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復甦經驗有重要借鑑意義

2021-01-16 人民網

當地時間1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結論,肯定中國採取有力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出臺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為經濟持續復甦提供支撐,同時在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進展。

第四條款磋商是IMF每年對成員國經濟表現和宏觀政策的例行判斷與評估。此次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於去年11月到12月間進行,被認為是對中國經濟的一次「年檢報告」。

「中國的實踐證明,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能促進經濟恢復,對其他國家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IMF亞太部助理主任、中國事務主管黑爾格·貝格爾表示,疫情防控期間,中國推動並強化許多在線服務,對經濟復甦大有裨益。儘管外部環境艱難,但中國出口保持良好勢頭。中國國內迅速復工復產,滿足了全球對醫療和防護設備以及居家辦公相關電子產品的強勁需求。隨著全球經濟復甦提振外部需求,中國的出口結構將進一步豐富。

IMF認為,中國在結構性改革方面持續取得進展,結構性改革將是提升潛在增長、減少外部失衡以及建立更具韌性、更為綠色、更加包容經濟的關鍵。IMF注意到,中國金融業繼續開放,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也已取消;戶籍制度等改革提高了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專利法的修訂加強了智慧財產權保護並促進了創新。

IMF歡迎中國對參與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挑戰作出的承諾,認為中國在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開放國際貿易體系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在提供新冠疫苗、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綠色投資等方面作出貢獻。「中國可以幫助其他國家,尤其是低收入國家克服危機帶來的挑戰,希望中國在多邊合作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貝格爾說。

(本報華盛頓1月9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0日 03 版)

