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雲南共青團
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
朋友們,你們的發量還好嗎?
來自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
中國已經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髮的困擾
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
大批90後也已經加入到脫髮的陣營中來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90後脫髮:
「自己都嫌棄自己」
「那天加完班回家後,我對著鏡子撩開頭髮,被自己的髮際線嚇了一跳。」回憶起決定植髮的那個夜晚,28歲的沈浩記憶猶新。
沈浩是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雖然工作也就一年多,但加班到深夜的日子數都數不過來。每天和代碼打交道的他十分內向,而髮際線上移更讓他沉默寡言,「整天戴著帽子,自己都嫌棄自己」。
沈浩額角很高,「大三的時候,一個新生張口就叫我『老師』,太鬱悶了。」沈浩說,同學們也覺得自己很「顯老」。漸漸地,一向大大咧咧的沈浩變得沒那麼開朗,甚至「不太願意出門」。他開始關注自己的頭髮,並在網上買防脫洗髮水和一些護髮產品,改善效果卻並不能令人滿意。
一款植髮手術輔助機器人亮相進博會(視覺中國)
一般來說,脫髮初期,可以通過用藥來改善,而植髮手術一般是最後的選擇。植髮的原理並不複雜,就是讓對雄激素最不敏感的後枕部毛囊來支援脫髮區域。後枕部毛囊也是有限且不可再生資源,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拆東牆補西牆」的過程。所以處於脫髮穩定期的人才適合植髮手術。
2018年年底,沈浩抽出一個休息日,做了植髮手術。他趴在病床上,先進行毛囊提取,6個醫生圍著他忙活,注射麻醉劑、打入生理鹽水確保頭皮蓬鬆。8個小時,後枕部2000多個毛囊,讓沈浩的髮際線前移了一釐米。
「雖然醫生說種植部分的頭髮是『永久性』的,但還是不敢熬夜。」沈浩說,自從植髮完,他不再沒日沒夜地加班,即便項目趕進度,也會催促自己儘快完成。「現在我的頭髮可值錢了。」沈浩笑稱。
植髮已成為90後消費主流
一部分飽受脫髮困擾的90後年輕人,開始嘗試佩戴假髮,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上的假髮售價高低不一,頭套在1000-1500元之間,發片價格稍低,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假髮店店主林女士表示,到店的年輕消費者從原來的10%上漲到了現在的25%-30%,不同於老年消費者,年輕消費者更多是對顏值的追求,通過良好的形象管理,方便找對象、找工作。在產品選擇上,則更傾向於假髮片這類舒適度、逼真性更好的產品。
不過記者試戴發現,這種女士佩戴的20元劉海發片,與真人髮絲還是略有差異,材質相對粗糙,而價格為66.69元的男士頭頂發片,就出現了不貼合的情況,和網圖也存在很大的差別。
除了假髮片,植髮也已成為90後消費主流,在目前的植髮群體中,20至30歲的年輕人佔據了57.4%。記者在手機App上輸入植髮後,發現包括毛囊檢測、清潔、種植髮際線、養發等各式各樣的頭部護理,植髮的費用並不低,從上千元到幾萬元不等。面對這樣的價格,有的年輕群體表示,能接受,有的表示植髮下來要幾萬,還是有些高。
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至2019年期間,我國植髮行業市場規模由57億元躍升到163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有突破200億元的趨勢。由於脫髮類型種類繁多,治療也因人而異。
生薑治脫髮嗎?
生髮液好不好?
植髮疼不疼?
咋預防脫髮?
今天
(頭禿的)小編一起來回答這些問題
●
●
●
●
●
校 審丨木 馬
編 輯丨8UZZ
來 源丨微信公眾號「新華網」、「混知」
原標題:《令人頭禿!「脫髮經濟」火了,超半數消費者竟是90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