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霍去病,一生就是一場「閃電戰」。17歲時一戰封侯!

2021-01-08 生潁居溪

年少輕狂者,必有天縱之才!

17歲少年打出「千秋功業,萬裡江山」!

他就是「戰神」——霍去病

霍去病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外甥,因從小體弱多病,故取名「去病」。

霍去病確實張狂,懟人就懟皇上。小時候,漢武帝讓他學習兵法,他言道「顧方略何如,不至學古兵法」。他認為打仗是隨機應變的事情,學古人的死板教條,有毛線用?狂的長安城都放不下他,簡直無邊無際。

17歲的他,正是難耐寂寞的年紀,在長安城待得太過無聊,乾脆直接帶著800輕騎,孤軍深入大漠,長途夜襲。如此荒唐的行徑,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殲敵2000,全身而退。被驚掉下巴的漢武帝,從龍椅上都跌了下來,當即封他「冠軍侯」。

如今比賽第一名被稱之為「冠軍」,正是來源於此。漢代封候制度苛刻,從「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可見一般。而17歲的霍去病,高中二年級的少年,初試鋒芒,一戰封侯!

但對於開掛的戰神來說,這只是一盤開胃小菜。

19歲再出長安,「祁連山麓,河西走廊」。教科書級的「閃電戰」。他再一次孤軍深入,大縱深迂迴奔襲。殺敵三萬,匈奴被趕出玉門關。河西走廊徹底收復,絲綢之路暢通。

又被驚呆了的漢武帝,賜下御酒一壇。霍去病收到「快遞」,就倒入泉水中,令三軍共飲、盡開顏!從此這裡得名「酒泉」!好地方啊,就是現在國家時不時發射個「衛星」的地方。現在想來,國家未嘗不是想藉助「戰神」的威名,討個好的彩頭。

只賜一壇酒,顯然不是漢武帝的人設。當皇帝的怎麼會如此小家子氣。他打算獎勵這小夥子「頂配豪宅、寶馬美女」。面對如此「誘惑」,霍去病回復了一句千古名言「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不得不說,小夥子,有前途!

三出長安,是大結局。即是戰爭的結局,也是霍去病一生的結局!

霍去病的終極之戰——漠北之戰!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千裡瀚海,大漠孤煙」

他開啟自帶北鬥衛星導航模式,先殺到烏蘭巴託,封狼居胥。又追到貝加爾湖畔,自身折損一萬,團滅對手七萬有餘!

親愛的小夥伴們,當你再聽《烏蘭巴託的夜》和《貝加爾湖畔》的時候,會不會情不自禁地迸發出一種自豪的情感?

匈奴人的心態徹底崩了!這他媽的誰受得了?一比七的死傷。,完全吃不消,總共才多少人?再來一次就滅種了!於是,殘部遠遁,從此漠南無王庭!

使命已達,霍去病病故!也許真的是天嫉英才,終年23歲!還是那個生猛的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天意註定,一生就是一場「閃電戰」。

最後一次出長安,是他躺著出去的。數千將士,列隊兩旁。白縞素節、寒風颯颯;天地嗚咽、山河悲憱。

漢武帝授意「霍去病瑩冢,當高如祁連山」。並且把霍去病的墓就修在自己茂陵旁邊。死後哀榮之高,世所罕見!

綻放了一生能量的霍去病,安然而眠。

至於霍去病因何病故,《史記》中記述不詳,似有未盡之言,無從考查。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部《史記》,道盡多少興衰。記述多少豪傑。即便「名將如雲,名士如雨」。誠如霍去病者,只此一人!