(責編:胡永秋、燕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
    與會人士積極評價中國抗疫成就和經濟復甦步伐,呼籲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表示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實現穩步復甦。與會人士認為,中國為各國抗疫提供重要經驗,為維護全球經濟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各國應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應對疫情和經濟衰退等挑戰。
  • 國是訪問|上合組織秘書長:中國第二次拯救了世界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預計,中國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率先復甦將為陷入衰退泥潭的世界經濟注入哪些生機?各方應如何回擊因疫情不斷升溫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上合組織在後疫情時代將聚焦哪些合作領域?諾羅夫逐一給出答案。以下是採訪實錄:國是直通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之一,您認為這將給世界經濟特別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帶來哪些機遇?
  • 「三駕馬車」齊發力 中國經濟復甦勢頭旺
    2021年,中國經濟強勁的復甦態勢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信心源和穩定錨。1月5日,世界銀行在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4%。但中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強勁,有望實現增長7.9%,比去年6月時的預測上調了1個百分點。
  • 上合高端論壇:挖掘上合組織的經濟潛力
    外交部、上合秘書處、上海市政府、陝西省政府、上合青島示範區、國內上合組織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及媒體代表約120人出席。上海政法學院校長劉曉紅主持開幕式。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徐步大使與上海政法學院黨委書記夏小和分別代表主辦方致開幕詞。徐院長表示,今天舉行的上合中心年會-上合高端論壇2020有著特殊的背景和意義。
  • Libra 超級貨幣到來?聽周小川等業內專家怎麼說
    從Libra白皮書中可以得知,Libra計劃成為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這樣看起來,Libra似乎具備作為超主權貨幣的條件——掛鈎一籃子貨幣,沒有貨幣創造功能發行基於法幣儲備池,不會產生鑄幣稅,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政策。
  • 外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
    由於中國經濟復甦,包括野村證券和中金公司在內的多家中外券商預測,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達到9%。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警告說,消費疲軟、失業和中小企業恢復緩慢,可能是對增長造成障礙。中國社科院在其《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中稱,「儘管今年中國出口仍保持彈性,但可能面臨全球經濟前景不佳和國際貿易萎縮帶來的問題。
  • G20領導人視頻峰會召開在即,抗疫情、穩經濟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認為,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將陷入負增長,衰退程度至少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相當,甚至更加嚴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G20於當年11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第一次領導人峰會。
  • 「縱論天下」專家:上合組織將開啟更加波瀾壯闊的新篇章
    新華網北京12月2日電(朱夢娜)近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上合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鄧浩就此次會議的重要意義和取得的成果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 IMF: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1.9%,今年增長7.9%
    記者 聶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北京時間周五晚發布中國經濟評估及展望報告稱,在中國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經濟活動繼續回歸正常化的情況下,2020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1.9%,2021年增速將達到7.9%。
  • 中美英三國專家論亞投行:中國給各國提供了機遇
    人民網4月16日電 日前,針對亞投行的前景與發展潛力,來自中國、美國和英國的多位專家發表了各自的獨特見解。但有一點獲得了他們的一致同意:亞投行的建立,無論對於發達國家還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僅是機遇,更是一個時代的來臨。
  • 工銀國際程實:中美股市暴跌前 IMF已罕見發出重要信號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  專訪程實:IMF早已罕見發出重要信號  關於這些問題,鳳凰網財經專訪了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他從全球經濟復甦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獨到的觀察。  程實認為,2018年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已經開啟真實的普遍復甦,根本性地明確了全球貨幣政策緊縮趨勢,導致全球風險偏好盛極而衰,進而漸次引致了比特幣、美股等風險資產估值的系統性調整。這是本次全球股市動蕩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從2009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復甦在全球佔據引領位置,這一長期趨勢引導了長線資本持續流入美股市場。
  • 「中國的承諾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和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前來參加會議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全球市長盟約聯席主席馬洛斯·舍甫科維奇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前執行秘書長、全球市長盟約副主席克裡斯蒂娜·菲格雷斯等對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充滿期待,並認為中國的承諾具有重要意義
  • 數字貨幣對於中國的意義是什麼
    最近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又刷屏了。但是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對中國有什麼意義?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幣圈的人也只是淺顯的知道幾個點,沒看到什麼真正有深度有內涵的解析,趁著還在熱點上,今天咱就來聊聊究竟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對中國又有什麼意義。
  • 2016年國際形勢「跌宕起伏」
    世界經濟,艱難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年增長率為3.1%,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全球年貿易增長率僅為1.7%,為2009年來新低。全球治理,赤字增大。全球性問題驟然增加,但國際體系的制度供給嚴重不足。西方國家在創新和提供公共產品方面的能力下降。國際合作,呈現進展。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合作是一大亮點。此外,在核安全、公共衛生,難民和移民問題方面,國際合作亦見成效。
  • 富達國際周文群:2021年選股能力非常重要
    導讀 在A股人聲鼎沸的當下,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卻對市場異常冷靜。在2021年初的市場展望媒體會上,她用「偏謹慎」三個字來概括自己對2021年股市的判斷,這是她過去三年以來第一次使用這樣的字眼。
  • 中東地區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Yalla是阿聯數字經濟相關領域新創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中東地區許多知名的打車軟體、電商網站、社交媒體等網際網路企業,最初都在阿聯設立,逐漸發展成為地區行業領先的巨頭。專家認為,中東地區數字經濟相關行業和企業的快速壯大證明,數位化方案在適應新市場和應對危機時更具靈活性。數字經濟轉型將是中東國家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重要一環。
  • 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俄媒斬釘截鐵,給出具體時間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趨勢開始直線上升,時至今日,中國與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距離也在逐漸縮短。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俄媒斬釘截鐵,給出具體時間。據環球網報導稱,俄羅斯《獨立報》1月12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冠疫情大流行將確保中國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地位》的文章,有世界經濟論壇專家認為,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中國將快速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由於中國的科技進步和人口5倍於美國的優勢,中國的勝出幾乎是板上釘釘。
  • IMF首席經濟學家預計全球經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復甦
    來源:新浪財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稱,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的加速,大多數發達國家應該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恢復正常。Gopinath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黑暗而艱難的冬天,但是隧道盡頭有陽光。
  • 滄海橫流顯本色:2020年中國經濟亮眼答卷的啟示
    文章所提到的,正是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前11個月,民間投資增長0.2%,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收增長0.3%……繼GDP、投資、外貿、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相繼轉正後,一個個新增「轉正」數據,印證中國經濟復甦基礎更牢、信心更足。有外媒評價:中國經濟持續復甦,這是給世界經濟的一份禮物。
  • 《環球論壇》2020年文章盤點之二:疫情影響下的國際局勢,怎
    大眾日報國際時評欄目《環球論壇》欄目約請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撰寫了21篇分析文章,深入解讀疫情影響。文章中,有宏觀分析疫情世界影響的,如《把脈新冠疫情六大國際戰略影響》《「後疫時代」的形與勢》等;有呼籲加強國際衛生及抗疫合作的,如《加強公共衛生國際合作勢在必行》《攜手抗疫,推動全球聯防聯控正其時》《中韓攜手樹立全球抗疫典範》《德法提出5000億歐元「復甦基金」危機能否再次倒逼歐盟更緊密》《合作抗疫為中非友好注入新內涵》《疫情變局下中國與阿根廷合作前景廣闊》《「復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