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首席經濟學家預計全球經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復甦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稱,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的加速,大多數發達國家應該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恢復正常。

Gopinath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黑暗而艱難的冬天,但是隧道盡頭有陽光。就前景而言,截至目前的情況是,今年的開端要比我們對2020年的預期要強一些,這是一件好事。但當前是病毒和疫苗之間的競賽。」

IMF在去年10月發布的最新預測中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在去年收縮4.4%之後反彈5.2%。美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為3.1%,而2020年則下降4.3%。

該機構很快將更新該展望,儘管Gopinath並未指出更新的可能性。

儘管新冠疫苗推廣進展緩慢,Gopinath仍預計疫苗將在今年夏天覆蓋大多數發達國家。Gopinath警告說,全球復甦將以不同的速度進行。在全球範圍內,她預計到2022年底疫苗將實現全面覆蓋。

她表示,預計新冠疫苗和刺激措施驅動下的復甦有望能在今年下半年實現。

Gopinath指出,在早期階段對新冠病毒進行更好應對的國家已經看到了更強勁的復甦,而一些拉丁美洲國家已經落後了。

Gopinath說:「我們看到的是,儘早進行封鎖……有助於更快地實現復甦。但如何應對這種大流行病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自3月份以來,全球政府和中央銀行已提供了數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資金。市場猜測,如果通脹開始回升,美聯儲及其同行可能會在今年的某個時候開始逐漸退出寬鬆措施,但Gopinath表示這不太可能。

