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輕狂者,必有天縱之才!
17歲少年打出「千秋功業,萬裡江山」!
他就是「戰神」——霍去病
霍去病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外甥,因從小體弱多病,故取名「去病」。
霍去病確實張狂,懟人就懟皇上。小時候,漢武帝讓他學習兵法,他言道「顧方略何如,不至學古兵法」。他認為打仗是隨機應變的事情,學古人的死板教條,有毛線用?狂的長安城都放不下他,簡直無邊無際。
17歲的他,正是難耐寂寞的年紀,在長安城待得太過無聊,乾脆直接帶著800輕騎,孤軍深入大漠,長途夜襲。如此荒唐的行徑,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殲敵2000,全身而退。被驚掉下巴的漢武帝,從龍椅上都跌了下來,當即封他「冠軍侯」。
如今比賽第一名被稱之為「冠軍」,正是來源於此。漢代封候制度苛刻,從「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可見一般。而17歲的霍去病,高中二年級的少年,初試鋒芒,一戰封侯!
但對於開掛的戰神來說,這只是一盤開胃小菜。
19歲再出長安,「祁連山麓,河西走廊」。教科書級的「閃電戰」。他再一次孤軍深入,大縱深迂迴奔襲。殺敵三萬,匈奴被趕出玉門關。河西走廊徹底收復,絲綢之路暢通。
又被驚呆了的漢武帝,賜下御酒一壇。霍去病收到「快遞」,就倒入泉水中,令三軍共飲、盡開顏!從此這裡得名「酒泉」!好地方啊,就是現在國家時不時發射個「衛星」的地方。現在想來,國家未嘗不是想藉助「戰神」的威名,討個好的彩頭。
只賜一壇酒,顯然不是漢武帝的人設。當皇帝的怎麼會如此小家子氣。他打算獎勵這小夥子「頂配豪宅、寶馬美女」。面對如此「誘惑」,霍去病回復了一句千古名言「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不得不說,小夥子,有前途!
三出長安,是大結局。即是戰爭的結局,也是霍去病一生的結局!
霍去病的終極之戰——漠北之戰!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千裡瀚海,大漠孤煙」
他開啟自帶北鬥衛星導航模式,先殺到烏蘭巴託,封狼居胥。又追到貝加爾湖畔,自身折損一萬,團滅對手七萬有餘!
親愛的小夥伴們,當你再聽《烏蘭巴託的夜》和《貝加爾湖畔》的時候,會不會情不自禁地迸發出一種自豪的情感?
匈奴人的心態徹底崩了!這他媽的誰受得了?一比七的死傷。,完全吃不消,總共才多少人?再來一次就滅種了!於是,殘部遠遁,從此漠南無王庭!
使命已達,霍去病病故!也許真的是天嫉英才,終年23歲!還是那個生猛的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天意註定,一生就是一場「閃電戰」。
最後一次出長安,是他躺著出去的。數千將士,列隊兩旁。白縞素節、寒風颯颯;天地嗚咽、山河悲憱。
漢武帝授意「霍去病瑩冢,當高如祁連山」。並且把霍去病的墓就修在自己茂陵旁邊。死後哀榮之高,世所罕見!
綻放了一生能量的霍去病,安然而眠。
至於霍去病因何病故,《史記》中記述不詳,似有未盡之言,無從考查。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部《史記》,道盡多少興衰。記述多少豪傑。即便「名將如雲,名士如雨」。誠如霍去病者,只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