相關焦點

  • 李廣對士兵好,終生沒有封侯,霍去病對士兵不好,卻一戰封侯
    中國有個成語叫「李廣難封」,講的是漢代著名「飛將軍」李廣戎馬一生、戰功累累、勇武過人,卻終生沒有封侯爵,比喻人功高不爵,命運多舛。和李廣形成鮮明對比的人,是另一個漢代名將霍去病,他17歲那年就領軍深入漠北,擊殺匈奴,獲封為「冠軍侯」,一戰成名。
  • 一代名將霍去病竟僅一戰就被封侯!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將星降世眾所周知霍去病是漢朝大將軍衛青的外甥,衛青有三個姐姐,其中最出名的非衛子夫莫屬。衛子夫是衛青的三姐,大姐衛君孺,二姐衛少兒。而霍去病就是衛青的二姐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霍去病是一個私生子,但卻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更因三姨衛子夫深得漢武帝的寵愛而在十八歲那年被選去做漢武帝的侍中。
  • 中國古代十位戰神,韓信、白起上榜,其中四位一生不曾一敗
    8、霍去病(一生不敗)大漢戰神,霍去病,一生不敗,漢朝最年輕的大將軍、大司馬。霍去病如此小的年紀,戰功就不輸於舅舅衛青。就傳奇程度來說,霍去病比衛青有更有資格稱為「戰神」。霍去病17歲就率八百漢朝鐵騎出戰,斬敵兩千,活捉了匈奴單于的叔叔。霍去病的首戰,就驚豔了華夏青史,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 為何初次帶兵的霍去病能一戰封侯?是天賦?還是用國力堆出戰功?
    霍去病初次帶兵打仗就一戰封侯在其他人的眼中是非常的不可思議,但是漸漸的很多人對霍去病的能力產生了質疑,有人說霍去病的能力是傾盡一國之力堆砌出來的,還有人說霍去病本來就很厲害,天賦如此,根本用不著別人把他推上那個位置。關於霍去病能力的問題是炒的非常的火熱,雙方各執一詞誰都說服不了誰。
  • 九大英年早逝的戰神,最小的僅21歲只有兩人善終,7個竟死於非命
    ,最多的還是短命鬼,最短命的有八位,第一位,西楚霸王項羽,兵形勢代表人物,一生經常以少勝多,巨鹿一戰4萬破秦主力40萬,彭城大戰,3萬破劉邦56萬,可惜最終不聽亞父之言,最終兵敗九裡山,落得烏江自刎的悲劇,死時年僅30歲!
  • 17歲受封冠軍侯,斬殺匈奴數萬人少年將軍霍去病,最後結局如何?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只用短短6年時間,就長驅直入到匈奴腹地,把匈奴王氏一併殲滅。並且深受漢武帝劉徹的喜愛。可惜就是這樣一個驚才絕豔的人,年僅23歲就過世了。有人這樣評價他,如果他沒有英年早逝的話,那麼漢朝也不可能那麼快就消亡。
  • 一代戰神私生子霍去病23歲英年早逝,有沒有妻子與後代?
    可是今日我們要給各位說的這位英雄人物,就是私生子,更為令人拍案驚奇的是,霍去病不僅是出身是私生子,連同他的母親也是私生子,可是,霍去病如此的出身,並不妨礙霍去病以後的人生道路,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最終成為一代戰神。
  • 橫掃漠北的漢朝名將,卻在24歲英年早逝,霍去病的死因之謎
    霍去病是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 他用兵靈活,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漠北之戰,消滅匈奴主力部隊七萬多人,封狼居胥。 作為一代戰神,他卻在24歲的時候英年早逝。
  • 一代戰神霍去病,為何年僅二十三歲就英年早逝?只因權力鬥爭
    在名將輩出的西漢,湧現出了很多功勳卓著的將軍,在這當中有一位年紀輕輕便被稱為「戰神」的傳奇名將——霍去病。在霍去病十七歲第一次參軍打仗的時候,便率領八百騎兵突襲匈奴,立下大功被封為冠軍侯,兩年後,十九歲的霍去病擊敗匈奴五王,佔據了河西之地,最終使得匈奴渾邪王帶著四萬多人投降漢朝,也留下了那句「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悲歌。
  • 霍去病為何深受漢武帝寵信,17歲被封冠軍侯,21歲官拜大司馬
    ——霍去病。 說起我國西漢時期的優秀將領,首先想到的就是「兵仙」韓信和長平侯衛青,這兩人可謂是西漢時聲名最為顯著的將軍。不過除了這兩人,還有一位,曾深受漢武帝的寵信,竟一度超越了衛青。 他就是冠軍侯霍去病。
  • 霍去病17歲被封「票姚校尉」,放今天多大官?漢武帝是把他當寶了
    西漢元狩四年,一向不怎麼喜歡繁文縟節的霍去病,卻搞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祭天拜地儀式。這裡與長城相隔兩千多裡,是在漢朝地圖都很少出現的蒙古山脈。這位年僅21歲的少年將軍,剛剛率領他的5萬漢軍擊破了匈奴最強大的左賢王部,一路追殺到了狼居胥山。而他的前面,只有遠方的貝加爾湖。