她說:「我希望各國央行在削減任何支持方面都非常謹慎。」

相關焦點

  • 一財首席經濟學家調研:四季度經濟繼續復甦,信心指數升至年內新高
    2020年11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3.38,連續兩個月上升,創年內新高,經濟學家們認為四季度我國經濟回暖趨勢將持續,所有經濟學家均給出了高於50榮枯線的預測。他們預計10月CPI同比增速低於上月,PPI同比增速繼續上升,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所下降,投資高於上月,消費數據升至年內新高,貿易順差擴大。
  • 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或...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今天上午,世界銀行發布2020年12月期《中國經濟簡報》。相較世行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最新報告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由此前的1.6%上調至2%。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將回升至7.9%。
  • 新華財經|報告顯示我國經濟將邁向新一輪主動補庫存周期
    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經濟將邁向新一輪主動補庫存周期,預計將延續7至17個月。「一個庫存周期可以劃分為被動去庫-主動補庫-被動補庫-主動去庫四個階段。我國PMI新訂單指數從2020年6月開始觸底回升,這顯示我國被動去庫階段開啟,目前已持續約6個月。預計2021年我國經濟大概率將逐步邁向全面補庫階段。」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說。
  • 又一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頭髮都白了」,預測難,過去一年首席不好...
    而過去一年,首席經濟學家不好當,做到好的預測很難,十有八九都很難正確。中國銀河證券2019年投資策略會3日召開,喊出了「穩中求進,信者長贏」的主題。銀河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劉鋒調侃道:「自己當了一年的首席經濟學家,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把黑頭髮預測成了白的,現在臉上唯一有點黑色的就是眉毛了,希望明年你們再見我,我別成了白眉毛的仙人兒。」
  • Prognos經濟研究所預計2021年德國GDP增長3.9%
    Prognos經濟研究所發布報告稱,德國經濟自春季出現強勁復甦,預計全年經濟增長3.9%。新冠危機造成的約三分之二損失可以得到彌補。 Prognos首席經濟學家博默表示,各行業恢復程度差距較大。受危機嚴重影響的領域今年增速更快,而採礦、煉焦和礦物油加工等由於重大結構轉型將持續萎縮。
  • 五大首席橫談縱論:又是冬去春來 還看「中國期待」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王玉玲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2021年,宏觀經濟又將如何演繹?申萬宏源(港股06806)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指出,要充分肯定疫情後我國經濟恢復取得的成果,諸如疫情防控、「六穩六保」等一切措施使得中國經濟率先得到恢復。
  • 管濤: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要重點關注疫苗接種和經濟重啟的進度
    1月9日,在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提出,人民幣近期的連續升值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結果,2021年人民幣匯率走勢要重點關注疫苗接種和經濟重啟的進度。匯率走勢短期內要關注疫苗接種和經濟重啟的進度 長期關注市場預期變化對於今年匯率將會如何走,管濤總結了七大影響因素:疫情控制、經濟復甦、出口前景、金融風險、中美利差、美元走勢、大國關係。
  • 外媒:疫情開始一年後,中國經濟正在傲視全球
    根據彭博對經濟學家的一項調查,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勢將於下周一公布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2.1%,是唯一一個避免了經濟收縮的主要經濟體。這應該能確保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佔有率以本世紀的最快速度成長。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經濟產值下降了4.2%,因而按2010年美元價格計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佔有率升至14.5%,比預期時間早了兩年。
  • 祝寶良: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經濟大概率企穩回升
    本次會議以「立足改革開放,迎接轉型挑戰」為主題,會上,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在內的數位經濟金融領域權威專家以及各行業機構投資者,共同探討如何依靠中國衍生品市場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舉措,實現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重任。和訊期貨參與全程直播。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發表了2019年中國經濟前景展望的主題演講。
  • 連平:今年中國經濟面臨什麼樣的局面
    隨著疫苗問世並普及投放,全球疫情很可能在2021年年中前後出現拐點,隨後世界經濟可能於下半年走向整體性復甦。在經濟復甦和基數效應的雙重影響下,中國經濟在2021年一季度可能呈現較高增速,甚至超過兩位數,二季度後會逐步放緩。
  • IMF: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1.9%,今年增長7.9%
    記者 聶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北京時間周五晚發布中國經濟評估及展望報告稱,在中國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經濟活動繼續回歸正常化的情況下,2020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1.9%,2021年增速將達到7.9%。
  • ...因該聯盟最初預計全球經濟復甦將重振燃油需求。聯合技術委員會...
    文 / 夏洛特2020-11-17 01:59:56來源:FX168 【歐佩克+聯合技術委員會建議將原油增產計劃延遲三至六個月】歐佩克+為部長級官員提供建議的聯合技術委員會表示,該石油聯盟應考慮將其增產計劃推遲3到6個月。
  • 宏觀經濟學家管清友:2021年經濟的三大關鍵詞和三個不確定性
    在2020年12月30日廈門舉辦的「預見2021吳曉波年終秀」上,宏觀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以「出清的尾聲」為題,復盤了從2017年開始、到2021年基本結束的中國金融市場「出清史」。演講中,管清友給出了2021年經濟的三大關鍵詞:「弱復甦」、「穩政策」、「強改革」,提出了三個不確定性:「疫情風險」、「數據風險」和「疫苗風險」。
  • 德國商業銀行:預計中國經濟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長1.7%和8.0%
    原標題:德國商業銀行:預計中國經濟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長1.7%和8.0%   2020年,「黑天鵝」事件頻出,新冠疫情突發並在全球範圍內蔓延,致使全球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
  • 2020結束前世界經濟還會咋樣?到2025年疫情致全球損失35萬億美元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全球經濟顧問約阿希姆·費爾斯(Joachim Fels)表示:「我們已經觸及這輪上漲行情的頂峰,從現在開始,經濟復甦的勢頭會減弱。」在所有上述方面保持復甦的勢頭並不容易,這可能需要政策制定者繼續加大刺激力度,而這需要直面很多阻力。穆迪分析公司貨幣政策研究主管瑞恩·斯威特(Ryan Sweet)稱,美國8月新增了140萬個就業崗位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但他表示,如果沒有財政刺激,經濟復甦將很難保持這種速度。可見,經濟復甦前路漫漫。
  • 拉長歷史來看,新冠疫情不會促成中國經濟拐點
    >李迅雷: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拉長歷史來看,新冠疫情不會促成經濟拐點。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悲觀估計則為一年時間,樂觀估計只要半年左右,影響較大的時間是在第一季度,半年後基本可以恢復正常,因此,該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和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上升地位。
  • 2021年原油交易分析:需求逐步復甦,供給穩健增長,油價有望持穩...
    整體來看,在2021年裡,原油供需平衡表將進一步修復,整體油價運行重心將會有所抬升,由於全球經濟還未完全復甦,OPEC也會適度增產,油價漲幅也會非常有限。  1、疫苗推出後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5%左右  根據IHS Markit的報告,全球經濟有望在2021年反彈,經濟增長率為4.5%,2020年則將下降4%。  預計美國經濟將於2021年開始緩慢增長,到下半年加速發展,因為9000多億美元的刺激法案預計將使明年美國GDP增長超過5%;如果沒有刺激措施,預計增長率將為3%。
  • ...在民主黨將實質上控制白宮和國會的情況下,經濟學家預期新一輪...
    經濟學家下調美國2021年一季度經濟預測,上調後三個季度預測;① 在民主黨將實質上控制白宮和國會的情況下,經濟學家預期新一輪大規模財政刺激將提振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速。根據彭博新聞社1月8日至14日對70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經濟學家對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的預測略有下調,但對接下來三個季度的預期有所提高。
  • 工銀國際程實:中美股市暴跌前 IMF已罕見發出重要信號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  專訪程實:IMF早已罕見發出重要信號  關於這些問題,鳳凰網財經專訪了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他從全球經濟復甦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獨到的觀察。  程實認為,2018年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已經開啟真實的普遍復甦,根本性地明確了全球貨幣政策緊縮趨勢,導致全球風險偏好盛極而衰,進而漸次引致了比特幣、美股等風險資產估值的系統性調整。這是本次全球股市動蕩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從2009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復甦在全球佔據引領位置,這一長期趨勢引導了長線資本持續流入美股市場。
  • 多家機構預測2021年世界經濟走向復甦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世界銀行5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由於新冠疫情持續蔓延,2021年上半年世界經濟仍將處於低迷狀態,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中國經濟將增長7.9%。其他多家金融機構近期也陸續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對2021年世界經濟走勢作出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