的戰神,最小的僅21歲只有兩人善終,7個竟死於非命
    公元前117年,23歲的霍去病暴卒,留下千古懸案,天妒英才! 可惜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最終在白門樓遭到部將叛變,被曹操殺害,年僅37歲,一代戰神退出歷史舞臺!
  • 漠南大決戰:衛青三戰三捷,霍去病一戰封侯,從此漠南無王庭
    而我們的飛將軍李廣,被漢武帝安排去做右北平郡太守了,再次錯過了封侯的機會。河南地收復後,主父偃上書漢武帝:「聽說河套這個地方土地肥沃,又有黃河險阻,蒙恬當年就曾再次修建城池驅逐匈奴,最關鍵的是河套的糧食可以自產自足,不需要從內地轉運,我們今天拿下河套,不僅是開疆擴土,更要把他建設成攻滅匈奴的大本營。」
  • 中國古代10大最厲害的名將
    五千年的文明讓我國在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名將,他們有的徵戰沙場、有的有過人的智慧,或許他們的事跡並沒有那麼轟轟烈烈,但歷史的長河讓他們載入史冊,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有哪些。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6、李牧:李牧,生平不詳,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他的死是導致趙國滅亡的直接原因,許多文人墨客對於李牧之死感到惋惜。
  • 從「李廣難封」看「封侯」對官員到底有多大的殺傷力
    飛將軍李廣青年入伍,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戎馬一生卻未被封侯,他成了文人墨客心中鬱郁不得志的代表,他成了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委屈人兒。更意外的是,李廣以六十多歲的年齡多次向漢武帝請纓出戰,結果披堅執銳的李將軍在他最後一次出徵過程中自盡了。李廣氣憤自盡的主因,是他認為這輩子再也沒有立功封侯的機會了。
  • 中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十大名將都有誰?
    根據個人戰績,以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六甲番人列出中國古代十位智勇雙全的千古名將如下:第十位、徐達:徐達是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縣)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他雖是平民出身,卻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徐達深通謀略,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僅沈兒峪之戰就斬獲元軍首級10餘萬,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北元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逃竄至黃河時得流木以渡。徐達的北伐勝利不僅推翻了元朝黑暗殘暴的統治,使燕雲十六州時隔430年再次回歸漢人的手中,更是歷史上唯一成功的北伐戰爭,可謂千古奇功。
  • 拿起就放不下的歷史二人轉:私生子怎麼了——衛青和霍去病
    誰能想到,日後威風凜凜的衛青大將軍,少年時代竟如此不堪。再說外甥霍去病。他的老媽是衛少兒,沒錯,就是衛青同母異父之二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樣在平陽侯府為奴,同樣和小吏對上了眼,同樣生下一個私生子。打死也不敢想這些,能想的是如何活下來。他們能有今天,要感謝一個人,並且怎麼感謝都不為過,此人就是衛青另外一個姐姐,霍去病該叫姨媽的衛子夫。衛子夫比她老媽和二姐厲害的地方是看男人眼光,找了一個金龜婿——漢武帝劉徹。要說也該衛家發跡,劉徹和衛子夫相遇頗具偶然性。
  •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
    李廣一生最大的悲劇無非是:打一輩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關於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細辨析,其實並不冤枉。漢朝以軍功封侯,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嚴格地說,沒有打過勝仗。這和他的作戰風格有關,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關。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膽識與才能,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後世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
  • 霍去病為何深受漢武帝寵信,17歲被封冠軍侯,21歲官拜大司馬
    ——霍去病。 說起我國西漢時期的優秀將領,首先想到的就是「兵仙」韓信和長平侯衛青,這兩人可謂是西漢時聲名最為顯著的將軍。不過除了這兩人,還有一位,曾深受漢武帝的寵信,竟一度超越了衛青。 他就是冠軍侯霍去病。
  • 除了霍去病,漢武帝還培養了一位少年將軍,豪言五千步兵直搗王庭
    他也慧眼識才,敢讓騎奴出身的衛青和17歲的霍去病獨自掌兵出徵,這樣的魄力,古今罕有。衛青和霍去病都是擅於長途奔襲,孤軍深入的軍事奇才,對於一直遵守保守戰略的漢朝人來說,這是突破性的創舉。漢武帝的信任和放權,也造就了衛霍大漢雙璧的橫空出世。但對於漢武帝來說,他對於將領的培養和大膽啟用,無異於一場賭博。賭博必然有贏有輸,一手帶出來的霍去病是他最成功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