  •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
    李廣一生最大的悲劇無非是:打一輩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關於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細辨析,其實並不冤枉。漢朝以軍功封侯,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嚴格地說,沒有打過勝仗。這和他的作戰風格有關,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關。
  • 十七歲就領兵痛擊匈奴一生徵戰未嘗一敗,卻英年早逝是天忌英才嗎
    霍去病相信大家都對他有一定的了解,這裡就簡單說一下他的一生功績。霍去病第一次帶兵時才17歲,當時被漢武帝封為驃姚校尉隨衛青一起出徵漠南與匈奴作戰,他一人率領八百輕騎離開大軍深入地區幾百裡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 他被世人譽為戰神卻英年早逝,死因連司馬遷都無法解釋至今成空白
    十九歲時,此人兩次指揮「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而在「漠北之戰」中,更是消滅了匈奴左部主力七萬餘人,從而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因此被世人譽為戰神,然而,天妒英才,年僅二十四歲,他便撒手人寰,被葬在了茂陵。
  • 霍去病為何24歲早逝,史書講得很明白了,陰謀論還是早點散了吧
    霍去病出生之後,是否是因為體弱多病,而他的長輩希望他能無病無災長到成年,才給他取這個飽含「護佑」的名字呢? 在這裡,要強調一下,史書並沒有記載霍去病取名的緣由,不過從「去病」二字分析,必然與他幼年時的身體康健有關。
  • 除了霍去病,漢武帝還培養了一位少年將軍,豪言五千步兵直搗王庭
    並且在漢武帝身上,還有很多聖明之君最缺乏的一點,那就是大膽。漢武帝改變漢朝百年以來的和親策略,把用武力驅逐匈奴當作畢生夢想。他也慧眼識才,敢讓騎奴出身的衛青和17歲的霍去病獨自掌兵出徵,這樣的魄力,古今罕有。衛青和霍去病都是擅於長途奔襲,孤軍深入的軍事奇才,對於一直遵守保守戰略的漢朝人來說,這是突破性的創舉。漢武帝的信任和放權,也造就了衛霍大漢雙璧的橫空出世。
  • 拿起就放不下的歷史二人轉:私生子怎麼了——衛青和霍去病
    此人叫做霍去病,這一年還不到十八歲。本來這次出徵霍去病是打醬油的角色,武帝給他個「票姚校尉」的頭銜,讓他跟著舅舅大將軍衛青在陣前練練手。沒想到,霍去病真不把自己當「實習生」,帶了八百人脫離大軍,深入敵境,砍瓜切菜般帶回兩千多匈奴人的首級,順帶手還俘虜了單于的叔父。
  • 從「李廣難封」看「封侯」對官員到底有多大的殺傷力
    是劉克莊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慨。飛將軍李廣青年入伍,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戎馬一生卻未被封侯,他成了文人墨客心中鬱郁不得志的代表,他成了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委屈人兒。更意外的是,李廣以六十多歲的年齡多次向漢武帝請纓出戰,結果披堅執銳的李將軍在他最後一次出徵過程中自盡了。李廣氣憤自盡的主因,是他認為這輩子再也沒有立功封侯的機會了。
  • 漠南大決戰:衛青三戰三捷,霍去病一戰封侯,從此漠南無王庭
    漠南第一戰,收復河南地「河南地」是漢武帝反擊匈奴的第一個目標河南地並不是現在的河南省,而是河套地區,俗話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個「套」就是河套平原。河套平原由黃河衝積形成,正好處在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過渡地帶,是西北地區少有的那種又能種地又能放牧的地方。你們懂的,但凡是能種地的地方,都是中原王朝眼中的肥肉。
  • 霍光被哥哥霍去病帶進了宮,成長為西漢最有權勢的人!
    漢武帝死後,八歲的劉弗陵繼位了,可大家想想,一個八歲的小孩子怎麼能治理天下哪?不過您不用愁,因為漢武帝早就給他兒子準備好了幫手,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那個四個輔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因為這四個人中最猛的是霍光,所以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裡,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